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培訓農業科技論文

關於培訓農業科技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説理文章。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培訓農業科技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培訓農業科技論文

培訓農業科技論文1

1、確定培訓主題、內容

通過提前調研,瞭解當地技術問題和技術需求,決定培訓內容。有的培訓內容是按照項目要求,如新品種推廣,培訓人員主要講解新品種生產性狀、栽培技術、適應區域等;有的培訓內容只是大概範圍,如在講解水稻病蟲害防治時,培訓專家應根據當地病蟲害流行情況,側重講解典型病害,有針對性和時間性。2014年秋季長江下游地區多雨寡照,在農業科技培訓工作中應注重講解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的防治。

2、培訓準備

2.1材料收集

確定培訓主題後,圍繞主題收集相關素材,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選擇題材要豐富,從多視角説明講授內容,有成功經驗,也有失敗教訓;有試驗,也有對照,等。儘量利用提前調研收集的當地資料題材,更有針對性、真實性、親和性。

2.2相關知識整理

培訓是授課老師對相關知識的一次梳理,也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授課老師要認真整理相關知識,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氣候、病原、土質、地域等,知識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必須切合實情,立足實際。農業科技源自田間地頭,也發展于田間地頭,最終服務於田間地頭。每次科技培訓,都是對授課老師農業技術的檢驗,也是接觸實踐的機會。授課老師要重視每次培訓,圍繞培訓內容,充分準備須要傳授的相關技術,多查資料,多驗證,未成熟的技術不推廣,有爭議的方法不宣傳。對農户負責,對職業負責。

2.3演示文稿製作

演示文稿製作是授課培訓的核心部分,所有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信息通過Powerpoint軟件展現出來,好的演示文稿對培訓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Powerpoint課件製作原則:層次清楚、文字簡練、圖文並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重點注意幻燈片文字大小適宜,確保教室後排人員能看清楚。單張幻燈片文字不宜太多,以提綱、概念性內容為主。

2.4培訓會場佈置

農業科技培訓地點多數在村級會議室,培訓前一定要檢查會場準備情況,滿足培訓基本條件。前台要有投影用白牆或白幕,電源插座滿足投影儀和電腦使用,桌椅要乾淨整潔,高温季節備有茶水等。

3、授課

3.1對授課人的要求

農業科技培訓面對的學員是農民,培訓老師穿着應簡單樸素。授課老師隨時準備被農户邀請到田頭、雞舍看苗情、病情。授課老師應當站立授課,一是把自己飽滿的激情傳遞給聽課者,二是能夠隨時觀覽全局,把握學員的反應。授課老師主動將手機關閉或設置為“無聲”,講課過程中儘量不接電話。

3.2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雖然靠自覺,但授課老師的把控很重要。開課前,授課老師應當要求學員關閉手機或設置為“無聲”,培訓時學員不得私自講話、議論。如果有人講話,培訓老師可以提醒不要議論,有不明白的即時提問解答。如果因為授課內容不適用導致課堂講話多,則是授課老師的責任,前期工作沒做好。

3.3

3.3.1忌照本宣讀培訓以講解為主,而不是宣讀講義。除重點概念內容講讀外,忌諱一字不落、從頭到底讀幻燈片內容,以讀代講。建議重點講解概念含義,解釋圖片內容,補充實例等。

3.3.2語言通俗易懂根據培訓對象年齡、文化層次,決定培訓內容難易程度,對農户儘量用通俗語言,少用專業術語,少講原理、病理。用農民常用的計量單位,如面積用畝、質量用斤表示等。

3.3.3內容緊跟形勢授課內容要不斷更新,吸收新技術、新方法。事例、病例也要及時刷新,列舉當地有説服力的典型案例。授課老師講課時可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時事評述,尤其是農業方面,增加一些幽默語言描述,這樣更能增加聽者的興趣。

3.3.4培訓形式多樣性培訓方式靈活多樣,偏重理論學習、方法總結的可用多媒體教室培訓;偏重實踐操作的可走出教室,去田間地頭觀摩學習;也可帶實物樣品到教室一起認識和鑑別。如小麥後期難以除去的雜草看麥娘、菵草,採集實物樣本,再講解控制方法,農户容易看明白,印象深,記得牢。

3.3.5互動交流培訓過程中,隨時歡迎農户提出問題和異議。授課老師通過分析某個農户的方法或現況,以此為案例分析其優缺點、改進措施。授課結束前預留一定時間給學員提問交流,代表性的問題在課堂回答,個別問題在課後解答。互動交流有助於老師瞭解農户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也加深農户對培訓技術的理解。

4、培訓的變化和發展

農業科技服務工作越來越重要,培訓對象不僅是小農户,而且擴大到家庭農場主、種田專業户。培訓內容也不僅是生產中的農業實用技術,還須向產前良種、良畜,產後貯藏、加工等技術延伸,還要了解新農機、新農資、金融保險、市場營銷等綜合技術。農業科技服務人員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適應農業科技培訓發展的需要.

培訓農業科技論文2

一、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的現狀

(一)農業相關的實用科學技術得到了廣泛推廣

如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已進行了三十幾年,農業相關的科學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國糧食增產穩定。與此同時,與農業相關的各項科學技術,如種子處理技術、效果良好的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等,也得到了更好的推廣,這加快了農作物產業的進步速度。

(二)技術教育的培訓取得了比較顯著的進步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農業科技技能培訓,使我國農村中出現了一批具備相應科學知識、具有科學素養的技術能手,那些經培訓之後的學員成為了農業工作中的技術骨幹,不僅具備相關的農業基礎知識,也具備農業科技技術,使農業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更強。

(三)基層的培訓機構的建設相對滯後

科技工作如需在農村工作中進行推廣,則必須加強對基層培訓機構的建設,這將是工作的關鍵。但是,目前由於各省市的各級農業方面的科技培訓學校以及社區中的一些教育培訓資源都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沒有建立長期的、系統的培訓工作,在基層的農業科技培訓機構大多沒有真正的發揮其應該有的培訓功能,有的話也僅僅是形式,因此農民科技水平一直沒有得到更大的提高。

(四)基層培訓形式較少

基層的農業科技培訓多以教室授課的方式進行,結合網絡電視、多媒體等傳播方式的比例較少,這不僅影響了農民培訓的效果,還影響了農民們的聽課積極性。

(五)具備培訓水平的人才較少

我國農業科技人員知識老化嚴重、年齡結構需要調整、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能適應現在科技程度較高的農業、特色產業的人才較為缺乏,使得我國的農業工作進步速度提升不大、制約着我國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的發展。據調查,參加農業科技培訓的人員基本存在學歷低、學習水平較差等客觀現象,加上培訓人員知識逐漸老化,跟不上更新換代的速度,培訓人員相應的待遇較低等都是培訓人才隊伍的不安定因素。

二、加強農業科技培訓的重點

(一)加強對農民的市場經濟相關知識的培訓

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已經過去,現如今的經濟形勢相比之前更加緊迫,我國經濟正步入“新常態”階段。在這平穩發展的市場經濟階段,中國正面臨着一系列的機遇以及挑戰,市場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等的出現,將會對傳統的農村的經營規模及農户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農民對現行市場經濟相關知識的瞭解。

(二)加強對農業相關標準等知識的培訓學習

現如今,市場上已經頒佈了約40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以及農藥的安全生產技術,把這些技術傳授給農民,這樣就可以讓這些標準真真正正地落實到農業生產第一線,並建成一系列高水平的符合標準的生產基地、全面的提高農業生產的無公害水品、從源頭上加強處於農業生產第一線的農民的環保意識,從而間接的提高了經濟效益。

三、加強農業科技培訓的途徑

(一)使用多種形式進行農業科技培訓工作

1.第一線課堂。通過讓農民在田間地頭所設的課堂進行學習,教育形式採用非正式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與培訓教師的互動性,在實踐操作中加強每個參訓學員的培訓積極性,提升學員的課堂學習效率,並可以有效的激發參訓學員對各種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2.多媒體教學。除了在第一線課堂進行學習,將最新出現的各種與農業有關的科技成果帶入到培訓課堂中來還有另一個提高學員培訓效果的方法,那就是在集中授課的時候採用多媒體的方式配合理論教學工作。

(二)加強農業科技培訓活動的宣傳

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各種傳媒也得以迅速壯大,這也就為農業科技培訓的宣傳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農業科技人員不僅要對農業科技培訓質量及數量進行加強,還需要加大在各種傳媒上的廣告量及宣傳力度,如在網絡、電視機、廣播、微博、微信等。這樣也可以讓科技培訓這一名詞及有關基礎內容更加為農民所熟知,也就間接的提升了農民參加類似培訓的積極性。

(三)健全農業科技培訓體系

在如今農業科技的基礎上,建議全國各市縣的農村增設農業科技培訓點,每個地區的農業科技培訓統一管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農業科技培訓體系,將對本地區農民進行科技教育培訓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協調本地區的教育資源,分批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結語

四、總結

綜上所述,由於農村存在着特殊的環境、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緩慢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薄弱的經濟基礎,這就使得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的進行存在一系列的阻礙,也就造就瞭如今的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現狀,但是通過有效的、合理的措施和方法也可以讓農業科技培訓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並取得很好的.效果。

培訓農業科技論文3

摘要

隨着時代的向前發展,科學技術給各行各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也不例外,通過新型科學技術的應用,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各種農作物產量顯著改善,在質量上也得到了良好的改進,通過新型科學技術的應用,古老的農業煥發出了新的蓬勃生機。各地開設了相應的農科推廣站,但在當前的基層農科培訓工作中,存在着農户缺乏組織、供給關係錯位、科技適用性弱、工作主動性不足、推廣效果不理想、培訓方式單一等問題,無法有效地起到應有的良好效果,幫助我國農業實現現代化轉型升級。對此,必須構建出新的基層農科培訓模式,對其進行不斷優化,改進農科服務方式,實現服務水平提升,才能更好地將科技理論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成果,更好地幫助我國經濟向前發展。

引言

想要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活中的生產勞動成果,就必須通過成果轉移、轉化、普及等一系列過程。作為實現農業科技成果進行轉移、轉化、普及等方式進行推廣的重要方式之一,科技培訓目前在農業生產行業中被管飯應用,受到了來自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支持力度也正在逐年增大。但因為農業科技成果需求呈現多樣化態勢,目前已有的農科培訓模式主要採用政府指導作為動力,專家成果為主要內容,通過從上到下的組織培訓方式進行推廣,在進行培訓時容易發生培訓內容和實際生產工作內容不符的現象,對農户參與科技培訓,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造成了嚴重打擊,導致當農業科技開發、推廣及應用等工作缺乏積極性,對農業科技水平提升及成果轉化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根據相關調查統計,能夠進行成果轉化,實現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僅為50%左右,這樣一方面造成了極大程度的科技資源浪費,同時對農業發展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探索構建更加貼合實際農業生產需求的新型基層農技培訓推廣模式,實現農業科技推廣效率的有效提升,更好地幫助我國農業向前發展,實現現代化轉型升級。

1、傳統農科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作為實現農業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實現現實生產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農業科技培訓可以更好地幫助農業技術實現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產業結構合理調整,農業市場競爭力提升,幫助我國農業更好地進行發展轉變。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培訓推廣工作,在人力和物力上都投入了大量支持,並開設了相應的各類項目及資金,以便於實現農業科技水平提升,農民收入有限增加,農業良好發展。但因為科技培訓推廣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來進行主導,在培訓方式上也採用了由上到下的培訓模式,針對性較差,無法滿足實際農業生產的需求,農户被動接受成果,無法將其主動性調動起來,導致科技成果普及效果不理想,無法取得理想的科技傳播效果,影響到了農業科技普及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造成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1主體錯位造成培訓內容脱節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農業生產水平,更好地促進農業發展。國內近年來對於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十分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為在進行資金立項使用時,政府發揮出過強的主導性,未能正視農業生產方的實際需求,在進行實際的農業技術培訓工作時將項目任務作為導向,過度強調培訓規模和培訓數量,在質量及效果上缺乏必要的評價指標。同時作為科技成果的主要擴散主體及創造者,相關專家未能與具體培訓對象在開展科技培訓親進行溝通交流,只能一股腦地將自身科研成果傾述出來,未能做到大眾化、日常化,沒有考慮到接受培訓農民的實際接受能力,導致農民在進行培訓時不知所云,未能弄明白專家要説的是什麼。再加上未能開展實際演示,缺乏實際的田間培訓指導,對農民學習積極性造成了嚴重打擊。基層專家對相關新技術、新品種瞭解程度不足,未能對農民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導致目前農科培訓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培訓內容和實際生產內容不符的問題,影響到農業技術培訓推廣效果。

1.2農户組織程度不足

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時,固然需要技術提供方來向受眾進行技術提供,但在進行推廣時也需要受眾、媒介等多環節進行配合,才能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實現農業生產水平的有效提升,在當前的農業技術基層推廣工作中,項目任務僅僅停留在培訓多少人上面,在實際培訓過程中,在完成硬性指標的前提下,片面地要求知名專家來對行業影響力進行提升,忽視了具體工作的面向羣體,未能充分考慮農户自身素質、技術難易程度、農户技術需求等多方因素,導致培訓農户對培訓內容接受及應用動力出現削弱,同時目前農村地區大多數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留守務農人員相對文化素質較低,接受能力較差,部分農村農業發展水平較低,農户缺乏典型示範,無法有效地進行接受學習,進而嚴重影響到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

2、新型農科培訓模式的構建

2.1構建現代農業創新主體

隨着現代農業在經濟層面上的進一步發展,市場體制逐步完善健全,在目前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政府、科研機構所扮演的角色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過去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政府和科研單位負責進行人力物力支持,扮演着主導者的角色,在這種模式下,政府主體目標及科研機構科研選題無法做到與實際農業生產需求及市場選擇進行有效吻合,雙方激勵機制之間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將會導致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內容和實際農業生產需求之間存在差距,缺乏實用性,對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對此,在新型農科培訓模式中,政府應擺正自身位置,將創造有利環境條件,存進技術創新作為首要任務,並實現對市場的有效監管與保障,對於具有一定公益性的技術,政府負責進行承擔,而具備經濟效益並可以滿足市場經濟需求的新技術,則應當發揮出市場運行機制,實現產業化轉變,並且引導鼓勵農業企業、示範户等農業經營生產單位或個人,共同參與到農業技術的創新推廣工作中,建立起以科研機構、示範户、農業生產組織、農業企業為主,政府監管為輔的新型現代農業技術創新推廣結構,實現供需關係一致,更好地實現產研結合,滿足技術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雙向互動,增強農業技術創新活力,扭轉當前的供需脱節現象。

2.2實行高效推廣機制

技術創新的價值正是通過技術推廣來得以實現的,如果無法進行有效推廣,相應的技術創新價值自然會大打折扣。在農業技術培訓推廣體系中,推廣工作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農業技術的推廣方式在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及指導型、交互型、傳播型,通過政府及科研機構進行傳播的方式屬於指導型,也是當前最為主要的傳播模式,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幫助農業技術進行推廣,但隨着時代的發展,已經逐漸無法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運行效率較低,面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推廣主體之間交流及網絡信息技術來實現互動傳播,對傳播型推廣模式和交互型推廣模式進行發展,對之前的指導型推廣模式進行補全,構建出綜合高效推廣機制,更好地發揮出推廣效果。在新型的高效推廣機制中,一方面政府應當對其在公益農業領域中具備的主導作用進行發揮,創造出良好的制度條件及政策扶持體系,另一方面,鼓勵民間推廣組織參與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通過產業化組織來構建利益聯合體,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根據市場需求來多渠道推廣農業技術,有效提升農業技術的推廣效率,實現科技培訓效果的有效提升。

3、總結

通過基層農科培訓模式,可以有效地將各類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成果,更好地帶動我國農業實現現代化轉型升級,在開展新型農業技術培訓推廣工作時,應當做到培訓內容符合實際農業生產需求,推廣模式創新求變,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效果,實現我國農業向前發展。

標籤: 培訓 論文 農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wmn0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