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關於端午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關於端午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端午節的演講稿(通用6篇)

端午節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紀念傳統節日,傳承傳統文化》。

眾所周知,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屈原的國家楚國被入侵,屈原跳進河裏死了。屈原死後,楚國人民划着龍舟,把粽子和雞蛋扔進河裏,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

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端午節的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種傳統習俗。粽子皮是由葉子做成的,裏面有很多種餡料。吃粽子的習俗已經廣為流傳。

同學們,我想問你們幾個問題,你們吃過哪些粽子餡?你做過粽子嗎?知道粽子怎麼包嗎?是的,最常見的是用糯米或棗子來做粽子。我記得,在幼兒園,端午節前舉行過一次一包粽子,當時我和奶奶都參加了。每逢端午節,社區還會組織各民族居民一起包粽子。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習俗。每年電視上都有龍舟比賽。

我從我母親那裏聽説在她的家鄉有很多活動來紀念端午節。例如,清晨用艾葉、艾草、冬瓜插在門上洗手洗臉,用草藥做一些香包,給小孩子戴五彩線,煮雞蛋,包粽子等。喜氣洋洋的。總之,這個節日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個大的民間節日。

在端午節之前是中國的兒童節日,每年人們將五顏六色的線團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後一個雨天,人們會把球扔球到下雨的地方,傳説每年將人帶來好運。

我國曆來重視傳統節日。近年來,端午節作為法定節日,全國人民慶祝的傳統節日。

在這裏,我特別想説的是,有很多人忽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喜歡外國的西方節日,如聖誕節,愚人節,萬聖節,這是不能提倡的,我們是中國人,每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着深厚的傳統文化,每過一次傳統節日,身心都受到洗禮,我們應該自豪自己是中國人!

同學們,屈原的故事離我們很久遠,但他的愛國情懷卻離我們很近。熱愛偉大的祖國,建設美麗的家園,我們需要每一代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要努力學習,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端午節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插艾草,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到處是喜洋洋的氣氛。節日是生活送給人們的禮物,因為在熱切等待充滿驚喜的過程中,所有的準備都是甜蜜的。

端午節的前幾天是最熱鬧的,勤勞的人特別忙碌而開朗,空氣中瀰漫着粽葉的清香,這是一種多麼幸福的生活啊。

端午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首先,端午節是一個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四分五裂,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跳進汨羅江。屈原投江之後,人們讓萬舟齊發,用吶喊鼓樂來嚇退蛟龍,以此崇敬和懷念屈原。

其次,端午節是一個衞生節日。端午節前後正是春夏交替的時候,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是傳染病高發的季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插艾葉驅蚊、驅蠅、驅蟲、淨化空氣。

第三,端午節是一個體育節日,因為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龍舟比賽。賽龍舟是一種很壯觀、很有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對增強體質,促進社會團結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四,端午節是一個美食節日。早在晉代,粽子就被指定為端午節的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顏色品種非常多。從形狀上來看,有四邊形、錐形、菱形等等。從餡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棗,在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和其他餡料。

各位同學,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但一些傳統習慣已經淡化了很多,我希望我們能好好傳承我們的傳統節日,好好珍惜我們的傳統文化,成為古代文明和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謝謝大家!

端午節的演講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404班的黃一凡。今天我國旗下的主題是《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他。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人們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據説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來,為了防止飯糰被蛟龍吃掉,人們便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辦法,這便是粽子的原型。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是怎樣的精神促使這位偉大詩人縱身躍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顆憂國憂民、熱愛故土的心。

祖國母親用她的身軀為我們支撐了一片晴朗的天空,開闢出了一片成長的沃土。今天的我們無需用捨棄生命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我們只需把熱愛祖國這一信念落實到自己日常的行動上:努力學習,尊敬師長,遵守公德,全面發展,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

今天的我們重拾起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不也是熱愛祖國的表現嗎?

棕葉飄香,又一個端午節就要到了,讓我們在品嚐美味粽子的同時,重温屈原先生的錚錚鐵骨,繼承屈原先生的愛國精神吧!

端午節的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等等。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必不可少的活動,門上插上艾草、吃粽子、佩帶香囊、賽龍舟等。今年x月x日是農曆五月初五,我們即將迎來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據説,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關心人民疾苦,受到人民的愛戴。他投江自盡後,楚國人民紛紛趕到汨羅江邊,向他表示哀悼。人民划着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這就產生了賽龍舟的習俗。吃粽子的`習俗是人們把包着楝樹葉和彩絲的飯糰扔到河裏,以表達對屈原的祭奠。所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每逢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掛上艾草,佩帶香囊,賽龍舟,舉行詩會,紀念屈原,慶祝節日。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曾經熱鬧的節日已逐漸被人們遺忘,我們似乎不再關心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西方節日,如“聖誕節”和“愚人節”。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方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2006年,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端午節為其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了這些,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一些慶祝活動,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保留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可以加強中國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現在,這個我們度過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卻成為了其他國家的民族遺產,我們是多麼的尷尬和無助。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文化內涵豐富,保留了先民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應該感激和敬畏祖先創造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同學們,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中華文明需要共同傳承,發揚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自己的傳統節日,讓中華文明在中國的土地上鑄造輝煌!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演講稿5

老師們,同學們:

同學們,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你們對這個節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節是愛國節,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園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並以吶喊旗鼓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之情。

端午節是防疫節。端午節前後是春夏交替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淨化空氣。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和雄黃的香囊預防疾病。

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一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賽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項國際體育賽事,也起到了友誼紐帶的作用。

端午節還是美食節,以為我們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繁多的粽子,可以讓你一飽口福。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浸潤着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化遺產,體現着一種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做好準備。

端午節的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宗葉香飄端午,弘揚傳統文化。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相信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由來。這是一個紀念中國詩人和愛國者屈原的節日。屈原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生活在一個戰爭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的大國在環顧四周的情況下,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仍然墨守成規,沒有改革的野心

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後面。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割地求和,統治階級採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對當前的形勢有着清醒的認識,於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x9l00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