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提高認識優化教法昇華教研論文

提高認識優化教法昇華教研論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 認識誤區 創新思維

提高認識優化教法昇華教研論文

內容摘要:

一、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二、一個公式的啟示

三、認識上的偏差

四、實踐中的誤區

五、理論學習與教研工作滯後下的教師素質提高的幾點思考`

一、 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它是指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它的首要特徵即是重視學習,重視教育,重視創新。“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現代化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因此,在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直接關係到二十一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局,關係到我國能否繼續位於世界科技強國之林,這也是深化當今教育改革的主題。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也指出:“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説,誰掌握了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制高點,誰就能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因此我們要響應黨的“十五大”、“十六大”的號召,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重視受教育者素質的提高,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要站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就必須改變和提高科學觀念及科學思維方式,改變單純的分析方式和應試選拔的教育觀念,努力盡快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軌跡。這也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和重託,是祖國和人民對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更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

二、一個公式的啟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外語教學質量的一個公式,即:

教學質量=[學生(1分)+教材(2分)+社會環境(4分)+教學方法(3分)]×教師

在一個地區裏其中前三項因素基本相同,或者叫相對穩定因素,而教學方法的選用以及教師素質的優劣才是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正如許多有識之士認為,推進素質教育,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根本(柳斌語)。

三、認識上的偏差

在目前中國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乃至社會外語學習,沒有哪一門課程象英語一樣備受重視,備受社會關注,也沒有哪門課教師象外語教師那樣備受青睞,備受寵愛,備感幸運。英語這個熱門專業,,也自然而然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然而我們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應該理智而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當今英語教學中存在種種弊端和認識上的誤區由隱而顯,日見清晰。“當前我國的外語教學已嚴重製約和影響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李嵐清,96年語)。我在這裏簡要列舉一下英語教師在教學理論上認識的幾大問題。

1、 追趕時髦,忽視教學法要服務於教學目的這一原則和中國國情

五六十年代,西方理論語言界以Bloomfield為代表的結構主義佔主導地位,而後Chomsky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將句法作為語言教學的中心。中國的廣大英語教師因此不甘寂寞,緊步後塵以向句型操練為主,語法講解和語法練習為輔的中學英語教材隨即出籠,而教學方法則遵循着語法翻譯法的路子,慘淡經營十餘載。而後到了七八十年代,以Halliday為代表的功能主義橫空出世,一時間,我國眾多教師對功能交際法大加褒揚,紛紛效仿,趨之若騖,樂此不疲。然而他們忽視了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的國情,沒有結合中國學生外語學習的實際語境,食之不化。

我們認為任何一門教學法都應滿足於以下英語教學目的,正所謂“教無定法”,擇其優而用之。因為教學法的基本功能是改革和優化教學過程,而教學法的改革必須有科學根據,要能充分經受實驗和實踐的檢驗,不僅要符合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哲學等多方面的理論或原理,更要符合我們現實社會的需要和現實社會中個人的需要。

a.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基本技巧學習 b.言語基本技能的訓練

c.學習能力的培養 d.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

e.文化素養的提高

2、 過分強調“淡化語法教學”

許多英語教師一味追求交際法的時髦,忽視了應有的基礎語法教學。造成了學生對應有的語言結構和語用規則等一無所知。然而交際法的倡導者Wikins卻認為:英語學習的第一階段可側重rules of grammar, 第二階段側重rules of use,足見語法教學應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利更好地提高學生説、寫方面應用能力。

3、 其他幾個認識與實踐中的偏差

a、視示範課、觀摩課、公開課、研究課、評優課,忽視或不夠重視平時的日常教學。在各種類型的公開課教學中,“作秀”的成分過多,而應實實在在地把較先進的理念和教學手段用於平時教學中,向課堂要效率。

b、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研究和重視不足。很多中學英語老師沒有因人而異地幫助與指導學生選取較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花了很多功夫卻事倍功半,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c、忽視教學檢測與反饋對教學改進應有的指導作用。

d、對中學生語言學習的心理調試與學困生的幫扶熱情不夠。

e、許多中學英語教師缺乏英語理論學習的熱情與持之以恆的精神。

f、對中學生課外英語學習環境、方法及活動開展指導不力。

g、只注重聽説,忽視讀寫。實踐中應大量重視聽讀(語言的輸入)而後發展説寫能力(輸出)。

四、實踐中的誤區

誤區(一)、用英語授課,用漢語不宜

教師用英語授課,多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所能,複習鞏固舊知識,也可提高教師自身的口語水平,這是好事。但對於程度差的學生來説,無疑在聽天書。而且在語法講解和提出具體任務要求上母語可能更直接,更易於學生理解和掌握。

誤區(二)、單詞講解全面開花,例句愈多愈好

有的老師每堂課花大量時間不厭其煩地逐個講解生詞,寫了幾大黑板,自己累了不説,學生又能掌握多少呢。筆者認為不如教會學生如何查字典去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更有效。至於某些關鍵詞彙則要精選典型例句詳細講解,切忌主次不分,個個開花,羅列例句,本末倒置。

誤區(三)、課文背誦越熟練越好,多多益善

眾所周知,背誦典型句型與課文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以便增加大量正確的語言輸入。但倒背如流是不現實的,也是沒必要的,這不僅要花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學生的理解和認識能力未必能得到提高。

誤區(四)、備課中的層次感不強,缺乏對差生應有的關注

有些教師備課過程只參考教參,注重對知識點通盤講解,忽視了將知識分出層次,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施教,沒有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誤區(五)、教師上課滿堂灌,缺乏應有的語言訓練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光有教師的大量講解,而忽視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結果學生在外語考試中可能得高分,卻説不出幾句完整外語,更聽不懂或不能進行普通的日常英語會話。

誤區(六)、對“精講精練”的理解與操作上的偏差

有些教師認為“精講精練”就是少講多練,進入題海戰術,所選試題缺乏新型有趣的意義,或講從來不主動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自己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還有的教師認為“精講精練”就是少講少練,達不到檢測和鞏固已學知識的目的。“精講精練”應以學生而異,其中精選符合大綱、考綱重難點內容的練習為前提。

誤區(七)、對練習或測試卷的講評詳略不當,講評不到位

講評練習課既要考慮時間,一次性講評不要選擇過多的點,要少而精,重點突出,還要考慮到解題思路新穎,新穎而藝術,富有創造性和啟發性 ,以開拓學生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講評課還應注重對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以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誤區(八)、課堂導入與提高的藝術性不夠

“提問——回答”是信息反饋的主要形式之一,傳統意義上的是教師問,學生答。這實質是單向交流的過程,忽視了全體的參與。教師應着重啟發學生問問題,教師幫助其解答,之所謂“師之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且有的教師問的問題之間聯繫不夠,新穎性缺乏,調動不了學生不斷求知的好奇性與慾望,難以達到提問的目的。如筆者在上“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一課結束時,設計瞭如下的問題“Did they set us a good example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 Should we learn from them ? Why do you study English ? Have you found English useful and a bridge to much knowledge ?”等等,通過這樣層層設問,步步求答促使學生去努力思考、去回答、去努力付諸行動。最後得出正確結論:“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

誤區(九)、教師課堂上的語言素質沒有經過精心設計與優化

教師課堂上的語言應極端準確,高度精練與概括,且教師的課堂語言應生動、鮮明、形象,詳略得當,富有邏輯性、條理性和親和力。

誤區(十)、板書缺乏藝術性,甚至模糊不清

板書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生的視覺接受,如若設計不合理,條理不清甚至字跡看不清在對教學效果上要大打折扣。優美的板書設計不管以圖表、線性分析、框架或關鍵詞推理等哪種形式出現,只要設計得當,體現文章線索、脈絡及主要意義,板書工整,對提高教學效果均會起到較好的作用。

誤區(十一)、對不同文化差異及背景知識重視不夠

誤區(十二)、英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全面參與意識體現得不夠充分

誤區(十三)、過多地使用多媒體演示教學,教師由過去滿堂灌改為滿堂按

誤區(十四)、鼓勵學生大膽講英語以犧牲表達的準確、規範為代價

誤區(十五)、盲目模仿名人教育教學模式,失去了個人教學特色

五、理論學習與教研工作滯後下的教師素質提高的幾點思考

站在新世紀的起跑線,立足於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肩負着黨和人民的重託和希望,因此,當今的英語教學對我們教師提出了許多更高的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質

英語教師必須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英語教師應愛崗敬業、勤學苦鑽、個性開朗、愛生如子、為人師表。陶行知之所以能做到“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正是因為他心中有愛——愛教育、愛學生,樂於奉獻。

(二)、教育教學素質

外語教師有自身的`專業特徵。從知識結構講,應具有紮實的專業基本功和較好的現代漢語知識和豐富的應用語言學知識以及其他相關的知識。從教法上看,應以發展學生的智能為出發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研究學法。從教學素質上看,英語教師必須有紮實的功底,過“聽、説、讀、寫、譯”五關,有一定的口頭交際和語用水平,熟悉電腦使用,精通教材內容,有不斷求知、更新及終身教育的思想。從教學能力上看,應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課堂教學的能力,有較強的表達能力,有深刻的感染力和敏鋭的洞察力和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三)、工作方法素質

要虛心向老教師、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對待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即表揚、 鼓勵為主,批評教育為輔的工作方法。

(四)、教育科研素質

英語教師要學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儘快吸收英語國家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做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英語教師要學會自選課題開展實驗研究,積極參與教研活動,撰寫教研論文,改進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從繁重的日常教學中解放出來。凡是教研活動開展得好、有成果或有成就的教師,他們都想方設法努力改進教學與學法,他們的學生就一定能學好。因此我們必須改革教研活動及理論學習滯後或停止不前的狀況,以利更好地服務於英語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五)、教學藝術素質

它體現在:表達能力素質、授課能力素質以及教育機智素質等。美國教育家哈·曼説:“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求知慾的教學,正如同捶打着一塊冰冷的生鐵”。英語教師的表達能力素質至關重要,它表現在:(1)發音準確,陳述簡練(2)通俗易懂,自然流暢(3)生動形象,感染力強(4)啟迪思維,號召力強(5)聲調適中,語速正常

(六)、良好的生理素質與健康的心理素質等

結束本文前的幾點思考:

1、 要培養創新型的人才,教師自己必須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以及為之奮鬥的基本價值取向。

2、 教師必須明白創新精神思維方式的內容:

①獨立性,與他人不同 ②創造性,富於想象

③多樣性,表達方式靈活 ④跨越性,跳躍性的思考

⑤綜合性,概括能力強

3、 教師必須理解創新能力的人格特徵:

①有高度的自覺性,獨立性 ②有旺盛的求知慾

③知識面廣,善於觀察 ④工作有條理性

⑤有豐富的想象力 ⑥富有幽默感

⑦能抑制自己,品質出眾

4、 不斷更新知識,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尤其是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文件、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及課改動向,關注社會,不斷學習。學會與人合作,發揚團隊精神。

5、 改變傳統的以分數為標準的單一評價模式,進行積極評價,找出其閃光點,激活創新思維。無論是評價學校,還是評價教師、學生,我們都應重視對全面完成教學任務的考核,重視對優秀率、合格率、鞏固率及進步程度的衡量,充分引導教師、學生髮揮巨大的潛能優勢,以利更好地開展工作,擺脱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苦惱,真正落實全面的素質教育。

結 束 語

如果説教師是一枝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那麼,我可以説,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正是由千千萬萬這樣的紅燭照耀着,走過許多坎坷,走向未來,走向光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xvyn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