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現代傢俱設計的優秀論文

關於現代傢俱設計的優秀論文

[摘要]日本設計師倉俁史朗將現代設計理念、先進技術和日本傳統美學思想進行融合,在實踐中探索自由和內在的設計途徑,獨到的展現出傳統東方智慧對當下文化的響應。設計中藴含着跨文化的多重象徵意義,通過流行語言的轉喻邏輯、設計元素的形式遊戲、地域材料的語彙轉換等方面的創造性表達,向觀者傳遞出文化內涵、社會價值以及對當代設計的思考。

關於現代傢俱設計的優秀論文

[關鍵詞]現代傢俱設計論文

倉俁史朗是日本當代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設計大師。作為孟菲斯集團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設計創作中,面對現代主義理性、規範性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法並沒有完全顛覆和批判,而是嘗試運用東方固有的審美思想和生活理念去融合與化解。他的設計作品因此散發出感性、率真的氣質,受到藝術和設計界廣泛的歡迎,被巴黎、紐約、東京等現代藝術博物館爭相收藏,並獲得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藝術勛章。雖然倉俁去世多年,但他獨樹一幟的設計語意仍然是當下設計思潮中最值得關注的現象之一,為長期以來受功能主義約束的設計領域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氣息。

一、流行語言的轉喻邏輯

20世紀末的歐洲,藝術不再僅僅被高高在上的精英消遣,而逐漸失去它激進、獨立的特徵,其表現形式開始迎合日常生活審美趣味和便於供大眾閲讀。這種現象歸結於語言的變化,音樂、電影、繪畫、雕塑、建築、藝術設計與流行文化開始交織和互融。倉俁就是受當時流行主義理念的影響,認為設計應該採用通俗化的文化形式和語言,希望設計作品具有像娛樂明星所具有的那種迅速的曝光率和知名度。而音樂和戲劇是當時最能被大眾接受和認可的藝術形式,這給倉俁提供了創作靈感和文本式樣。倉俁設計參照劇本編排樣式,包括對題材合理的組織安排,使得設計線索明朗,結構一目瞭然,再通過典型元素和影像的串聯來描繪形象、場景,同時充滿對生活內容的隱喻體驗。就像“布蘭奇小姐”椅子(圖1)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戲劇《慾望號街車》。劇本圍繞主人翁布蘭奇迪布瓦小姐的糾結和對立、現實與幻想的生命歷程展開。長裙上的玫瑰、幻覺中的波爾卡舞曲等典型元素展現出工業文明在消解傳統和外來文化的同時,實現自我消解的現代隱喻。倉俁通過有機玻璃類似於水的透明素材,加上隱喻的符號——玫瑰在生活場景中再現影片迷茫、漂浮的感覺。在西方歷史、神話和宗教詩歌中,玫瑰和水都帶有生命無常的複雜意味。封存在有機玻璃座椅中的玫瑰花已經死亡,其形態卻展現了“永生”之美。用透明椅子和玫瑰花的形態來借代被裝飾性的生命,象徵着對生的慾望和死亡的恐懼。影片中展現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衝突。充滿幻想的布蘭奇小姐代表着傳統的高雅文化,在完全對立的斯坦利代表通俗化的工業世界中掙扎。這些都隱喻指出,現代主義對設計和設計師慾望的束縛,並將其視覺形式化。在現代設計中關注的是功能性和與之匹配的形態、形式的“同一性”,排除那些象徵性的“附加值設計”。對此倉俁通過透明性和飄浮性來解釋消除物質性和功能性的方式。玫瑰花瓣的美麗和荊棘的危險產生的對比,引發人們各式各樣的聯想。在有機玻璃的透明空間中,符號不經意的漂浮和相逢,不可替代的象徵性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給予文脈和情感的一定的迴應和尊重。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有豐富多樣的解讀方式,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二、設計元素的形式遊戲

現代設計全球化造成大眾審美趣味的趨同,設計反映的不再是設計師個體的審美意識,而是站在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立場上。這種一元化的思維模式使設計形式單調與生硬,缺少情感和記憶。而多元建構的後現代主義擁有更復雜的造型語言和突破傾向,在敍事上注重技巧和開放性;力圖打破封閉的空間,為設計元素的多元消解、拼貼、戲仿等手法提供可行性,鼓勵和啟發設計師在設計活動中產生不可界定和顛覆性的審美認識。不可界定與其説是否定形式,不如説是追求創作中的自由,特別是形態表達方式上的自由。“新的功能就是新的自由”[1]。倉俁史朗的設計思維遊離於現實與虛幻、具象與抽象之間,關注於點、線、面等基本元素自身的表現力,選擇可變的、不穩定的邏輯關係,用誇張的設計手法和多方式組合關係來營造奇幻舞台般和無法預知的意外效果。點是造型語言中最基本、最簡單又是最活躍的單位,運動性是其重要特徵。單個點具有向心性的運動傾向,多個點有關聯性的運動傾向。在“撒開的點”桌子中(圖2),他用白色水泥作為基底,將那些帶顏色的玻璃、碎石,從牆壁、地板、桌子上潑灑出去,形成碎片“點”一樣的素材。這種直接潑灑方式把發自心靈深處的宣泄和精神詮釋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點的潑灑形態呈現出自由的運動性,本身就有着極為尖鋭的個性,雖然潑灑顯得雜亂沒有規律,但表現出來的藝術效果卻是非常的協調和具有視覺衝擊,無形中達到了無意識性的審美效果。倉俁史朗設計的自由源於想象,“虛無”則是想象的本質體現。點的運動軌跡構成了線,在空間中自由地變換延展,偶然地交織到一起,帶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倉俁把線形象化的定義在人的情感波動上,將其他元素融入到光線、色彩中轉化為“虛無”,使直線、曲線、折線呈現出更有力度的形態,賦予不同的精神特質。就像在“光架子”陳列架的設計中(圖3),為使陳設的意義更加明確化,倉俁把熒光燈管隱藏到陳設架的內部。模糊的光從“線光源”擴散成了“面光源”,但均勻的面光源使得面相交處的折線更加突出,面的消隱使得架子的實體“虛無”。放在架子上的展品,猶如失去重力一般的懸浮在空中。倉俁通過形式遊戲打破固定化和概念化的造型體系。現代設計利用水平線和垂直線的交叉形成塊面,再添加一些簡單的造型元素,不同比例的形體、色塊、構造的組合所呈現出來的感受是動靜與冷暖的和諧統一,最終形成平衡安靜的情感空間和視覺美感。如果一旦加入複雜的圖形元素,這種平衡和諧將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遊戲性。在“金字塔抽屜”這件作品中(圖4),除了純淨的色塊和線型外,沒有其他的元素,更談不上有“節奏韻律”的造型。但通過不同的使用者“偶然”擺佈形成奇妙的互動關係,使得原來似乎毫無內容的色塊,自然演變成包含着無限可能。鮮亮的純色塊樣片般的排列,與色線進行着小範圍內的分割,在對比的兩極彩度和明度之間被非常自如的運作和調整。線型和色塊組成的面像魔方一樣不斷地變化排列,自由地抒發着設計師詩意般的情感。在倉俁看來,設計創作和使用體驗不應該滿足於現有模式,而是主動抓住形式中的“遊戲過程”,進入一個自由創作的場所中,設計師、使用者展開自由的想象,在作品使用和形態上產生創造性的互動。

三、現代材料的語彙轉換

對於新的自由的追求,源自對現有傳統限制性的突破性嘗試。當後現代脱穎而出的時候,首先就遇到“如何對待傳統的問題”。[2]倉俁認識到,要想超越由整體、理性構成的現代主義固化框架,就必須藉助傳統在新的設計語言上尋求突破。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人造材料取代自然材料成為趨勢。材料是設計的物質基礎,因此現代材料與環境的生態諧調,與傳統、當代的文化銜接是設計面臨的基本問題之一。倉俁史朗對材料語彙的傳統再現和轉換,是使現代材料體現出傳統文化的識別性,在感官上引發設計意圖、人文情感的共鳴。他辯證地看待材料的真實性觀念,不覺得只有木材等天然材料才温暖有感情,對水磨石和有機玻璃(丙烯酸樹脂)、金屬絲網等現代人造材料持開放態度,原因之一是它們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水磨石象徵着日本的玉石情節,有機玻璃有類似於水透明、乾淨的特質,金屬絲網則體現了傳統的編織工藝;另外人造材料具備模仿物的特徵,又可以循環使用。相對於打着生態旗號,無休止的使用原木、天然石材的設計師,他是真正的環保主義者。

1.材料的感性屬性表現轉向

材料的表現性主要體現在知覺審美上,並引起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及情感與文化反應。日本文化長期受禪宗美學的影響,整體呈現出“虛無”透明性、“空靈”漂浮感的視覺審美體驗。倉俁在1976年設計了“玻璃椅子”作品(圖5),其輕盈的外觀形態和透明空間形式產生了反映傳統材料精神的視覺效果,這源於玻璃本身視覺上對光的透射、反射和折射的特質。對於地域材料文化屬性的表達來説,玻璃是一種積極自我情感表現的媒介,與造型、色彩、質感與肌理相比,“透明性”的表現力更為直接。透明的目的是追求看不見的存在,是對空間和構造的多重解讀。體驗者將身體依靠在非存在、無重力感的玻璃椅子上,會感覺到飄浮在空中的效果。椅子融入絢麗光線,自身的形態結構處於漸隱消失和相互疊加的狀態,坐的主體性得到了清晰呈現,營造出虛幻流動的空間氛圍,表現出更加豐富的視覺細節和趣味意藴。玻璃用視覺上的“虛無”和“無重力”模糊和消解了設計的功能性和材料的承重感,打破了人們對材料載體重力傳遞的慣性認識。穩定的椅子造型和令人不安的材料視覺感使人產生戲劇性的`情感體驗,呈現出知覺與情感屬的雙重屬性。人造材料的感性屬性不僅通過其視覺屬性體現出時代精神,建立了與原有歷史環境間的幾無障礙的視覺聯繫與支撐體系的技術審美屬性,也被賦予了重構社會與文化的象徵意義。

2.材料的情感認知與表現

倉俁曾經在意大利工作和生活,變幻莫測的歌劇語彙給他的創作帶來靈感。“間奏曲”是意大利歌劇插曲中的專業語言,原指歌劇劇目承接之間穿插的喜劇和音樂小品。後來引申為在正式流程中偶發的“驚奇”效果的非正式表演。本土資源的匱乏造就日本人對藤竹等天然材料所具有的感官體驗情有獨鍾,透明精巧的編織結構體現出情感層面的象徵性、柔軟性和温暖感。人造材料同樣可以通過造型變化、構造方式、連接的疏密層次和比例尺度,形成輕薄通透的表皮編織質感來實現設計語彙的轉換。如著名的網格沙發椅“月亮有多高”(圖6),倉俁試圖把一系列並不相關的要素如新技術、擴展金屬、環境的性格、文化的吸引力等和使用者的意識形態等連接起來,消解不同領域之間的界限。椅子以沙發的形式來界定設計對象,用“間奏曲”概念表達了對多元審美的迎合態度。沙發椅視覺上形成柔軟圓潤的感覺,卻在材質上使用異質感的金屬否定這種形態,表現上採用鏤空網狀的編織結構,與原有實體造型、材質特徵形成反差。這個作品展現的是一種非邏輯性的材料與造型結合,沒有表達出觀眾期望的傳統形態。這種設計手法去除“物質性”,打破了輪廓的封閉性,材料簡單但視覺上形成多層次的疊加,弱化、模糊了傢俱的尺度。光線和空氣在表皮與空間之間自由流淌,通過對功能的分離與層次疊加,從而促成實體的消解,將錯綜複雜的內容演變為不同心靈交匯的間奏曲,不但包含着多元的創造性,也產生無限設計導向的趨勢。

四、結語

倉俁史朗的設計在全球掀起一股“倉俁震撼”設計風潮,其傢俱作品在體現後現代主義設計審美特性的同時,更反映了日本的設計哲學,實現了對現代主義的超越。其開放的形式思考、感性的造型語言和透明的材料表現顯得輕鬆且包容,不排斥和諧和矛盾、曖昧和明確、簡約和複雜的並存,使設計變得多姿多彩。但同樣,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倉俁史朗的設計也不例外。他那些包含經典元素和隱晦語意的設計雖然藝術水準很高,但一定程度上脱離了滿足日常生活功能作為設計前提的規則。他帶給了設計界不一樣的視角和情緒,世界特別是亞洲地區的設計師對此受到觸動和啟發,開始重新思考功能決定一切的現代設計觀念。倉俁史朗的設計可能因缺少實用性而無法大規模生產,但他不甘束縛的設計觀念和其新穎獨特的設計形式不能被遺忘。

標籤: 優秀論文 傢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wezg0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