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李清照 >

點絳脣李清照詞

點絳脣李清照詞

引導語:有關詞人李清照的《點絳脣》,下文是小編收集的《點絳脣·蹴罷鞦韆》與《點絳脣·閨思》原文註釋賞析,歡迎大家閲讀學習。

點絳脣李清照詞

點絳脣·蹴罷鞦韆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譯文

蕩罷鞦韆起身,懶得揉搓細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着晶瑩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滲透着薄薄的羅衣。

突然進來一位客人,她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着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她含羞跑開,倚靠門回頭看,又聞了一陣青梅的花香。

註釋

⑴點絳脣:詞牌名。

⑵蹴:踏。此處指打鞦韆。

⑶慵:懶,倦怠的樣子。

⑷襪剗:這裏指跑掉鞋子以襪着地。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來。

⑸倚門回首:這裏只是靠着門回頭看的意思,不必有何出典,更與“倚門賣笑”無關。假如一定要追問其出處的話,“倚門”是語出《史記·貨殖列傳》的“刺繡文不如倚市門”。司馬遷是以此説明“農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而“倚門賣笑”是後人的演繹,以之形容歌女生涯是晚至元代和清代的事:‘“你看人似桃李春風牆外枝,賣俏倚門兒”(王實甫《西廂記》三本一折)、“婉孌倚門之笑,綢繆鼓瑟之娛,諒非得已”(汪中《經舊苑吊馬守真文》)。

創作背景

此詞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據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結識張耒、晁補之及同齡諸女友,《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點絳脣·蹴罷鞦韆》等詞當作於是年前後。

賞析

靖康之亂前,詞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她這時期的詞,主要是抒寫對愛情的強烈追求,對自由的渴望。風格基本上是明快的。《點絳脣》(“蹴罷鞦韆”)很可能就是這一時期中的早期作品。

這首詞的上片用“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給讀者描繪出一個身軀嬌小、額間鬢角掛着汗珠、輕衣透出香汗剛下鞦韆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潑、憨態可掬的嬌美形象。緊接着,詞人轉過筆鋒,使靜謐的詞境風吹浪起,寫少女忽然發現有人來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光着襪子,害羞地朝屋裏就跑,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了。這把封建社會深閨少女的另一種心理和行動,也就是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遵守所謂“禮”的心理和行動,逼真地摹寫出來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門邊,卻沒有照常理立刻躲進屋裏去,而是“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兩個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一樣,成功地寫出了少女的情態。同時,李清照這兩個短句還生動地表露了少女的內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現其若無其事來遮掩她的緊張。這和歐陽炯《賀明朝》中的`:“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晃衝之《傳言玉女·上元》中的“嬌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説”,都有類似之處。這和今天現實生活中,年輕的姑娘以擺弄辮梢、手絹等,來掩飾她的害羞、緊張也是類似的。至於“回首”,那也和歐陽炯《南鄉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裏住”的“回顧”,李珣《南鄉子》中“玉纖遙指花深處,爭回顧,孔雀雙雙迎日舞”的“回顧”一樣,雖然它們所表現的內容、表達的感情,並不完全相同,但它們都是以簡單的回頭看的動作,表現比較複雜的內心活動的。李清照這兩個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對來人打攪了她自由玩樂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攪她的來人是誰,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麼狼狽的是誰,是什麼樣的人。這表現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現了她對封建禮教束縛輕視的一面。這種思想感情,就其內容來説,遠遠超過了這一生活側面的描寫。

在李清照之前,雖然絕大多數詞都是寫婦女,但是,能夠描繪出婦女的形象,並寫出婦女的內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義的卻不多。李清照這首《點絳脣》語言質樸,形象生動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寫,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確是一首寫封建社會的少女(詞人的自我寫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詞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聲聲慢》(“尋尋覓覓”)等完全可以媲美。

《點絳脣·閨思》

作者:宋·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註釋】

①“寂寞”二句:此係對韋莊調寄《應天長》二詞中有關語句的隱括和新變。

②人何處:所思念的人在哪裏?此處的“人”,當與《鳳凰台上憶吹簫》的“武陵人”及《滿庭芳》的“無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趙明誠。

③“連天”二句:化用《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達亟待良人歸來之望。

【賞析】

這是一首借傷春寫離恨的閨怨詞。全詞情詞並勝,神韻悠然,層層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無限愁情。

首先詞人將“一寸”柔腸與“千縷”愁思相提並論,使人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壓抑感,彷彿她愁腸欲斷,再也承受不住。“惜春”兩句,不復直言其愁,卻“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現女子的心理活動。淅瀝的雨聲催逼着落紅,也催逼着春天歸去的腳步。唯一能給深閨女子一點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幾聲空洞的迴響。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華的寫照。

下片寫憑闌遠望。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倚闌”表示人物心情悒鬱無聊。這裏詞人“倚”這個動詞後面綴以“遍”字,活畫出一深閨女子百無聊賴的煩悶苦惱。下句中又以“只是”與“倚遍”相呼應,襯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無情緒”,這就有力地表現了愁情深重,無法排解。

結尾處,遙問“人何處”,點明憑闌遠望的目的,同時也暗示了“柔腸一寸愁千縷”、“祇是無情緒”的根本原因。這裏,詞人巧妙地安排了一個有問無答的佈局,卻轉筆追隨着女子的視線去描繪那望不到盡頭的萋萋芳草,正順着良人歸來時所必經的道路蔓延開去,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天邊。然而望到盡頭,唯見“連天芳草”,不見良人蹤影。

這首詞上片寫傷春之情,下片寫傷別之情。傷春、傷別,融為柔腸寸斷的千縷濃愁。刻畫出一個愛情專注執着、情感真摯細膩的深閨思婦的形象。寫出了讓人肝腸寸斷的千縷濃愁:寂寞愁、傷春愁,傷別愁以及盼歸愁。結尾“望斷”二字寫盡盼歸不能的愁苦,此時感情已積聚至最高峯,全詞達到高潮。

【賞析】

這首詞的基本內容:

上片第一句“寂寞深閨”,寫一個青年女子在自己深藏後院的閨房裏,心中感到非常寂寞;第二句“柔腸一寸愁千縷”,寫青年女子的愁狀,一寸柔腸便有千縷愁絲,那麼整個人呢?可見她的寂寞和憂愁該有多麼厲害。第三四句“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寫青年女子憂愁的環境:給人帶來希望並讓人惋惜的春天走了,又下起了催着春花凋落的雨。這一切,能不讓人愁上加愁嗎?這是上片的內容。

下片第一二句“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還是寫青年女子的愁狀。待在閨房裏是“寸腸千縷愁”,只好走到閨房外面。但過去青年女子是不能隨便走下閨房樓梯的,所以只能在上面依着欄杆想一想,望一望。想什麼?正是那“催花雨”讓她想到了“人何處?”想道了離自己而遠去的意中人現在何處?,是否也在淋雨?什麼時候回來?這才是青年女子真正憂愁的原因;那她望什麼?望外面的風景嗎?不是,是望自己的想象中的景象——意中人歸來時的情景。望到了嗎?沒有。那望到了什麼?望到了“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是啊!望到的是連到天邊的無際荒草,是望不見歸路——意中人歸來的那條路。這就是青年女子倚欄眺望的淒涼情景、心理狀態和無望結果。

以上就是這首詞在四十一個字中所表達的基本意思。

這首詞的結構和寫作藝術手法:

全詞由寫寂寞之愁,到寫傷春之愁,再寫傷別之愁,更寫盼歸之愁,這樣全面地、層層遞進地表現了青年女子心中愁情不斷累積的情狀,是遞進的寫法。一個“雨”字,把上下兩片勾聯在一起;遠處是無際荒草,近處是雨催花落;閨房內是愁腸寸斷,閨房外是滿目淒涼。多麼悽美的意境!詞人在這裏把青年女子的“愁”的確已然寫盡、寫透,可謂淋漓盡致!所以明代陸雲龍在《詞菁》中稱道此首詞是“淚盡箇中”,《雲韶集》也盛讚此作“情詞並勝,神韻悠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liqingzhao/r3k2m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