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隨心所欲演講稿

隨心所欲演講稿

20xx年6月,我登上了從昆明開往惠州的火車,行駛了20多個小時以後,清爽的昆明替換成了悶熱的惠州,一下火車,我就感覺熱浪把我打暈了。也許就是這個夏天讓我的腦子有點燒糊塗了,我就一直從2009年待到現在,中間兩次試圖離開惠州,但都失敗了。

隨心所欲演講稿

上一次萌發要離開惠州的想法是去年的11月份,我從上一家公司辭職之後,思索自己要去哪裏,剛畢業時候要去闖一闖大城市也一直沒去實踐過,老家在村裏,大學在昆明,畢業後工作在惠州,都是悠閒悠哉的地方。不少朋友和領導説我的工作和我的性格適合去大城市闖闖,尤其是我找對象的問題,去大城市找到合適的對象概率會高一點,衝着後面這條,我動了去大城市的心思。

經過前後比較,我決定去上海看一看,那裏第三產業發達,那裏有我的發小,那裏離我老家近,説一不二,動身。揣着看看大都市的想法,我開啟了乘地鐵找工作的生活模式,黃浦江邊的江風我也吹了,東方明珠我也合影了,陸家嘴的金融中心我也見識了,張江高科的出租房我也住過了,一個星期之後,我打道回府了。

我意識到:是習慣毀了我原始的衝動。是的, 6年多的惠州生活已經讓我離不開她了,6年多內心的安逸讓我已經沒有辦法再接受重新習慣新的地方,正如我發小所説,上海在怎麼難待,但她習慣了,不願去別的地方了。

第二個故事

最近,剛認識一個近90後的女孩子,這個女孩子長相偏北方,個兒高聲音洪亮,性格也是大咧豪爽,見面不多,但我們挺聊得來。上週末,她送我回家的路上,就聊到了一個很刺激我的事情。

2012年,也就是她剛參加工作一年左右的時間,由於對工作產生了疲乏,一顆不安分的心早就“躁動不安”了。大概是由於家庭條件挺好的吧,她看到了一個讓她很心動的活動,立馬就辭了工作,跟着一幫人,鍛鍊了一個月,5月1日從廣州騎自行車出發,6月2日到了北京,整整一個月,騎自行車,風吹日曬,一個姑娘,如何受得了,我一下子被刺激到了。但沒想到,還有後面更精彩的, 在北京休整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於6月20日飛倫敦,接着從英國倫敦出發,騎行比利時布魯塞爾、荷蘭安特衞普、鹿特丹、德國柏林、意大利威尼斯、米蘭和法國巴黎。

我徹底被震驚了。

原來他們的活動是“騎車去倫敦看奧運”,有的`時候你的真狠感慨,這世界上就是有各種各樣的瘋子,在做着各種讓你張大嘴巴吃驚的事情。

我有問她,為何會參加這樣的一個活動。她一邊開車一邊笑笑説:我也不知道吧,反正就是工作煩了,剛好看到這個活動,就挺衝動想去的。放到現在,估計我也沒有這樣的勇氣了。

我一下子懂了,沒錯,就是身體裏腦子裏有一根衝動的神經,在她一下子就出發了,沒有迴轉的餘地,就成就了這樣一個值得自己可以回味一輩子的事情。據説有出版社聯繫他們,讓他們出書了,我想我身邊是不是要湧現一個網紅了。

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嗎?

之前小霞分享了一篇《該幹嘛就去幹嘛》,當時就有幾位感慨了,要是能想幹嘛就幹嘛該多好?然而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該幹嘛,也不知道自己想幹嘛,所以這個該幹嘛想幹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種衝動我想在場的各位也都有吧,我們常常想:唉,我也好想出去闖闖,我好想去一趟沙漠,我好想去一下西藏的,但大部分人都止步於“好想”,以至於基本一輩子都在“好想”這件事。

因此當有人想做一件事問我的建議的時候,我會説,你想要什麼,你想去哪裏,你考慮了一些大的事情,覺得沒什麼問題你就去做,正如剛畢業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想着我先去一個地方待着,先找一份工作做着,再調整。也許有些人後面可以有幸再轉到合適的地方和合適的工作中,但大部分人已經在當初隨便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是我們不願意不顧一切,而是越是到後面,你可能就越是“習慣”你固有的模式,也可能有越來越多的主觀的客觀的事情在束縛着你。

“不忘初心”的另種解答

一直都很火的“不忘初心”,我的理解是與其在多年後回想以前的理想,回到以前的理想,不如在最開始有那個初心的時候就按你的初心去做,想幹嘛就去幹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j7y0n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