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範文

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範文

如今,舉國上下,掀起“中國夢”的熱潮,轟轟烈烈,再次拍擊着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範文,歡迎閲讀參考!

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範文

  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範文一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兒女,高原、大山孕育了雲南的萬千氣象,高原、大山也激發了雲南兒女征服大自然的激情。在這片紅土大地上,無數雲南人被高原、大山所激勵,紮根、奉獻於這片生養他們的熱土,為雲南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為雲南人民的安康福祉,美好家園所奮鬥。在他們之中,出現了數不清的光輝形象,例如原保山地委楊善洲,工作時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退休後不忘建設家鄉,義務植樹22年,造林5.6萬畝,把價值3億多的森林奉獻輔育自己的熱土,留給子孫一片青山綠水;又如保山公安局副局長明正彬,14年投身於禁毒工作,為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不顧惜個人安危,打入毒販內部近90次,破獲各類販毒案件1400起;再如昆明好人張正祥,為了改善高原明珠滇池的水質,為了昆明的碧水藍天,他犧牲的不止是財產、家庭,甚至他的身體健康和安全。

而在我們的防震減災戰線中,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他們奉獻着自己的青春,或者是邊遠偏僻台站的時刻堅守、或者是徹夜研究分析、或者是對震情會商、更或者是第一時間奔赴地震現場獲取資料、數據。外界對地震事業、對地震局的不理解,一方面在於地震的強烈破壞性,另一方面則在於地震學發展的侷限性,地震學中未解的問題太多,我們對地球瞭解得過程非常漫長,正如地球半徑有6371公里,而我們現在只走了不到20公里,我們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作為一名青年地震工作者,我深知防震減災事業是“促進雲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堅實保障。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雲南省已擁有一支以“雲南省地震局”為代表的優秀的防震減災隊伍,數十年一代又一代地震人為雲南的防震減災事業上下同心協力、攻堅克難,鍥而不捨、奮勇前進。

而今,年輕的地震人更是在雲南精神這種“高遠、開放、包容的高原情懷和堅定、擔當、務實的大山精神”的引領下,首先,只爭朝夕利用各種機會如飢似渴地學習,既重視學習理論知識又努力掌握實用技能,以學習提升對工作的認識深度,增強工作的能力水平,加快知識積累進程,將青年人特有的優勢與當前良好的發展機遇、豐富而又深入的實踐探索結合起來,練就過硬的本領。其次,樹立進取心和責任心。不僅胸懷高遠,並且腳踏實地、奮發圖強。

作為承載着國家未來和民族希望的時代青年,有責任和義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最後,堅定不移走防震減災與經濟社會融合式發展的道路,用“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攻堅克難、堅守奉獻”的防震減災行業精神塑造青年地震工作者的優秀形象。紮紮實實地從實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用行動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將雲南精神、人民利益牢記在心,用實際行動匯聚起推動雲南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強大正能量,以雲南兒女獨有的高原情懷和大山精神指引我們的事業,我們必將無往而不勝。

梁啟超曾經説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而我要説 “青年智則事業智,青年強則事業強”,我們這一代青年地震工作者必將為富民強滇的“雲南夢”堅守防震減災崗位,奉獻青春而不悔!

  紅土地之歌演講稿範文二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走到一起來了。無論你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雲南本地人,還是如我一般,跨越千里,從祖國的一端來到另一端;無論你是兩鬢白霜,忙碌依舊,擁有一顆生動不老的心,還是和我一樣,青春仍在,激情昂揚,奮鬥在理想的路上。今時今日,你我共聚一堂,共同紮根在這片美麗的紅土地上,共同將你我的青春奉獻於此, 一起實現富民強滇的夢想。

堅定務實的雲南人民,因為夢想變得擔當包容,高遠開放的西南紅土,因為夢想變得無比厚重。雲南精神流淌在雲南人的血脈裏,就連時間的流逝也無法盪滌這份炙熱與滾燙。1935年,怒江——東方大峽谷,一座中國最早的鋼索吊橋在這裏建成,它是被後人稱為“抗日功勛橋”的惠通橋,是中國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上的重要橋樑。從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共有45萬多噸的國際援華物資通過惠通橋運往後方。為籌集這座橋的修橋經費,一位愛國華僑實業家曾把自己的商號和公司降價出賣,私人聘請美國工程師設計橋樑;盧溝橋事變之後, 他曾捐贈白銀5000兩,卡車80輛、飛機一架給國家,國民政府分派給雲南的救國公債,他一人購買了一半還多。他是樑金山,一個為了支援抗戰,挽救國家危亡,傾家散財、辛勞奔波的雲南保山人。2011年,有一位老人感動了中國。

他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為了兑現自己當初“為當地羣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大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他把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今朝生機勃勃的綠色天地,他將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上繳給國家。他是楊善洲,一個為了千千萬萬人的幸福奉獻畢生心血“舍小家、顧大家”的雲南施甸人。

20xx年,彝良 5.7級地震,一名普通的農村代課教師,不顧自身安危,徒手救出被埋在廢墟下的7名學生。在危急關頭,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在災難面前,他選擇了與學生同在。他是朱銀全,一位來自彝良的最美代課教師,地震來臨之際,他登上講台僅僅兩天。他們或聲名赫赫,或籍籍無名,或豪情萬丈,或樸實無華,或富有,或貧窮,但是,他們都將自己赤誠的心獻給了這片土地。在他們的身上,有為民族復興的堅定擔當,有為家鄉富強的無私包容。 他們,撐起了夢想的脊樑。

在這片紅土地上,不斷地有人離開,有人前往。走的人懷揣夢想,來的人帶着希望。在歲月的沉澱裏,總有人老去,有人成長。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無論你身在何方,你的身後,是無數人獻出的.過往。你繼承了他們奉獻出來的青春、生命、精神、思想和品格,你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由他們帶着你前行。

而總有一天,也會有人站在你的肩膀上,在你的引領下,繼續向前。是前赴後繼的奮鬥鑄就了今日的彩雲之南,是青春綻放的歲月温暖瞭如今的春之故鄉。如果你已踏上工作崗位數十年,工作忙碌之餘,你是否曾經望着窗外,回憶起那段青春無悔的舊時光;或許你也才剛剛參加工作,行走在青春的路上,盡情揮灑着年輕和熱情。

每一個行業,都是幾代人的奮鬥與付出,每一次的輝煌,都是一羣人的開拓與奉獻。在我的身後,是經歷了半個多世紀風雨洗禮、勵精圖治的幾代地震人。在這片紅土地上,地震的高發性和危害性是我們心中的隱痛。在我們的心裏,牽掛着39.6萬平方公里土地家園的完好和4600萬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五十餘年的風雨歷程,地震事業從一窮二白,到今時今日三大工作體系的逐步完善;從五十年代實現台站零的突破,到如今四大學科監測台網的建立,這其中凝結着無數地震人的年華和血汗.我將青春獻給這裏,因為我的前輩告訴我,小小的奉獻可以成就一片大愛無疆;我將青春獻給這裏,因為我的事業要求我,用自己的奉獻去實現民富滇強。

當高原情懷紮根於你我心中,當大山品質錘鍊着我們的品格,雲南精神,將支撐着這片紅土地上的人,繼承過往的成就,鞏固現在的發展,實現雲南未來的跨越,將這裏建設成為祖國面向東南亞開放的窗口,乃至成為整個東南亞的區域中心。在雲南省代表團訪問印尼期間,李紀恆省長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選擇了雲南就選擇了成功,選擇了雲南就選擇了輝煌。”剛剛勝利閉幕的雲南昆明南博會,以開放共贏的姿態迎接着國內外友人,向世界展現了雲南的友好和繁榮。世界選擇了雲南,我們選擇了這裏,我們將青春綻放於此,也必將鑄就紅土地上嶄新的輝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70yq7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