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提高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的對策思考論文

提高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的對策思考論文

論文摘要:區域創新是區域競爭力的源泉,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處於較低的發展階段,但中原城市羣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的提高,政府在實際政策制定中要注重增強政府的創新意識、增強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改善創新環境、鼓勵產業創新、加強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及政府之間的互動等五個關鍵因素。

提高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的對策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原城市羣 區域創新 科技資源 產業集羣 創新意識

區域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區域競爭力的支撐,而區域創新是區域競爭力的源泉,又是區域競爭力的主要推動因素。中原城市羣作為實現“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區域競爭力不斷躍升,但是其區域創新能力依然處於較低的發展階段,居於全國中下等水平,成為制約河南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政府只有採取適當的政策進行引導,才可以提高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帶動河南經濟的飛速發展,充當中部崛起的主力軍。

一、中原城市羣創新能力現狀

根據《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河南區域創新能力總體上處於全國中下等水平,影響綜合排名的5個要素能力都處於較低的水平,其中知識創造能力、知識獲取能力、企業創新能力、創新環境和管理能力及創新績效等5個部分2008年的排名分別為23、25、17、19和16名。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2008年河南省區域創新能力的綜合排名處於第2O位,比上年提升了1位。這主要歸功於知識獲取和創新績效的提高,這兩項分別上升3位和4位,具體來講,知識創造上升2位,主要是由於專利申請及批准量大幅度下降,但是與上年度相比科研論文量有大幅度增加,這與河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直接相關;而知識獲取能力是在2008年度惟一一個所有三級指標為正增長的'指標,其中技術轉移綜合指標上升5位,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河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狀況,技術產業化能力的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綜合指標下降了一位,但其三級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説明2008年這一年企業創新能力水平不高,但是從總排名來看,河南省的技術創新能力處於全國中等偏上水平,比其他所有指標都要靠前;區域創新水平下降幅度比較大,説明河南省必須提高整體創業環境的改善,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吸引更多的優秀企業紮根中部,為河南省區域創新做貢獻。創新績效是該年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指標,其原因是河南省居民收入水平綜合指標的提高。

總而言之,河南省創新能力相對較低,在全國處於中等偏後的水平。相比2007年而言,河南省的創新能力有所下降。但是相對來説,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比較好。

二、制約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提高的瓶頸

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從總體上説,創新能力不強,還存在資源分散、人才匱乏等問題,與經濟發達地區差距還比較大,還不能很好地適應中原崛起的需要。制約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創新提高的瓶頸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企業創新資源普遍短缺,技術創新投入產出水平低。企業的科技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是進行技術創新的重要前提,科技人員和經費投入水平是衡量一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目前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第一障礙是缺少技術創新人才。除三資企業、少數高科技企業和國有大型企業外,大多數大型企業缺乏高學歷人才和技術骨幹,缺乏學術和創新帶頭人。截止到2006年底,河南省大中型工業企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08765人,佔企業職工總數的1%,企業專職研發人員共有13343人,佔企業職工總數的0.12%,其中具有高中級職稱人員佔0.04%,不但比例低於發達地區,而且掌握當代技術前沿的高技術人才更為缺乏。第二障礙是技術創新資金短缺。河南省2006年R&D投人為84.61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的0.64%,遠遠低於全國1.3%的平均水平,與發達地區相距甚遠。發明專利數量少,2006年全省申請專利11538件,佔全國申請專利的比例不到2%,與河南經濟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

二是研究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率不高。目前大型企業技術開發、改造和引進項目總量不算少,但是技術創新成果的市場化水平較低。“十五”期間,企事業單位委託河南省高校研究項目586項,僅佔當年高校承擔科研項目數的15%左右,同期河南省高校技術轉讓收入僅為1000多萬元,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3.3%,低於全國和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

三是許多企業的自主創新觀念沒有真正轉到以市場為導向的軌道上來。目前省內許多企業普遍缺少科學嚴謹的市場調研,只重視技術上的可行性,重視技術開發和研製工作,而對技術創新成果的市場營銷工作普遍薄弱。在技術創新資源的組織利用上搞“小而全”而不利於利用社會資源和已有的技術成果,其結果出現了低水平、小規模的重複開發問題,技術開發項目和成果不少,但科技含量和效益普遍較低。 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上是體制和機制方面的原因。從體制上説,許多體制沒有理順,還不夠完善,形成對技術創新的障礙。技術創新主體還沒有真正從過去的“科研院所主導型”轉變為“企業主導型”,在客觀上形成了技術創新主體的錯位。從機制上看,中國市場經濟體系還不夠完善,企業技術創新的各個主體還沒有更充分地感受到市場的壓力,還可在舊體制影響中得以生存,致使技術創新缺乏市場激勵,大型企業技術創新動力嚴重不足。

三、提高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的對策思考

(一)改變政府形象,增強政府的創新意識

政府在區域創新環境和系統建設中仍發揮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應建立一系列鼓勵創新的政策與措施,更重要的是區域創新軟環境的營造。應搞好金融、法律、會計、人才等中介機構的建設,為區域內各創新主體提供廣泛的規範化的服務,以及良好的衝突解決和協調機制。另外,區域良好的競爭和合作氛圍,對冒險失敗的寬容態度,有利於新企業的衍生和創新的不斷湧現,這需要政府在人員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質、價值觀念、社會風氣等方面做出持續不懈的努力。因此政府必須對區域形象的塑造和建設方面給予應有的重視,利用優勢去塑造區域形象,有意識地宣傳自己。

(二)增強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中原城市羣必須順應改革潮流,將科教機構推向市場,建立其競爭機制,加大資金支持,並積極鼓勵引導民間企業、組織和個人投資科研機構,創新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形式,加速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根據已有的科研基礎及領先領域,在某些學科上首先取得突破。

(三)改善創新環境,形成企業集羣

創新是與市場密切相關的活動,時刻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一個具有創新活動的區域,一定是一個具有良好創業環境的地區。良好的創業環境應包括商業及技術等各類人才的易得性、充足的資金供應、良好的法治環境、鼓勵冒險和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等。當原有企業競爭激烈,新的企業又不斷產生,就會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強區域內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及創新能力,而眾多企業在一個區域內的集聚本身具有自我強化能力。因此,政府可以適當地提供一些地方優惠政策,以吸納優秀企業紮根中原城市羣,形成良好循環和回波效應。

(四)創新的產業選擇

市場既需要高技術的產品,也需要低技術的產品;高新技術包含低技術工藝過程,低技術產品可能包含有高技術工藝過程;企業不僅要技術創新,還要在組織、金融、財務、營銷等方面不斷創新,以增強自身競爭力。不同區域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結構、文化環境不同,因此創新戰略應有不同特色,不能一窩蜂地發展所謂高新技術產業。目前河南省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進一步加大。但是整體來講傳統產業還是佔絕對優勢,新型產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中原城市羣還未真正形成氣候,地區之間產業結構雷同,產業活動“小而全”,未能很好地形成大、中、小企業之間合理的產業分工鏈,產品質量不高,通過IS09000質量認證體系的企業少,主營產品等級低,產品更新換代慢。在地方保護主義等一些因素影響下,甚至存在以劣充優,以雜牌冒名牌的現象;設備陳舊、能源消耗普遍較高,存在污染的企業比例比較大,不少企業屬於國家整頓甚至被關閉的現象。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適當節約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大量投入,切忌跟風,不僅可以解決就業問題,同時也可以省下大量資金擴大企業規模,從而實現規模效益。

(五)加強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及政府之間的互動

區域內科技資源、企業和政府三大創新要素應該加強交流和合作,取得良好的協同效應。通過整合科技力量,挖掘現有潛力,形成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市場中介組織、各級政府之間,以創新為總體目標的協同互動和交流滲透的網絡。良好的創新網絡存在,使企業能更有效地進行創新,從而保證整個區域持續的創新活力。

綜上所述,中原城市羣區域創新能力的提高,政府在實際操作中要把握以下五個關鍵因素:注重對科技的投入和合理資源配置科技資源,真正做到以科技為第一生產力;區域內企業的創新能力是關鍵;依託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資源優勢,加快知識創新系統;擁有良好的創新環境和基礎設施;地區經濟業績突出,成為本地創新的巨大拉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ll9x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