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袁隆平演講稿15篇

袁隆平演講稿15篇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袁隆平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袁隆平演講稿15篇

袁隆平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天下富足,禾下乘涼》

噩耗傳來,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5月22日13時02分,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吳孟超同志是我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國際肝膽外科的著名專家,被譽為中國肝臟外科之父。

在這痛心疾首的消息之後,讓我不經想起了袁老生前説過的:我有兩個願望,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老一生致力於國家糧食發展,鞠躬盡瘁。

他説,敬天惜糧、勤儉節約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年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20xx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但是,豐收不是浪費的理由,我們必須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他説我是研究雜交水稻的,目的就是增產糧食,保障糧食安全。每一顆糧食都來之不易,從播種到收穫,每一粒糧食可以説吸天地日月之精華,附農民辛勤之汗水。科研人員想方設法鑽研怎樣提高水稻產量,哪怕提高5%-10%都十分不易!糧食增產是令人高興的事!但當看到提高產量的糧食卻被白白地浪費掉了,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看看工廠食堂、酒店賓館、學校飯堂,白花花的米飯倒在泔水桶裏,太刺眼了!現在,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率超過10%,大型聚會的浪費更是接近40%。雖然他們是用錢買的,但是沒有糧食的時候,有錢又怎麼樣呢?過去説:兩個金元寶挑不到一個窩窩頭;20世紀60年代,有人拿着當時市面上面值最大的10元錢想要買一斤糧票,但是買不到。有錢也不能填飽肚子啊!

提倡節約不是強制做什麼,也不是要求少吃飯,更不等於缺糧,而是提醒人們銘記豐年不忘飢苦,富歲當思節約之誡,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的人對飢餓會有深刻的印象,他曾親眼看到有人因為飢餓倒在路邊、田埂邊和橋底下,那種感覺真是錐心般的刺痛。在那個困難年代,糧食非常珍貴。因為經歷過飢餓的痛苦,所以爺爺們這一代人對於糧食格外珍愛。

古有宋應星貴五穀而賤金玉,寫就《天工開物》;今有袁隆平心懷禾下乘涼夢,致力雜交水稻的研究。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比普通人更普通,卻比普通人更懂得奉獻。

袁老的夢

是我們這一代人砥礪前行的目標

是造福人民的共同夢想。

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您,

世界更不會忘記您,

人生在世最後不過一黃土,

而您的功勞與奉獻,

將會永刻在歷史的豐碑。

袁老一路走好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2

慕大師風範,讓青春閃閃發光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發言的題目是《追慕大師風範,讓青春閃閃發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不斷追逐自己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心中夢想澎湃如昨,

奮鬥熱情依舊高漲,這位“當代神農”,不僅讓更多人遠離了食不果腹之憂,還以自身經歷給了世人另一種精神財富:對科研的忘我投入與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不斷學習、不斷突破,對未來充滿希望,為理想傾盡畢生精力,讓自己活出閃閃發光的樣子。

心繫天下蒼生的袁隆平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讓所有人遠離飢餓”的夢想,發現水稻“雜交優勢”,攻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難關等,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綠色神話。在89歲高齡之時,袁隆平用發音清晰的英文致辭,且全程脱稿,盡顯大師風範。

袁隆平在致辭中表示,自己努力練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與國際友人溝通,更好地幫助世界解決糧食問題,這種胸懷世界、胸懷人類的思想正是大師的情懷和風範,

值得世人致敬!正如羅曼·羅蘭所説,“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袁隆平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偉大的英雄主義精神。

美國的摩西奶奶認為“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熱愛生命的她,70歲拿起畫筆,80歲首次開個人畫展,她堅持繪畫,不斷創作,活出了勇於挑戰自我的境界。他們的事蹟告訴我們:對於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人來説,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我們正值青春年華,面對未來和自我的挑戰,只有放飛理想,青春才能變得色彩斑斕!只有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拿出“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態,我們的每一天才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追夢的路上怎能不跌跌撞撞?唯有一路向前,才能讓青春在夢想的天空下自由翱翔。當我們用辛勤的汗水鋪成通往理想的大道,越過泥濘奮勇向前,高揚青春的旗幟,才能讓青春的顏色變得多姿多彩,讓青春的價值在進取中彰顯。

大師終會老去,手握歷史接力棒的青年人,理應責無旁貸地扛起使命,不負青春年華,追逐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在人生的航程不斷劈波斬浪,用奮鬥書寫輝煌的明天。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袁隆平演講稿3

大家好!

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曾這樣評價過他“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還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xx開設了一片試驗田。他忘記自己是知識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驕陽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認尋找他夢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裏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陽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裏就像一個悶熱的火爐,汗水流了一層又一層,在背上結了一層鹽霜,皮膚曬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軀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説:“要不我們倆一起去,這樣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這樣艱辛的到稻田工作,就連常年在水田裏不怕苦的農民都自歎不如。他的行動讓人不解,很多農民兄弟都問他:“你個知識分子,月月有工資拿,每天講講課,做做實驗多清閒啊。和農民一起吃這個苦、遭這個罪是為啥呢?”是啊,為什麼呢?他們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夢想,讓人類戰勝飢餓的夢想。每當這時,袁隆平都會手拿煙袋笑一笑,隨即又鑽進那一望無際的稻田裏。

袁隆平就是這樣安貧樂道,不懼困苦,不怕失落,他會從雜交水稻事業的每一個微小的進展中得到鼓勵,得到靈感,而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4

大家好!

我們80這一代,是袁隆平爺爺養活大的。

幼時總是聽母親談及,他們小時候,總是吃不飽飯,可於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我把功勞全都歸結給祖國,這個模糊的概念,知道後來,才知道,這個功勞歸結給祖國,也要歸結給您。

我沒吃過樹皮,野菜,甚至連曾經的雜糧饅頭都沒有吃過,更別提烤紅薯,烤土豆了。白麪饅頭,把我養大,我感恩過祖國,我感恩過父母,可我從來沒有想過,感恩您。

現在,我想好好地感謝您,可您還能聽到嗎?

曾跟學生提起過您,我説,您就像水,上善若水的水,我們經常忽略您的存在,可沒了您,我們不知能否活到如今?

今天,讓我們把所有的明星淡忘吧,因為今夜的天空,只會有一顆璀璨的星!

中午的時候,我在我的學生羣含淚發佈了您去世的消息,而頃刻間,便證實為謠言,您知道嗎?我第一次覺得假新聞是那麼的美,那麼的好,可一波三折,不消兩個小時,真的新聞粉碎了我的心,新聞呀!我希望您再一次是謠言,再一次是假的,我不怪你!

可,你是那麼的真,鑽心的真,宛如一把利刃扎進心窩,而且還反覆地攪動!

我不知道如何懷念您,袁隆平爺爺,身為一個文人,我只能用自己最愛的文字去祭奠最愛的您!

課上驚聞巨星隕

涕淚縱橫難所云

身前佳餚難入口

心已飛去送至親

哭聲尚在耳邊繞

他鄉卻添一新墳

國士雖去魂永在

此生無愧中國人!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5

致敬大師,放飛青春何為大師?古人給出的解釋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在我看來,在新時代奉獻自己,對社會有價值的人,都是大師。憑一己之長學,幫助許多百姓擺脱飢餓的袁隆平;憑一己之熱愛,幫人類戰勝瘧疾的屠呦呦;憑一己之熱忱,

山村支教十幾年,點亮孩子們希望燈塔的張玉滾。他們都是新時代的奉獻者,都是新時代的楷模,也都是我們心中的大師。雜交水稻的成功,背後是無數次的試驗,沒日沒夜的田間調查;青蒿素的發明,背後是無數次的提取,失敗,再提取;孩子琅琅讀書聲的背後,是張玉滾一天十幾小時的上山、下山扛書。他們並不高貴,腳上沾滿泥土。但他們懂得奉獻,更懂得擔當,明白肩上的責任與使命。

責任,是對他們永久的召喚。大師之所以為大師,不在於貢獻的大小,是否改變了整個世界。袁隆平是大師嗎?是的,他解決了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問題;屠呦呦是大師嗎?是的,

她研發提取的青蒿素拯救了世界上數百萬人的生命;張玉滾是大師嗎?你可能會猶豫,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怎能與袁老、屠老相比呢?但我們應堅信,答案是肯定的。

張玉滾雖然並沒有改變世界,但他所做的卻改變了整個山村,是他用瘦小的肩膀擔起了鄉村教育的未來。最是無人知曉的角落,最是默默無聞的崗位,佇立着像張玉滾一樣以平凡的血肉之軀堅持書寫非凡事業的人。我們身邊那些默默無聞卻無私奉獻,一生堅守,

散發光和熱的人也是大師。這是一個需要大師的時代,也是一個需要你我的時代,青年關係國家前途、民族未來,今天的我們,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而這樣的時代,也給了我們更多的信任,更大的舞台。國家需要我們,時代在召喚我們,青春在點燃我們,我們需要參加,我們責無旁貸。讓我們放飛青春,共同構建一個美好的新時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袁隆平演講稿6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學生,我是在《感動中國》課外讀本上讀到了您的故事後,知道了您就是享譽全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您在中國“綠色革命”的大潮中,攻下了“雜交水稻”的難題,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今天我懷着萬分敬佩之情給您寫這封信。

“民以食為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我們中國耕地面積僅佔世界百分之七,人口卻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而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袁爺爺您創造了奇蹟,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農民伯伯都親切的稱呼您為“米菩薩”。

您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您從19xx年開始,4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您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項目正朝着畝產900公斤的預期目標順利推進。幾十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於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温室裏長大的孩子,住在城市遠離農村,不知道農民伯伯種莊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糧食是怎麼種出來的,除了從書本上了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識以外,就只能通過在農村長大的父母口中聽到關於農耕時節的一些事情。我曾聽爸爸講述過60年代種植稻穀,畝產都不高,每年的清明節開始從買稻種、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個過程。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學實驗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才解決了我國的糧食欠缺問題,現在我們已經不但是吃得飽,而且還吃得好,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

衷心感謝您袁爺爺!您在農業領域裏的無私奉獻和付出,才換來了今天我們衣食無憂的生活!四十多年來,您和您帶領的科研團隊為研發優質高效水稻付出了寶貴的青春年華,付出了畢生精力!我知道您有一個超級水稻夢,在試驗田裏種植的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十萬個穗子形成一棵參天大樹,你坐在稻穗下乘涼,悠閒地給我們講述着盤古開天地以來您的“水稻夢想”!我祝願您“禾下乘涼夢”早日實現!也祝願您國慶節快樂安康!

此致

敬禮!

  周子恆

  20xx年xx月xx日

袁隆平演講稿7

大家好!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古以來飽受飢餓的威脅。就在這時,袁隆平站了出來,他用他的心血給人們帶來了香噴噴的飯菜。

袁隆平為我們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1953年畢業於西安農校。

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還得過“科學獎”,“傑出發明獎”,“金質獎章”,“世界糧食獎”等十項國際大獎。20xx年,他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61年,當我們中國人正因為飢餓失去生命的時候,袁隆平站了出來,他經過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終於發明出了具有較強的雜交優勢和增產潛力的優質水稻。1980年,袁隆平將我國第一項農業專利技術轉讓給了美國!

袁隆平為了我們大家的糧食,世界的糧食,他不顧自己去為別人着想。袁隆平在攻關的十年裏,他有七個春節是在海南度過的。袁隆平還有一些名著,比如説《雜交水稻》等。

現在,家家户户都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米飯了,這些都離不開袁隆平的心血,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袁隆平,你真是中國的驕傲!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8

各位同學:

大家好!

有的人的偶像是能歌善舞的明星,有的人的偶像是威風凜凜的軍人,有的人的偶像是技藝精湛的醫生,而我的偶像是在稻田裏揮灑汗水的  當你在吃飽飯的時候,也許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我卻想到讓全國人民都吃飽飯的中國幾億人的糧食問題。

我國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國點科技工作者””中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僅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相當於每年解決了3500萬人的糧食問題。

這些對於普通人來説夢寐以求的榮譽、名利、金錢對於袁隆平來説,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他依然穿着樸素,每天只惦記着實驗田的水稻,他依然騎着摩托車風塵僕僕地去實驗田裏,從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趕着實驗田裏的陽光。即使再去北京領獎的途中,他也依然惦記着實驗田。

20xx年陽光熾熱,土地温暖,90歲高齡的袁隆平依然在實驗田埋頭苦幹,他希望全世界的耕地都可以種上雜交水稻,為當地人解決糧食問題。

這種不懈奉獻的精神是有良知的科學家身上所具備的品質,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他們也許沒有獲得財富,沒有獲得名利,但是他們的奉獻卻造福了人類千秋萬代,為人類文明開疆拓土。

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沒有閒情逸致去看雲捲雲舒,他們精確的估量生命的意義,沒有時間去計較生命的長短,他們在模糊的泥土上撿拾細小的沙粒,使這些美妙的晶粒綻放開來,給了我們方向,使得世界更加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時才能夠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成為大片綠蔭,歌頌那些為我們無私奉獻的科學家,去回饋他們對我們做出的奉獻,去感恩他們的一顆真心。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向偉大的科學家學習,我們的時代一定會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9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在今天的座談會上發言。

前不久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讓我等痛心。然,斯人已逝,如今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我們新一代青年汲前輩精神,接力奮鬥。所以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致敬袁老學習精神,終生求知再創新功。

古湍飛瀑,終生求知讓我們能在專業領域精益求精,永攀高峯。

耄耋之年的袁老仍在攻關超級稻研究,並願為了其推廣到全世界而練習英語。在我看來,這不只體現了袁老心中有大愛,更體現出他對專業知識儲備要求之高。或許在座的各位想問:“英語與袁老專業有什麼關係?”其實,相關領域的研究會推進所屬專業學習。就像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為摸清人體每塊肌肉去解剖屍體,終成美術史上一顆熠熠生輝的星。而這類學習好比瀑布,瀑布飛流而下,衝擊力形成的,不是獨獨一個小而深的坑,而是一大片的湖泊。故終生求知,精研自己專業同時學習相關領域,終會讓我們在專業上有所突破。

靜水流深,終生求知讓我們修身煉心,成就更好的自己。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工作雖繁忙,但袁老也會在閒暇時練習小提琴。這類興趣愛好看似對工作無益,但它有修身養性、豐盈自己之效。就像雷海為,在送快遞之餘誦詩吟詞,以詩詞滋潤生活,用才情充盈靈魂。這好比溪流,雖無驚濤駭浪之澎湃,但於無形中滋潤了它身下的土地。故終生求知,在學習工作中找到樂趣,提升自己人生高度,這何嘗不是種修行?

水到渠成,我們這個年齡段的青年學生當秉前輩學習精神,再創新輝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袁老用切身行動告訴我們: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我們也應收下前輩之“水”,於心田修渠,讓終生求知之水長流,進而提高自我修養。甚至能像袁老一樣,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的事業增一點光、發一份熱;充分利用這本該學習的年齡,練好本領、將自己火熱的青春投入無限的進步中。

袁老之風,如高山仰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希望在座各位,飲源頭水,以學為舟,把握青春,承前輩事業,再創不世之功!

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10

大家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x,x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xx。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説他會有今天的成就是偶然!

曾有不少人問過袁隆平:此刻大家稱您為“雜交水稻之父”,當初,您為什麼學農,為什麼走上研究雜交水稻這條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學農緣於一次偶然:小學一年級時一次郊遊,老師帶我們到一個私人園藝場去參觀,我看見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時,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上演,影片裏有一個鏡頭,窗外就是葡萄什麼的,這些印象疊加起來,我感覺田園確實太美了,就想長大後學農,如果那時老師帶我們到真正的農村去看,又苦又窮又髒,那我肯定不會學農了。”其率真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和笑聲。

袁隆平因為兒時的這個願望,高中畢業後,袁隆平考上了x相輝學院(後改名為西南農學院)。1953年,袁隆平畢業後,被分配到x安江農校,成了一名教師。

因為這個偶然的選擇,袁隆平在田間忘情忙碌了50多載。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11

大家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裏,讓清晰的腳印指向遙遠的未來,邁向我們美好的新時代!

自古以來,人民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潮流,“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天”,因此,最令我敬佩的科學家莫過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我的腦海裏,袁隆平的形象總是定格為一位身穿白色襯衫,站在一望無際的稻田裏辛苦勞作的老者。常年的躬身在田間地頭,他皮膚黝黑,與其説是一位科學家,倒不如説他更像是一個普通農民。

“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兩個多麼宏大的設想,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又是個什麼樣的概念?這是世界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峯,也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着中國專家迎戰世界糧食問題的一個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這條道路雖然是艱難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點,出了產量更高的新品種,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能解決温飽問題,他心裏高興,吃點苦沒關係。

袁隆平在講話時會有中英交雜的習慣,就像是吃多了雜交水稻,講中文後會自動翻譯,人們稱這是“袁氏幽默”,他還會講俄語,愛好體育,愛好音樂,考過空軍,像這樣一個多才多藝的“寶藏男孩”怎能不讓人敬佩!

這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科學家身上所具備的品質,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或許他們沒有千億的身家,卻甘願把技術無償的貢獻給全人類,造福全人類。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誰有功夫閒看雲隱;他們精確地估量着生命的意義,誰有私心去計較生命的長短;他們在模糊的泥土上撿拾細小的沙粒,是這些美妙的晶瑩綻放開來,給了我們方向,使得世界更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時才能發芽,茁壯成長,成為綠蔭,去感恩那些為我們無言付出的科學家。因為,我堅信自己可以不斷地向未來邁進,致敬新的時代!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12

大家好!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三亞試驗基地做過一個夢:夢中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穀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他和他的助手們一塊在稻田裏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這是多麼美妙的夢境!誰能不為一位水稻科學家對事業的如醉如痴,夢魂牽繞,發出由衷的讚歎呢?

袁隆平投身雜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幾十年。他説,搞這個研究工作,是很苦的,頭上有太陽曬,腳下是泥和水,但是在這裏有希望,有目標,有成果,所以只感到快樂。幾十年來,他基本上是默默無聞,孜孜不倦地從事他的研究。衣着簡樸,飲食清淡,閒時拉拉小提琴自娛。

他的快樂,他的充實,來自他所執著的事業。他總結説,自己一是不怕失敗,搞研究難免有失敗,怕失敗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人活在世上,要高尚一點,不要斤斤計較名利得失,過於計較,一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儉樸,身體要好。這是一位做學問的人的人生三昧,很值得玩味。

生態環境對種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為任地、辨土、審時,違背這些自然規律,就葉大實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學問也是如此:“強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時”、“地利”,不能光盯着幾個錢。從心理準備上講,心猿意馬難以到達彼岸,束腰禁慾,也不會爆出靈感的火花。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假如去掉“靈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學。靈感產生於快樂,產生於“性情所近,能力所及”的專心致志——這是成功的關鍵。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這一點上,深入地學下去和做下去,心無旁騖,才會有所成就。色諾芬説得好:大黃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頭牛。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理想、生命和愛付諸自己的事業,他的人生是快樂的,他的夢也是快樂的,温馨的。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13

xxx:

大家好!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古以來飽受飢餓的威脅。

就在這時,袁隆平站了出來,他用他的心血給人們帶來了香噴噴的飯菜……

袁隆平為我們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1953年畢業於西安農校!

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還得過“科學獎”,“傑出發明獎”,“金質獎章”,“世界糧食獎”等十項國際大獎。

現在,家家户户都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米飯了,這些都離不開袁隆平的心血,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國之脊樑,國士無雙。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名垂千古,萬世流芳。

彌留之際,正值正午。華夏大地千家萬户傳來午飯香噴噴的味道。

一個聲音説道:“袁老,該走了”。

袁爺爺説:“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們吃完午飯。”

袁爺爺待全國人民吃完午飯後,靜靜的離開了……

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爺爺,我們記住了,以後一定好好吃飯……

袁爺爺其實從沒有離開,他只是帶着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14

大家好!

20xx年1月10日,在  其一,“錢是重要的,但其來路要正。”一份評估機構的報告稱,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價為一千億元,而事實上,他每月的收入連工資和補貼加上一起只有幾千元,但他卻樂呵呵地説:“這些收入不低了,夠花了。”

其二,“錢是來用的,但莫奢侈浪費。”袁隆平將國家的獎勵大都用來搞科研,並拿出1200萬元設立“農業科技基金獎”,他自己的飲食以清淡和健康為貴,衣服以樸素大方為主。

其三,“該用的錢就要用,不要小氣。”生活中的袁隆平勤儉、樸素、小氣,但他對教育事業、慈善事業卻慷慨大方,毫不吝嗇。

其四,“錢不是衡量地位身價的標尺。”袁隆平説:“現在有些人瞧不起農民,這是不對的。農民主要有兩個優點:一是樸實,二是勤勞。別看他窮,可心胸開闊。窮不是低下,有錢不見得高貴,要看本質。”

謝謝大家!

袁隆平演講稿15

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他是一位飽經風霜而消瘦的老人,太陽親吻過他黝黑的皮膚,歲月刻在他臉上一道道皺紋,時光將他的鬚髮染成花白,他卻絲毫顧不上這些,只顧着大步邁向田野,望着收成的水稻,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用粗糙的雙手,輕輕地撫摸着水稻,眼裏充滿了喜悦。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

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一次實驗中,他所研究的雜交水稻稻穀減少了5%,而稻草卻足足增加了60%,在這時有人就説:"人要是能吃草的話,你這個水稻就大有發展了。”面對無數的譏諷,袁隆平依然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終於將雜交水稻研究成功。

每當有記者採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樂呵呵的,他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80歲時是80後,我90歲時就是90後。”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感染了我,對待事情總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看待,所有事情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我喜歡他從不言敗的精神、樂觀積極的態度、純樸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個真正能讓我的肚子和頭腦都吃飽飯的男神——袁隆平。

種子破殼而出,把頭伸出渾濁的泥水。它的目標從來就很明確——生長,結穗。水稻只能踏實,因為它生在水裏,也必須長在水裏,這樣沉默的生長着。終於,在黃葉遍地的季節,金燦燦的稻穗掛滿了水稻,又是成熟,又到收穫。然而,這時的它更深深地彎下了腰,在秋日中更顯沉穩,它的虔誠總是有增無減。

這個人就是袁隆平,這位“雜交水稻之父”的'身上也帶着水稻的秉性:務實,淡泊,正直。

水稻想要長得筆直,根就得抓得穩。袁隆平懂得做事先做人,也就懂得立人先立本。正直無私的人總比欺世有術的人更接近理想,袁隆平的剛正不阿正是他攀向成功的根基。

愛因斯坦説過:“不要希冀做一個成功的人,而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袁隆平的水稻人生,就是奉獻人生。

謝謝大家!

標籤: 演講稿 袁隆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gpmm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