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新聞稿 >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精選7篇)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精選7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新聞稿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新聞稿如何傳播新聞稿營銷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稿件的傳播與效果監控。那麼你有了解過新聞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中秋節新聞稿(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精選7篇)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 篇1

為使廣大師生更多地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廣泛挖掘與詮釋中華傳統節日的精髓,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正小學於9月14日開展了以“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活動中,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利用校園廣播站、宣傳欄、主題班會、手抄報等形式,精心設計內容,廣泛宣傳傳統節日,營造出了濃厚的民族節日氛圍,以此弘揚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

各年級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低年級的“中秋故事會”,“習俗知多少”,中年級的“經典詩文誦讀”,高年級的“詩詞鑑賞”,各具特色。與此同時,各班還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手抄報評比活動。活動中學生們精心設計,用自己獨到的見解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節。

通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的活動,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師生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 篇2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一年之中最具團團圓圓吉祥意義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來臨之際,為了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孩子在遊戲體驗中瞭解、知曉有關中秋意義和傳統禮節,德愛幼兒園開展了“中秋”主題教育系列慶祝活動,各班的小朋友歡聚一堂,説着中秋節的故事、唱着中秋節的兒歌,感受着傳統節日的薰陶。活動中,老師通過音樂欣賞、圖片展示、中秋故事、趣味燈謎等形式,讓小朋友瞭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典故,知曉中秋節的許多趣事;各班級開展了“中秋燈籠”製作,引起幼兒對節日的興趣。離園時孩子們舉着燈籠高高興興地回家。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 篇3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9月14日上午,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晨鳴熱電廠育才幼兒園舉行了“開開心心過中秋”的主題系列教育活動。

在活動中,教師通過圖片展示、故事講述、實物呈現等多種方式,逐步引導小朋友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及典故;小班幼兒自帶月餅,進行分享品嚐,讓孩子們感受到中秋節的濃濃氣氛。中班幼兒則利用五顏六色彩紙,進行了燈籠的製作活動,不斷提升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大班幼兒自帶水果和酸奶,體驗了自制水果沙拉的樂趣。

活動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瞭解與感受,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紮根於幼兒的心中,並傳承下去。還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表現力,同時也從中體驗到了同伴間的友愛,分享的快樂,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濃濃的中秋情。也懂得了中秋節的意義——團圓、關愛,更讓孩子學會了分享,體驗了活動帶來的樂趣。最後祝大朋友和小朋友中秋節快樂!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 篇4

昨日,在南方醫科大學的博雅書院裏,剛入校的新生雖沒有家人陪伴左右,也沒有佳餚齊備的饕餮盛宴,但卻有着獨屬的中秋體驗:師生齊聚一堂暢聊家鄉美,猜燈謎賞花燈。記者看到,現場還有同學們親手準備的各式食品,有精彩紛呈形式多樣的家鄉展示,融匯多民族多地域的風土人情,以及舞蹈、樂器表演、説唱等豐富多彩的.串場節目。

參加活動的新生們表示,和同學們一同分享家鄉美,既讓大家瞭解了自己的家鄉,也抒發了對家鄉和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一次遠離家鄉的中秋團圓日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過,大家在一起很開心,和新同學也很快熟悉起來了。”而與此同時,通過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對各地民俗風情的展示,增進了對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的瞭解。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 篇5

中秋節雖然是華人的傳統節日,但也越來越多地被外國人接受。在海外有不少關於中秋節的。活動和晚會,往往皆由中國留學生或華僑華人發起舉辦。

王璽燊前幾天剛與中國留學生同伴去到海邊遊玩。這是由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舉辦的中秋系列活動之一。王璽燊也是該學聯會的成員。由於正值期中假期,聯誼會藉此機會組織留學生到海邊出遊。燒烤、做飯、唱歌、看星星……在幾天的集體生活中,大家增進了瞭解。“參加這樣的活動,最大的感受就是找到了‘組織’,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我能明顯感覺到大家現在見面更親近了。”

“過去在國外過節總會覺得很孤單,但是現在不會了。”王璽燊説。

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還在中秋節組織中國留學生聚餐、包餃子和做月餅。在這個團圓的節日裏,讓遠離家鄉的海外學子能相互為伴。除此之外,他們計劃於9月30日晚在澳大利亞堪培拉大戲院舉辦主題為“思鄉月,中華情”的雙節晚會,讓留澳學子一同歡慶中秋、喜迎國慶。

據王璽燊介紹,中秋後、國慶前的晚會是該學聯會的傳統,已經舉辦了近10年。“晚會主要面向中國留學生和當地的華僑華人。20xx年時我們還有幸邀請到了當時的中國駐澳大使。澳大利亞總理也給我們發來了賀信。”他説。

趙文瑞所參加的中秋節晚會也是他們學校國際學生社團一年一度的傳統晚會。晚會由中國留學生主辦,整個社團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晚會是聯歡會的形式,還包括傳統的猜燈謎、發月餅等活動。每年都會有許多人蔘加,雖然中國學生佔多數,但外國學生也不少。”趙文瑞介紹,晚會是雙語主持,還有一個向外國學生介紹中國節日由來的環節。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 篇6

“我想畫個氣球、再畫只兔子。”9月13日,萬盛經開區民族學校舉行了“中秋節·團圓日·制賀卡·送祝福”活動。活動中,該校教師和青年小學的大姐姐們一起教孩子們製作賀卡,孩子們思考着自己要畫些什麼,還在賀卡上寫滿對父母、老師、同學的中秋祝福。

據瞭解,為了讓民族學校的同學們能夠更多地瞭解這一傳統節日,並從中體味這一傳統節日在生活中的韻味,該校引導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歡度中秋的快樂和喜悦。

“今天我覺得好開心,學會了一項小本領,那就是製作賀卡。”該校苗族學生楊菁菁説。

學校中秋節新聞稿 篇7

20xx年中秋節,西安市各學校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9月14日,西安高級中學的學校領導與14名留校藏族學生在行政樓第二會議室舉行20xx年藏生“迎中秋”座談會。學校為每位藏生準備了豐盛的中秋禮物,學校領導向他們表達了真摯的祝福和對未來的期待——希望全體藏生保持本色,保持個性;融入學校,融入同學;發散潛質,發揮潛力;實現理想,實現抱負。9月13日,西安旅遊職業中專烹飪專業烘培社團在教學樓前自發舉辦了中秋月餅品嚐售賣活動。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廚師們也精心製作了香甜的月餅。西安市第一保育院誕生在革命聖地延安,這次製作的月餅就是陝北風味的五仁月餅,讓老師和孩子們品嚐月餅的同時回憶那段光榮的革命歷史。9月14日,西安市第五保育院中大班師幼歡聚一堂,開展了“迎中秋知民俗”主題節日活動。説兒歌,聽故事,瞭解傳統節日由來。中班的小朋友們通過老師精心準備的視頻和繪本故事,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説,欣賞了兒歌《爺爺為我打月餅》,瞭解了在中秋節要親友團聚、共享月餅的傳統習俗。9月14日,西師附小舉行“月兒圓圓話中秋”經典國學朗誦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xinwengao/2xny3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