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敬老愛老演講稿範文800字

敬老愛老演講稿範文800字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敬老愛老演講稿範文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敬老愛老演講稿範文800字

敬老愛老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唐代詩人王維所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xxxx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所謂“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也是尊重我們自己!隨着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利益,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顯得尤為重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心、尊重社會上的老年人,我們新一代青年責無旁貸!

作為實驗中學的學生,我們更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我們所付出的一切。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單單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我們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幫他們洗洗衣服、洗洗碗、掃掃地、疊疊被子,多為他們着想,把好吃的東西先讓給他們吃,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對鄰居長輩有禮貌,見到長輩主動問好,外出禮讓老人,乘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等等。另外,校團委也會組織部分團員代表到敬老院去為老人們服務,獻上我們的一份關懷之情。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康!我們衷心的希望“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敬老愛老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四德,孝親敬老。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不孝子想把年邁的母親背去山林扔掉。他一路走,母親一路用樹枝做標記。為了防止母親沿標記回來,他專挑彎曲偏僻的羊腸小道,把自己累得渾身是汗。最後,他把母親往地上一扔,狠狠地説:“走了這麼遠,看你還怎麼回去!”他的母親低聲説:“我做標記不是想自己回去,是怕你迷路。”

初次讀到這個故事時,很不理解兒子如此不孝,母親會這麼傻?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的“傻人”: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無論母親怎樣的瘦弱貧賤,她永遠站在母親的位置上,向你伸開温暖的雙臂。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母親會牽掛你的冷暖,默默關注着你的一舉一動。父母對子女的愛,深情似海。

想必大家一定不會忘記那段話:

5歲時:“媽媽,燒紅燒肉吧” “行,燒”

15歲時:“媽媽,別燒紅燒肉了,換換味道” “行,買別的菜”

35歲時“兒子,啥時候回家吃一頓啊?媽給做紅燒肉” “不行,最近忙”

50歲時“媽媽今天路過你家,給你帶紅燒肉” “不行,今天不在家”

70歲時“媽,我想吃紅燒肉” 那邊,已經沒有了媽媽的聲音。

這段話,品味其中我們感覺心頭髮酸,這簡單的一問一答,是人世間至親至愛的流露,可是媽媽卻再也聽不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多麼殘酷的事實!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是我們卻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所以,盡孝要趁早,常回家看看,不要到失去的時候再去後悔。

現實中,有的家庭儘管在物質生活上承擔了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對長輩缺乏愛心,冷冰冰地擠出點錢便一了百了,不聞不問,使父母“端着碗不覺飯香,用到錢心感隱痛”。做晚輩的要多與老人交流、溝通,除了照顧他們的物質生活外,還應在精神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體貼,使他們充分享受天倫之樂。

敬老愛老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作為全縣“十佳少兒孝星”代表上台發言,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和自豪!

自去年開展“萬名少兒講孝道”活動以來,縣示範小學開展了“給父母的一封感恩信”徵文、“朝暉映夕陽”等活動,作為縣示範小學的一名學生,接受了孝道文化的教育,我對孝親敬老也有了初步的認識。

百德孝為先,孝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孝的本質是親情回報。新的形勢給傳統的孝道注入新的內涵,形成一種新的人類文明,我們要積極學習孝道文化,加強孝親敬老教育。

講孝道,首先要學會感恩。“我們的生日,父母的苦日。”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天起,父母的肩上便多了一付重擔,教我們學説話,扶我們學走路,冬天怕我們着涼,夏天怕我們中暑。然後,把我們送到好的學校,成就我們的'學業。再往後,為我們成家立業而操勞。甚至在彌留之際,仍牽掛着我們。可以這麼説,父母的養育之恩是與生命相連的,父母之愛是天下最高尚、最無私、最温暖的愛!

講孝道,就要學會寬容。不能因為父母沒給我們買新奇的玩具、漂亮衣服就大發脾氣;也不能因為父母沒權沒錢而怨天憂人;更不能因為父母沒時間陪我們,而誤解為父母不愛我們……

講孝道,還要學會體貼。在父母勞累一天後,沏一杯濃濃的茶,送一個温暖的問候;在父母疲乏時,倒一盆熱水,給他們泡泡腳;在父母煩惱時,陪他們説説話,聊聊天;作業完成後,別忘了走進廚房,做一頓可口的飯菜,那比千言萬語更能表達我們的孝心。在父母高興時,唱首歌,跳個舞,為他們取得的成績鼓掌喝彩!

説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中央電視台的一個專題報道:東北一老漢含辛茹苦,把五個子女養大成人,成家立業,自己到了晚年卻無人贍養,老人無奈,將子女告上法庭,但老人贏了官司,卻輸了精神,不久便去世了。老人歷盡艱辛,為兒女熬白了頭髮,累垮了身體,卻得不到家的温暖。看道這個真實的故事,我心裏難受極了,不僅為老人,也為他那沒有孝心的五個兒女!

青少年朋友們,和諧的春風已吹遍中華大地,前進的戰鼓已隆隆擂響!讓我們攜起手來,使孝道文化大放異彩,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敬老愛老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要來給大家進行的演講主題是:“敬老愛老”!希望我的一些拙見能夠受到老師同學們的認可,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從我的演講中獲得一定的收穫。

想必大家都認可,我們每個人都有着自己尊重的長輩,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尊老愛幼的想法。因為這些習慣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銘刻在文化上的烙印,是我們每個人成長都會有的概念。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知”和“行”並不相等。就像是學習,我們有很多人都知道知道這是對的,但卻只有少部分人能夠堅定不移的往這個正確的道路不斷地前進。大多數人哪怕知道這是對的也會忍不住在學習中偷偷懶,甚至比較厭惡學習。這就跟我們尊敬老人一樣,我們知道老人的身體大多都不太好,有很多事情我們年輕人做比老人做更好,我們要尊老敬老的話,除了對他們的態度以外,也要去主動接手他們的事情,,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休息。

可是,我們在家裏卻並不是這樣,大家都是一個家庭的小公主和小皇帝,很多人都是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爺爺奶奶照顧我們我們也會覺得是應該的,因為我們都還只是小孩子,受到家人長輩的照顧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但是這一點我只能夠説,我們的尊老、敬老的行為不能夠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應該要落到實際,運用到行動上來。老人是憑藉着愛來照顧我們的,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在照顧我們的時候他們身體會不會難受,也沒有辦法知道他們有哪些不適。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不去猜測這些,而是讓這些老人們好好的休息,接過他們手中的活計,主動的讓自己勤快起來,去代替老人們完成他們在之前的工作。

當然,除去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外,我們不認識的老人也都值得尊敬和愛護。因為我們如今這個美好的時代,都是由這些老人們一步一腳印的淌出來的。沒有老人們的付出,就不會有這我們如今這個美好社會。

所以尊重老人,就是回報社會,接過老人們肩部上的責任和夢想,就是對老人的敬愛。我希望我們同學都能夠在今天以後多多的為我們的長輩做出一點貢獻,讓老人們都能夠好好的休息。希望我們的行為能夠讓敬老愛老的風氣從我們傳遞到更多的人,讓我們這個社會成為理想的天堂。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7gnlq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