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范仲淹 >

范仲淹《江上漁者》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

范仲淹《江上漁者》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范仲淹《江上漁者》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范仲淹《江上漁者》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

范仲淹《江上漁者》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 篇1

原文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譯文

江上來來往往無數人, 只知喜愛鱸魚之鮮美。

請您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裏。

賞析

這首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後二句牽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范仲淹作為北宋著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勵。在宋仁宗時,他主持了“慶曆新政”,終因舊勢力的'阻撓,新政失敗,遭貶外調,但他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轟鳴的巨濤,強烈衝擊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筆訴漁民疾苦。

范仲淹在飲酒品魚,觀賞風景的時候,看見風浪中的小船,由此聯想到漁民打魚的艱辛和危險,情動而辭發,從而創作出言淺意深的《江上漁者》。

作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江上漁者》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 篇2

原文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賞析

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嚐味道鮮美的鱸魚,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鬥的危境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首句説江岸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熱鬧。自然引出第二句。原來人們往來江上的目的是“但愛鱸魚美”。但愛,即只愛。鱸魚體扁狹,頭大鱗細,味道鮮美。人們擁到江上,是為了先得為快。但是卻無人知道鱸魚捕捉不易,無人體察過捕魚者的艱辛。世人只愛鱸魚的鮮美,卻不憐惜打魚人的辛苦,這是世道之不公平。

後兩句將人們的視線引向水面,向讀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隻小船,船上的漁夫正在捕魚,那小小的漁船在波浪中飄搖顛簸,忽隱忽現,一會兒露出水面,一會兒又被風浪隱沒。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啊,你們只知道喜歡鱸魚味道鮮美,可以一飽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裏捕魚多艱難多危險哪!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表現手法上,該詩無華麗詞藻,無艱字僻典,無斧跡鑿痕,以平常的語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達不平常的思想、情感,產生不平常的藝術效果。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後歷任興化縣令、祕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正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fanzhongyan/lp30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