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演講稿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演講稿

這是中華人民再一次面對病毒危機:新型冠狀病毒。距離上次2003年非典僅過去17年,剛好降臨在春節之際。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演講稿,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演講稿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演講稿1

同學們,你想讓自己的身體健康嗎?你害怕疾病嗎?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

新的學期已經開始,現在正處於冬春季節交替時期,温差變化大,是傳染病的高發時期。傳染病有很多種,有流行性感冒、腹瀉、麻疹、流行性肋腺炎、猩紅熱、水痘、流腦等,它們可以通過唾液傳播,學校人員交叉感染機會增加,非常容易發生傳染病疫情,並且傳播速度快,影響人羣面廣。但我們只要做好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不會讓病毒有可乘之機,對此我提出了一些建議來預防疾病。

首先,是自我方面,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我防病能力,做到飯前洗手,俗話説病從口入,我們要時刻保持雙手清潔,避免細菌由手進入口腔;我們還要加強體育鍛煉,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最後就是要勤喝水,雖喝水是個傳統的土方法,但它能清理我們身體裏的廢物,可以預防疾病的感染。

然後,是集體方面,我們在學校要對教室進行通風和消毒,開窗通風可以促使空氣流通,避免空氣污染,消毒則可以有效抑制病菌的滋生,減少外界感染的機會。之後就是規範消毒液的使用,如果不規範使用,消毒液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可造成許多其它的疾病,所以規範使用消毒液也很重要,另外如果有學生患傳染病時,在家恢復身體,不要帶病上課。如果只是輕微傳染病,也需戴上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預防疾病要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希望我的建議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020年的春節顯現出了不一樣的顏色。推進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充分發揮在職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區號召在職黨員主動對接所在村和社區,回社區(村)報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各單位也積極派出黨員幹部支援各鎮街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戰“疫”不止,站崗不停。許多同志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戴上紅袖標、穿上藍馬甲就到所在社區的大門,跟社區工作者們一起為來來往往的居民辦理出入證、做好車輛的出入登記、測量體温,分發《致全體居民的一封信》。隔着口罩一遍遍囑咐、勸説居民少聚集、少出門,安心在家。一輪輪人員換崗,直至深夜。“家裏孩子還等着呢,你早點回去吧,我在這看着。”“您已經站了好幾個小時了,回去歇歇吧。”“我年輕,我在這裏多待一會兒沒事的'。”大家互相體諒,都想把擔子往自己身上多扛一點,可是在疫情防控工作面前,誰也沒有先邁出回家的腳步。

抗“疫”不止,熱情不退。各單位派出到各社區和村“蹲點”的同志早已沒有了週末,對社區人員挨門挨户摸排、查訪,做好外地回京人員的思想工作,為在家自行隔離的居民送生活用品和食品上門,對外來的車輛、人員進行登記、勸返,做好每天的上報工作。按照上級的部署安排,切實履行責任,推動各項工作措施落實落地,帶頭弘揚正能量,教育引導身邊羣眾不信謠傳謠,做好解疑釋惑工作,打消羣眾恐懼心理,堅定必勝信心。

我們不知道口罩下的你是誰,我們卻知道你為了誰,雖然未曾見過你的面容,但是我們知道你一直在“疫”線戰鬥。致敬逆向而行的醫護工作者,致敬在大街小巷社區門口執勤站崗的夜歸人,致敬那些不曾留下姓名的捐贈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面前,沒有一個人臨陣脱逃,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2020年,人們帶着對20年代的敬畏開始着新的一年,但好像2020年的打開方式不對,新的一年就迎來了不好的消息。

雖然説,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着不幸的事情,但這才疫情真的不得不讓人們所銘記一生。

本來是懷着對新的一年的憧憬,過一個幸福的新年。但被這才疫情的發生所打破,沒有了以往新年的熱鬧,有的就是全國上下對疫情的擔憂,各種焦慮,不敢出門。

但不得不説,通過這才疫情也讓我們明白了一些東西。

珍惜生命,學會感恩,珍惜身邊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如果不是發生點什麼,大概都不知道死亡會離我們這麼近。從來都不知道敬畏生死,更別説珍惜身邊的人了。

這次疫情的發生,全國上下都在密切的關注着病情的發展,因為沒有誰可以確定自己就不被感染,這都是沒法預期的事情。

正因為事情的嚴重性,這才讓我看清了很多事情。尤其是看到一例又一例的感染,不得不讓人們感慨,活着有多好,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30ky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