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最新語文綜合性學習論文

最新語文綜合性學習論文

隨着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實施,綜合性學習便日益成為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那麼,什麼是綜合性學習?為什麼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本文試圖結合自己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的經驗,對以上問題做一些探討,以求大家斧正。

最新語文綜合性學習論文

綜合性學習是一門課程,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所謂綜合性學習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提出課題研究或專題活動的全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並獲得親身參與的體驗、經驗,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蒐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等。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語文教學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頭上。具體説來,課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師是惟一的信息傳遞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場所。在全球都在呼喚讓學生學會學習的當今時代,語文教學的這種現狀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綜合性學習必然要進入我們的視野,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來。綜合性學習以學生主體性活動為構成要素,在內容上、形式上、空間上、時間上都具有開放性,整個過程具有強烈的實踐性,是對長久以來形成的靜聽為主,教師中心這一教育方式的不可或缺的補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綜合性學習的價值所在。有調查者對學生的綜合實踐、研究活動的作用做了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學生參加活動收穫示意圖

1、學會了很多新知識

60.36%

2、知道了怎樣組織活動5.12%

3、學會了動手操作10.24%

4、知道了怎樣同他人交往13.45%

5、樹立了更高的理想8.33%

6、其他2.5%

這一調查結果表明,開展綜合性的學習,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意義深遠。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它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繫,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於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蒐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等。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

那麼,語文教師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呢?

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因此實踐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學科的交叉中體現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實際運用,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是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所以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在家庭、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這些要求無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語文綜合性學習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結構以及教師、學校的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安排。

1、重探究、重應用

培養學生對世界事物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這是綜合性學習的前提。學生在課內學到的東西到實際生活中馬上能用,獲得了鍛鍊的機會,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設計的活動應該是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等等。

隨着學生的發展,語文的實際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越來越強。課內學到的東西不再是單薄虛擬的,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各種語言材料在實踐中會顯得越來越豐滿,學習時的應用意識以及學和用之間的聯繫、反應會越來越增強。重探究、重應用其特徵是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現實生活並加以調查研究,尋找出隱藏於內的因果關係,提出切實可靠的解決措施。此類學習適於初一、初二年級學生,以引發興趣,培養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索的習慣和能力為主。不必過於強調研究的知識含量和深度、廣度,以免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如:在學習《向沙漠進軍》這一課之前,先就本校的足球場為什麼越來越高這一現象引導學生進行研究,讓學生測量足球場比土製跑道平均高出多少,讓他們調查足球場原先就這麼高還是後來變高了,並分析原因。學生們興致盎然地研究起來,得出的結論是:不是足球場變高了,而是土製跑道變低了。原因是:由於大風長年累月吹走地面浮土,地面平均每年降低五毫米左右,而足球場上因種植草皮,浮土沒有被吹走。再引導學生學習《向沙漠進軍》,指導學生寫論文,有的學生在論文中提出了以下意見:A、這是自然生態被破壞,環境逐漸惡化的結果。B、向沙漠進軍的主要武器是水,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辦法是水----遇到大風就撒水,這樣即減少了灰塵,又不會使地面繼續降低。C、抵禦風沙襲擊的另一辦法是植樹種草,建議在操場周圍種樹,以綠化操場,保護操場,並注意保護操場草坪。

2、重過程、重參與

綜合性學習就是提出一些學習的活動及其要求,讓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人人主動積極地投身其中,善於與他人合作。鼓勵和幫助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採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適合於自己的獲取新知識和能力的途徑。學生通過自己參與獲得的答案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以通過討論,讓學生反思自己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找到和理的答案。可時時鼓勵學生敢於説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包括與教師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學生在現成的答案之外探尋新解的嘗試。例如,學習七上《月亮上的足跡》,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知識講起,介紹有關月球的知識、人類登月全過程以及很多的神話傳説、科幻作品等,甚至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想像未來世界的你登月的情景這樣通過本課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又可以與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祕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話就説,大膽表達。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儘量地捕捉、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對學生做出評價,當學生髮現自己的見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時,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自然的就被激發了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我要學的願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如在學習《愛蓮説》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關於蓮的科學知識,引導學生感受文人賦予蓮的美好品質,並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閲讀、背誦有關蓮的詩文,培養學生的理解、欣賞能力。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互相協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特組織了一個關於蓮文化魅力的綜合性活動。將學生分為分別探究蓮的歷史、蓮葉防水和自潔、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蓮生長繁殖之謎、千年古蓮發芽之謎的五個大組,分別查找、篩選五個主題的資料。小組選出組長,並製作為期兩週的活動計劃。小組同學互相協作,分工合作,將查找及篩選的資料製成圖文並茂的PPT演示文稿。如在上詩歌單元時,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對聯、集對聯、作對聯。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曾被詩人藏克家稱為中國文學園地一朵別緻的小花。課堂上,教師先教給學生對聯的一些基本常識,甚至介紹一些趣聯趣事、名聯名事。比如宋朝大文學家朱熹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或採訪別人收集紅白喜事、開業慶典中的對聯。幾年下來。收集最少的也達百多幅,有的按春聯、婚聯、壽聯、開業對聯等一一分類。有的學生留心觀察並收集農村歡宴中的對聯,發現這些對聯很有講究。於是他們按大門、頭門、廚房門、側門、後門等地方分類收集。堂屋側門聯幸有素餐娛雅客,無珍味宴嘉賓;廚房門聯: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方曉路難行還有的同學專門收集迎春聯,男女壽星50至100歲的通用聯等。教師組織學生將這些收集來的對聯編輯整理成《日常生活通用對聯大全》,每當親戚朋友遇紅白喜事時,好多同學能信手拈來,過過農村小秀才的癮。

3、重方法、重體驗、重歸納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有利於終身的學習和發展。課程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要重視方法的教育。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掌握的學習方法主要在於各種知識和能力的整合、課內外學習的綜合、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結合。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如在學《春》這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去春遊,讓學生去仔細觀察,用耳、鼻、手去全身心感受,其次,再讓學生各抒己見,口頭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春天,再次,放《春》這一課的朗讀帶,最後,回校後讓學生從春花、春風、春雨、春勤等內容中選取你感興趣的專題,寫幾段文字,或分類收集詩句,編制一期以春意常在為主題的壁報。這一設計不侷限於一字一詞,也沒有用似是而非的東西去為難學生,卻又有深度、有質量,很富有啟發性、挑戰性、歸納性、綜合性,既能激起學生探究的願望與興趣,又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語文新課程標準》還要求: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比如,江蘇教育出版的《語文》教材,將四篇寫狼的材料組合在一起:蒲松齡的《狼》寫狼的兇殘、狡黠;畢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寫狼的聰明、神勇;《中國大百科全書》介紹了狼的一;《狼與鹿》又告訴人們打狼引起了生態失衡。然後,從社會學、生物學、生態學等幾個方面提出瞭如請寫出漢語裏有關狼的成語和諺語,介紹你所知道的有關狼的故事。從成語、諺語、故事中可以看出,人們對狼的態度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等八個問題,每個問題都既淺近通俗,又藴涵了深刻的道理,而且都充分體現了語文因素,引導學生思索、質疑,讓學生自由討論、研究、辯論。最後讓學生選取一個角度,從各種參考書和網絡上進一步蒐集資料,寫一篇有關狼的小論文或簡單的調查報告。寫作的題目有《説狼》、《從成語等材料看對狼的認識的差異》這樣的設計。通過教學生方法,讓學生自身去體驗,把聽、説、讀、寫活動歸納在一起,讓他們自主培養學習的綜合性方法,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和創造意識。

1、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注意緊緊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意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強調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包括自然、生活、社會等各個方面,做到有所感受,有所發現。學習是個體的一種主觀活動,外界可以對個體施加影響,但無法代替個體活動。如同在騎車,在游泳一樣,綜合性學習就是給學生一個親自實踐的機會。學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識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在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學會學習。當然,教師對待學生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點到為止,即把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幫助學生髮現可能陷入的困境上。

2、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時,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出發,考慮並設計一定的課程目標,應給學生比較多的選擇餘地、活動內容和方式。如:對周圍的事物要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蒐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和研究報告。

3、語文綜合性學習應避免出現這種誤區,以為綜合性學習就是要和科研人員一樣,搞發明創造,撰寫論著,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卻把大部分學生撇在一邊。這一現象應該扭轉。教師先要明確倡導新型學習方式的立意所在,然後注重培養全體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習慣,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在探究中獲得新知識和能力的樂趣。

4、語文綜合性學習還必須注重對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進行篩選,即學生要注重信息加工能力的培養。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指針對問題,尋找、選擇、綜合和儲存各種有用的信息,獨立的解決問題。

5、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是要取代課堂學習,系統知識的學習永遠是必要的。

總之,我認為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中,實施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有利於讓社會生活走向課堂。有利於讓學習生活與社會生活有機銜接,有利於新世紀人才的需求。

隨着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佈實施,綜合性學習便日益成為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那麼,什麼是綜合性學習?為什麼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本文試圖結合自己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的經驗,對以上問題做一些探討,以求大家斧正。

綜合性學習是一門課程,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所謂綜合性學習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提出課題研究或專題活動的全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並獲得親身參與的體驗、經驗,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蒐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等。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語文教學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頭上。具體説來,課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師是惟一的信息傳遞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場所。在全球都在呼喚讓學生學會學習的當今時代,語文教學的這種現狀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綜合性學習必然要進入我們的視野,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來。綜合性學習以學生主體性活動為構成要素,在內容上、形式上、空間上、時間上都具有開放性,整個過程具有強烈的實踐性,是對長久以來形成的靜聽為主,教師中心這一教育方式的不可或缺的補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綜合性學習的價值所在。有調查者對學生的綜合實踐、研究活動的作用做了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學生參加活動收穫示意圖

1、學會了很多新知識

60.36%

2、知道了怎樣組織活動5.12%

3、學會了動手操作10.24%

4、知道了怎樣同他人交往13.45%

5、樹立了更高的理想8.33%

6、其他2.5%

這一調查結果表明,開展綜合性的學習,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意義深遠。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它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繫,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於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蒐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等。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

那麼,語文教師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呢?

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因此實踐是第一位的。能在多學科的交叉中體現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實際運用,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是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所以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在家庭、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這些要求無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語文綜合性學習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結構以及教師、學校的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安排。

1、重探究、重應用

培養學生對世界事物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這是綜合性學習的前提。學生在課內學到的東西到實際生活中馬上能用,獲得了鍛鍊的機會,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設計的活動應該是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等等。

隨着學生的發展,語文的實際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越來越強。課內學到的東西不再是單薄虛擬的,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各種語言材料在實踐中會顯得越來越豐滿,學習時的應用意識以及學和用之間的聯繫、反應會越來越增強。重探究、重應用其特徵是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現實生活並加以調查研究,尋找出隱藏於內的因果關係,提出切實可靠的解決措施。此類學習適於初一、初二年級學生,以引發興趣,培養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索的習慣和能力為主。不必過於強調研究的知識含量和深度、廣度,以免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如:在學習《向沙漠進軍》這一課之前,先就本校的足球場為什麼越來越高這一現象引導學生進行研究,讓學生測量足球場比土製跑道平均高出多少,讓他們調查足球場原先就這麼高還是後來變高了,並分析原因。學生們興致盎然地研究起來,得出的結論是:不是足球場變高了,而是土製跑道變低了。原因是:由於大風長年累月吹走地面浮土,地面平均每年降低五毫米左右,而足球場上因種植草皮,浮土沒有被吹走。再引導學生學習《向沙漠進軍》,指導學生寫論文,有的學生在論文中提出了以下意見:A、這是自然生態被破壞,環境逐漸惡化的結果。B、向沙漠進軍的主要武器是水,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辦法是水----遇到大風就撒水,這樣即減少了灰塵,又不會使地面繼續降低。C、抵禦風沙襲擊的另一辦法是植樹種草,建議在操場周圍種樹,以綠化操場,保護操場,並注意保護操場草坪。

2、重過程、重參與

綜合性學習就是提出一些學習的活動及其要求,讓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人人主動積極地投身其中,善於與他人合作。鼓勵和幫助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採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適合於自己的獲取新知識和能力的途徑。學生通過自己參與獲得的答案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以通過討論,讓學生反思自己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找到和理的答案。可時時鼓勵學生敢於説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包括與教師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學生在現成的答案之外探尋新解的嘗試。例如,學習七上《月亮上的足跡》,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知識講起,介紹有關月球的知識、人類登月全過程以及很多的神話傳説、科幻作品等,甚至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想像未來世界的你登月的情景這樣通過本課的學習既可以培養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又可以與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祕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話就説,大膽表達。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儘量地捕捉、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對學生做出評價,當學生髮現自己的見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時,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自然的就被激發了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我要學的願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如在學習《愛蓮説》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關於蓮的科學知識,引導學生感受文人賦予蓮的美好品質,並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閲讀、背誦有關蓮的詩文,培養學生的理解、欣賞能力。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互相協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特組織了一個關於蓮文化魅力的綜合性活動。將學生分為分別探究蓮的歷史、蓮葉防水和自潔、藕斷絲連的科學解釋、蓮生長繁殖之謎、千年古蓮發芽之謎的五個大組,分別查找、篩選五個主題的資料。小組選出組長,並製作為期兩週的活動計劃。小組同學互相協作,分工合作,將查找及篩選的資料製成圖文並茂的PPT演示文稿。如在上詩歌單元時,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對聯、集對聯、作對聯。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曾被詩人藏克家稱為中國文學園地一朵別緻的小花。課堂上,教師先教給學生對聯的一些基本常識,甚至介紹一些趣聯趣事、名聯名事。比如宋朝大文學家朱熹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或採訪別人收集紅白喜事、開業慶典中的對聯。幾年下來。收集最少的也達百多幅,有的按春聯、婚聯、壽聯、開業對聯等一一分類。有的學生留心觀察並收集農村歡宴中的對聯,發現這些對聯很有講究。於是他們按大門、頭門、廚房門、側門、後門等地方分類收集。堂屋側門聯幸有素餐娛雅客,無珍味宴嘉賓;廚房門聯: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方曉路難行還有的同學專門收集迎春聯,男女壽星50至100歲的通用聯等。教師組織學生將這些收集來的對聯編輯整理成《日常生活通用對聯大全》,每當親戚朋友遇紅白喜事時,好多同學能信手拈來,過過農村小秀才的癮。

3、重方法、重體驗、重歸納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有利於終身的學習和發展。課程實施的各個環節都要重視方法的教育。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掌握的學習方法主要在於各種知識和能力的整合、課內外學習的綜合、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結合。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如在學《春》這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去春遊,讓學生去仔細觀察,用耳、鼻、手去全身心感受,其次,再讓學生各抒己見,口頭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春天,再次,放《春》這一課的朗讀帶,最後,回校後讓學生從春花、春風、春雨、春勤等內容中選取你感興趣的專題,寫幾段文字,或分類收集詩句,編制一期以春意常在為主題的壁報。這一設計不侷限於一字一詞,也沒有用似是而非的東西去為難學生,卻又有深度、有質量,很富有啟發性、挑戰性、歸納性、綜合性,既能激起學生探究的願望與興趣,又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語文新課程標準》還要求: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比如,江蘇教育出版的《語文》教材,將四篇寫狼的材料組合在一起:蒲松齡的《狼》寫狼的兇殘、狡黠;畢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寫狼的聰明、神勇;《中國大百科全書》介紹了狼的一;《狼與鹿》又告訴人們打狼引起了生態失衡。然後,從社會學、生物學、生態學等幾個方面提出瞭如請寫出漢語裏有關狼的成語和諺語,介紹你所知道的有關狼的故事。從成語、諺語、故事中可以看出,人們對狼的態度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等八個問題,每個問題都既淺近通俗,又藴涵了深刻的道理,而且都充分體現了語文因素,引導學生思索、質疑,讓學生自由討論、研究、辯論。最後讓學生選取一個角度,從各種參考書和網絡上進一步蒐集資料,寫一篇有關狼的小論文或簡單的調查報告。寫作的題目有《説狼》、《從成語等材料看對狼的認識的差異》這樣的設計。通過教學生方法,讓學生自身去體驗,把聽、説、讀、寫活動歸納在一起,讓他們自主培養學習的綜合性方法,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和創造意識。

1、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注意緊緊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意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強調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包括自然、生活、社會等各個方面,做到有所感受,有所發現。學習是個體的一種主觀活動,外界可以對個體施加影響,但無法代替個體活動。如同在騎車,在游泳一樣,綜合性學習就是給學生一個親自實踐的機會。學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識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在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學會學習。當然,教師對待學生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點到為止,即把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幫助學生髮現可能陷入的困境上。

2、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時,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出發,考慮並設計一定的課程目標,應給學生比較多的選擇餘地、活動內容和方式。如:對周圍的事物要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蒐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和研究報告。

3、語文綜合性學習應避免出現這種誤區,以為綜合性學習就是要和科研人員一樣,搞發明創造,撰寫論著,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卻把大部分學生撇在一邊。這一現象應該扭轉。教師先要明確倡導新型學習方式的立意所在,然後注重培養全體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習慣,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在探究中獲得新知識和能力的樂趣。

4、語文綜合性學習還必須注重對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進行篩選,即學生要注重信息加工能力的培養。信息加工能力主要指針對問題,尋找、選擇、綜合和儲存各種有用的信息,獨立的解決問題。

5、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是要取代課堂學習,系統知識的學習永遠是必要的。

總之,我認為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中,實施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有利於讓社會生活走向課堂。有利於讓學習生活與社會生活有機銜接,有利於新世紀人才的需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v8rm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