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第一篇:構建高中現代體育教學模式的新理念

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摘要:通過對現有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分析和歸納,從中可以發現我國現有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仍然存在着許多的問題,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師生關係來看都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針對這種現象,開始有人提出了對高中體育課堂進行優化改革的問題,即構建高中現代體育教學模式的新理念。

【關鍵詞】高中現代體育;教學模式;新理念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教育事業也在不斷髮生着改變,在經濟基礎得到滿足的基礎之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教育事業的發展,關注着學生的成長和變化。高中體育的教學也不例外,新課標要求高中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簡單地掌握運動技術,而是要從各方面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構建更合理科學的現代體育課堂,本篇文章就將討論關於構建高中現代體育教學模式的一些新的理念。

1教師要確立鮮明的指導思想、科學的教學內容。

1.1教師的指導思想應具有鮮明性

現代教育的思想有許多種,其中包括現代教育的指導思想、教育理論以及相關的教育觀念,現代教育的思想融合了當今世界教育的各個內容,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展示了它的鮮明性,主題明確,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潮流。比如“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等等,這些思想的提出都很好地體現了現代教育的主題思想,讓教師在心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對於高中現代體育的教學來説,教師也應該樹立這種觀念和思想,進行科學合理地教學。

1.2教師教學內容應具有時代性

隨着越來越多的學校在體育教學方面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教育思想和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不過伴隨着這種改革出現的新問題就是體育教學內容的合理性。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除了要遵循正確的指導思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學內容要具備一定的時代性,要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發展,不能一味地遵循以往的教學方法而不懂得創新。樹立嶄新的教學內容的觀念對高中體育教學的階段來説有着重要的意義,首先教師要時刻注意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系統的全面的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其次教師也要注意把握體育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分析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因材施教,將教學效果發揮到最大程度。

2不斷優化教學的組織形式,發揮組織形式的藝術性。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科目,體育教學的過程也是學生的一個全身心主動參與的過程,而學生參與程度的深淺則是受其思想情感以及一直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的,絕對不能將高中現代體育的教學固定成某一種模式,而是要隨着各種外部因素和內部條件而不斷變化發展的。所以就要求高中體育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的組織形式,採用各種不同的手段進行體育的教學,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他們的意志力,並且深化他們的思想觀念,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體育的觀念和意識,同時也採用各種方式對教學過程進行調節改善,採用獨特的和藝術的組織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體育的興趣。比如在進行高二的體育埃及偶像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意識到他們已經接受過一年的高中體育的教學,所以要在已有的基礎上讓他們更加優化自身的身體素質,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教師可以將學期的教學目標分成不同的幾個階段來進行,每個階段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每達成一個再進行下一個目標的進行,而這些目標的設置都可以圍繞學生的特點來進行,訓練他們薄弱的環節,讓他們掌握到更多的體育技能。最後也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的組織形式,由於高中學生已經具備許多獨立思考的能力,所講教師要在設計教學的組織形式的時候要充分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3創造和諧的教學氣氛

要想做到真正全面提高高中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就要注意達到教學各要素之間的和諧統一,全面發展。

3.1任務方法的和諧

高中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必須要注意到教學任務的明確性、科學可行性。而教學方法是為教學任務所服務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趣味性與實用性並存,在鍛鍊學生的素質、達到教學效果的同時不斷培養學生對於體育的熱愛和興趣。

3.2內容與形式的和諧

由於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所以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和體育素質必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教師要尊重這種差異性,並且根據學生學習不同內容時的表現來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做到形式和內容的高度統一,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組織不同的教學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質量。

4結語

目前階段來説,我國高中現代體育的教學方式還是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間,所有不管是從學校還是教師的角度出發,都要不斷轉變體育教學的思想和理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高中現代體育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和豐富的魅力。

參考文獻

[1]R.M.加涅著.學習的條件和學習論[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2]曲宗湖,楊文軒著.現代社會與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

第二篇:高中體育的分類教學模式探討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我國教育正逐步邁進素質化,為了響應政策號召,我國高中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的轉變。文章主要探討的是高中體育教學,在闡述分類教學模式理念、作用的基礎上,通過列舉實例的方式進一步探索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的分類教學模式,以促進我國體育教學模式的轉變、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自主鍛鍊

個體良好的身體素質與鍛鍊離不開,通常情況下,鍛鍊與體育緊密相連,為了幫助我國中學生羣體塑造良好、健康的體魄,促進身體健康成長,對我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不再單純關注學生的筆試成績,將學生體能、身體素質等都列入考核體系,體育教學地位得到上升。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增強體能,培養學生的自主鍛鍊意識和能力,本文就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展開探索。

一、分類教學模式

當前,我國教育教學模式呈現出大一統趨勢,學生個體分類管理、分類教育意識比較缺乏,在某些思維狹隘者的眼裏,甚至認為分類教學就是對部分學生羣體的歧視,是教育不公平、不公正的表現。雖然分類教學模式在我國部分人羣眼中並不可取,但是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看,這一教學模式無疑是與其高度吻合的,與新課程改革中的相關要求也是相符的。分類教學模式產生的理論基礎是“因材施教”,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採用分類教學方式、方法是極其必要的,首先,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是有所不同的,有些人喜歡足球、有些人喜歡籃球、有些人喜歡乒乓球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如果對其進行強制性統一活動,難免影響部分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其次,不同性別學生在體能上有一定的差距,在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就不可能要求所有同學們都進行某一項體育運動,這兩大現實因素表明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採用分類教學模式,以學生個體為出發點,幫助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緩解學習壓力。

二、我國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分類教學模式探討

目前,我國高中體育教學主要採用的是老師演練相關動作,學生反覆模仿、重複練習這些動作的教學模式,這種機械的、古板的、單調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學生的實際需求。這種教學模式、方法反映出我國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將通過具體事例對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進行詳細探討。

(一)根據興趣劃分類別,實行分開教學。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體系構建中,可以在每學年開學之初,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詳細瞭解同學們在體育方面的興趣愛好,並根據統計的數據整理分析,按照不同類別興趣排好體育教學課程,將同一愛好、同一興趣的同學組織起來,因材施教,分開教學,實現高中體育分類教學。例如:教師在教授籃球課程這一內容時,在做好相關準備活動和動作演練示範之後,可以根據之前統計的學生的運動興趣愛好,將有同一興趣愛好的學生分類分組,並在這一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自主參與,授課教師對每類興趣下學生的運動活動進行具體指導即可。既能確保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滿意度,又能很好地實現體育鍛煉的效能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按照興趣、愛好組合在一起的學生能加深彼此之間的交流,強化對某一類體育運動的認同感,有助於學生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長期、自覺地進行身體鍛鍊,培養運動鍛鍊身體的意識、能力,促進青少年羣體健康發展。

(二)劃分運動小組,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隨機、靈活地劃分運動、鍛鍊小組,但要注意的是運動小組劃分的標準。在初次體育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意願劃分小組,也就是學生自由組合,因為體育教學課程從一定程度上説就是讓學生進行放鬆鍛鍊,緩解學習的緊張感,放飛自由。在後續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性別、愛好及體育活動項目的需要進行小組劃分,並在分組之後增添一些大規模人員參與的運動項目,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體育活動,使大家得到充分的鍛鍊。例如:在學習乒乓球這一課程內容時,老師可以先詢問學生是否有已經會的且認為自己技術還行的,將已經會此運動的學生分組,讓他們自由鍛鍊,而針對剩下的那一部分不會的同學進行單獨動作演示和指導。在這一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交流,瞭解學生的心理情況,及時給予指導、開導。在教學任務即將完成,在學生經過一定時間學習鍛鍊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小規模的乒乓球友誼比賽,對一個教學班的同學兩兩劃分,讓他們在運動切磋中放鬆心情、鍛鍊身體,並加深情感交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高中體育在分類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高中體育分類教學過程中,在瞭解、滿足學生個體需求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團體榮譽感、全局觀。體育教學中的分類教學並不是分裂,並不是為學生之間形成各種形式的小團體提供平台。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強化這方面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其次,高中體育教學在整個高中學習階段中所佔的比例是非常小的,由於課程稀少,因此分類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做好相關安全工作,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高中體育課程並不都是實戰演練課程,也包括理論知識,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多給學生講解一些急救方面的知識,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進行急救實戰演練,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在高中體育分類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全局意識和安全意識,讓學生遇到突發事故時迅速、快捷地做出應急、自救、他救反應和進行簡單的處理,保證人身安全。

參考文獻:

[1]李鵬程.關於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201-202.

[2]曹衞崗.推進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實踐的途徑[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10:135-136.

[3]盧明.關於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29:140+142.

[4]肖健歡.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16:120-121.

第三篇: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探討

現階段,隨着我國教育教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體育教學正面臨着新一輪的改革,不僅要促進高中生的身體健康發展,而且還要促進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因而必須要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既要讓每一位學生掌握基礎的體育理論與技能,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走向未來,通過參與體育實踐活動來鍛鍊體魄,推動學生的心理素質始終朝着健康而又良好的方向發展,形成獨具魅力的人格。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講授專業且科學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一、當前我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

1.體育課時不足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部分高中學校才開始意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但其重視程度要遠遠落後於語數外三門主科。很多學校將每週的體育課時縮至為兩個課日寸,但還是存在三門主科佔用為數不多的體育課的現象,進而導致體育課時不足。

2.課堂教學模式僵化,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

根據大量的文獻調查與實踐調查,筆者發現:高中體育教學模式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和要求,體育課程內容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但目前的體育教學內容仍然以足球、田徑、乒乓球、籃球以及鉛球等諸多常見運動項目為主,尚未開發和研製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冰凍了學生的思維模式,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3.體育教學資源不足,場地緊缺

(1)教師資源因為大多數高中教師人員都超出了編制,而學校又側重於文化教育,所以忽視對高素質體育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這也在無形之中導致了體育教師資源匾乏,教師資源規劃不合理,無法為高中生提供充足的體育教學師資力量。新課改強調全方位培養高素質人才,並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不僅加重了教師的日常教學任務,而且也給大多數教師帶來心理壓力,從而造成體育教學工作缺乏激情,不能有序地開展教學計劃。(2)場地資源和體育器材資源場地資源和體育器材資源是開展體育實踐活動的前提條件,然而大部分高中學校只重文化課,對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等諸多資源投人較小,這也使得體育户外活動充滿了巨大的挑戰性。體育器材不能及時地分配到學生的手中,體育活動場地也無法給予學生充足的活動空間。尤其是那些需要單獨活動場所的體育運動項目,比如網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及游泳池等大型體育場所,這些體育教學基礎設施的缺乏使得體育課程教學範圍明顯縮小,不利於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實現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的具體路徑

1創新體育教學方案

創新體育教學方案是開展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基礎,也是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創新體育教學方案應建立在高中體育課程標準的基礎之上,高中體育新課標明確要求體育教師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和能力。因此,只有真正理解高中新課標的內涵,才能制定出符合新課標發展的教學方案。

2.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融人到實際體育教學中去

隨着我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進步,多媒體技術已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發揮着巨大的優勢,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也是如此。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既能為學生營造相對寬鬆的學習氛圍,同時又能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對體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成效。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僅僅依賴於教師的動作講解和行為示範,而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洗禮”,因此這樣的枯燥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於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倘若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融人到實際體育教學中去,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反覆觀察視頻中的動作要領,建立相對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實現針對性教學。

3.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手段

創新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源泉,而創新對於高中體育教學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國高中體育教學要重視對教學手段進行革新,不斷豐富體育教學手段,改變傳統的被動式模仿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化被動為主動,不斷增強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對體育課程學習的激情。

4.增強高中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情感

此外,高中體育教學要增強高中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情感,掌握必要的體育常識與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遵循終身體育鍛煉的原則,不斷促進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具體而言,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要了解學生的體育素質和興趣,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運動,培養他們對各類體育項目的學習興趣,這不僅能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的作用,而且也有助於學生掌握一些必備的運動技能,培養積極的體育習慣。

三、結束語

在高中體育教學新型模式之下,教師不僅能將有限的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地劃分與科學地配置,而且也充分展示出高中生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去,從而進一步培養他們的體育創新思維,提升體育學習能力。此外,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也有利於全面提高教學主體的身心素質,實現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為現代社會輸送更多高技能、高素養的體育優秀人才。

第四篇: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分析

【內容摘要】隨着新課改的不斷實施,高中體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經過多年的教育研究發現,其中分類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那麼,應該如何對高中體育進行分類教學呢?本文將具體的進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一些有效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類教學

眾所周知,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只是為了應試教育,許多教師在上課中一般採用“四部分”結構模式: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並且整個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限制學生的發展。隨着高中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這種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於高中的體育教學。在現在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就是分類教學模式。所謂的分類教學模式就是在充分尊重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按照學生的不同個性和體質,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劃分,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健康發展。那麼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如何進行分類教學呢?下面,我將根據我的教學經驗簡單來談一談。

一、立足學生現狀,靈活分組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我們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總結學生的學習現狀,多和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才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當師生關係融洽之後,學生才會更加願意學習體育。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做到靈活分組。因為體育教學大多都是在課外進行的,很多都需要小組之間進行合作完成。因此,教師應該將體質和綜合素質相近的同學分在同一小組,並鼓勵小組之間積極進行交流,相互學習。如果出現教師有事不在的情況,就可以想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有不會的地方就可以小組之間進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快速地讓學生們掌握體育基本動作,還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雙槓、排球》的時候,這節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學習掛壁前擺上成分腿坐技術。瞭解排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學習正面雙手墊球。從而發展學生的力量、柔韌等素質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這節課對於高中體育的學習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這節課來講,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講解理論知識,學生們肯定都不願意學習。這時,教師就可以採用分組練習的方式。在進行雙槓練習的時候,將班裏的學生分為男生一組,女生一組進行練習。在排球的學習過程中,將離自己最近的一個人結為一組。兩人一球,分別進行:徒手模仿練習,兩、三步移動墊球模仿練習、墊固定球練習和一拋一墊練習。通過這樣分組的練習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二、轉變教學觀念,適當增加體育項目

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教學觀念只是為了考試,為了教學目標而進行教學。甚至由於高中階段,各種文化課繁多,導致學生學習壓力較大,不想再體育課中浪費時間,所以很多學生在體育課中也學習文化課。其實,這種做法對於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教師應該意識到體育運動恰好能夠起到協調的作用,幫助學生做到勞逸結合,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不在因為應試教育而去教育,應該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就其分類教學而言,首先教師應該針對男女生的差別實施教學,對於高中男生來説,他們更多的會喜歡籃球、足球等;而對於女生更喜歡健美操、羽毛球等。這時就要求教師提供儘可能多的體育項目,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進來。比如,在學習《跳高》這一節的時候,這節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進行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改進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學習丈量步點的方法。但是,跳高對於男生來説是非常感興趣的,而對於女生相對來説差一點。不過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也需要女生對跳高的學習產生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先讓女生好好進行跳高的訓練,如果優秀的話,跳高訓練結束後就進行瑜伽學習,也可以自由進行羽毛球練習。當學生聽到這些之後,就會激勵他們認真學好跳高課程。因此,採用這種適當增加體育項目的方法,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改進考核內容,實施因材施教

傳統的高中體育考核內容是比較單一的,一般都是教師規定考試題目,然後學生進行考試。其實,這種方法並不能很好的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容易使學生只是單純的為了考試而學習,最終對體育課的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在分類教學的模式下,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鍼對性的指導和考試。不再要求每個學生都達到統一個目標,只要自己盡力了就可以。比如,在跳高測試中,教師可以制定不同的測試標準。對於一米五左右的學生,只要達到90釐米左右就夠了;對於一米六左右的學生,只要達到一米二左右的高度就可以了;而對於一米七左右的學生,需要達到一米四左右;以此類推,讓學生不再懼怕考試,這樣更容易使學生正常發揮。總而言之,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更有利於學生學習。但是,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目前仍然在不斷的摸索當中,這就要求教師們在時間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情況,總結經驗,以便實現對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浩.淺談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J].新課程學習:中,2014.

[2]黃小根.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模式[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2.

[3]畢海.推進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實踐的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5.

第五篇:模塊框架下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

摘要:隨着高中體育模塊教學的實施,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會遇到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相差甚遠的現象。體育教師應該正視學生的差異,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案,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力爭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學習得到發展和提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練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在課堂上體驗健康、自由和快樂的情感。

關鍵詞:體育教學;分層教學;自主學習

所謂“分層”教學是指人在後期學習發展過程中,由於受遺傳、家庭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個人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不同的生理、心理及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掌握能力,教師在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上要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的可能性;有區別地教學內容設計和進行教學,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指導、檢測、評價,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完善與提高。分層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是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的進行教學。分層次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愉快感,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實現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一、實施分層目標教學

體育教學要有一定的教學目標,所謂教學目標是指明確教學方向,達成一定的預期效果。教學目標的設置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目標要明確,實施途徑要有可操作性。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根據學生、教學內容、場地器材等方面合理安排與設定。新體育課程目標的設定要圍繞體育技術與技能、體育知識、體育情感與價值觀三方面進行劃分。教學目標的制定一般分為階段目標和課時目標。體育教學目標的設定可以劃分為不同層次,對每個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採取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完成自己的目標。如何更好地掌握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運動技術水平,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把每個層次進行不同的區域劃分,當學生完成一個目標之後,要給設置不同的目標達成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在導入中抓住一個“趣”字來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在課堂中善於捕捉學生的疑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活動過程,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加強師生互動,對學生的評價必須是一個動態的發展性的評價,因此,分層教學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當達成階段性的目標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設置下一階段的目標。

二、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教學目標不同,教學方法也不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關鍵。在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體能、身體狀況、運能能力等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習內容而定,田徑教學是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的遊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球類項目中可以通過以賽代練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運動技術的掌握。在舞蹈類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小組自由創編練習,這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在體育課中對優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於運動技術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提高學習難度,增加學習內容,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對於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增加一些輔助性的練習,重在強調要反覆練習,強化學生的動作,最終使動作達到自動化的階段;對於基礎性很差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單獨輔導,對於一些基礎性的動作,教師要多做示範,讓學生明確動作完成的路線,讓他們能基本完成運動動作。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最近發展區”前進,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課實行分層次教學,有利於不同層次學生都得到成功的喜悦和運動的樂趣。但在分層次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體育骨幹的培養,充分發揮體育骨幹的作用,讓他們成為老師的好助手,學生的好榜樣。

三、採用分層的教學檢查與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進行分層,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標準,一般來説,可以採用競爭性評價提高優等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他們嚴要求,促使他們不斷超越自己。中等生一般採用激勵性的語言,肯定他們的成功,為他們提供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對於學習運動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多進行肯定性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的體育學習主動性,體驗體育學習帶來的快樂。由於分層次後各層次學生差異較懸殊,同一標準和內容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此將考核內容和標準進行調整。內容上,高層次學生適當增加難度,而低層次的適當降低難度;標準上,第一組為80分及格,第二組為70分及格,第三組為60分及格。實施模塊教學後,再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技能和戰術,逐漸形成興趣—愛好—專長—習慣的發展趨勢,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分層教學滿足了學生主體的需要和情感體驗,在運動中嘗試到了樂趣,能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對於形成持續穩定的體育興趣產生積極的影響。體育教師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及時更新觀念,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與愛好,從而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參考文獻:

[1]吳健:體育課教學目標的制定方法探究[J],體育教學,2011(9):53.

[2]陳樹爍:高中籃球模塊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探究[J],教育界,2012(22).

第六篇: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的目標教學模式

[摘要]實施學分制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也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的必然訴求。學分制的核心是在教育教學中,強調尊重教育對象的個性差異和趣味發展,注重過程管理,尊重學生自主選項。它的實施在一定意義上弘揚了學生個性、凸顯了教師人文關愛、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突出了課程改革的精神,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模式與過程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學分制;體育與健康;學生

學分制的提出在我國僅有20多年曆史,其間,國內各級各類的部分學校也曾嘗試過,但往往是淺嘗輒止。近年來,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分制評價方法再一次被提出,並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中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分制將由原來的學期學分制轉向學年學分制。實施學年學分制為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模式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給教學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對學分制概念的理解

學分制就其本源來説是選課制度的產物,沒有了學生對課程學習意向的自主選擇,學分制就失去了靈活寬鬆的優勢。目前學校實施的學分制大多是以選課為前提,以學分為學習計量單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學分為合格和獲得優良等級標準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它以獲得一定的學分作為衡量學生學習量的指標,以修滿教學計劃規定的學分為基礎。它的核心是學生自主選擇體育項目、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自覺完成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來修學分。學分制的核心是自主選修課程,離開了選修課程,學分制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學分制條件下的有關部門,必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齊全的體育課程體系和必修科目的選課制度。首先,瞭解學生,貼近學校生活。根據師資配備及學校情況,增減選修及必修科目。其次,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課程的知識結構,建立相應的模塊課程組合,使體育課程體系結構合理。再次,增大體育選修課的可選度。積極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儘可能地擴大體育課程選修門類,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滿足學生對不同體育活動的需要。

二、學分制條件下目標教學模式的特點

目標教學模式就是在教學中以單元達標為單位進行整體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化整為零,化難為易。通過優化教學單元,加強單元教學的質量,從而使多數學生能夠掌握單元教學內容,進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其具有以下特點。(1)目標教學模式強調的不僅是動作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然後通過體育教學活動技能展示和評價,給予學生合理的等級評斷。(2)目標教學過程中,所學習的內容具有相對的規範性、穩定性和漸進性,它基於動作練習的遷移原則,更有利於學生把握體育動作技能。引導學生逐漸理解教師所教的動作結構,便於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轉化和遷移。(3)目標教學模式的評價與模塊教學的評價相結合,注重教學反饋與矯正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有利於學生實現自我評價,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與主動性,也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身體練習活動中得到發展。實施學分制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其更符合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學分制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關乎學校對學生的成績管理,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評價體系制度,它的合理運用,使體育與健康課程在穩定的教學管理下有條不紊地健康運轉。

三、學分制條件下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教學模式與過程管理

1.學分制促進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教學模式實施

學分制雖然實行的是所學課程的自主選修,但也不是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的。應在規定的教學模塊中有計劃、有目標地去選擇,並將其納入學年或學期的教學計劃中才能讓學生進行選修。同時,學分制因其學習時間的靈活性、學習內容選擇的多樣性、學習過程的實踐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有利於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的自由空間,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張揚,更有利於教師實施因材施教,還便於教學場地、器材等教育資源的合理運用。加強學分制條件下的體育與健康課教學模式研究,對許多普通高級中學來説,還需要不斷探索與實踐。其一,要確保學分制條件下的教學質量,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依然是關鍵學分計算遵照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要求以學期為單位時間,以該課程在教學計劃中安排的課時數為主要依據。跨學期開設的課程,按各學期分別計算學分。一般課程為16~18個課時為1學分,全學期開設的課程以其實際周課時計算學分,課程的周課數即為該課程的學分數。學校在每學期期中後向學生公佈下學期必修課、任選課的科目,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然後自主報名學習。其二,學分制條件下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原來“行政班”的概念,上課過程以學生選秀項目匯聚的“教學班”為主一個“教學班”中有許多“自然班”的學生,每一個“自然班”的學生也分散到若干個“教學班”去上課,原有的“自然班”監控管理力度大大降低,因而,班級教學管理的責任自然落到了“教學班”的科任教師身上。為了提高體育健康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科任教師必須在學生課程選修、修訂教學計劃、實施教學過程、採取的教學模式等方面給予充分的考慮,確保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這就需要一個良好的、能夠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激發學生愛學、好練,進而提高學生的素養,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敢為人先精神的培養。

2.學分制條件下目標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

其一,目標教學模式有利於學生的發展目標教學的基本特徵就是把教學目標與教學評價及學生髮展相結合,它十分注重教學反饋與矯正的及時性及有效性。基於教學目標的分類與表達不同,它克服了傳統教學過程常見的教學目的含糊、抽象的特徵。它依據新課程標準提高了教學方式的客觀性與科學性,使得教學目標評價通過學生掌握的情況便可進行定性的評斷,因此這種無形效率的測量性或準確性大為提高,其教學效果更有利於學生實現自我評價。加上教師的及時點撥與矯正、學生課堂信息反饋的及時性,從而使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大增。同時,也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習活動中得到發展,諸如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得以提高。其二,有利於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公平性實施課程目標教學,能促使多數學生獲得最佳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育的摒棄與現代教學模式的革新。目標教學理論認為學困生是由於羣體學習中不可避免的失誤引起的,這些失誤得不到及時糾正,會出現更多更大的失誤,進而形成學習障礙和心理障礙,這樣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學困生。因此,防止教學中失誤的積累也就防止了學困生的大量出現。所以,實施新課程,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其目的就是使目標教學模式通過一系列的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及時瞭解到教學過程中的失誤,然後再通過課堂評價、課後反饋,來提高課堂上學生身體練習的達標率,從而消除教學中的失誤積累。總之,目標教學模式提倡民主公平的教學理念,理解與尊重每個個體,為每個個體提供創造成功的機會。其三,有利於教師教學組織管理水平的提高良好的教學場景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組織與管理。向課堂要效益是當代教育教學的要求,也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選項教學將“自然班”打亂併合併為一個“教學班”,不同身體素質、不同個性表現的學生勢必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儘管矛盾和衝突不可避免,但教師精湛的教學技巧、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及精彩的教學內容,相信會帶給學生全新的感覺。加上目標教學模式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繼承性和兼容性,因此,正確地運用目標教學模式就能為師生建立一個共有的教學互動平台,師生教學相長,互助互惠,充分發揮出目標教學模式的功能。即目標教學中目標既是教學目標也是管理目標,而且教學目標的可測量性為教師教學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借鑑,從而保證了體育課堂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及時性和可行性,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四,有利於體現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分制條件下的目標教學模式本着“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更加註重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自願性,使學生完全脱離了過去那種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主動積極地建構體育技術知識,實現在不同的環境及條件下主動探索性地學習體育基本知識和技能,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當然,學分制和選修課制度的引入,讓學生有機會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選擇不同的學科內容,為高中生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學習選擇空間和個性發展空間,同時,將更多的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因此,高中學分制是推進中學生素質教育的一種有益嘗試。但是,從學分制的本義來看,一名高中生不管是否讀了三年高中,只要其修滿了規定的學分,就應當允許其畢業。而目前我國的高考制度,仍然要求高中生必須學滿三年才能參加高考,這就決定了各地的高中改革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高中學分制也許代表了高中教學方式改革的正確方向,只是目前還不能盲目地為之叫好。或許,我們可以把學分制改革看作是高中教育對高考體制改革的深切呼喚,並且期望隨着高中學分制的普遍實行,能夠有力地、自下而上地推動我國高考制度的改革。總之,學分制條件下的體育教學,讓教育觀念及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變革。相比較而言,傳統的教育管理手段很難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學分制條件下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目標教學模式的嘗試,體現了一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它將促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工作逐步實現專業化、規範化和標準化。

[參考文獻]

[1]張春芳.簡述信息化與體育教育的發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11).

[2]羅輝.如何在學分制條件下推行完全學分制[J].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3]陳榮.高校實施學分制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4(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0egw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