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新聞稿 >

中秋賞月新聞稿(精選6篇)

中秋賞月新聞稿(精選6篇)

在一步步向前發展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新聞稿的情境愈發增多,新聞作為一種以敍事為主的文體,它的基本要素和我們語文界常用的記敍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怎樣寫新聞稿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做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賞月新聞稿(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賞月新聞稿(精選6篇)

中秋賞月新聞稿1

“每逢佳節倍思親”,9月13日中秋前夕,渤海大學植物園內張燈結綵、歡歌笑語,“中秋大團圓,世界一家親”的中外師生共度中秋活動在此舉行,來自布隆迪、匈牙利、馬達加斯加、法國、巴基斯坦、加納等國的百餘名留學生們與渤海大學師生歡聚一堂,共同體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情懷。

為體現“中秋團圓,世界一家”這一主題,國際交流學院的老師蒐集整理了有關中秋佳節的故事,邀請了醫巫閭山滿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藺心宇老師和知名書法家到現場傳授技藝,並準備了獨具中秋節日韻味的月餅、西式茶點、水果供大家品嚐,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演繹出活動的主題,別具特色。

當天活動氣氛熱烈,外國留學生被中秋文化深深地吸引,講述起各自家鄉的風俗,孔子學院的獎學金獲得者表演了富有非洲風情的民族舞蹈和中國功夫,布隆迪留學生帶來了好聽的傳統説唱,韓國留學生表演了熱情洋溢的勁歌熱舞,有幾位留學生“現學現賣”,和中國學生一起伴着古箏曲,唱起了剛學會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此次活動不僅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了中國大學生的熱情好客,讓留學生感受了中秋節的'熱鬧氣氛和文化,也拉近了中外大學生的距離,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中秋賞月新聞稿2

昨日,在南方醫科大學的博雅書院裏,剛入校的新生雖沒有家人陪伴左右,也沒有佳餚齊備的饕餮盛宴,但卻有着獨屬的中秋體驗:師生齊聚一堂暢聊家鄉美,猜燈謎賞花燈。記者看到,現場還有同學們親手準備的各式食品,有精彩紛呈形式多樣的家鄉展示,融匯多民族多地域的風土人情,以及舞蹈、樂器表演、説唱等豐富多彩的串場節目。

參加活動的新生們表示,和同學們一同分享家鄉美,既讓大家瞭解了自己的家鄉,也抒發了對家鄉和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一次遠離家鄉的中秋團圓日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過,大家在一起很開心,和新同學也很快熟悉起來了。”而與此同時,通過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對各地民俗風情的展示,增進了對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的瞭解。

中秋賞月新聞稿3

今天是中秋佳節,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多所高校採訪發現,很多高校食堂今年繼續面向學生推出自制月餅,其中最大的特色莫過於“校徽月餅”的創意。

多高校推“校徽月餅”

中秋節給學生髮月餅是不少高校多年來的慣例。今年,中國政法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化工大學等校給學生髮免費月餅,讓學生們覺得貼心滿滿。剛剛度過60週年校慶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則在發給每個同學的月餅包裝上貼上校慶主題貼紙,充滿學校特色。

除了常規月餅外,北京化工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高校給學生髮放定製版校徽月餅,可謂創意十足。北京化工大學今年首次將學校英文名稱的縮寫“BUCT”印在月餅上,該款月餅有蛋黃和豆沙兩種口味,很受學生的歡迎。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生會則推出了印有校徽的五仁月餅,這些月餅除免費向同學們發放一部分外,也會以一塊8—10元的價格進行銷售。該校學生會一位同學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中午開售才10分鐘左右,首批1000塊月餅就被搶購一空,有同學甚至買了40塊。

“校徽月餅”物美價廉受追捧

不少高校食堂在月餅製作上也玩起了“花樣”。中國人民大學東區食堂今年依舊推出了3斤重的印有人大校徽的超大號“大團圓”月餅,其中銷量最高的是老少皆愛的蛋黃月餅,其次是經典的五仁月餅。據瞭解,截至9月11日,中國人民大學食堂已製作了約50000塊月餅,一天平均賣出4000塊月餅,且各種口味都能當日售罄。為此,7位月餅師傅組成的團隊每晚開始準備製作供第二天銷售的月餅,加班到夜裏12點都是家常便飯。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後勤食堂自制的“經貿餅”也供不應求。今年的“經貿餅”有五仁、抹茶、豆沙、蓮蓉、木糖醇五仁五種餡,一塊的售價是9元,12塊裝的禮盒也只要120元,因此很多師生一買就是好幾盒。“我媽每年都讓我買幾盒送親戚朋友,説比市面上的好吃。”該校一名大三女生説。

“校徽月餅”成學校中秋活動主角

今年,北京師範大學除推出十餘種口味的“校徽月餅”外,校官方微信還配合推出了“徵中秋祝福送月餅”的活動,同學們可在徵集活動中留下對中秋的美好願景,留言入選的粉絲,將會獲贈“校徽月餅”。學校工作人員表示,截至昨天,食堂已製作了8000個月餅,官微的粉絲祝福數已經上百條。

中秋賞月新聞稿4

9月13日中午,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中等職業學校食堂推出一道2元/份的中秋特餐:西紅柿炒月餅。不到5分鐘,180份被學生搶購一空。

“中秋節快到了,想給學生搞個新菜,原料必須要有月餅。前一天,我試過辣椒炒月餅、西紅柿炒月餅、哈密瓜炒月餅,最後發現西紅柿炒月餅酸酸甜甜的,口感最好。”食堂廚師長朱建14日表示。

朱建説,除了自己和同事試吃,他事先還去網上查西紅柿跟月餅在一起炒會不會有問題,發現有人用豆沙餡月餅炒過西紅柿。隨後,他讓採購人員買了4箱共240個月餅,哈密瓜、草莓口味的各兩箱。

製作過程中,廚師先把每個月餅切成兩塊,將兩種口味的月餅混合。每份菜有3塊月餅(1。5個),限量180份,每人限購一份。

“這個菜的成本大概5元左右,但只賣2元,就是活躍一下節日氣氛。開始我以為點的人不多,沒想到一下子就賣完了。”朱建説。

中秋賞月新聞稿5

為使廣大師生更多地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廣泛挖掘與詮釋中華傳統節日的精髓,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正小學於9月14日開展了以“我們的節日 中秋”為主題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活動中,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利用校園廣播站、宣傳欄、主題班會、手抄報等形式,精心設計內容,廣泛宣傳傳統節日,營造出了濃厚的民族節日氛圍,以此弘揚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

各年級開展了“我們的節日 中秋”主題班會。低年級的“中秋故事會”,“習俗知多少”,中年級的“經典詩文誦讀”,高年級的“詩詞鑑賞”,各具特色。與此同時,各班還開展了“我們的節日 中秋”手抄報評比活動。活動中學生們精心設計,用自己獨到的見解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節。

通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展 “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的活動,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師生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秋賞月新聞稿6

20xx年中秋節,西安市各學校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9月14日,西安高級中學的學校領導與14名留校藏族學生在行政樓第二會議室舉行20xx年藏生“迎中秋”座談會。學校為每位藏生準備了豐盛的中秋禮物,學校領導向他們表達了真摯的祝福和對未來的期待——希望全體藏生保持本色,保持個性;融入學校,融入同學;發散潛質,發揮潛力;實現理想,實現抱負。9月13日,西安旅遊職業中專烹飪專業烘培社團在教學樓前自發舉辦了中秋月餅品嚐售賣活動。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廚師們也精心製作了香甜的月餅。西安市第一保育院誕生在革命聖地延安,這次製作的月餅就是陝北風味的五仁月餅,讓老師和孩子們品嚐月餅的同時回憶那段光榮的革命歷史。

9月14日,西安市第五保育院中大班師幼歡聚一堂,開展了“迎中秋 知民俗”主題節日活動。説兒歌,聽故事,瞭解傳統節日由來。中班的小朋友們通過老師精心準備的視頻和繪本故事,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説,欣賞了兒歌《爺爺為我打月餅》,瞭解了在中秋節要親友團聚、共享月餅的傳統習俗。9月14日,西師附小舉行“月兒圓圓話中秋”經典國學朗誦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xinwengao/ype4v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