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實習報告 >

化學類實習報告五篇

化學類實習報告五篇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類實習報告5篇,歡迎大家分享。

化學類實習報告五篇

化學類實習報告 篇1

做為應用化學專業三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為期五天的認識實習,要求學生對化學工業生產有基本認識。從11月20日開始我們先後參觀了青島紅星化工廠、團島污水處理廠。

通過實習讓我們對青島紅星化工廠、李村河污水處理廠、青島城市排水監測站的工作原理和生產運作方式有了一定的瞭解,並初步瞭解了紅星化工廠先進的生產工藝、污水處理的流程和先進水質監測儀器及其體系,對化工行業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

一 青島紅星化工集團

實習時間:20xx年11月20日上午

1、企業簡介:青島紅星化工廠為國有大型企業,公司現擁有總資產近12億,職工4800人,年銷售收入11億,年創利税和出口創匯達1.4億和4300萬美元以上。主要產品有鋇鹽、鍶鹽電子化工原材料、油脂化工、橡膠塑料助劑、天然色素及綠色植物精華提取、無機顏料、油漆塗料、精細化工等九大系列上百個品種。其鋇、鍶鹽產品年產15萬噸和12萬噸,並通過ISO9002質量認證,以生產規模、質量穩定性、生產成本、生產環境等創四項世界之最。。我們參觀的是青島紅星化工廠下屬鋇鹽廠,營業額為人民幣 3000 萬元/年 - 5000 萬元/年,位於青島市滄口區四流北路。1959年4月1日由振興火柴廠、新興肥皂廠和天成化工廠合併組建而成,時為公私合營的青島台東化工廠。1966年易為現名。翌年改為國營,是山東省無機鹽生產的重點企業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紅星化工廠碳酸鋇已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東歐等國家。其中粒狀品已成為山東省80年代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之一。該廠在1984-1988年,先後被評為省二級無泄漏企業、省一級無泄漏企業、國家二級計量單位;全面質量管理達到省、部和國家標準。1985年碳酸鋇(粉、粒狀)被評為省優質產品,鉻酸酥榮獲國家銀質獎;1986年硬脂酸(一、三級品)被評為化工部優質產品;1988年紅礬鈉被評為省優質產品。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到紅星的主導產業已遷到貴州重慶陝西等地(包括鋇鹽、鍶鹽等),而留在青島的只有鋇鹽。紅星依靠地處東部沿海的市場、信息、技術、人才優勢與西部地區的資源、能源等優勢相結合,實施了“優勢互補、共圖發展”的戰略,使一個舉步維艱的國有企業迅速發展成“世界鋇王”、“世界鍶王”,他象一顆璀璨的“紅星”正在冉冉升起,在東西部交相輝映。公司的基本理念:青島紅星企業發展理念——紅星的昨天是零,今天是壓力,留給明天的只有努力—不凡的理念註定不凡的成就。而企業創新理念——每天都有變化,每時都在進步—從中可以看到青島紅星的發展動力。而青島紅星企業管理理念——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公司的經營之道是——向市場及廣大的消費者提供質量穩定可靠的產品,向客户提供滿意服務,爭取更多的客户和消費者的信賴。公司經營理念是——質優價廉,服務客户。

2、實習過程:

11月20日上午,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青島紅星化工廠,一位化工廠員工擔當了我們的化工廠實習老師,在他的帶領下開始了我的認識實習。在進入生產區前,化工廠實習老師向我們介紹了紅星化工五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及紅星化工的主要經營產品和經營項目、各種生產工藝。在生產區,化工廠實習老師又以實物向我們介紹了生產流程及生產過程主要注意事項(尤其向我們強調了安全生產問題)。

3、實習工廠的產品概況(主要產品、新產品種類):

青島紅星化工廠建廠時產品僅有碳酸鋇和硬脂酸兩種,到1962年發展為43種,大都是盆盆罐罐、肩挑手提的操作方式。1963年將產品調整為10種。其中,碳酸鋇為出口產品,紅礬鈉和鉻酸酐為市場緊缺產品。該廠通過技術改造擴大生產,形成了鋇鹽(以碳酸鋇為主)、鉻鹽(以紅礬鈉、鉻酸酐為主)、油脂化工(以硬脂酸為主)三大系列產品。1979年引進的濕法造粒設備,於1980年安裝投產後,填補了國內碳酸鋇粒狀產品的空白,並直接出口。1988年9月,該廠兼併了青島東風化工廠(無機鹽中型企業)和青島第三化工廠(中型企業)。產品由原來的8種增至21種。鋇鹽類有:碳酸鋇(粉、粒狀)、硫酸鋇、氯化鋇、氫氧化鋇;鉻鹽類有:紅礬鈉、鉻酸酐、鹽基性硫酸鉻;橡膠助劑有:橡膠促進劑M、DM、cz;還生產硬脂酸、硬脂酸鹽(鋅、鈣、鎂、鋇、鉛)以及精甘油、硫磺、硫化鹼、氯磺酸、硫酸、玻璃着色劑(鉻渣粉)等。現在的青島紅星化工廠的駐京產品和主經行業如下,主經產品:硝酸鋇硬脂酸硫酸、 主經行業:硫化物、硝酸鹽、硫酸鹽、鋇氧化物、硝酸、硫酸、通用無機試劑。

4、生產流程簡圖:

原料輸送→反應罐→冷卻系統→結晶→分離→烘乾→質量檢測

5、綠色生產過程:

歷年來紅星的產品全部位於“兩高一資”之列,而且以外銷為主,因此,國家出口退税率的調整對紅星的影響非常大。儘管如此,面對節能減排重任,紅星還是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在企業內部把節能和減排結合起來,比如,把在貴州的工廠生產碳酸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硫化氫氣回收製成硫磺,硫磺進而製成硫酸,硫酸又供電解二氧化錳生產。在硫磺製造硫酸過程的同時還會產生大量蒸氣(近18萬噸/年),也回收之後用於再生產。 1985-1988年,該廠共投資927萬元,用於28項“三廢”治理工程。其中,1987年投資81.43萬元,用於鉻渣粉制玻璃着色劑,年產能力為1.5萬噸,不僅可以“吃掉”當年排出的新渣,而且還解決一部分老渣;1987-1988年投資40萬元,對廠區常年堆放的14萬噸鉻渣進行覆蓋,覆蓋面積達1.27萬平方米,解決了飄塵和滲漏造成的環境污染;1987年投資90萬元,對硫化氫氣體回收進行了改造,回收率由45%提高到77%,年增產值52萬元,利税24萬元;1987-1988年投資60餘萬元,為爐窯安裝了除塵裝置,將4台煅燒爐和返燒爐由燃油、煤改為燒煤制氣,成為無黑煙工廠。其次,青島紅星化工廠把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實現資源在企業外的延伸利用。青島紅星化工集團從事鉻鹽生產二十餘年,產生大量的鉻渣,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他們將所有鉻渣提供給鋼廠作鍊鐵燒結的原料,到目前為止,20萬噸位鉻渣已全部有效利用完畢,從而成為國內第一家完成根治鉻渣的企業。此外,他們的西部工廠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酸鋇、硫酸鋇廢渣,也全部供給當地的水泥廠生產水泥,形成了循環利用。

化學類實習報告 篇2

20xx年9月到10月,我來到貴港市江南中學進行實習。為了瞭解實習班級的學習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我們對部分高一和高二班級進行調查。下面是我就我實習的班級——高一(4)班進行統計的情況進行報告。在我班發放了57份問卷,回收56份:其中男生33人,女生23人。

一、總體情況

調查發現,多數學生能夠認同當前的學習及生活狀況。他們對課堂和教師的素質基本認同,但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個人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主觀成就感差別;他們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希望給予肯定並且能與老師溝通交流,得到指導。

二、具體分析

1.多數學生在課堂上感覺愉快,希望師生間採用互相討論的課堂教學方式。

有近七成學生在課堂上感覺愉快;但不可忽略的是仍有14%的學生感到“失落”,覺得成功的約有12.3%;“無所謂”的佔7%;有82.1%的.學生認為課上老師基本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80%的學生認為講解比較清楚;只有不到15%的人覺得老師講話簡明,準確生動;有八成的學生認為老師提出的問題有一定啟發;幾乎沒有啟發的佔7.4%。學生平均每堂課向老師提問“一次”的,超過一半,有70.4%的學生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只“偶爾”被點名回答問題。近七成學生更喜歡採用“師生相互討論”的教學方式;近10%學生期待自己上講台講課。

課堂討論方面,在課堂上與同學討論的學生選擇偶爾項的最多,有63.6%;“從不”的有2%;而問到是否願意參加討論時,有八成的學生表示自己很喜歡在課堂上參加小組討論。

從以上數量,可以看出,學生是希望在課堂上發表自己意見的,希望老師能夠鼓勵他們提問題,甚至允許他們提出不一致的意見。

2.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或比較有興趣;最感興趣的學科的科學;最不感興趣的是語文。

調查顯示,有43.4%的學生對學習比較有興趣,41.5%的明確表示有興趣,但也有11.3%的認為是迫於家庭壓力不得不學;最喜歡的科目依次是:科學、化學、體育、音樂、地理;而最不感興趣科目是語文、政治、數學。在科學選項中,化學佔35.5%這可能與該科目任課老師是班主任,該老師上課氣氛活躍,而且又加上中間有一段課程是由實習老師上,學生感覺新鮮等因素有關;而作為最不受喜歡的語文,可能該老師的上課風格學生難以接受。

3.約有一半學生採用傳統的學習方式,近四成的只有複習而無預習的習慣。

調查表明,有45.2%的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為“聽教師講課”,選擇“自習和作業”的有23.3%,“自己預習,複習”的有16.4%。在閲讀教科書方面,過半學生把教科書內容都仔細閲讀,有35.2%的人只重看老師講過的內容,而7.4%的人只聽講,很少看書;在碰到重要或疑難問題時,有83.9%的人會用筆劃出來,或加上批註;只有不到2%的人很少這樣。當問到他們是否會向老師及同學請教時,多半數人選擇是,38.6%選有時是,64.3%的人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習慣自己採用不同方法去處理;總想聽別人的看法的有10%;只有不到30%的人有預習和複習的習慣;有複習無預習習慣的學生最多,近四成;無預習及複習習慣的有11.5%;而制定每週或每天學習計劃,並嚴格按計劃進行的不到4%;大多數是有計劃,但不按時進行;沒有計劃的有22.8%。

在遇到的各種學習困難中:“對老師講的內容不理解”,的佔68.4%,然後依次為許多練習不會做,自己不會探究及得不到老師的指導,不知道怎麼跟其他同學合作。而談到通過上課的收穫時,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有所收穫,收穫最大的是“我知道怎麼學習了”,佔27.3%,其次是“我喜歡學習了”佔23.3%,往後是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以及“知道怎麼與同學交流了”。

由上面可以看出,從初中到高中,隨着學的知識難度加大,學生希望從老師那裏得到有關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這個過渡階段快點適應,在學習的疑惑中找到方向,增加學習的信心。

化學類實習報告 篇3

儘管十天的金工實習時間不長,但我覺得它對於培養我的工程意識、學習工藝知識、提高綜合素質都有極大的幫助和重要意義。

化學類實習報告 篇4

焊接是一種通過對金屬加熱或加熱、加壓同時進行,把金屬加熱到熔化或半熔化狀態,從而把金屬連接在一起的一種工藝。低碳鋼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時廣泛用於焊接件的主要金屬材料。

在老師的詳細講解下,我們掌握了以下基本操作技術:1.引弧。用摩擦法使焊條芯的端部金屬外露,以便進行短路引弧,短路時應立即提起到2~4mm距離,就能使電弧引燃。如果焊條與工件接觸時間太長,焊條會粘牢在工件上,這是應使焊條左右擺動。2.焊條的運動分為沿着焊縫從左向右運動和焊條的軸向送進運動。3.堆焊練習。4.對焊平接兩小鐵棒。

化學類實習報告 篇5

實習目的

1.瞭解xxxxx工廠主要產品、生產狀況

2.瞭解李村河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流程

3. 瞭解青島城市排水監測站的主要水質監測手段

做為應用化學專業三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為期五天(20xx年11月19日—23日)的認識實習,要求學生對化學工業生產有基本認識。從11月20日開始我們先後參觀了xxxxx工廠、李村河污水處理廠、青島城市排水監測站、團島污水處理廠。通過實習讓我們對xxxxx工廠、李村河污水處理廠、青島城市排水監測站的工作原理和生產運作方式有了一定的瞭解,並初步瞭解了紅星化工廠先進的生產工藝、污水處理的流程和先進水質監測儀器及其體系,對化工行業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

實習時間:20xx年11月20日上午

1、企業簡介:

xxxxx工廠為國有大型企業,公司現擁有總資產近12億,職工4800人,年銷售收入11億,年創利税和出口創匯達1.4億和4300萬美元以上。主要產品有鋇鹽、鍶鹽電子化工原材料、油脂化工、橡膠塑料助劑、天然色素及綠色植物精華提取、無機顏料、油漆塗料、精細化工等九大系列上百個品種。其鋇、鍶鹽產品年產15萬噸和12萬噸,並通過ISO9002質量認證,以生產規模、質量穩定性、生產成本、生產環境等創四項世界之最。。我們參觀的是xxxxx工廠下屬鋇鹽廠,營業額為人民幣 3000 萬元/年 - 5000 萬元/年,位於青島市滄口區四流北路。1959年4月1日由振興火柴廠、新興肥皂廠和天成化工廠合併組建而成,時為公私合營的青島台東化工廠。1966年易為現名。翌年改為國營,是山東省無機鹽生產的重點企業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紅星化工廠碳酸鋇已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東歐等國家。其中粒狀品已成為山東省80年代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之一。該廠在1984-1988年,先後被評為省二級無泄漏企業、省一級無泄漏企業、國家二級計量單位;全面質量管理達到省、部和國家標準。1985年碳酸鋇(粉、粒狀)被評為省優質產品,鉻酸酥榮獲國家銀質獎;1986年硬脂酸(一、三級品)被評為化工部優質產品;1988年紅礬鈉被評為省優質產品。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到紅星的主導產業已遷到貴州重慶陝西等地(包括鋇鹽、鍶鹽等),而留在青島的只有鋇鹽。紅星依靠地處東部沿海的市場、信息、技術、人才優勢與西部地區的資源、能源等優勢相結合,實施了“優勢互補、共圖發展”的戰略,使一個舉步維艱的國

有企業迅速發展成“世界鋇王”、“世界鍶王”,他象一顆璀璨的“紅星”正在冉冉升起,在東西部交相輝映。

公司的基本理念:青島紅星企業發展理念——紅星的昨天是零,今天是壓力,留給明天的只有努力—不凡的理念註定不凡的成就。而企業創新理念——每天都有變化,每時都在進步—從中可以看到青島紅星的發展動力。而青島紅星企業管理理念——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公司的經營之道是——向市場及廣大的消費者提供質量穩定可靠的產品,向客户提供滿意服務,爭取更多的客户和消費者的信賴。公司經營理念是——質優價廉,服務客户。

2、實習過程 :

11月20日上午,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來到xxxxx工廠,一位化工廠員工擔當了我們的化工廠實習老師,在他的帶領下開始了我的認識實習。在進入生產區前,化工廠實習老師向我們介紹了紅星化工五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及紅星化工的主要經營產品和經營項目、各種生產工藝。在生產區,化工廠實習老師又以實物向我們介紹了生產流程及生產過程主要注意事項(尤其向我們強調了安全生產問題) 。

3、實習工廠的產品概況(主要產品、新產品種類):

xxxxx工廠建廠時產品僅有碳酸鋇和硬脂酸兩種,到1962年發展為43種,大都是盆盆罐罐、肩挑手提的操作方式。1963年將產品調整為10種。其中,碳酸鋇為出口產品,紅礬鈉和鉻酸酐為市場緊缺產品。該廠通過技術改造擴大生產,形成了鋇鹽(以碳酸鋇為主)、鉻鹽(以紅礬鈉、鉻酸酐為主)、油脂化工(以硬脂酸為主)三大系列產品。1979年引進的濕法造粒設備,於1980年安裝投產後,填補了國內碳酸鋇粒狀產品的空白,並直接出口。1988年9月,該廠兼併了青島東風化工廠(無機鹽中型企業)和青島第三化工廠(中型企業)。產品由原來的8種增至21種。鋇鹽類有:碳酸鋇(粉、粒狀)、硫酸鋇、氯化鋇、氫氧化鋇;鉻鹽類有:紅礬鈉、鉻酸酐、鹽基性硫酸鉻;橡膠助劑有:橡膠促進劑M、DM、cz;還生產硬脂酸、硬脂酸鹽(鋅、鈣、鎂、鋇、鉛)以及精甘油、硫磺、硫化鹼、氯磺酸、硫酸、玻璃着色劑(鉻渣粉)等。

現在的xxxxx工廠的駐京產品和主經行業如下,

主經產品: 硝酸鋇硬脂酸硫酸、

主經行業: 硫化物、硝酸鹽、硫酸鹽、鋇氧化物、硝酸、硫酸、通用無機試劑。

4、生產流程簡圖:

原料輸送→反應罐→冷卻系統→結晶→分離→烘乾→質量檢測

5、綠色生產過程 :

歷年來紅星的產品全部位於“兩高一資”之列,而且以外銷為主,因此,國家出口退税率的調整對紅星的影響非常大。儘管如此,面對節能減排重任,紅星還是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在企業內部把節能和減排結合起來,比如,把在貴州的工廠生產碳酸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硫化氫氣回收製成硫磺,硫磺進而製成硫酸,硫酸又供電解二氧化錳生產。在硫磺製造硫酸過程的同時還會產生大量蒸氣(近18萬噸/年),也回收之後用於再生產。

1985-1988年,該廠共投資927萬元,用於28項“三廢”治理工程。其中,1987年投資81.43萬元,用於鉻渣粉制玻璃着色劑,年產能力為1.5萬噸,不僅可以“吃掉”當年排出的新渣,而且還解決一部分老渣;1987-1988年投資40萬元,對廠區常年堆放的14萬噸鉻渣進行覆蓋,覆蓋面積達1.27萬平方米,解決了飄塵和滲漏造成的環境污染;1987年投資90萬元,對硫化氫氣體回收進行了改造,回收率由45%提高到77%,年增產值52萬元,利税24萬元;1987-1988年投資60餘萬元,為爐窯安裝了除塵裝置,將4台煅燒爐和返燒爐由燃油、煤改為燒煤制氣,成為無黑煙工廠。

其次,xxxxx工廠把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實現資源在企業外的延伸利用。xxxxx工集團從事鉻鹽生產二十餘年,產生大量的鉻渣,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他們將所有鉻渣提供給鋼廠作鍊鐵燒結的原料,到目前為止,20萬噸位鉻渣已全部有效利用完畢,從而成為國內第一家完成根治鉻渣的企業。此外,他們的西部工廠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酸鋇、硫酸鋇廢渣,也全部供給當地的水泥廠生產水泥,形成了循環利用。

實習的收穫和感想

通過這次認識實習,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見識到了xxxxx工廠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以及強大實力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在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和團島污水處理廠我們認識到了污水處理的繁瑣、環保的重要性,並且瞭解了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更讓我們認識到,不僅水資源珍貴,而且水污染的處理更是費財費力。青島市城市水質監測中心的高科技技術與設備,更是讓我們對專業知識和專業設備有了一次充分的認識。此次真是收穫頗豐。同時,我們將課堂學過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相聯繫,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認識到理論和實踐的差距,我們要儘量提高我們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的來説,這次實習給了我很多在校園、在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的機會。這次實習,讓我對自己所學專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且明確了學習方向,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人情方向、端正態度,努力鑽研專業知識 。

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對污水處理廠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周邊的環境較差,影響了周圍居民的健康,廢物沒有合理利用。

相關的建議是,可以將污泥添加一定原料後燒製成空心磚或建築用的瓦片,這樣既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又為城市建設提供了原材料,能起到一舉兩得的功效。

由於我所學知識有限,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不一定合理 , 希望老師能夠加以修改指正!

標籤: 五篇 實習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ixibaogao/2o4ve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