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自我鑑定 >

土木專業自我鑑定範文

土木專業自我鑑定範文

自我鑑定是對一個階段的學習或工作進行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自我鑑定可以使我們更加明確目標,讓我們好好寫一份自我鑑定總結一下吧。自我鑑定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土木專業自我鑑定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土木專業自我鑑定範文

土木專業自我鑑定1

當前階段,國家基礎建設蓬勃發展如日中天,所學的土木專業正可謂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在此大環境下,經過三年的努力,在思想、專業理論知識、生產實踐經驗,以及個人品德志向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和巨大收穫。

本人思想上,再一次堅定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服務國家建設,服務全球建設的信念;依據個人對國家發展歷史、現狀與趨勢的認識、以及對全球需求的認識,確定了個人的立足點和職業方向;堅定擁護國家和平發展道路與獨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信人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專業上,勤奮學習並提高專業理論知識,爭取更多地瞭解學科前沿課題和發展方向,同時涉獵人文歷史、組織管理等方面知識,爭做有所專長的知識面寬廣的複合型人才;結合導師的科研項目與工程項目,掌握了從事科學研究的方法,訓練了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並將專業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寓學於實踐。

品德修養和組織協調能力上,具有強烈的集體觀念和為實現集體目標努力工作的願望;與人相處豁達大度、公正開明、不計小利、主動溝通、倡導協作共贏;具有獨立負責、組織協調工作的初步能力。

相信自己能夠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本專業技術工作能力,能結合與本學科有關的實際問題進行有創新的研究,能夠組織一些資金和人員積極地服務區域、國家和全球基礎建設。

土木專業自我鑑定2

進入大學是我人生的一個蜕變階段,在大學中,我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同時也結交了很多的朋友,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大學期間把每一份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中。

我本來就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工程師,為了能夠學好,我經常進入圖書館進行學習,每天都在崗位上不斷的加大對自我的鍛鍊,各種測量儀器的使用,我都會在學校內練習。我都經常會放在自己的心中。不需要老師催促,我自己就會動手,自己就可以開始動手,每次做的雖然有壓力,但也感到很充實。

大學對我來説不是一個享樂的天堂,而是流汗的知識殿堂,我期待着自己能夠在大學中學的好,學有所成。不然自己的一生,那就太浪費了。畢竟我花了十多年終於達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進入了大學,怎麼敢就這樣隨意的浪費自己的時間,輕易的在大學裏面吃喝玩樂呢?在我心中大學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不隨波而流,更不能放棄任何向前的動力。

我給自己定下目標,一個學期內成為班級前十,第二學期成為全校前十,每個學習都必須要讓自己更進一步,哪怕是很小的一步也都要一點點提升。所以我在大學,非常累,幾乎很多時間都在學習上,每天不是在研究,就是在查閲資料,這就是我的大學生活。雖然疲憊勞累,但是心中卻感到滿足。感到了開心,這就是生活的價值。

既然選擇了一個明確的專業,當然要在這個專業中走的更遠,我可不想自己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還沒有走入社會就被淘汰了。所以我經常選擇的就是學更多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經常會走入社會去參加實習。很多時候我都沒有找到符合自己崗位的實踐工作,但是我卻也沒有放棄對於工作的執着。

我曾經去面試了相關專業的工作,從中瞭解到了更多的工作需要的條件,這讓我在大學期間有了奮鬥的動力,我每天都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奮鬥。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在大學感覺和高中一樣讓我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感受到了自己的擔子,想要休息一下,想要讓自己輕鬆一點,可是我不能放棄,更不敢放棄,學習不進就退,那我只有繼續前進,繼續朝着前方努力了,至少我後悔,不能畢業時才失落。

我認為先苦後甜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這樣的生活才更加符合我的需要,我也喜歡這樣工作,不能做的更好,那就做的最好,不讓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沒有收穫,不讓自己有後悔的一天,因為我想要我的大學沒有遺憾,我想在大學期間補全自己的不足,為以後進入社會,走進工作做好鋪墊,有一個好的開始。

土木專業自我鑑定3

為期9天的上海畢業設計調研之旅結束了,從每個土木人都向往崇拜的同濟大學,到正在建設的中歐大廈、上海鐵路調度中心,到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再到世博園之中國國家館、人民廣場、陸家嘴等等,這一路走來,真的是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不僅見識到了繁華而又有節奏的大上海,各種奇異高樓拔地而起——百樓爭鳴的上海灘更是讓我深深感受到“不是做不到,只是想不到”的建築藝術設計信念,還有建築與結構體型的完美配合。

此次上海畢業設計調研之旅,對我們所研究設計的課題具有重大的借鑑作用和指導意義,畢業設計貫通整個本科四年所有專業知識,將平時所學的零散知識點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聯起來,第一次讓我們最真實的體會結構設計的方法和過程,對本專業學生今後的工作、生活和繼續深造具有深遠的影響。而這次實習過程中,通過深入施工現場,接觸實際建築工程,深入各個建築的內部設計,不僅可以使我們鞏固和加深所學的有關專業課程知識,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培養我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身為結構專業的學生,我們在建築學方面的概念相對較為薄弱,而此次實習使我們對實際建築工程有着更加深刻和細緻的感官體會,通過比較,我們可以在現有與自己的設計當中取長補短,借鑑他人的先進設計思想和經驗,以進一步啟發我們的建築設計理念,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這無疑為我們接下來的畢業設計做好了更多的鋪墊,幫助我們更好的去完成本科階段的最後一個學習任務,也是最重要的任務。

下面我通過結構和建築兩個大的方面談談我在這次畢業實習的收穫:

一、結構方面

1、結構選型

由於在本次實習過程中參觀了好幾個大學校區,而校園裏更多的是多層建築,對於多層建築,採用框架結構既能滿足受力需要和功能需要,而且相對而言經濟性好,如上海大學圖書館就是一個地面七層框架結構,大廳前側是圓形巨柱,其餘為邊長一米多的方形柱,以形成一個大跨度結構,不僅美觀大方,又能充分滿足功能要求。

在百樓爭鳴的大上海,高層建築在這快金貴的土地上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框架—剪力牆結構是目前在高層建築結構選型中最常用的形式,因為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的有機結合。框架結構易於形成較大的自由靈活的使用空間,以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剪力牆則可提供很大的抗側剛度,以減少結構在風荷載或側向地震作用下的側向位移,有利於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如正在建設的中歐大廈、上海鐵路調度中心等等,都是利用框架—剪力牆的特點來滿足他們各自在功能上的需求。

社會在進步,人往高處走,高樓大廈也一直都在高度上實現突破,從284米的明天廣場,到420米的`金茂大廈,再到492米的環球金融中心,還有正在投入建設的632米的上海中心,上海一直都在向全世界詮釋着什麼才是真正的摩天大廈大都市。

當然,高度越高,對建築的整體剛度及抗側剛度的要求更高,而這些在結構選型上則通過選擇框架——核心筒結構、筒中筒結構等等結構形式來滿足其抗風抗震的要求。由於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之類的高樓大廈我們沒辦法近距離的去接觸觀察,對其瞭解也較膚淺,不過,同濟大學的圖書館則是名副其實的核心筒結構,它的兩棟“筒狀”的樓是後來新建的,為了不影響建造時的圖書館使用,採用了預應力懸挑結構,在某個角度看,大樓是懸在空中的,核心受力構件是當中的核心筒,周圍都是懸挑的,以滿足圖書館功能的需要。

2、結構佈置

(1)、平面佈置

結構的平面佈置是指在結構平面圖上佈置柱和牆的位置以及樓蓋的傳力方式。從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結構平面的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儘可能靠近,以減小結構的扭轉反應。上海地區主要的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因此建築物是需要考慮抗震要求的,而在實際中很多的高層建築的建築平面都並不規整,不滿足平面佈置的要求。但是結構設計者通過靈活的設縫和柱網的佈置,將不規則的建築平面分割成多個規則的平面,從而使各個單獨的分體系滿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區設縫應為防震縫,平面形狀複雜時,用防震縫劃分成較規則、簡單的單元。但對高層結構宜儘可能不設縫,是在需要分區一般也只設後澆帶,如中歐大廈就設了後澆帶,需要注意的是後澆帶的混凝土標號要高些,且後澆帶只能在樑板澆搗完30天后進行。

(2)、豎向佈置

豎向佈置的要求是:結構沿豎向(鉛直方向)應儘可能規則均勻且少變化,避免有較大的外挑和內收,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剛度宜自下而上逐漸的減小,避免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和承載力突變。金茂大廈的主體結構層高變化多,還存在牆體收分和體型變化。共有3米、4米、5米等共8種高度,53層以上取消了原有的井字型內剪力牆,牆體厚度由850毫米逐步分四次收分至450毫米,從而使結構自重及結構剛度自下而上逐步減小,以滿足承載能力及抗側要求。

而環球金融中心的結構類型為混合結構,核心筒在79層以下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牆,79層以上則採用鋼支撐體系;巨型斜撐、伸臂採用鋼管混凝土:帶狀桁架採用鋼桁架:巨型柱採用型鋼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變化1——5層採用C60混凝土強度等級,6——7層採用C50混凝土強度等級,8層以上採用C40混凝土強度等級,沿結構高度方向每12層設置一個帶狀桁架把外圍柱子的荷載傳遞給巨型柱,從而來滿足豎向佈置的要求。

二、建築方面

1、門廳由於在前一週半的建築設計中,我感覺到個人對門廳的設計概念的認識還比較膚淺,所以此次上海之行我對許多建築的門廳進行了比較細緻的觀察。在建築概念上,門廳是在建築物的主要出入口處起內外過度、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樞紐,因此導向性明確是門廳最重要的特點及要求,比如同濟大學圖書館,它的門廳比較寬敞開闊,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兩部敞露的樓梯,還有一個進入主樓的大通道,讓人感覺到其功能分明;如果説一個建築的立面效果是整棟建築物的整體造型的的第一印象,那麼一個好的門廳就是此棟建築的第二印象,就如上海大學圖書館,整體立面看起來是一個半卷的書卷,首先讓人對這個建築產生了感官上的好感,而走進它的大門,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屹立在眼前的幾根巨柱,立刻給人一種雄渾有力的感覺。

2、立面設計立面是一座建築的表觀體現,它不僅可以反映出建築的風格和建築的使用性質,還可以反映出建築物的內部空間及其組織情況,以及基地環境和建築規劃的總體要求。因此在進行尺度與比例設計時,在滿足功能、結構等要求的基礎上,從整體到局部的比例,從大的方面到細部的比例,進行反覆推敲,使各部分都具有良好的比例關係,以求得立面的和諧統一。在立面處理中,可巧妙地利用虛實的對比關係來豐富建築立面;可藉助於凹凸的對比來豐富建築立面,增強建築物的體積感;還可藉助色彩與質感的互相交織穿插形成韻律美的圖案,運用色彩和質感的對比,使建築立面富有變化、更加生動。例如明天廣場,其大樓線條硬朗明快,外型十分前衞,就像太空時代的巨型火箭。雄偉的大樓主要分為兩部分,下部是用作辦公樓,外型較複雜多變。上部四方立面的位置是旅館部分,外觀簡約平實,使大樓形造強列的對比效果,卻又協調和諧。尖頂樓塔是整個建築物的焦點,由四枝三角支柱組成,中空的部分下有一個巨型的圓球,雄奇無比,在市區裏各處均可望見塔樓獨特的峯頂。

經過這次實習,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使我對當代建築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將很好的幫助我更好的完成接下去的畢業設計任務,以此同時我也更加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不斷鞏固完善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儘可能的發揮我們的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實習結束了,但我才剛要開始踏上建築設計的道路,相信此次上海之旅定會成為我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土木專業自我鑑定4

我是XX學院土木建築與安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結構)專業的一名學生。學習成績優良,思想端正,性格開朗,德智體全面發展。曾兩次獲得過校一等綜合獎學金,三次校二等綜合獎學金,一次三等獎學金。還被光榮得評為校優秀團員,優秀學生。

大一,剛踏進校園,我就能很好地融入新的環境新的集體中,並且在老師和同學的一致贊同下選為團宣傳委員。於是,我便開始認真努力地工作,出好了第一期黑板報,成功策劃組織了第一次團日活動,開展了第一次主題班會。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認可。當然,工作的同時我也不忘刻苦學習。每一堂課我都認真做好筆記,做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不恥下問,温故而知新。我的座右銘是:有志者事盡成!這一學年我一次就過了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大一生活是我大學生涯的一個新起點,新挑戰,從陌生到適應的過程中,我懂得了很多,也成熟了不少。

土木專業自我鑑定5

四年的時光,留下了很多美好記憶,同時也學會了很多知識,我學習的專業是土木工程,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建築師。同時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喜歡學習,學習也很勤奮,在很多同學忙於聚會,玩遊戲,我卻忙於學習。因為我總覺得自己學的不夠,我覺得自己並不聰明,需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才可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大學本來就不長的四年時光,每一門課都需要分攤一部分時間,所以專業課想要學的更好就只有利用課後學習加深。

圖書館是個好地方,不但有我相關專業的知識儲備在其中,更有各行各業的知識,這極大的豐富了我的學習,讓我可以學的更多,可以做更多的選擇。每天我都會去圖書館一趟,積極的提升自己的學習,還可以去圖書館查閲資料來豐富專業知識。每天我都努力提升自身,學習更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能力讓我可以成長更快。

大學期間的學習壓力不大,但是並不代表學習不重,只是不再是老師強制要求我們學習,而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學習,不然一切都不可能學好。我對於自己的學習有要求,而且也會提高自己的學習壓力,讓我可以學的更多。專業方面的知識更加需要重點提高,不然很多知識都不夠用。我們老師也經常給我們説一些相關的事情,只有主動去學的人,才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有更好的提升。

大學期間專業技能需要到社會中鍛鍊,讓我們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對於如何學習如何加大對自身的學習也是有着極大的講究,進入工作崗位鍛鍊才能夠接觸到當前社會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方便我們在學校有傾向學習。我在大二暑假期間,到一個建築公司實習,成為一個工地主管,還負責監督工程進度,每天奔走在炎熱的工地上,還要看工人們工作的質量,並做出調整,每場累有時候人數不走我也得頂上去幫忙。

通過實習鍛鍊我明白了我們土木工程需要明確知道如何用材用料,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節省工作成本這些都是建築時必須要注意的問題,我雖然沒有做決策但是在工地上卻學到了很多相關的知識讓我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我也做過其他兼職工作,比如做過銷售,也做過服務員,雖然行業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必須要從最基礎做起,能夠吃的了苦才能夠有更大的成長。

而如今過去的學習時光,早已經成為記憶,我們也將離開大學,看到學弟學妹們忙碌學習的身影,有些感慨,也有些傷感,我們也要面對人生的壓力了,離開了大學獨自承受風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ziwojianding/rpv0l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