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自我鑑定 >

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通用5篇)

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通用5篇)

自我鑑定是個人對一個時期的學習或工作進行自我總結,自我鑑定可以提升自身總結能力,因此我們要做好總結,寫好自我鑑定。那麼自我鑑定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通用5篇)

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1

學習國家相關的規章制度,瞭解各種工程程序。通過閲讀圖紙,瞭解設計的意圖、設計方案、施工細部。瞭解在工程建設中可能發生的實際問題,並學習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等。

(一)建築學知識。

參觀校內單體建築及建築組羣,參觀特色建築,瞭解分析以下內容:

1、根據所學知識,對所參觀建築組羣的總平面佈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進行分析。

2、參觀建築物外觀及內部,瞭解各層平面佈局及房間佈置,觀察建築外觀特點。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建築平面佈局、空間造型和立面處理方法。

3、分析建築的防火與安全疏散設計是否符合要求。

(二)房屋構造。

通過去參觀某項在建工程現場情況,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該建築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建築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級等。

2、瞭解該建築物的地基及基礎類型、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瞭解該建築物的牆體類型、結構佈置、細部構造及施工特點。

4、瞭解該建築物板、樑、柱等的類型,配筋方式及其與牆、樑的連接構造,瞭解樓地面、屋面構造及頂蓬構造特點。

5、瞭解該建築的樓梯、陽台等的詳細構造。

6、瞭解建築物的建築裝修構造。

(三)建築材料。

通過去建築工地實地參觀,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水泥、磚、砂子、石子、鋼筋等主要材料的規格、標號、特性及使用要求。

2、瞭解混凝土、砂漿的配合比、標號、生產工藝所用設備以及養護要求。

3、瞭解各種鋼筋加工情況。

4、瞭解有關裝飾材料的情況。

(四)建築施工。

通過去施工現場參觀,要求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各施工工種的工藝過程,生產特點以及各工種之間的配合及穿插作業情況。

2、磚混結構施工工序,現澆構件的施工工序。

3、建築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裝修工程的施工過程,施工特點及方法。

比如,鋼筋的綁紮,底層基礎鋼筋的綁紮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裏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裏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儘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牆的過程中,如遇到牆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牆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

(五)基礎。

1、基礎選用類型採用獨立基礎,基底標高為——5.10m。

2、鋼筋基礎地面應作強度等級為c10的100厚墊層,墊層宜比基礎每側寬出100。

3、鋼筋基礎曾厚度,有墊層處40,無墊層處70,與土壤直接觸外側建築防水做法的鋼筋擋土牆,柱在室外地面部分保護層厚度應向外增加到40。

(六)地基。

1、地層土性描述:基礎應置未擾動的卵石層上,撐載力特徵值f=350kpa。

2、基槽檢驗應按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和施工圖要求進行,並需要有勘察設計人員機參加。

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2

大五上學期,我有幸來到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實習,在為期四個月之久的實習期裏,我進一步瞭解了建築的深刻內涵,從書面的理論水平攀升到與實際結合的新的高度,同時,對具體設計流程,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以及效果圖的要求規範都有了更深層的體會,空間概念也逐漸明晰,對未來有了新的定位,相信這段實習經歷在我未來的建築設計生涯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習第一天,我來到公司,看着辦公桌上那一疊疊圖紙,讓我很是激動,還有即將陪伴我度過四個月實習時光的新同事們,我覺得這裏的氣氛真的很不錯。

剛到公司,行政人員就給了我一大疊公司的規章制度,從規章制度上看,可以看出公司還是很正規的,不像以前我實習過的,這個公司採用打卡制度,對待實習生的工資獎金也是有根有據的,不是那種老總説給多少就給多少。然後人事就帶我去介紹各位同事,發現很多也是像我一樣來實習的,然後介紹了我的負責人,大家都叫他朱工。

剛來的這個星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什麼也插不上手,只是這裏看看,那裏逛逛,有的時候看看書,看看別人畫的圖,給自己找點事做。在實習的第三天,朱工把我叫過去問我有沒有佈置過總平,我説有。然後我就接到我來公司的第一個項目。原本我還以為我剛來會做些小項目,幫幫其他人畫些CAD等等。但是拿到這個山地總平的時候,有點心慌了,這個項目由我一個人負責,而且還是山地的,那麼大塊地,真怕有點做不好。

大概花了2個星期做這個項目,期間還跟甲方溝通了好幾次,這也是我第一次跟甲方接觸。這2個星期是我這四個月當中最繁忙的時間。到最後,做了2個總平方案,2套配套的户型方案。而且還受到了總工的表揚,這是令我最高興的,辛苦沒白費。最後不知道什麼情況,這項目流失了,雖然有點遺憾,但畢竟努力過。

之後又接觸了很多項目,雖然都是一些小建築,建築雖小,但五臟俱全。而且每個項目都是一個人負責的,包括前期的方案,跟甲方溝通,到後期的施工圖,打印等等,都是一個人在忙,這能很大鍛鍊人。我想這也是公司的一大特色吧,畢竟在以往的實習公司是沒遇到過的。

因為是小項目,一開始以為會很順利,因為我把它想象的太簡單了,結果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後來在方案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很多地方不符合規範的要求,由於住宅的面積已經在總圖中確定,所以導致後面功能分區的修改很受限制。因此我領悟到,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將規範弄得非常熟悉,要不然就會使後面的施工圖難以進行下去。由於真正施工圖的詳圖深度比較深,有許多規範都不知道,所以感覺很沮喪,所以需要虛心學習,查看更多資料。隨着施工圖的進一步深入,該練習畫詳圖了,這可是我的弱項,因為在學校基礎不牢,真正標準的詳圖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的,有些做法我也根本見都沒見過,所以搞清楚花了很多的時間。

在我實習的這段時間裏,還有兩次聚餐和一次KTV活動的機會,我也積極參加了,這多少也會增加我與同事之間的交流。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認識到了一批設計人員,相信這是我在實習中獲得的寶貴的人際關係資源;但是對於自己在交流上的不夠積極主動以及他們交流的有限性,成為了我在這次實習過程中的失敗教訓的一部分。

實習心得體會:設計設計本來就是一件煩瑣的工作,改圖的過程更是重複的,枯燥無味的。但是隻要你用心地做,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任何職業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幹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因此,修改圖紙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恆心、細心和毅力,那才會到達你所想要的理想目標。對於學習了差不多四年建築專業的我們,可以説對建築設計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所有有關建築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們基本也都有所涉獵。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

做些實際項目,那我們也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設計設計理論知識和計算機繪圖能力都還可以,設計也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蘆葫畫瓢準沒錯,設計設計時可以借鑑一些成功的案例那麼,當一名合格的建築設計人員應該沒問題了。現在才發現,建築設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與實際緊密結合性和可操作性。離開現場實際情況,其它一切都為零,設計不只是一味的繪圖,更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

這次的實習帶給我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實習期間還結識了一些好朋友,他們給予我不少的幫助。俗語説: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把理論用於實踐是學得不深刻的。當今大學教育是以理論為主,能有機會走進設計公司去實習,對我來説是受益非淺的。我就快畢業走向社會了,相信這次實習對我日後參加工作有幫助,在學習過程中,經理和同事們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教會我怎樣用快捷鍵,作圖的過程中如果使用幾個小技巧,確實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我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其次,作為一個設計人員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我更多的是學到了規範,搞設計不像在學校那樣自己隨心所欲的,要在規範的範圍內進行設計,要在甲方的建議和想法中進行設計,綜合考慮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因素。

再次,作為一名設計人員要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設計設計部門是特殊的,每接到一個項目都要通過與各種階層的人運用各種不同的交流手段獲得與項目有關的基礎資料。只有足夠的精準的基礎資料,才能設計出更合理的、切合實際的設計方案。

這次實習除了在專業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收穫之外,我還學會了怎樣和同事們友好相處,虛心向他們請教,怎樣與結構、水電專業的人溝通協調。親身經歷和熟悉了設計院的工作程序,開闊了眼界.和設計所的同事在一起,我感覺到非常的快樂和滿足。他們就像是朋友、老師和長輩一樣的幫助和指導我,我內心非常地感謝他們。總之,經過這次實習之後,我從專業技能到為人處事,都真真切切的在現實之中得到了提高。

這次實習劃下了圓滿的句號,再回首時發現現在的我較之初入建築所成長了許多,專業知識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將幫助我在未來的工作中順利前進,建築是門綜合學科,建築方案的實施需要各部門的協作才能完成,我必需全方位進一步提升自己,爭取在建築領域最終獲得成功。

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3

1.前言

本次認識實習的主要對象是錦裏古街。在實習中首先認識了錦裏的歷史文化,瞭解並記錄了該城市街區的相關技術經濟指標,如商業街的長度、寬度及兩邊建築高度等等。同時分析了建築外部環境設計風格和內部的功能組成,建築外立面設計,城市街區的特色風貌。最後還加入了個人對該街區的認識和理解。

2.實習目標

經過一年建築初步的學習,基本掌握了建築的正確表達,對於建築的目的也有一些初步的理解,通過這次認識實習,加深對建築單體、建築羣體空間,城市街區風貌的認識和理解,為今後的建築設計及城市規劃設計等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3.正文

古時錦裏即錦官城,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州奪郡文學為州學,郡更於夷裏橋南岸道東邊起起文學,有女牆,其道西城,故錦宮也。錦工織錦,濯其中則鮮明,他江則不好,故命曰錦裏也。"此後,錦裏為便成為成都之代稱,並延續千百年。

而如今的錦裏古街是20XX年由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在武侯祠旁的部分重建,耗時三年,於二零零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以三國文化節的名義剪綵開市,街區內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台、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等,充分展現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古戲台會定期上演川戲的經典劇目,戲台前會定期放映壩壩電影、以特色小攤的方式舉行民間藝人的展演(如糖畫、捏泥人、剪紙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鏡等);其商業性、休閒性、互動性的定位贏合了現代遊客的口味,集中展示了巴蜀民風民俗和三國蜀漢文化,彌補了武侯祠只能靜態展示的不足。同時,“錦裏”也是對文化、商業結合的互動式旅遊景觀模式的一種新探索。二零零五年,錦裏作為最年輕同時又是最古老的一員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城市商業步行街”之一,更使大批外地遊客蜂擁而至,同時使武侯祠的客流量有了大幅提升。以其作為武侯祠的附屬景區所帶來的影響,上千萬的投資可謂物有所值。

錦裏古街的具體地理位置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號,緊鄰武侯祠東側,呈南北走向,北臨錦江,東望彩虹橋。街區總長三百五十餘米,採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鎮建築風格,與武侯祠博物館現存清代建築的風格相融,二者之間又以水為隔。街道、宅邸、府第、民居、客棧、商鋪、萬年台坐落其間,青瓦錯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宛如重回古蜀。錦裏雖不大,但街道情況比較複雜,寬窄不一,窄處不足十迷,而寬的地方能達到近三十米,這大概是為了更具自然凌亂美。縱使這樣,卻不會給人過於雜亂的印象,更不至於迷路。街旁的建築多為兩層,這樣的設計能更好的還原古蜀風貌,利於遊客放鬆身心,成為都市人逃離喧囂的避風港。

建築外部風格古樸,多見磚牆與木製格窗的搭配。建築外部是遊客對景區最強烈最直觀的感受。這種風格的外部設計對街區作了進一步的定位,烘托了復古休閒的主題。而燈籠這一具有強烈中國特色的物品也被廣泛應用,使街區的中國氣氛更加濃厚。而街道上的路牌、移動售貨車等小品多為木製仿古設計,更是錦上添花,與街區主體容為一體。街區中段更有一處休閒廣場,除一些各具特色的流動攤點外,休憩小廊和尚未開放的湖亭是勞累遊客小憩的絕佳地點,如有興致,還可買來一小袋飼料坐在湖邊餵魚。從規劃的角度來説,這樣人性化的設計往往能給景區彙集更多人氣。但和中國大多數景區一樣,縱使有很多清潔人員,錦裏的衞生問題仍然比較嚴重,特別是在一些小巷處和小吃店前。遊客的素質是有待提高,但垃圾桶的缺乏也有待解決,而用來急用的藍色大垃圾桶猶如一塊塊藍斑,與景區極度不和諧。實在有損古街的形象。

建築內部風格與外部基本一致。基本為仿明清風格。而根據銷售內容的不同,內部裝飾又有所變化。較多的店鋪都使用了掛飾、吊飾、絲綢畫等作裝飾。而部分店鋪更擺設有魚缸,缸底有零散的硬幣,據説有招財的寓意。但可惜的是店裏不許拍照,只有這張在店門偷-拍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錦裏客棧,其客房全是仿清裝修,十分逼真,但不知住在裏面會否有一思恐怖。

我還了解到,錦裏二期“水岸錦裏”的修建工作已進入尾聲,但由於地震等原因影響,估計要下半年才能對遊客開放。希望到時的錦裏能秉承一期古樸自然的建築風格,並且能帶給遊客全新的感受,再創中國商業步行街。

4.總結

其實這次去錦裏是想對其建築佈局作一番研究的,但不久便被古街特有的氣氛感染,都快忘了這次去的目的。其實建築和其他商品一樣,不過是一種載體,其包涵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是真正吸引遊客蜂擁而至的原因。所以,希望二期能延續這種文化,不要讓人們失望。同時,我想指出,錦裏的小吃實在太貴,所以還是不要指望在裏面吃飽。還想重申一點,垃圾桶實在太少,這樣導致的髒亂實在不應該,損害了四川的形象,也有損三國蜀漢文化的形象。作為一個四川人,真誠地希望錦裏的未來更美,也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載體來展現豐富的古蜀文明。

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4

一、概述

房屋建築學是研究房屋的構造組成、構造原理及構造方法的一門課程,同時還包括介紹建築設計的一般原則的教學內容。因此本課程在土建類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構造組成研究房屋的各個組成部分及作用。構造原理研究房屋各個部分的構造要求及符合這些要求的構造理論。構造方法研究在構造原理的指導下用性能優良經濟可行的建築材料和建築製品的構成建築結構配件以及構配件之間的連接方法。建築設計知識研究建築空間的構成組織功能和外觀形象的基本概念及一般原則。

二、實習目的

1、通過參觀實際建築,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築文化、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閲讀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

3、通過實習,瞭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瞭解建築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實習,培養學生勞動的觀點,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為今後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三、實習小結

我對此次房屋建築學的實習的感受頗深,通過現場參觀,我對工業建築和民用建築的構造有了感性的認識,也加深了對書本上理論知識的熱理解,也將給我們後面要學的專業課打下基礎。給我了很大的感悟,通過本次學習我對我們的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未來充滿希望,瞭解到了一些新知識,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一些基礎,同時通過實習我對西方歐洲的建築風格及結構有了一定的瞭解,基本達到了實習的目的。

四、實習感悟

雖然説我們的就業前景很廣闊,但是,我們也面臨着很大的壓力。目前中國房地產業的打壓,不好的工程一再出現等等,不得不使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提高警惕。怎樣更好地掌握知識?怎樣拓展自己的知識平面?怎樣開發自己的發展空間?怎樣讓自己更好地適應並生存在這個社會?我們都需要考慮。通過這幾天的實習,我不僅發現了自己學習上的不足,知道了自己那些地方還有欠缺,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知識和實踐的差異。在今後,我不僅要更加努力地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抓住一切可用機會去進行實踐,在實踐中運用並鞏固自己的知識,同時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建築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5

大學四年眨眼而過,如今的我們已經開始正式踏入社會。從進入公司實習到現在,轉眼已經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我見識到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除專業,待人接物的知識。

我實習第一天,因為都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所以對工作都不瞭解,而且不太敢請教他們。所以開始的時候都很不適應。後來我慢慢發現,只要真誠待人,虛心請教同事,他們也很樂意和我交往。由此我深感真誠的重要性,在公司裏不但要學會如何做事,而且要學會如何做人。正確處理同事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它會關係到你能否開展工作。孤芳自賞並不能説明你有個性,過於清高是很難融入大集體的。因為雖然在大學裏學的專業是建築專業,但是都是理論上的知識,實踐經驗不足。又因為經驗對於新人來説是很重要的,不過能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就決定了我需要事事主動向師傅們提問。

剛到公司工作,難免會因為對陌生的環境和工作內容難免有點無力感,而且心裏又着急着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所以有些時候難免會表現急躁。沒到這是,工作就頻頻出錯。後來我發覺,其實做事不能太急躁。任何事情都要耐心的,慢慢的學,急躁只會事半功倍。當然,在公司上班,不僅僅是為人處事方面上學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在專業知識上學到了很多是課堂上學不到的。我的實習的地方在一個將要建成的住宅區施工場地。我的工作是結算,在學校學的結算知識不多,而這次正好有機會向資深的師傅學習結算。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我瞭解到預算和結算兩者相同的地方有在於他們的計算規則是一樣的,這一點是我們不可以忽視的。而項目的預算和結算最多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預算僅僅只是粗略的計算項目的工程量,而結算是精算項目的工程量,包括設計變更部分。每一項目都必須準確,這就意味着比預算更加的準確,這樣就可以儘量減少甲方和乙方就工程量的爭吵。必要的時候,我們還要拿着圖紙到現場去看看,把有的工程量和沒有在圖紙上註明清楚才開始計算。就像在算刮膩子工程量的時候,因為在架空層,有要吊頂的地方,有砼牆的地方和衞生間地方都不需要天棚刮膩子的,當然這些是可以在圖紙上找到答案的。但是有些地方本就沒有工程量的,而圖紙上有沒有的,所以我們必須拿着圖紙親自到現場後才可以找到答案。有比如説,一個大工地,班組很多,有抹灰班組,腳手架班組,模板班組,鋼筋班組等。這些班組工作的工作都是按照現場的工程量計算的。就如同貼外牆瓷片的班組,我們在給他們做結算的時候,就要到現場去,用捲尺來量,這就是我們常叫的量方。換句話説,我在給他們做結算的時候要按照現場的實際尺寸來計算。因為瓷片粘貼時,每個地方砂漿的厚度都有一定的差值,這也就意味着我們要按現場的實際工程量計算。但是在給甲方結算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按照設計圖示尺寸來計算。還有,在計算樑面刮膩子的時候,我們不止要到現場去看看,那些地方是有刮膩子的,那些地方是沒有刮膩子的。還要注意那些地方是颳了一遍膩子的,哪些地方是颳了兩遍膩子的。這些結算起來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

當然,雖然我只是做結算工作。但是工作的地方是在施工現場,我做為一個實習生,姑且不論理論知識,現場經驗無疑是缺乏的。而且對於我希望未來工作都是朝着造價方向。現場經驗不足,無疑是在事業發展上的一個障礙。所以能夠在現場工作,我必定好好把握機會多向師傅們學習。

在這裏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結算方面知識,也學到了很多現場經驗。就比如説,某次我跟着師傅到現場去。碰巧讓我遇上了住宅樓某一層上下砼柱錯位的的情況,包括砼柱周圍的部分牆體。支模板前,要嚴格做好放線工作,而這些就是沒有放好線,又或者是根本沒有放線的關係,才導致上下垂直砼柱錯位和砌築牆體錯位。我問過師傅怎麼處理這類問題,他給我的答案就是四個字--多退少補。換言之,凹進去的部分柱位用砂漿跟下層補齊,凸出去的部分鑿掉。也因為這個原因,這個柱子周邊的牆、柱重新放線測量垂直度。上下兩層的錯開的牆同樣用砂漿補齊。我不懂為什麼出現上下層柱位錯開的情況,經過有經驗的師傅解答之後,我才知道,原來當初澆築混凝土的時候沒有放線或是放線的時候垂直沒有對準,才會出現如此大的誤差。這就是為什麼每次都要放線以保證構築物垂直度的原因。一個建築即便是內牆錯位或是裏面的柱子錯位又或是不明顯的錯位都是不明顯的。因為所有出現這種狀況的商品房都是不合格的。而一個正規的,合格的商品樓是不允許有這種狀況出現的。

又好比説,一個大工地施工難免會出很多問題,就好比説,電梯門安裝時候發現門框無法安裝上去。經過測量和圖紙對比,總算找到癥結所在。原來是施工的時候沒有做好,所以只能鑿。因為是過樑超出高度很多,所以只能把多餘的部分鑿去。因為鑿得太多,可以看到主筋。沒有辦法也只能把主筋給剪斷。因為一棟樓有二十八層,每層的電梯門都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每層都要鑿,這也就意味着一項很多的工程量。有一次還因為上層在鑿門,下層在安裝電梯。所以把下層在工作的工作人員給鑿傷了。好在只是擦破了皮,問題不大。

這次實習帶給我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俗語説: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把理論用於實踐是學得不深刻的。當今大學教育是以理論為主,能有機會到現場去實習,對我來説無論是在結算上還是現場經驗上都是受益不淺的。我就快畢業走向社會了,相信這次實習對我日後參加工作有幫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ziwojianding/n043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