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演講稿精選

篇一:演講比賽稿

演講稿精選

大家好!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五彩斑斕的新時代,每個人都追求與眾不同,追求個性的張揚。特別是我們的90後,總感覺不“潮”不“酷”就趕不上形勢。快樂女聲李宇春在她的新歌中唱道:“現在不流行感人肺腑,只求刀槍不入 。酷酷的快活容不下多餘的感觸。酷、冷酷的酷,不講心情講態度;酷,裝酷的酷,裝到自己都搞胡塗。”

年青一代追求潮流無可厚非,但一個社會,決不可能依賴膚淺的文化來支撐和發展,而我們作為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國,更是有着自己必須追求的道德堅守和價值取向。我們要想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就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從點滴做起,砥礪堅韌品格,倡樹責任意識,弘揚奉獻精神。公司經常教育我們,要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和要義,做到常修善德、常懷善念、常做善舉。

初夏的五月,綠意正濃,生機盎然。新華營銷分公司結合“優質服務月”和文明創建活動的開展,組織了一次以“獻愛心、送温暖”為主題的愛心服務和慰問活動,我也是其中的一員,這次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深受教育。

那天,我和分公司的同志們一起來到了東建小區12號樓,這裏住着一位叫馬元發的老人,十幾年前兒子出車禍、老伴患重病相繼離開了她,老人獨自撫養兩個孫子,平時靠撿廢品為生。進入到馬元發老人家中,迎面

而來的是簡陋的傢俱上堆砌着撿來的廢品,昏暗且污濁……同志們忙碌起來吧!打掃房間、開窗通風、換膠管、修爐灶……老人也把大家當成了親人一樣,講述她的經歷,她的過去。當同志們看到門後的兩塊大磁鐵時很驚訝,老人告訴大家,她經常去夜市攤撿飲料瓶、用磁鐵吸瓶蓋,她説:“遍地是黃金,人不怕窮、就怕懶。”多麼簡單的一名話啊!老人自強不息、樂觀對待人生的態度深深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同志。一次愛心服務也許解決不了一個家庭的長期生計問題,但愛心的暖流會滌盪生活中的艱辛,我們發出了一點光,匯聚在一起就可以成為人們心中温暖的太陽!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和歷代燃氣人的艱苦奮鬥,燃氣事業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立足崗位,敬業奉獻,努力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為燃氣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公司放心,也讓自己的拼搏和汗水為自己贏得一個無悔的青春!

展望這充滿機遇的人生挑戰和世紀遠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引領我們前進的燈塔,讓我們把崇高的理想放飛在遼闊的藍天。我們有信心,只要我們意志堅定、永不言敗,勝利的微笑將浮現在我們神采奕奕的臉龐,社會也一定會回饋我們一個燦爛的明天!

篇二:演講稿

你知道嗎?雖然我是一個女生,但我的內心深處卻有一個“英雄夢”,我期待有朝一日能仗劍天涯、鋤強扶弱。哎!可我越來越有一種壯志難酬之感,身邊好像並沒有值得我拔刀相助的.不平之事,至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輪得着本姑娘動手嗎?為此,我很是苦惱,直到那個向日花開正好的午後,我看到了這樣一則小故事

有個小村莊裏有位中年郵差,他每天奔波在一條塵土飛揚的小路上,將悲喜憂歡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一想到此,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他突然好像受到靈光的照射,眼神中一道亮光閃過。

“對了,就是這個!” 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子。第二天開始,除了送郵件,他又多了一個任務,帶着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 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

春天到了,那條荒涼的道路上,竟開起了各色的小花;五彩繽紛,一路芬芳。在花香四溢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自行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愁苦的郵差了,甜甜的花香伴隨着一封封郵件飄進了人們的心裏。

中年人的舉動算不上什麼至德至善之功,也不足以讓人熱淚沾巾,然而我的內心卻莫名地升騰起一種平靜的感動,就像一股細細的清泉滌盪着心靈,就像一陣乾淨的清風拂過身體。對,中年人不就像那藍色天幕下的一株向日葵嗎?心隨陽光的牽引,他的舉手之勞,裝點了大地,也快樂了自己。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猶如撥雲見日一樣,突然覺得自己之前的夢是那樣遙不可及。對呀,與其不切實際的幻想,何不就做一株向日葵?心向陽光,秉承善念,哪怕僅為田野增添了一絲亮色,而內心卻是豐碩的。

此後,我不再對曾經認為不值一提的小事嗤之以鼻,我會主動為老師倒上一杯熱水,為父母分擔一份家務,耐心地同學講解一道題,陪素不相識老人説一會話……我真的找到了做一株向日葵的快樂!

我們都是平凡人,即使沒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只要心存善念,行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能使穿枝拂葉的行人得到一份賞心悦目,那便是功德無量了!

做一株向日葵吧!心向陽光,略施小善,人人有愛,社會有情!

篇三:名利是成就的結果的演講

成功

我們都在談論成功,我們都在追求成功,什麼是成功(提問對成功的理解)?其實成功沒有準確的定義,《現代漢語詞典》上對成功的定義是:“成功是獲得預期的結果”,每個人每時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預期,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總之無法界定。

季羨林老先生給成功的定義是“天資+機遇+勤奮=成功”。 對於天資,首先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天資是不同的,這是一個事實,誰也否定不掉。但天資並不是不能改變的,對於普通人來説,做一個結巴其實已經是讓人痛苦的事情了,但是如果一個國王成為結巴,那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他不僅僅會讓全國的臣民感到丟臉,嚴重的甚至會給國家帶來災難。今天給大家講的電影故事,是奧斯卡獲獎影片《國王的演講》。喬治是英國的一個王子,生長在皇室,他卻感到非常痛苦,因為他是一個結巴。英國最好的醫生都沒有治好他的結巴,所以他只要一開口,就成為全天下的笑話。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繼承王位,他只想躲起來,安靜的過自己的生活。但是按照皇室繼承法,哥哥在一張紙上大筆一揮,就把一個國家扔給了他。其實扔給他的,還有父親的嚴厲,父親就像一個陰影,父親始終對他不滿意,在父親的眼裏,喬治曾是個結巴,父親不認可,長大後他卻仍然是個結巴。父親為此一直很惱火。他很少説話,他害怕一開口,就讓全世界都失望。在一個最偏僻的角落,喬治王子遇到了羅格醫生,他讓喬治王子戴上耳機大聲讀書。當喬治聽不見自己説話的時候,竟然一點也不結巴了。羅格對喬治王子説,當你不驚擾了自己,你才成為真正的自己。羅格的話讓喬治非常震驚。從此,喬治王子進行了艱苦的語言矯正訓練。當喬治王子扔掉偽裝和內心裏的恐慌,當他真正成為自己,他開始變得讓人害怕起來。當他終於能把話説好的時候,他就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國王。全天下的臣民都在向喬治王子膜拜,為他喝彩。這告訴我們,後天的努力能產生驚人的奇蹟。

談到機遇,往往被人所忽略,它其實是存在的,有時候影響會很大。秦末,陳勝出身貧苦農民家庭,但少有壯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宦官趙高偽造秦始皇遺詔,立秦始皇小兒子胡亥當傀儡皇帝,趙高篡奪大權,對人民進行更加殘酷的壓迫和剝削。秦王朝大規模徵發貧苦農民守邊服兵役,修造宮殿,進行水陸運輸和從事各種苦役,給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等900名貧苦農民一起被徵發去戍守漁陽,因路上遇大雨,道路沖垮,無法按期到達,按暴秦的法律,誤期處死。陳勝看到自己的處境,看到全國人民對暴秦的憎恨,決定抓住這個時機動員戍邊卒殺掉押送他們的秦朝軍官。揭竿為旗,以木棍、鋤頭為武器,率領這支900人的農民武裝反抗暴秦。起義後,馬上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支持。廣大農民自帶乾糧,紛紛參加起義軍,起義軍迅速擴大,攻城掠地,勢如破竹。陳勝把握機遇揭竿而起才終

於推翻了暴秦的統治。機遇可遇不可求:被譽為“科學幻想之父”法國聞名科學幻想小説作家儒勒·凡爾納,就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而進入文壇的。凡爾納18歲時在巴黎學法律。有一次,他參加上流人士的晚會,當他從樓上走下來時,童心猶存的他像孩子一般從樓梯扶手往下滑,結果撞在了一個胖胖的紳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國聞名作家大仲馬。從此,凡爾納結識了大仲馬,並在大仲馬的影響下,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問:自己是否有錯失機遇的經歷?)

(問:是不是自己抓住了機會就等於成功了?)機遇偏愛有預備的頭腦: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是個勤學的人。有一天,他在緊張的工作之後,感到非常倦怠,坐在一輛馬車裏昏昏入睡了。這些天來,他聚精會神地研究苯分子的結構,大腦極度疲乏。進入睡眠狀態後,他的大腦的許多神經經過暫時的休息,便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他似乎覺得碳分子都活了,在他眼前翩翩起舞,結成了一條長鏈。長鏈像蛇一樣扭動着,忽然一口咬住自己的尾巴,盤成了一個圓圈。這時,凱庫勒從夢中驚醒,忽有所悟地喊一聲:“我找到答案了,苯分子是一環狀結構。”(問:假如凱庫勒是一個懶漢,他能不能有這樣的發現?)機遇加才能創造成功:世界聞名

喜劇大師卓別林5歲時初次登台亮相,就顯現了他卓越的藝術才能。那次,他母親在演出時嗓子忽然啞了,她只得離開舞台。這時場內一片混亂,舞台總監靈機一動,想到卓別林曾當着母親和朋友們的面進行過表演,就建議卓別林代替母親上台表演。小小的卓別林毫不怯場,面對着滿場的觀眾,鎮靜自若、毫不拘束地唱了一首歌,接着他又是唱又是舞,表演了幾個節目,非凡是他模擬母親唱那首《愛爾蘭進行曲》時沙啞着嗓音唱,模擬得惟妙惟肖,贏得了熱烈的掌聲。正是由於他把握住了這次偶然的機會,以後才能走上藝術道路,最終成為家喻户曉的世界喜劇大師。不僅僅靠機遇,還要靠才幹才能成功:三國時期的蜀後主阿斗,繼位為帝,與魏、吳鼎足而立,基業赫赫,無可謂無“機遇”;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為他出謀劃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不可謂無“機遇”。但最終為魏所虜,被後世嘲為“扶不起的阿斗”。為什麼一個擁有重重“機遇”的人,不能成就一番事業,反而家國不保呢?歷史回答我們:阿斗先天“性駑”,以後才疏學淺,當然任何“機遇”也無法促他成才,被歷史淘汰是必然的,可見,離開平時的努力而奢談“機遇”,是多麼荒唐。

至於勤奮,一向被古人所讚頌,囊螢映雪、懸樑刺股這些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如果不勤奮,天資再高也無濟於事,方仲永五歲指物作詩,後天不學習以至於泯然眾人矣是如此。如果不勤奮,機遇再多也是枉然,劉阿斗是如此。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第一境界寫的是預期,第二境界寫的是勤奮,第三境界寫的是成功。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做學問和幹事業,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最終主宰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是品德。這個社會,有多少人為了追求所謂的成功,最後雖然名利雙收,卻失去了親情,友情。這樣的人不僅不成功,而且十分可悲。因為我們從來不認可這樣的成功,更加不覺得用生活的幸福換取成功是值得的。最本質的原因是追求成功的人缺少了“品德”。所謂人才,一定要“德才兼備”。最能體現一個人品德的就是如何與人相處。瑞典沃爾沃總部有兩千多個停車位,早到的人總是把車停在遠離辦公樓的地方,天天如此。有人問:“你們的泊位是固定的嗎”他們答:“我們到的比較早,有時間多走點路。晚到的同事或許會遲到,需要把車停在離辦公樓近的地方。”——多為別人着想時,路才會走得更遠。

一日,夜深人靜,鎖叫醒了鑰匙並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為主人看守家門,而主人喜歡的卻是你,總把你帶在身邊,真羨慕你啊!而鑰匙也不滿地説:“你每天待在家裏,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曬雨淋的,多辛苦啊!我更羨慕的是你!”一次,鑰匙也想過一過安逸的生活,於是把自己藏了起來。主人出門後回家,不見了鑰匙,氣急之下把鎖給砸了,並順手扔進了垃圾堆裏。進屋後,主人找到了鑰匙,氣憤地説:“鎖也砸了,現在留着你還有什麼用呢”説完,把鑰匙也扔進了垃圾堆裏。(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局?) 在垃圾堆裏相遇的鎖和鑰匙,不由感歎起來:“今天我們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都是因為過去,我們沒有看到對方的價值與付出,而是這山望着那山高,彼此斤斤計較,相互妒忌和猜疑啊!”——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的,互相扯皮、爭鬥,只能是兩敗俱傷,唯有互相配合、相互欣賞、相互團結、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珍惜,方能合作共贏。

標籤: 精選 演講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p94rq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