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通用8篇)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通用8篇)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著伴我行演講稿(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通用8篇)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非常喜歡讀書,在父母和老師的引導下,名著一直伴我同行,他們給我帶來的不僅是精神的食糧,還是我心靈的震撼。在名著陪伴下,我快樂的同行,讓我們再次走進名著!走進名著傳奇!感受名著的沐浴吧!

每個名著帶給我們的是不同的心靈震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的是戰爭中的故事,一個被貴族稱為小流氓的保爾·柯察金,看透了底層的最深處,用自己的滿腔的怒火與正義參軍,他在戰爭中目睹身邊的戰友倒下,他反而更加堅信自己身上的責任。但他不幸被炸彈和子彈一次次擊中,上天卻十分眷顧他,他一次次於死神擦過,雖然他身上早已千瘡百孔,但他那熾熱的心還在跳動,他仍以不屈的精神活着。這本書是我懷着複雜的心情看完的,一個健全的人在戰爭中成了殘疾人,但仍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像我這樣的殘疾人真是自愧不如,這本書給我帶來深刻的啟迪,那就是:一個人在困難面前要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殘疾人並不是廢人,天無絕人之路,當一扇門為你關閉的時候,還有一扇門為你打開。

還有《魯濱遜漂流記》,他講述的是魯濱遜在荒島所過的日子,沒人會相信有一個人在荒島生存28年,但魯濱遜傳承了我們人類最優秀的品質:樂觀、勤勞、聰明、知足安命、勇敢、精打細算、善良,這不可能集中於我們人類一身,即使有,全世界恐怕只有幾個人,我不禁讚歎魯濱遜能把一個荒島變為綠洲,使自己衣食無憂,對我們來説,無疑比登天還難。在書中,我領悟到一個人要想在逆境生存,就要樂觀面對。

《水滸傳》是我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他的故事可謂家喻户曉,梁山一百零八漢就是從書中走出來的,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都是英雄豪傑,雖然他們朝廷反動叛的迫害下失敗了,但是他們的英勇事蹟在民間流傳,如吳學究智取生辰鋼、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黑旋風斗浪裏白條……他的作者施耐庵把英雄膽色活靈活現的把他們表現出來。這個小説傾向鮮明地描寫了人民羣眾反抗壓迫的行動,概括了當時不同階層的人們從覺醒道反抗的鬥爭的道路。他給我們帶來了震撼與啟迪。也把我們帶入了英雄當中,追溯着北宋農民無窮的力量。使我們看到北宋和羣眾力量的強大。

還有老舍先生寫的《駱駝祥子》,他反映了舊社會的黑暗,貧苦人民的苦難與永無出頭之日的災難,祥子就是這個活生生的例子。老舍先生的洞悉與思考把我們帶入了舊社會的黑暗之處。他對平民生活的熟悉不亞於我們,正是他的貧苦生活的真切的感受,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祥子、虎妞、小福子這些人物的悲慘遭遇反映了社會無比的黑暗,它,是中國不可磨滅的恥辱!也暗含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道理:我們的生活比以前在水深火熱的人民好多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虛度一絲光陰。

《繁星》可謂是文學壇上的瑰寶,誰也沒想到這本著作是一位女作家謝婉瑩。但她的名字被我們這一代的人記住,她的思想超脱出來當時女流之輩的思想,這不得不説是一個奇蹟。她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她的才華,還有她的童心、愛、忠告、哲理,正是她的影響,我們才明白了人生該怎樣走。

還有很多名著,像家喻户曉的《西遊記》、看破世間的《紅樓夢》、回憶童年的《朝花夕拾》、迂迴曲折的《三國演義》……

正像我在開頭所説的,名著給我們帶來的是不同的心靈震撼與啟迪。我們是在書中長大,書給我們很多很多道理,教我們學會做人,教我們人生哲理,教我們怎樣走好這一步。名著更是我們的夥伴,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指路者,更重要的是在我們這些中學生當中名著已成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是在名著的薰陶下同行,我愛名著,愛他們給我的啟迪;我愛名著,愛他們給我的哲理;我愛名著,愛他們伴我同行!閲讀名著對我來説是極大的快樂,因此,我希望,名著能伴我同行。感謝名著伴我走了13年的風風雨雨!

謝謝大家!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2

老師們,同學們:

一本好書,如果你能讀懂作者的思想,它將是你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是你心靈的聆聽者;是你思想的啟明星,它將讓你受益一生。任何的一本書,都能讓人受益匪淺,讓人回味無窮……在此,我推薦一本書——《平凡的世界》。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説。作者在近十年間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説,也是小説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人們仍有極大啟迪。

這更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

在此書中,把年輕人的貧窮和窘迫寫得如此無辜、純潔甚至可愛是本書的作者路遙的不同凡響之處;只有明白了作家對貧窮的這種詩意的態度,才理解路遙的此作品。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嘔心瀝血之作,在世界的文學史上影響很大。

一個外國學者他提到過,他説實際上應當把作家作品的傑出性和持久性劃等號。路遙就是這樣的作家,和《平凡的世界》永垂不朽!

路遙和《平凡的世界》最關鍵的是在於他的作品貫注了昂揚的奮鬥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咀嚼着這些至理名言,使人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勞動着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

第一次讀時,相信大家都不會有任何感覺,這裏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讓人感覺到他們都好像是發生在自己的身邊。然而,越讀越讓人感到熱血沸騰,雖然在這本書裏,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趕快拿起書來,細細地閲讀,細細地去品味吧;在平凡之中發現不平凡,去探索書中的奧妙,書中的道理,挖掘出深深的啟迪……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從小便喜歡讀書,喜歡讀詩歌,讀散文,讀小説……每次讀書,我也總能夠獲得許多新的知識和新的樂趣。

從低年級看注音圖書,再到後來識字多了,能夠看無注音書籍了,我至始至終有一個不變的愛好——讀《西遊記》。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吳承恩,描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曲折坎坷,充滿驚險,充滿挑戰的取經之路。

最初知道《西遊記》是幼兒班的時候,那會兒剛出了《西遊記》的動畫片,我非常愛看,而且睡覺前還總要媽媽拎着本書,給我講一個關於《西遊記》的故事,才肯入睡。那時,別提我有多崇拜孫悟空了,他機智勇敢,嫉惡如仇。在取經時,一路向前,披荊斬棘,保護師父。多有男子氣概呀!所以,每當我聽着動漫主題曲“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的時候,愛幻想的我便會想象自己變成了孫悟空,斬妖除魔,勇氣不凡。

後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無論是看書、動畫版還是電視劇版,我還是一直崇拜、喜歡着孫悟空。直到四、五年級的時候,再讀《西遊記》,才發現孫悟空並沒有那麼好,所以我開始喜歡豬八戒了,也許你會覺得很好笑,那麼一個動不動就分行李走人,還總是挑撥師徒關係,又醜又貪吃貪睡的“豬”,那一點值得我們喜歡呢?可那時,在我看來,豬八戒是最不容易的。一路上,他的誘惑最多,猶豫最多,動搖也最多。可就是這麼一個貪生怕死的人,仍堅持到了最後,並在一路上保護師父,實屬不易。所以,我告訴自己:堅持不易,但堅持就是勝利!

再讀《西遊記》已是今年寒假了,剛學了點文言文,便想着把姐姐的原版《西遊記》拿來看,結果,根本就看不懂。這次看《西遊記》,我最喜歡的對象又變了,我竟然開始喜歡大鬍子沙和尚了,也許你會説這麼一個沉默無言,看起來傻乎乎的人,怎麼會喜歡他呢?是的,小説中他不善言談、不苟言笑,老實本分。但是,你可曾想過?在現實社會中像他這樣憨厚老實的人還能有多少?三個師兄弟中,他雖道行最淺,卻也是盡着全力保護師父。他雖寂寞,但卻從來不抱怨,取經的步伐也絲毫不慢。我多想在我身邊也出現幾個像他這樣真心為他人,沒有心計的人啊!

《西遊記》不愧為一部名著,每次讀它,我都會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發現,發出不同的感想。我想,隨着我經歷的世事變多,心理變成熟,再讀它,也許又會發現更多值得學習的人,《西遊記》也一定會給我更多新的啟發。

名著伴我同行!

謝謝大家!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盞盞茶香,淡淡書香,交錯縱橫,散發一陣陣幽香,使人無法不沉迷於其中。茶,可以使人靜心;書,可以使人高尚;一邊品茶,一邊讀書,那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呢?

兒時,在書的薰陶下慢慢嚮往《童話故事》中令人心馳神往的美麗世界。在那個世界裏,又白雪公主的善良,有嫦娥奔月的神祕,更有着牛郎織女的幸福美滿。這時的書在我眼裏,那麼變幻神奇,那麼美麗誘人,那麼令人如痴如醉。

在書相伴的日子裏,我漸漸長大,開始品味書中的人生百態,世事變遷。讀《紅與黑》使我感受到於連身上那份固執的可愛以及對愛情的勇往直前;讀《簡·愛》使我更折服於簡·愛身上屬於女性的堅韌與頑強,讀《圍城》令我驚異於圍城內外,人心和迥異於那“圍城外的人拼命追求城內那燈紅酒綠的世界和圍城內的人拼命追尋那圍城外那自由的氛圍。”

書,就像年過半百的淵博學者,在其中,靈魂在這裏昇華,大腦在這裏日益完善,更認識到許多著名的人物給我無盡的啟示。如《孫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從《本草綱目》中我又重新認識了大自然,它是一座貯藏豐富的藥物寶庫,花花草草、枝枝葉葉都是治病救人的良藥。從《三國演義》中我交到了“三奇”的朋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諸葛亮;“忠、勇、義”的勇士關羽;胸懷寬廣,招賢納才,求賢若渴的王者曹操。從《上下五千年》中我瞭解了從天地混沌的遠古時代到中國近代的戰爭約五千年的歷史。從《曾國藩傳》中教會了我:對書本應精讀,看一本書就應踏踏實實地深入下去,直到弄透全書要義;切忌淺嘗輒止,看個大概意思······

在書香中,去領悟那沁人心脾,去領略那神清氣爽,獲得一份高原的曠遠,一份自省的靜謐與安詳。讓,名著伴你我同行!

謝謝大家!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

大家下午好!

看到《我與名著》這個題目,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這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當然,在浩如煙海的文學史上,名著何其多乎?曾記得笛卡兒説過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我們從讀書中學做人,從《史記》中學到嚴肅的歷史精神,從《正氣歌》中學到人格的剛烈,從魯迅的文章中學到批判精神,從托爾斯泰的文學中學到道德的執着。古詩有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思想需要源頭活水,而這源頭活水正是來源於讀書,作為人民教師,我也對古今中外的名著時有閲覽,遺憾的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偶然一個機會,在朋友家的書桌上看到一本《論語》譯註,他吸引了我的眼球,正如《黃生借書説》中的一句話:“書非借不能讀也”,我愛不釋手的讀了幾便,于丹教授在此書中是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看完這本書真的是受益匪淺,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但每個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此書教導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點就是要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與人為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子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應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對於我們來説,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間、夫妻之間,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不要抑鬱於胸,要學會自己勸自己,想開些,何必計較那麼多呢?請記住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説的話:“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的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想、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那麼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高爾基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的好處很多,如果讀一本好書,對我們的好處就會更多,我們的進步也會更快。我國的傳世經典《論語》就是這樣一本好書,它教會了我們怎樣學習、怎樣交朋友、怎樣做人等許多道理,對我有很大的啟示!

就拿曾子的一句話來説吧:“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用第一人稱想我們闡述了三個道理:幫別人做事要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要誠心相待;老師傳授的知識要用心温習。我喜歡曾子的這句話,它不僅教我們要天天反省自己,還教我們學習的方法,做人的基本準則。當然,我喜歡《論語》這本書,因為它不僅把我帶到了浩瀚的知識海洋和古代文化當中,而且它更從生活、做人方面引領着我向光輝的聖人道路走去。

在《論語》中,子游説的一句話對我感觸很深:“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我的理解就是距離產生美。這非常像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內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孔子曰:“吾十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裏的這段話,是孔子在講自己的人生軌跡:十五歲是學習的起點,選擇好方向,三十歲能牢固地自立,四十歲對各種問題不疑惑,五十歲知道天命是什麼。聖人描述的這個人生座標放在了今天,在天地悠悠,斗轉星移中,面對物慾橫流、轉瞬即逝,讓每一個凡夫俗子去體驗,去規劃自己的人生。我想,人的一生60歲之前是人身的黃金時刻,60歲之後呢,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也就像別人調侃的一句戲言一樣:六十歲告老還鄉,七十歲打打麻將,八十歲曬曬太陽,九十歲躺在牀上,一百歲掛在牆上。總而言之,人生短暫,不可荒廢,説到此處,我不得不為小瀋陽的經典而歎服:眼睛一睜一閉,一天過去了,眼睛閉住再不睜開,一輩子過去了。同志們,珍惜今天吧,珍惜着年輕的時刻吧!

孔子聖賢對於我們來説是遙不可及的,但是我們將孔子從聖人的高位復原到腳踏實地的普通者,將聖賢經典點化為涓涓心語,不故作高深,不矯情賣弄,於是,聖人不再遙遠,經典不再塵封。“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我從流芳千古的《論語》中,解讀當下社會和生活,讓我們豁然開朗,讓我們坦然微笑,讓我們掩卷而思吧!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的是《我讀故我思》。

閲讀,是我們每天不可避免地要進行的一項活動,抑或是一種享受。同學們每天課上都要閲讀課本,課下做練習需要閲讀題幹,此外還要進行許多課外閲讀;老師們每天都要閲讀教材與教案等諸多資料。但是,當我們在進行這些林林總總的閲讀時,我們是否與此同時加入了適當的思考呢?

我有幸成為了此次讀名著演講比賽初賽的評委。聽完幾十名同學的演講之後,我發現:有部分同學的讀名著演講只是一些對名著的泛泛的概括與描述。其演講中很少聽到他個人的思考與見解。在我們的日常閲讀中,也同樣還有一些同學,在讀書時只是進行着一種被動的對書中內容的灌輸。他們在合上一本書之後,竟讓不知道這本書到底是要表達什麼。

思考應是貫穿閲讀始終的一種心理活動,也是閲讀的核心與關鍵。孔子説過:“學而不思則罔。”只知道讀書而缺乏思考,結果依舊是恍然若失、迷濛不清。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總結了閲讀時的“三到法”,即“眼到、手到、心到”。其中他認為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心到。因為唯有做到心到,才能真正將書本中的知識轉化為我們的認知與思想。

《風中的紙屑》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比喻:我們的雙腿一步一米,可思考卻如同輕盈的紙片,承接風力,翻飛、舞動。憑藉思考的力量,我們將於浩瀚如空的文字裏自由飛翔,去追尋那生命中最初的美好。

閲讀需要思考,而且需要的是有價值的積極的思考。假若我們讀完《雷鋒日記》,對這本書的思考是對雷鋒老是多管閒事的嘲笑,那麼我們所作的思考就是消極的、無意義的。讀《雷鋒日記》,我們應該思考雷鋒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只有在閲讀時進行有意義的積極地思考,我們的心靈才會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禮,才會真正有所收穫。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閲讀時進行有意義的思考呢?思考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對人生價值與自我的思考,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對自然科學的思考····在我們閲讀時,對於文章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等,我們可以做出適當的標記,以便在對全文整體感知後,對其進行深入思考。對於書本中有價值的內容,或是能夠引發資金思考的問題,都應注意做上批註並及時摘錄;讀完以後,應該把自己的心得體會,把自己的閃光之見保留下來,不讓這些想法稍縱即逝。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學們,想擁有一個屬於你們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嗎?那就請在閲讀中進行積極地思考吧!唯有藉助思考的紙片,我們才自已自由地飛翔在書籍的天空中,才能憑藉前人的思想朝更高處飛去。看!那書籍的天空多麼遼闊,飛吧!思考的紙片們!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春暖花開的美好季節裏,我們迎來了學校以“走進名著,誦讀經典”為主題的讀書節活動。

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遠,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產生過一批非常優秀、傑出的思想文化經典,這是全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知道,應該瞭解,應該閲讀。比如説,先秦諸子中,我們可以從孔子那裏讀到一顆愛心,構建和諧;在孟子那裏讀到一股正氣,平治天下;在墨子那裏讀到一腔熱血,救助苦難;在韓非那裏讀到一雙冷眼,直麪人生;在老子那裏讀到生活辯證法;在莊子那裏讀到藝術人生觀;在荀子那裏讀到科學進取心——在孔、孟、墨、韓那裏,我們可以讀到人生態度,在老子、莊子、荀子那裏我們可以讀到人生智慧。一句話,我們可以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這也是我們這一屆的讀書節為什麼選“走進名著,讀誦經典”這個主題。

同學們,我們學校每年都舉辦讀書節,不管哪一年的讀書節,都是希望通過讀書節活動,使全體師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底藴。同學們通過大量的閲讀,涉獵羣書,與大師對話,與經典為友,與博覽同行,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

本屆讀書節,學校安排的活動豐富多彩,如美文共享、經典回味、好書推介、讀書方法大看台、國學經典誦讀等。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所獲。在活動中,希望各個班級組建班級圖書角,設立圖書管理員,制定借閲制度;希望同學們和家長一起積極參加“讀書節”親子閲讀活動,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希望每節語文課前3—5分鐘進行閲讀交流或背誦經典。希望老師們積極參與學校、科組內“教師讀書沙龍”活動。讀一本經典名篇,做儒雅教師。

同學們、老師們,本次讀書節歷時三個月,可以説貫穿整個學期,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用心靈和書進行交流,讓濃郁的書香充盈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師生共同讀書成為一道永恆而亮麗的風景線。活動結束後,學校將對每個班級的讀書開展活動進行全方位的展示,舉行盛大的閉幕式,在閉幕式上,將對活動湧現出的突出的班級和個人進行大力表彰和獎勵。

同學們,加油吧!一旦與書結緣,註定就會與幸福結緣,一步一步邁向人世間最美好的境界!

名著伴我行演講稿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要演講的主題是“讀名著,悟人生”。

我們都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書籍到底有怎樣的魅力呢?書籍不僅能讓我們豐富知識,同時也能開拓我們的閲歷,使我們的精神思想得到昇華。比如,閲讀《昆蟲記》我瞭解了更多關於昆蟲的知識,閲讀《世説新語》我的文言文方面得到了提高,閲讀《三國演義》我瞭解了更多歷史知識……

不過我們在書中更多的不是掌握課外知識,而是在書中悟人生,悟真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書中的保爾經歷挫折,先是被開除,做雜役,後來參加革命受重傷,生病,他有着至高的革命精神,同時也有着鋼鐵般的意志。“當一個人被鋼鐵緊緊箍住的時候,能堅強地挺過來才是一件光榮的事。”,這是對保爾精神的讚揚,也是對人生真理的闡述。從這本名著中,我們應該感悟到:堅強是困境中的唯一逃生辦法。

同樣,《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海倫,凱勒亦是如此,她是一個聾盲人,對外界充滿了恐懼,性格也變得焦躁不安。直到她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人—安妮,莎莉文。在她的幫助下,海倫,凱勒最終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戰勝了內心的恐懼,這何嘗不是堅強呢?

在如今科技發達的社會,很多人會選擇吃喝玩樂而不閲讀,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啊!就算是讀書的人,他們也只會選擇安逸,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和信仰,這同樣也很可惜。而那些讀名著,在書中感悟人生的人才擁有了堅強,樂觀的精神,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老師們,同學們!希望我們大家一起閲讀名著,在書中學習到人生精神,不忘初心,不忘信仰!在書中陶冶情操,變得更優秀!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7ollx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