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實習報告 >

新聞記者大學生個人實習報告三篇

新聞記者大學生個人實習報告三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聞記者大學生個人實習報告三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聞記者大學生個人實習報告三篇

新聞記者大學生個人實習報告三篇1

經過長達四個月的記者實習,作者寫下了數千字的實習報告,僅此就足一讓我們想他致敬咯,新聞專業的實習原來如此煩瑣,在閲讀這篇實習報告前我都還不知道。這篇範文既可作為一個實習報告,也可看作是實習日記,實習日誌什麼的,作者在實習中的感情全都在字裏行間。

九月份電視台(新聞專業)實習小結

進入電視台實習已經一個月,雖然時間不長,但收穫頗豐。我從一個懵懂的學生,逐漸成熟了起來。

剛進入電視台時,對環境很陌生,什麼都不懂,有點怯場的感覺,也經歷了幾天“啞巴”狀態。但這裏的老師都很好,帶我的是個女老師,她向我介紹辦公室的工作情況,對我的實習情況作了指導,讓我明確了自己來這的目的,讓我不在麻木。首先堅持了每天早上向老師問好,漸漸的和這裏的老師熟悉起來了,感覺也自在了,慢慢的喜歡上了這裏的一切,處於這樣一種文化氛圍比較濃的環境中,學習也越來越有感覺。

在開始的兩個星期裏,那裏的老師指導我看他們以前發的稿,熟悉電視新聞的寫法,慢慢的進入新聞狀態,還讓我參與他們的組織學習。我也漸漸的瞭解了新聞部,在實踐中瞭解了電視新聞和報紙新聞的不同,引用唐凡老師總結中的一段話“重視鏡頭,用畫面説話;用好話筒,用聲音説話;跟拍進程,用情節説話;選好視角,用思想説話。”就可以很好的説明什麼是電視新聞的好寫法。電視新聞都很簡潔明瞭的,文字説明少,大部分用畫面去表達。我剛開始的練習寫稿的時候,就不注意簡潔,普遍稿寫的宂長,這是在以後的寫稿過程中要改進的地方。

這段期間的學習,讓我明白了學校裏學的東西不是沒用,而是需要實踐來檢驗。在學校里老覺得這也學那也學,以後出去能起多大作用。但事實證明那些東西在特定時候,特定地方能發揮很大作用。剛開始進台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所學的東西用在哪裏,後來發現這裏的老師都是獨立完成單篇稿件,也就是採、編、製作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這就要求你攝像、寫稿、製作都要熟練。這讓我知道了我所學的那些雜的東西並不是沒用,到這裏就能連成系統起來用了。但在實習中,我也發現學校裏學的東西還是遠遠不夠的,很多知識、經驗還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積累。

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小城市,新聞其實發生率很低的,除了政府安排的宣傳新聞,並沒有多少可以寫的東西。但這裏的老師就能突破地方小的侷限性,能夠從這麼小的地方去挖掘新聞。這裏有位記者老師他一個月能發50多篇稿,超出基本要求的25條的一倍多,是新聞部的高產記者。我問他平時怎麼找新聞線索,他告訴我,沒事要多上網瀏覽,多看報紙,提高新聞敏感性,收集新聞素材,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建立廣闊的人脈關係。這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為憑你一個人的眼睛不可能看到全市的每個角落,所以要藉助羣眾的眼睛,所以建立人脈關係很重要。這些關係就是你的資源,是你新聞的來源,要懂得挖掘利用。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也讓我體驗到了幹記者這行的艱辛。他們雖有固定的下班時間,但基本不能正常下班,有時候為了新聞必須加班。在搞“雙創”宣傳期間,新聞有時候需要半夜拍攝,老師也堅持半夜上班。為了新聞風雨無阻,記得去拍個集體婚禮的現場,那天下雨,但記者老師還是冒雨趕到現場進行了拍攝,渾身濕透了也不在乎。在“10.1”之前的備稿期間,那些老師更是加班到很晚,不管多晚都要把稿趕出來。他們這種工作精神是我要學習的。

在實習期間,我不光得到了這些老師的幫助,同時還認識了不少與我一起實習的實習生,和他們成為了朋友,在和他們的點滴交談之中也學習到了不少。從她們身上學到了我所缺少的自信和大方,在實習中遇到問題和她們一起探討解決,在互勉互勵中,共同進步着。實習期間,我還有幸參加了電視台的一次播音員招聘活動,招聘活動分面試和筆試,招聘播音員不再單單是注重外形外貌,也要求他們要有記者的素質。在我們的地方電視台,也許因為小,所以需要懂得比較多的,比較全面的,這樣才能節省開銷。在《電視中心新聞部考核辦法》中就規定了播音員需配合記者出現場,同時每人每月也要發稿8條以上。現在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播音的不再是隻會讀稿了,同時也需要會採寫新聞。通過這次招聘演練,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學習中要不斷完善自己。

這個月的實習,我是快樂的,學習到了我要學的,收穫了我該收穫的東西。在以後的實習中,我要更主動一些,從點滴小事做起,多爭取寫稿的機會,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

新聞記者大學生個人實習報告三篇2

在江漢商報實習了四十天,實習結束以後,感覺自己的應該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對於新聞寫作的探索與學習並沒有結束。在江漢商報這個平台,我感到這四十天的收穫很多,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一、走在街頭上也要留心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大部分時間都是騎着單車上下班,有很多次我在路上會遇見有人沿街賣手機、藥物或者其他物品的情況,後來在網上查詢發現,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形形色色騙子。

7月16日上午,我在沙隆達廣場附近逛街時看到有人在向路人兜售一種“虎皮狗”,樣貌很特別,像是小貓、小老虎,圍在旁邊關注的人很多。我也比較喜歡小狗,於是留意看了一下,但當時我並沒有太多想法,只是隨便看看就走了。走了沒多遠,我又覺得有必要回去再看看,於是我折返回去。

那個人還在,他看我走了又回來,就説可以給我打折,我也沒有在意。回到寢室我覺得這個可以寫成一個趣聞,於是隨便在網上查詢,之後發現網絡上有很多揭露信息,説這種狗是染色而成。在我的實習老師的幫助下,我到寵物市場和寵物醫院詢問,得知這種狗確實是偽造的狗種。最後,因為沒有照片,這篇新聞並沒有見報,但是從這件事我知道,發現新聞要對新鮮事有一個敏感和思考。

還有一次我在某個路口看到有人在賣一種稱治療風濕的藥物,這個人首先稱自己是某個藥廠的推銷員,因為藥物下個月要在各大藥店上架,現在先期贈藥。但是他們卻遲遲拿藥不送,而是一直演講一樣的介紹藥和療效等等,由於這樣的情況我之前也見過,於是我在那個路口多停留了一會兒。他們不斷用各種實驗來向羣眾宣揚他們產品的效果,讓我覺得很疑惑的是,他們把藥品塗在打火機上之後,打火機開始漏氣起火,我感覺這就像是似乎是一個危險物品一樣,但是羣眾卻認為這對治療風濕一定有效。

20多分鐘以後,他們開始以試真心為藉口收錢,每瓶20元。我趕到報社後在網上查詢該品牌藥品,該品牌藥品沒有商標確實有問題,但是我當時忘記索取藥品包裝。這篇新聞沒有能夠做出來,但是我從中得到一個教訓,就是做事要周密;當時我要是索取了藥品包裝再到各大藥店去諮詢,一定會得出權威的結果。

二、去新聞現場要迅速

我有幸跑過一個在大多實習生很少跑的現場新聞,7月29日早上,我睡意朦朧中接到指導老師的電話,電話裏他説接到讀者熱線在九龍淵附近有一件事,具體事件是什麼並不明確,但是有很多人在圍觀。

當時還在牀上賴牀的我,馬上爬起來,穿上衣服跑出去。由於出門急,我根本就忘記了洗臉;為了儘快趕到我飛快地騎着自行車,在出事地點的附近並沒有停車的地方,於是我把車隨便停在廣場上的一個地方。等我趕到現場,看到是有人在護城河裏發現一具男屍,我馬上對屍體進行了一番觀察。看死者的穿着,體貌特徵,估計死者的大概年齡。之後我就向在場的圍觀者詢問情況,有一個熱心的陳女士説是她和朋友們在晨練時發現屍體的,於是我向他了解了當時的大致情況。之後,我又向剛剛檢查完的法醫和一直在維持秩序的警察瞭解了一些情況,20分鐘以後,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趕來要將這具屍體抬走。

這時我看到報社另外一名記者也來到現場,由於殯儀館的人員正在將屍體進行裝袋,所以他沒有時間對屍體進行詳細的查看。這個時候又恰好下起了大雨,圍觀的人全部散開,這對於他採訪的難度可想而知。最後,這篇報道由另外一位比我還要早到的記者寫好,但是其中也有我寫的內容。這篇新聞的報道,讓我感覺到了時間對於新聞採寫的重要。

在27日晚上,荊州的一場大風讓開發區沙岑路躍進村路段宿津線、宿三線兩條10千伏高壓供電線路19根電杆被“腰斬”。28日上午,我的指導老師接到新聞熱線,於是帶我去開發區採訪。為了趕時間,我們並沒有選擇等車,而是直接打的士。趕到現場時,電力搶修工作剛剛開始,通過採訪很快了解到關於這方面的一些情況。後來趕到的`記者沒能在時間上佔到優勢,電力搶修的負責人又相對比較忙碌。那一天,我和老師又在附近採訪了關於強風災害的一些其他的情況,雖然最後只有電力搶修的稿件見報,但是這一次的採訪經歷對我來説卻是難得的,在一天的時間裏採訪那麼多的人,寫那麼多的稿件,對我的能力是一種很直接的鍛鍊。這一次的採訪,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時間對於跑新聞的重要。

三、“意外收穫”也要採

我大多數時間和攝影記者出去採訪比較多,我和一個姓馮的攝影老師出去的次數最多,每一次出去採訪,馮老師全部是步行。對於攝影記者,步行有利於拍攝到更多的鏡頭。

8月4日下午,我和馮老師一起去採訪一個送水工,在路上的一家圖書館門口,馮老師停下來,然後帶我一起進去。他看到了圖書館內擺放了許多有關於的奧運的書籍,於是在徵得圖書館管理員同意以後,拍攝許多圖片。後來其中的一個圖片在8月6日見報。而後在路上我們又看到一個被扭曲了的電話亭,電話亭的兩個話筒被人為的綁在一起,破壞很嚴重。他也拍攝了幾個照片,後來沒有見報。那一天對那個送水工的採訪也很成功,並沒有因為拍攝那兩組照片而耽擱。這一點讓我知道,新聞採訪時,“意外收穫”也是要採的。

8月19日下午,我和另一位攝影記者蘇老師去採訪電線杆製造廠的工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成功。在回報社的路上,我們看到路邊修車的工人師傅工作很辛苦,在蘇老師的建議下,我們對那位師傅進行採訪。20分鐘左右,採訪完畢,稿件在8月21日的報紙上見報。就是因為在路上看到的情況進行採訪,才使我們那一天的採訪沒有白走一趟。這件事也是讓切身體會到“意外收穫”的重要,在保證影響正常的採訪任務的情況下,不能放棄對一些臨時發現的新聞的採寫。

四、眼光要犀利,採訪要到位

8月6日,我去採訪一個拉車賣蜂窩煤的人,在蜂窩煤批發的地方,我找到頭髮花白一個年紀很大的老師傅。簡單的聊過之後,我發現我所能從他身上得到的信息並不夠組成我的這篇新聞,於是我提出跟隨他一起走到他賣出一份煤為止。老師傅很和善,笑呵呵的答應我,並且一邊走一邊向我介紹自家的情況。走了一陣之後,老師傅終於等到了自己的生意,有一個人要求他將一百塊蜂窩煤挑上四樓。老師傅在送煤時的每個動作我都仔細觀察,遇到對我稿件有利的細節我就記錄在採訪本上,等到老師傅送完這份煤離開以後,我所有的材料都已經足夠寫這一篇報道了。比起之前只看到老師傅一面來説,我有了更多有説服力的材料和細節,更能打動人,讓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後來這一篇新聞稿寫出來之後,我對比自己寫的與此類似的報道,因為有了那些細節和內容,這一篇比其他的稿件更令我滿意。而這讓我明確認識到,在新聞採訪中細節的是至關重要的,而對於採訪對象的採訪也要到位,以免出現信息不足或者信息和細節遺漏的情況。

五、實習的綜合感受

在這四十天的實習裏,我感覺自己對於新聞的採、寫兩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

首先,對於一個採訪任務,不管是何種任務,即便是難以完成的任務,我也不會再像從前那樣手足無措了。對於採訪任務的多方位思考,採訪問題的設置,採訪中與採訪對象的交談等方面,我都有了更多體會和提高。其次,我在新聞稿件的寫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江漢商報實習的過程中,報社記者的寫作技巧也是我學習的一個重點。記者們對於標題的擬定,引題、副題的應用,導語的設計,正文的寫作都有起獨到的地方。四十天的學習使我在這些方面也有所提高。比如:我8月6日寫的稿件題目《“賣炭翁”:烈日下一聲響亮的叫賣》被編輯改成《“賣炭翁”:烈日下的“拼命三郎”》,8月7日寫的《碼頭搬運工:“披風”下的“大俠”》被改成《碼頭搬運工:忙碌的“披風大俠”》,8月26日寫的《汽車維修工:車底下就是工作的“車間”》沒有改動。在報社裏的這段時間,我對於新聞標題的處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導語和正文的寫作我也一樣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在對於很多材料的整理等方面,我依舊存在很大的不足。我自身的提高也僅僅是相對於從前的提高,所以我感覺自己有更多的路要走,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一定要繼續努力,堅持更好地學習、更好地做下去。

新聞記者大學生個人實習報告三篇3

由於是實習記者,我的工作要比正式記者的工作時間更加煩瑣,但是實習期間總體感覺很舒服,整天都在有空調的辦公室裏工作,並不累,但也偶有例外要出去跑跑。

我在報社的時政專題部,任務主要是圍繞時事新聞開展,而我涉及的面幾乎都是外界所説的負面新聞。剛開始並不是太明白新聞正面和負面到底區別是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區分?怎麼樣使負面新聞產生的反面社會影響降到最低?通過認真地向其他有經驗的同事學習,並從中觀摩其工作過程,我更清楚了記者要做的工作:策劃新聞選題,跟編輯部人員交流意見,編前會討論決定選題方向,採訪寫作,聽取部門編委會修改意見,編輯排版。

參與寫作內參的工作,每天都是整理材料,接聽投訴電話,核實新聞準確性,提交編委會審議決定要不要做,怎麼樣做。在實習過程中,部門主任老師和同事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教會了我很多東西,不僅是在採編這份工作上,在為人處事方面和接人帶物方面也有很大幫助。在實習,在潛移默化中,我學會了計調的一些基本禮儀和工作事項,尤其是酒桌上的一些禮儀,也對新聞業務有了進一步認識。

在對接熱線和投訴信的這份工作上:

首先,記者在講話和接電話時應該禮貌、大方、體貼對方,每個電話,每個確認,每個提問,都要充滿感情,以體現合作的誠意,而提問要講求技巧,尤其是一下不幸的訴説,更要人性化,注重新聞以外也要講求人道主義,贏得對方的好感,以換取對方的信任與合作;

其次,記者一定要細緻地閲讀羣眾發來的上訪信,重點是把信息的準確性,新聞背景,新聞事件和人物的具體信息搞清楚,挖掘新聞價值和更多的新聞線索,這方面一定要細緻耐心,有新聞敏感度。此外,涉及數字問題時,更要確保準確,要多跟當事人核實;接熱線和上訪信的主要任務。儘管事物煩瑣,但記者頭腦必須時刻清醒,逐項核實,弄不好就會有麻煩。所以一定要做到耐心細緻,還要特別注意要做到"快",採訪的速度往往代表報社的作業水平,一定要爭分奪秒,快速行動。二要"準",即準確無誤,不能模稜兩可,是似而非。再有,做一份內參不容易,往往要求質量要好,事情較為嚴肅,亟待解決,採訪在其中往往發揮很大作用,因此,記者要多備幾套不同的採訪方案,以適應不同採訪情況的出現;

最後,記者不僅要具有正常作業的採訪手段,還要善於學習,及時掌握不斷變化的社會新動態,以提高作業水平,以求更快,更準,如要掌握站的主要新聞,從中尋找線索等。

報社的總編室裏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做媒體中的媒體,新聞中的新聞。我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作為中國記者協會的機關報,它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做新聞,更多的要有鞭策,作用,要敢於做媒體的先鋒。

首先,新聞稿件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必須符合新聞的內涵,即新近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對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它是不是新聞,是一條怎麼樣的新聞。

第二,必須從全局出發採寫新聞。即這條新聞寫出來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其中影響包括積極的和負面的,記者的作用是引導輿論導向,要想辦法把新聞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

第三,要關注民生,貼近生活,替老百姓説話辦事。在我看來,這是老百姓需要的新聞,也是媒體存在最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同時,也是記者的職業道德所在。

第四,必須要有新的突破,發現別的媒體不曾發現的而且與老百姓切身相關的新聞。

現在的新聞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創新突破很難,其實不然。很多好的線索好的新聞都隱藏在百姓們關心反映的小事中。很多記者都曾親身經歷過這種事情,或者聽到老百姓抱怨、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引起他們的關注。新聞報卻抓住了這個事件,把它寫成了精彩的新聞。這篇稿件看似平常,內容寫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卻是其他媒體忽視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內幕寫出來,給老百姓開了一張明白的“清單”,在內容上進行了突破創新,是很可貴的。

這次報社實習,對我來説受益匪淺,讓我對報社的具體營運與操作,管理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瞭解,報社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還需要懂得如何為人處事與接人帶物,以及對羣眾的耐心以及對新聞的責任心,更重要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我才真正發現自己學識的淺薄,經驗的缺乏,也讓我發現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問題的差距,讓我對記者這一行業有了更深的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ixibaogao/jr0v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