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2021年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通用5篇)

2021年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通用5篇)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現實社會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年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通用5篇)

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剛才xx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城鎮派出所所長xx,xx縣教文體局法制科科長xx,以豐富的法律知識結合活生生的案例給我們上一節法制安全教育課,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精彩報告表示衷心的感謝!

老師們、同學們法制安全教育課是中學必修課程,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學生學習法制是現實社會形勢的需要,學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學習法律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法制意識和法律觀念,知道什麼是合法的,什麼是違法的,什麼是犯罪的,自覺地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用法律處理自己周圍的糾紛,從而保護自己合法權益,防止違法犯罪,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護法。

通過這次法制安全教育課,同學們要增強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自覺抵制以下不良現象或違法行為:

1、 曠課、夜不歸宿。不準未告知家長和老師私自外出、外宿,防止被綁架、拐騙或走失。

2、攜帶管制刀具、火種。不準吸煙、喝酒,不準玩火、不接觸易燃易爆物品、不隨便放煙花、爆竹,若燃放必須由家長陪同。不準隨便接觸電源和帶電電器。

3、打架鬥毆、辱罵他人。 不以大欺小、不侮辱他人、不打架鬥毆。

4、 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這是違法犯罪行為

5、偷竊、故意毀壞公物;愛護門窗、玻璃、桌凳、水龍頭。

6、 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7、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8、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網吧、遊戲廳、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網絡世界對青少年具有強烈的誘惑力,長時間沉溺會導致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能力的下降,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孤獨焦慮、食慾不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甚至犯罪或消極自殺。所以希望同學們要遠離網吧,不要到營業性電子遊戲室、歌廳、錄象廳、歌舞廳,不登錄不健康的網站,不參加不健康的娛樂活動。

9、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騎車要在人行道靠右邊行使,嚴禁在路上騎車追逐打鬧,不攀爬機動車輛,不乘坐無牌照的營運車;不在公路上踢球、遊玩、奔跑、戲鬧,時時處處注意交通安全。

10、 不準購買校外“三無”食品,不暴食暴飲,生活要有規律,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

11、 不準到施工場地或危險樓房、地段、橋樑遊玩、逗留。不準進行不安全的戲鬧,如拋石頭、土粒、雜物,不準拿彈弓、子彈槍、鐵器、刀具等追逐戲打。不準攀爬電杆、樹木、樓房欄杆;不翻越圍牆、機動車隔離帶的圍欄,不上樓頂嬉鬧。

12、 不到池塘、河邊玩耍,防止溺水。

老師們、同學們,初中生正是長身體、學知識的關鍵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學習好《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提高自己的文明自律水平,極為重要,希望同學們以這次大會為契機,切實增強法制意識、安全意識,努力營造一種“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氛圍,做一個文明守紀,知法、守法的合格“小公民”。

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2

老師們、同學們:

12月4日是全國法制宣傳日,“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就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點內容。當前,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思潮的湧現,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也在漸漸地影響到了我們,我們變壞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網吧,你們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廢學業甚至走向犯罪的啊!年齡特點決定了同學們的幼稚、不成熟,可能會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識的淡薄而導致一些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有的同學愛打架,甚至搶其他同學的東西吃,敲竹槓等,小小的年紀,就粘上了許多劣跡。走出校園,或早或晚,幾乎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們最後走上這一步,並不是一步就走成的,其實他們就是在我們這個年齡階段開始,一步一步不聽教育,漸漸變壞的。這的確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此,我們完全有必要學習有關的法律知識,真正做到懂法、守法,避免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

藉此機會,我們四(1)班的同學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不帶通訊工具進入校園,不沉迷於網絡。要充分地認識現代通訊和互聯網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利弊,認識中學生熱衷於交往和娛樂、沉湎於虛幻世界給身心健康成長、給學習帶來的不良影響。我們要做到自覺地不將通訊工具帶進校園,及時糾正網絡遊戲、網上養寵、網上裝備、網上交友等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長錢財和影響學習的行為。

2、不在教學區吃零食。同學們要愛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做到勤儉節約,當花的節約開支,不當花的分文不浪費,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3、不亂拋亂扔,不準損壞公物。潔淨的環境、完好的設施,能體現一個集體的精神面貌,也反映集體中的個體的文明素養水平。潔淨的環境不能僅依靠打掃,完好的設施不能僅依靠裝備,而要靠同學們的愛護。

4、穿着上不追求時髦,打扮上不標新立異。着裝和髮型要做到整齊、大方、得體,符合小學生的主流文化和大眾趨勢。學生時代與別人比吃、比穿、比戴沒有什麼品位,即使家裏的條件好,也不能“驕奢淫逸”,因為這一切非你個人所創造。求學階段,要比品德好、比表現好,比心靈美,比學習優,比活動積極,比特長顯著,這樣比才比出今後自己的實力,才能比出自己的美好未來。

人,不可能自然變得優秀,是內力自我約束和外力強制作用所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紀律,不成體統。同學們,法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祝願我們同學都能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個守法的小公民,從而平安、健康、茁壯地成長!

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3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衞能力。

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惶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儘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

對學生來説,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剷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麼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麼,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從樓梯扶手上滑下來,很可能會摔下來。在校園裏飛奔的同學一旦相撞,往往會撞傷對方,還可能頭破血流;欄杆上的同學也許根本沒有想到爬在欄杆上可能導致終身殘疾或者喪失生命……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衞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鬥爭的勇氣。為什麼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鬥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衞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裏,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繫,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於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安全這個永恆的主題,今天我們再一次提起它,心裏總是沉甸甸的。安全究竟是什麼?安全就是愛護和保護人的生命不受損害。安全就是一種尊嚴,它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有了安全,家庭才會有歡樂和温暖;生活中,擁有了安全,就有歡聲笑語。但是據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築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

童年,不應該被這些血淋淋的數字所充斥!因此,1996年,國家教委等單位聯合發出通知,決定建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制度,並將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作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讓我們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我們自己的安全上吧。為此,我要求每位同學時刻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同學們,在上學、回家路上,你是否遵守了交通規則。違反了交通規則,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你想過沒有?可千萬別存僥倖心理;我們中的個別同學,不遵守交通規則橫穿馬路。那麼怎樣走路才能保證安全呢?我的回答是:“行人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千萬不要在馬路上打打鬧鬧,追逐嬉戲,不要在車輛臨近時猛跑,與車輛搶道。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若與他人發生不愉快的事,要冷靜清醒地思考該如何妥善處理,卻不可一時衝動而鬥毆釀成災難。

生命是美好的,童年是多彩的,要享受這一切必須以人身安全為前提。我們的安全不僅關乎我們自己,更關乎着我們的家人、朋友,甚至社會各界關注我們成長的人。

讓這些無謂的“離去”少些再少些吧,讓“安全的承諾”多些再多些吧!

謝謝大家!

法制安全教育優秀演講稿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陳若琦,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法在我心中》。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於一個國家來説,如果沒有很好的法律法規,國家就不會和諧、安定。

以前,我總以為法律是大人們的事,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説,懂不懂法無所謂,後來,我在電視上看了一篇報道,對我感觸很深,我領悟到,作為一名小學生,不僅要懂法、守法,還要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報道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女孩,天生有殘疾,從出生她的父母就不喜歡她,後來又給她生下了一個弟弟,生下弟弟後,女孩的日子更難過了,她吃不飽,穿不暖不説,她父母還讓她去當乞丐。每天到集市上去討錢,把她當成搖錢樹,鄰居們實在看不下去,反映到了民政部門。後來民政部門取消了她父母監護人的資格,把女孩送到寄宿學校去讀書,並責令她父母每月支付200元生活費,誰知她父母不但不給錢,還惡狠狠地説,就是不給錢,看你把我怎麼樣。女孩見父母如此無情,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訴,她父母因犯罪,受到了應有的制裁。可女孩心裏並不高興啊,她更多的是難過,為父母難過,為自己難過。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哪個同學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倍受父母的關愛和呵護。誰願意起訴自己的父母?如果那個女孩的父母有一點點良知和愛心,有一點點的法律意識,我想他一定不會如此對待自己的骨肉。

尊老愛幼是我們的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而對於小部分狼心狗肺、不守規則的人來説,只能用法律去約束他們,所以我們青少年要加強法律的教育和培養守法意識,我們不僅要自己懂法,還要宣傳法律,讓我們的父母和身邊的人都知法、懂法。

親愛的同學們,法律是一柄雙刃劍,它能懲治壞人,也能約束自己,遵紀守法,從小事做起,比如每天上學放學過馬路不闖紅燈,愛護公物等。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懂法、守法,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qzldl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