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精選】旗下講話演講稿四篇

【精選】旗下講話演講稿四篇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當下社會,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旗下講話演講稿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旗下講話演講稿四篇

旗下講話演講稿 篇1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約每一度電》,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電。有了電,機器可以轉動,能織布,能灌溉;有了電,電燈會亮,收音機會響,電視機屏幕能出現圖像;有了電,就能通電話、發電報……電的用處這麼大,可是,小朋友們,你知道電是從哪兒來的嗎?

電是發電機發出來的.就拿火力發電來説,煤礦工人把煤從地下采掘出來,火車、輪船把它運到發電廠,發電廠的工人把煤塊磨成煤粉,再把煤粉送到高大的鍋爐,把鍋爐裏的水燒成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汽輪機帶動發電機,才能發出強大的電。你們看,每度電凝結着多少工人叔叔的辛勤勞動啊!

一度電可以幹些什麼?一度電可以讓電視機連續開10個小時;可以讓電冰箱運行一整天;可以用吸塵器(3月16日國旗下講話稿)把房間打掃5遍;可以讓25瓦的燈泡點亮40個小時。浪費一度電呢?浪費一度電就相當於浪費了400克標準煤;浪費4升淡水。為大氣增加了1000克二氧化碳的排放。為了解決用電緊張,保護環境,節約用電勢在必行。

為此我向通師X附的全體師生髮出倡議: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開展節約用電活動。倡議如下:

1、隨手關燈,人走燈滅,避免“無人燈”

2、在自然光源能夠滿足工作和學習要求時,隨時關閉照明燈

3、選擇節能燈,既護眼又節能

4、將空調温度調至在26度以上,或者關閉空調,到户外納涼

5、減少冰箱的開門次數,不將熱食品放進冰箱;冰箱存放食物適量,以容積的80%為宜,減少電耗

6、用手洗衣服,不用或少用洗衣機;

7、看電視時,開一盞5瓦的節能燈,不易使眼疲勞;

8、多使用充電電池,少使用一次性電池……

其實,只要你有心,節電在瞬間就能完成,在細節中就能實現!

我們號召大家立即行動起來,積極開展節約用電活動。節約用電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每位老師、同學都要提高節約用電意識,做到科學用電,節約用電。堅持“少開一盞燈,節約一度電”,努力做到人人節約用電,杜絕一切電力浪費行為。為了我們共同的利益,節約每一度電,做節約型社會的小主人。節電解危機,地球有轉機。相信,節電大軍中,會有一個你。

旗下講話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先讓我們來聽一個小故事:説是有位秀才已經是第三次進京趕考了,住在一個前兩次趕考時住過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兩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壁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着雨桑這兩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第二天,秀才就去找算命先生解夢。算命先生一聽,連拍大腿説:“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所以這次你來趕考就是一句話——“沒戲”。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到店裏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要回家了?”秀才如此這般説了一番,店老闆樂了,説:“我也會解夢,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壁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説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

秀才一聽,覺得店老闆説得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了考試,居然中了個探

花。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象月亮,不要説初一十五不一樣,是每天一個樣啊!所以説,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泰戈爾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絕唱;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一個人的心態就是他真正的主人。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心態控制了個人的行動和思想,心態決定了我們的成功與否。

記得在上個學期的國旗下講中也説過類似的話題,説是有兩位七十歲高齡的老太太,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怎麼個想法。於是,她在七十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而在她95歲高齡時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富士山年齡最高的記錄。她就是著名的胡達·克魯斯老太太。70歲開始學習登山,這乃是一大奇蹟。可見奇蹟是人在主動心態的驅動下創造出來的。一個人如果是個積極思維者,喜歡接受挑戰和應戰,那麼他就成功了一半。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命運就在自己的手中。待到六月花開之時,在叢中笑的一定是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人。謝謝!

旗下講話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我是初一年級的xx,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合抱大樹,生於毫末。

沐着晨風,迎着朝陽,我踏進了xx二中的校門。這的一切都讓我好奇,更讓我期待,我暗暗下定決心:我要在這裏追逐夢想,在這裏燃燒激情,在這裏飛揚青春。剛從小學步入初中,我們懵懂,我們稚氣,但我們擁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夢想;擁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信念。

有人把學習比作逆水行舟,有人把學習比作攀登高峯,有人把學習比作鑰匙開窗,我認為學習猶如栽樹,要想長成合抱大樹必須從“毫末”抓起。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培養就如同種樹育根,正因為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牛頓才能整日沉浸在實驗室中廢寢忘食;巴金才能為構思情節而忘了回家;高斯才會整日忘我的研究數學。可見學習興趣給人產生的學習動力是多麼強大。

但是栽樹只育根是不行的,還需要用枝幹支撐樹苗。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枝幹。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呢?只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沒有一種學習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不同的性格的人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所以,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樹木長高、長大後,就需要修枝剪葉了。要修去“懶惰”的枝條,要減去“壞毛病”的葉子。有了學習的目標,最重要的還是執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一勤天下無難事”“天道酬勤”都告訴我們勤奮能使人攀上智慧的高峯。勤奮是唯一能夠彌補愚蠢的。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為的名人,哪一個不勤奮呢?詩鬼李賀隨身攜帶錦囊,一有靈感便記在紙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將紙片拿出來整理。這樣積累了許多創作素材,最終成為了一位著名詩人。我們必須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課堂中,與老師的思維相隨,保證課堂上的高效學習。而餘下的一小部分精力用來將知識點做整理,才能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使學習的知識更加紮實。課下適當的放鬆,可以提高課堂上的效率。晚上睡覺前翻看並默記一遍知識點。相同的,每一週也同樣要做到週週清,不留下一知半解的知識點。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

樹也是需要吸收陽光、雨露,如果它只等人來澆水是遲早要枯死的,只有不斷延伸自己的根系,用精力去最大限度的爭取陽光、水源來維持生命。對學習,也需要有這樣的精神。學習要有自覺的態度。例如提前預習課程,學習課外的知識等。誰獲取的養分多,誰的長勢就好,樹苗就更葱鬱。不主動學習的人,就會被人遠遠甩在後面。

現在,學習的小樹苗已經在我們心中生長,我們只要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超越,勤奮高效,就一定能使小樹苗長成粗壯挺拔,鬱鬱葱葱,枝繁葉茂的大樹。到時,樹根便會深深地扎入我們心中使我們終生受益。

現在的我們正如同一隻羽翼還未豐滿的小海鷗,我們要用學習來豐滿我們的羽翼,才能在廣闊的天空上飛翔,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搏擊,展示我們少年的英姿,展示我們少年的風采。

同學們,我們求學的'路很長很長,但我們一定要牢記“合抱大樹,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警言,堅實的邁出我們學習的第一步。

謝謝大家的聆聽,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旗下講話演講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超越自我,誠信考試》。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不知不覺緊張、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個學期轉瞬即逝。週三就要進行期末考試了。如何有效利用時間?如何提高複習效率?如何正確對待期末考試,在這裏提出我個人的觀點,供同學們參考。

一、正確認識,高度重視。

期末考試不僅是對同學們一個學期以來學業成果的一次盤點、檢閲,更是對每個人的綜合素質的一次挑戰,因此,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該以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這次考試。

二、認真複習,珍惜時間。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告訴我們學習要重視複習,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肯定是肯吃苦,肯鑽研,認真複習並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的人。考試期間同學們要做出詳細、科學、合理的安排,把所學的知識認真整理、歸類,並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爭取做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

三、調整心態,誠信考試。

考試是緊張的,我們要重視考試,又要正確對待考試。考試時要沉着冷靜,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認真分析試題,仔細推敲,先易後難。同學們,考試還是一次人的品行的檢測。所以,我希望大家秉承"誠信至上"的原則,以飽滿的精神,自信地踏入考場。

同學們,人生不拼不精彩,缺乏競爭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希望同學們端正心態,把考試看作是一個舞台,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行動起來吧,請帶上最鋭利的頭腦,握緊最有力的拳頭,拿出我們的智慧,拿出我們的勇氣,挑戰期末考試,去譜寫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吧!為自己、為所有關注我們的老師和親人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最後,祝同學們學業進步,考試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won3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