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論語演講稿範文彙總7篇

論語演講稿範文彙總7篇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演講稿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演講稿範文彙總7篇

論語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編撰而成。包含着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是經典中的經典。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論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則,它的意思是:後生小子,在父母跟前, 就孝順父母;離開自己房子,便敬愛兄長;寡言少語,説則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後,有剩餘力量,再去學習文獻。孔子認為,弟子 首先要懂得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如果還有閒暇時間和餘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 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對於知識,則放在第二位。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古人也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懂得孝的做 人之道。

古時候,有一則關於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 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久滿足父母的這的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 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了疲勞,鄰居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可見,孝道在炎黃子孫心中的地位了。

孝,是孔子提倡的美德,父母生我,育我,作為子女,怎麼不做到孝呢?小時候,父母有好吃的東西,總會讓給我們吃;我們長大了,能承擔一些家務活嗎;父 母交代的事我們做到了嗎?在父母生病的時候,是否去關心他們了嗎?這些看上去的小事,捫心自問,我們做到了嗎?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給我感受最深的語句。不僅如此《論語》也是經典中的經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閲讀《論語》我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做人的仁德,以及品味哲學的思想情操。

論語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讀了”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意思是”孔子説:學習好像生怕趕不上,又害怕把學到的東西丟掉了。“

配的啟蒙故事是《映雪讀書》,講的是孫康小時很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很想夜以繼日地攻書,可家時貧窮,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就沒辦法學習了 ,特別是到了冬日,漫長的黑夜他有時很難入睡,實在沒辦法,他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牀上默默背誦。一天夜裏,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窗外透進幾絲白光, 他開門一看,原來是下了一場大雪,到處一遍白茫茫的,他突然靈機一動,能不能借着雪光讀書呢?他急忙回屋拿來書,藉着雪光一看,字跡很清楚,比一盞小油燈 還強。從此以後,孫康經常夜裏蹲在雪地裏映着雪光苦讀,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書裏,不覺得寒冷和疲倦,孫康刻苦攻讀,終於成了著名的學者。

我想孔子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學習不能放鬆,一放鬆就要退步,必須有危機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努力地學習,新東西學的更快,學過的東西記得更牢。啟蒙 故事裏的孫康就是這樣做的,在那樣苦的情況下攻讀,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學者。我們做為學生就更應該向他學習,何況我們現在的條件這麼好,根本不用受那樣的苦 ,沒有理由不好好地學習。

論語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這本書,雖然不是很複雜的古文,但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説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閲讀。

《論語》中有一句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 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温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 實自己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 ”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也在強調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 上看,要 ” 温故知新 “ 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 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閲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 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 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後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出色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

論語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讀過的書中,我覺得《論語》是我讀過最有含義,最有藴含的一本書。這本書教給我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都是無價的,因為,它教會我了很多人生道理。

比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温習學過的知識,並且,還要懂得新的知識,這樣才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這一則讓我明白了,不要把新 知識學會就可以了,還要加強鞏固學習過的知識。

比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瞭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這一則讓 我明白了要以學習興趣愛好才可以真正學習到知識。

比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讓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孔子在河邊感歎到:”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日夜不停。什麼都可以 用金錢買到,但唯獨時間不可以,因為它是無價的,可以稱的上是”無價之寶“。

還有一則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逢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這一則中我知道了,在三個人當中,其中一位必定是我的老 師。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好的一面,所以,要學習他好的一面,同時,也改掉自己身上的缺點,更加完善自己的優點……

這本書裏的每一敗都很有價值的,我會把每一則都牢牢的記在心裏。

論語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寒假裏,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論語》。

《論語》一共有20章,是孔子的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一本書。它主要講述了人與人如何相處、如何勤奮學習、如何在社會上努力奮鬥和如何孝敬父母的一本書。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學而第一“裏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這句話。

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俗話説:”一個巴掌拍不響。“光憑自己單薄渺小的`力量是遠遠不可能創造出大事業的。由此,我想到到了管仲和 鮑叔牙的友誼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小時候是一對好朋友。管仲小時候家裏很窮,所以常常偷鮑叔牙的錢,但鮑叔牙不但不記恨他,反倒對管仲更加友好。幾十年過去了,管仲在為公 子糾爭奪王位時差點殺死公子小白。在公子小白繼承王位時,鮑叔牙也成了宰相。鮑叔牙不計前嫌還推薦管仲,可見鮑叔牙的心胸是多麼寬廣呀!

還有一個是有關伯牙和鍾子期的友誼故事,當琴師伯牙在荒山中彈琴時,樵夫鍾子期竟然能夠聽出”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十分高興找 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鍾子期死後,伯牙再也找不到知己了,便摔掉琴,發誓不再彈琴。可見在一生中友誼是多麼可貴,多麼重要呀!

這些事例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小董來我家玩,一開始我倆還相處挺好的,也合得來,但沒過了幾天,我們便經常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吵得天昏地暗, 不可開交。最後,媽媽告訴我們倆要團結友愛,才能做好每一件事,還告訴我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

過了幾天,我的朋友小楊來我家作客,我吸取了教訓,與小楊開心的度過了一天。在生活中,友誼真是無處不在,只有在經歷磨難後,才能真正體會到友誼的珍 貴。

讀了《論語》,我受益匪淺。它教育了我怎樣與朋友交往,我一定要把小主人做的更好。

論語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于丹寫的論語心得是一本非常好的,值得一看的書,因為她給了我太多的感觸,讓我在忙忙碌碌的現代生活中近距離的接觸了一次聖人。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 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 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説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 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 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 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 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説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 他自己內心價值取。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

論語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論語》作為聖人孔子精華的濃縮,從早時的科舉,到如今的考試,都會有所涉及,由此可以看出《論語》的珍貴,與古往今來的人對它的重視。《論語》被許多人所註釋過,而其中較為認可的,是 楊伯峻的 《 論語譯註》。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儒家精髓之所在,我們 逐漸 開始每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開始 不斷 審查自己,開始以義作為準則,凡事則需盡仁。

孔子的中心思想與 最高的道德原則 是”仁,“ 仁包括着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而孔子尤為喜愛的弟子顏回,也是因為:”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在”仁“中費了許多筆墨,如:”當仁,不讓於師。“ 等,仁,為人之本。是最適合當作標準,審視自己的。

在《論語》中,我對君子感受頗深,所謂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典範,是最能體現儒家風範的代表。《論語》中曾多次闡述、 並用詳細的比喻告訴我們 君子的標準,如”君子不器。“ 並以小人為最低等次來進行對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由此看來,想要達到君子的境界,還有待努力。不過,這並不能使 我們的 理想降低層次,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論語 》 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之作,《論語》撥開人生的層層迷霧,指明瞭方向,剩下的需要我們去實踐。它給予給我們的淳淳教導,是我們一生所要謹記的,是一生所要學習的,是一生所要領悟的。 我們應按照《論語》,去嚴格的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境界獲得更大的提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p2k3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