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精選6篇)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精選6篇)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當下社會,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精選6篇)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文明美德伴我成長>的書,那裏面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一篇篇感人文章激起了我的深思。看着看着,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一個週六的下午,大姑、媽媽帶我去勝利路撿煙頭,我懷着猶豫不安的心情來到了步行街,我拿出準備好的布袋,用顫抖的手提着,心情十分緊張,這可是第一次呀,我深吸一口氣,開始吧。還沒走幾步我就發現了目標,我馬上伸手過去撿起煙頭就往袋子裏扔,感覺像做賊似的。這時有好幾雙陌生的眼睛盯着我,我既害怕又害羞,趕緊跑到媽媽背後。但是,我旁邊的大姑、媽媽、姐姐們撿煙頭一個個都鎮定自若,一點都沒有害怕的樣子!在她們的鼓勵和影響下,我漸漸感到不怕了,就放開膽子去撿。

在一家冷飲店我看到了地上的一張廢紙,就彎腰去撿,這時一個叔叔“叭”的一聲扔了個煙頭在我前面,我看了看他,正想去撿起來,那個叔叔也看了看我,遲疑了一下,只見他趕快跑到我面前,把剛才扔到地上的煙頭馬上撿了起來,還衝我豎了下大拇指……原來我也可以改變他們!撿着撿着,我發現撿煙頭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了,從開始的5個變成了7個、8個……原來許多叔叔阿姨也加入到我們當中來了!我撿得更有勁了!

這次撿煙頭我在步行街上連着走了兩個來回,袋子裏的戰利品也有三十多枚啦,雖然自己走得很累,但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原來,文明就在你我的身邊……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2

青少年時代是人生美麗的春天。所有事情在青少年時代都是美好的。

我國是文明古國,文明禮儀之花遍地開放。文明禮儀隨處可見,街上、學校裏、醫院裏、就連在公共汽車上都有文明禮儀的存在;那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坐在去二姨家的客車上,車子一停,上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還抱着一個小男孩,好像是老奶奶的孫子,老奶奶站在車上,還抓不到把手,看到這種情景,人們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全都擁到老奶奶身邊,扶着老奶奶都往自己的座位上讓,我看到此情景,心中充滿了激動,一股暖流湧上心頭。説到禮儀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昨天發生在樓道的事情。中午放學後,看見一位大姐姐在我後面,我下意識地推了一下門,沒讓門關上,使她直接順利地通過。大姐姐進來後,説了聲:“謝謝”。這聲謝謝像温暖的春風一般,迎面撲來,我感覺温暖極了,我只是推了一下門,這種文明的舉動也挽回了文明的回報,大家是不是也覺得這樣很好呢?

就讓文明禮儀伴我們共同成長吧,讓文明禮儀伴我行!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3

文明禮儀是人類普遍的語言,它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階梯。因此我們大家要講究文明,更應該遵守家庭禮儀。讓文明之歌在你我身邊唱響。

記得弟子規中曾説過:“冬則温,夏則涼。”意思就是説冬天要讓父母感到温暖,夏天要讓父母感到涼爽;可是現在的孩子哪一個不是嬌生慣養,冬天讓媽媽暖被窩,夏天又讓媽媽買冰棍,現代的孩子早已把幽遠深長的傳統美德破壞了,中國一個擁有古代文明之國的稱呼,中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國家,我做為一個少年兒童向你報歉。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希望大家要共同保護我們的國家。

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吧!我們大家攜手一定會打造出新的成績,讓文明禮儀伴我行,讓文明古國的稱號長駐你我心中。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接下來就由我來給大家演講一篇題目叫《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至今,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就應該發揚光大這種精神。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文明禮儀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的習慣。

首先,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談吐,着裝等。從儀容儀表上説,要求整潔乾淨;臉,脖頸手都應該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衞生,經常洗澡、換衣服。

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我們在學校、教室、影院、等場所要注意禮貌。校園裏不要大聲喧鬧。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貌,謙恭禮讓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謙恭禮讓能與別人友好相處,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友誼和幫助,“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聽説過。四歲的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卻吃小的。

“以和為善”,“平易近人”,“讓棗推梨”,“賓至如歸”,都説明了禮貌原則。每個人來到世上,學習做人就是從講文明禮儀開始的。到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要求人們講文明禮貌。文明禮儀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温馨。

講文明、講禮儀,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

著名文學家歌德説:“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時間過的可真快呀,轉眼間已到了四月份的最後一週。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少先隊員

文明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古人説,於細微之處觀察人。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排着整齊的路隊前行,那就是文明;當我們步入校園,主動向老師敬禮問好的時候,那就是文明,當我們隨手撿起地上紙屑的時候,那是文明,當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去升旗、做操的時候,那也是文明……我們每個人沒有辦法選擇外表的美和醜,但我們能選擇文明!今年正是我們濰坊市爭創文明城市的重要時候,我們更應該盡我們的一份力量和職責,因此我在這裏向全校同學提出倡議:《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少先隊員》。

文明禮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穿着、儀表文明

(1)請全體同學在校時間穿校服,少先隊員佩帶紅領巾。尤其是在升旗等集體活動的時候,一定要穿校服。

(2)按要求修剪頭髮,不染髮,不燙髮,男生不留長髮,夏天不穿拖鞋進校園。

2、行為文明:

(1)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我們週二至週五早上7:50前到校,週一早上升國旗,請同學們7點半前準時到校,參加升旗儀式。升旗儀式是學校的集體活動,每位同學都應該準時參加。

(2)文明禮貌習慣。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説話要和氣,不説髒話、粗話,不給別人取綽號,不惡語傷人。上下樓梯,靠右側行,注意謙讓。

(3)請不要打架、鬥毆。因為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尤其是六年級的同學,馬上就要面臨畢業,我們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上,發奮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團結同學,為集體榮譽獻出一份力量;在離校前為母校做點有價值的事情,來報答母校和辛勤培育你的老師,給低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做個好的榜樣。

(4)富有愛心,關心他人。

對身邊有困難的人,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今年的自然災情頻繁,從“愛心送旱區,一人一瓶水”捐款,到“為玉樹地震的愛心捐款”,我們都奉獻出了自己的愛心。充分體現了“你有困難我來幫”的高尚風格。

3、生活文明

(1)愛清潔,講衞生的習慣。比如:飯前便後洗手;不對着人打噴嚏和咳嗽;不隨地吐痰,隨身準備好衞生紙,有痰吐到紙上,扔進垃圾箱;勤換衣服勤洗澡,講好個人衞生,預防傳染病。

(2)按時作息,按時上課。

現在有一部分同學不遵守上課的時間,聽到上課鈴聲響後還在其他地方玩耍,不回教室,等老師開始講課後才陸陸續續回教室,這樣做不僅耽誤了自己學習,還影響了其他同學和老師。所以我們應該在小預鈴敲響之後就趕緊回教室,拿出書本,準備上課。

本週六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國勞動人民的節日。我們少先隊員也要以勞動為美德,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我們今天是紅領巾,明天就是建設祖國的棟樑,我們要跟勤勞的小蜜蜂一樣,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明天美好的生活。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校園文明禮儀演講稿6

大家好,我是10-C1的林XX,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校園文明禮儀》。

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説過:“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的意思就是:“不學會禮貌,該如何做人?“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這句話説明了兩點,第一:“如果失去了文明禮儀社會就等於停留在原始人的社會,原始人只會用互相喊叫的方式溝通,有了文明,就是我們現代人跟原始人的不同。”第二:“文明禮儀是會在人們的交往中互相形成的,所以我們這些長期在學校一起學習的人,都彼此互相影響着對方的文明。”

在學校裏,身為高中生的我們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

到了中午去食堂的人每天都很多,有好好排隊買飯並且吃完飯後有責任心自己收飯盤的人;但也少不了在別人辛苦排隊時剝奪別人勞動成果插隊的人和吃完飯不自己收飯盤就丟在桌子上的人。中午的時候大家都很餓,雖然可以理解想早點吃到飯的心情但是插隊是一個像別人充分展示自己沒素質行為,大家應該為自己的飯盤負責。

零食吃完了,包裝紙隨手一丟;吃着水果,果皮也隨手一丟;樓道間和操場都是我們每天都要經過的地方,但卻總是能看到有垃圾在地面上,這樣亂丟垃圾的行為給學校的人們特別是保潔阿姨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

但是我們還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的。譚嗣同曾經説過:“為學莫重於尊師”意思是:“學習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師。”尊敬師長是人人皆懂的道理,也是校園文明最重要的一點。國際部的學生們見到老師都會熱情的打招呼,中午和課間在樓道里總是能聽到來自不同國家口音的老師好,不僅僅是打招呼的方面,我們也要用努力學習認真聽講來回報老師的付出,這也是我們尊重老師的表現。身為國際部的我們,個人行為不僅代表着我們自己,更代表着我們的國家,所以文明禮儀是很重要的。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育,感謝老師的教導。

文明是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品質的提升。文明是告別昨日的名聲和粗俗,是自覺的控制。

校園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校園需要我們全體師生共同長期的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rddpp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