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自我評價 >

關於初中團員的自我評價

關於初中團員的自我評價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會經常用到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體現形式。大家知道怎麼寫自我評價才是正確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團員的自我評價,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初中團員的自我評價

初中團員的自我評價 篇1

本人在初中三年,都努力學習,刻苦進取,儘量做到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後複習。我在學習上習慣於追求完美,因此我總是會自省,並及時發現缺點改正過來。在學習中,我幾乎算是一個“完人”,不會將問題累計起來,形成堆積問題。我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在學習中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

我知道,學習的基礎就是做人,因此,我會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集體,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少年。同時,我身為班長,更是班裏的凝聚點,所以更要以身作則,積極的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並有序的組織同學加入其中,替老師分擔班中的事務,做老師的得力助手。時光匆匆,我已由剛升入初中的懵懂孩子成長為了一名全面發展的優秀的共青團員。

我堅信時間會證明一切,同時也會帶走一切,所以我會更加珍惜今天的光陰,以百分百的精神迎接美好的明天。

初中團員的自我評價 篇2

本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及時瞭解和關心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路線,學習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我認真學習,態度明確。作為一名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書讀好。所以我上課專心聽講,課後及時完成作業並進行預習和複習。遇到問題時總是能及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並善於總結經驗,也儘自己的力去幫助別人。

我自覺地遵守學校和宿舍的各項規章制度,注意衞生,愛護公物,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與周邊的人和睦相處。參加了長跑活動、植樹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舒膚佳產品的調查、義務家電維修和義務家教服務等校、班組織的各種活動。我樂於助人,總是盡力幫助在學習和生活需要幫助的.同學。

現在我還存在着不足。我要提高自身修養,淡泊名利,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自由的思想,不被物慾橫流的社會所迷失方向。

初中團員的自我評價 篇3

我是初二xx班的學生,我叫xx,我在初一的時候就入了團。團組織給了我巨大的温暖,教育我以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來對待自己的人生。我深深地感受到黨組織的温暖,並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團員,以團員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團組織促使我成長,伴我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

作為一名團員,我深深的感受到團組織的先進性。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個支部,是中國共產黨忠實的後備軍,並在民主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成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我感到深深的自豪!進入大學以來我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處處嚴格地要求自己。在學習上爭高分,在政治上爭先進,在生活中起模範作用。因此我志願申請“優秀團員”的稱號,希望能夠以此來鞭策自己,使自己不斷進步。

在學習上,我刻苦學習,勤奮努力。追求上進,不斷創新。並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我深深的知道光是這一點是不夠的,我們仍舊需要不斷的努力,不斷地前進。要時刻牢記孫中山先生的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知識無止境,學習更無止境。作為一名團員,要做的就是不斷的適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的去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以提高自身的修養。為了在不遠的將來能得到黨的認可,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共產黨員,也為了在大學畢業之後能和所有的有志之士一起工作、學習,我將繼續積極參加團支部組織的政治理論學習,團結同學,互幫互助,努力學習課堂知識,做好社會實踐工作。

在學習之後,我懂得了科學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在學習好自己本專業的同時我還利用課餘時間去學了一些技能,關心社會時事和國家重大事件。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平時有空的時候我會到體育場所去鍛鍊,以加強自己的體格,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服務。同時我還學習了一些關於禮儀方面的知識,我認為懂得這些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在今後的生活中可以充分體現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所以我在這方面也培養自己,使自己達到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

作為一名團員,我積極參加團的活動,自覺執行團的章程和權利,模範地履行團的義務。按時交納團費,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雖然我沒有能夠競選上班裏的班幹部,但我時刻關心班裏的同學,並樂於幫助同學解決困難,和同學關係也十分融洽。同時我還在深深的認識到團組織和黨組織是緊密聯繫的。在這個學期我便積極參加黨校培訓,參加同志連操練,並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繼續接受更深層次的教育。希望能夠得到不斷地提高。

標籤: 團員 初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ziwopingjia/jj34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