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鋼琴教學心理教育分析論文

鋼琴教學心理教育分析論文

一、學生消極心理狀況分析

鋼琴教學心理教育分析論文

人的心理存在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積極的心理可以產生正面的、向上的力量,使人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預定目標。而消極心理產生的則是負面影響。全面地分析學生消極心理產生的原因,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學生,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地幫助他們克服消極心理,樹立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根據筆者的觀察,在學生中普遍存在以下幾種消極心理。

(一)自卑與恐懼心理

常見於基礎較差的學生中。高職音樂相關專業的學生大部分基礎較差,有些甚至從沒彈過鋼琴。由於在鋼琴學習上起步太晚,他們手指已經僵化定型,失去了學琴的最佳時機,因此增加了學琴的困難。學生在學習中經常遇到挫折,容易產生自卑感和畏懼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勇氣,進步緩慢。這是學生學習與演奏中的最大心理障礙。與那些零基礎的學生相反,有的學生自幼學習鋼琴,有較高的演奏水平,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進入音樂院校。來到高職院校後,巨大的落差往往使他們產生消極心理。對前途的擔憂讓他們覺得學了也沒用,而且相比於其他同學,自己光“吃老本”也夠了,所以失去了繼續提高的學習興趣。

(二)急於求成的心態

有些學生起步較晚,又充分認識到鋼琴學習的重要性,卻容易產生急於求成的學習心理,希望短時間內能迅速掌握演奏技術並運用自如。但鋼琴學習有其自身的規律,有些技術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的,急躁和悲觀的情緒會影響學習的效果。

(三)演奏心理障礙

有的學生自己私下彈奏時很熟練,但一到上課或考試時就緊張得直哆嗦,彈不流利,這種情況是演奏心理障礙所造成的。鋼琴演奏活動是在演奏者生理和心理狀態處於高度緊張的條件下進行的,是演奏者的才能、意志、注意力、想象力、音樂聽覺、音樂思維、音樂記憶等各種心理因素的協調統一。但是過度緊張會導致大腦空白、怯場、易出錯等不良反應,使演奏者失去演奏到底的信心。類似的演奏心理障礙會導致學生在考試及演奏會上不能發揮出真實水平,產生挫敗感,失去自信心,形成惡性循環。

二、鋼琴教學過程中的心理教育

以上三種消極心理,可以説是鋼琴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當學生在鋼琴學習中遇到阻力時,教師不能僅僅從彈奏技術方面找原因,而要挖掘更深層的心理原因,探究是哪種不利的心理因素在起反作用,從而對症下藥。鋼琴教學的過程也應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過程。為了幫助學生克服不利的心理因素,提高學習效果,各個教學環節與都要融入心理教育。

(一)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才會採取具體的行動。因此,教師首先應讓學生明白“為什麼學習鋼琴”。有的同學認為來到職業院校就沒有了前途,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首先,高職院校的學生與其他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是同一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沒有智力的高低貴賤之分。[1]其次,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標是不同的,重點培養的是職業技能,是一種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模式,相比於其它院校有着更為靈活的就業形式。以音樂專業為例,不論是當幼兒教師、業餘藝校教師、社區文藝工作者,還是從事鋼琴調律、電腦音樂製作,高職學生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廣闊的。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紮實的專業基礎,鋼琴就是其中一項必備的專業技能。教師應當與學生溝通將來的職業規劃,分析學生的優缺點,因人而異制定教學目標。有的學生入校時鋼琴水平很高,起初往往有“混日子”的想法,教師可以建議其以鋼琴教學為職業方向。因為隨着業餘藝術培訓市場的發展,社會對鋼琴教師的需求也在增加。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方面應以繼續提高演奏水平、廣泛涉獵曲目為主,兼顧對各種基礎鋼琴教材的教法研究,結合平日的實踐達到熟練運用,達成其職業目標。總之,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與學生的職業目標結合起來,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邁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培養學生鍥而不捨的毅力

“台上幾分鐘,台下十年功”。鋼琴學習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鋼琴演奏的技藝性特點要求學生反覆磨練演奏技巧,而鋼琴表演的藝術性又需要學生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人們往往只感覺到了鋼琴演奏的美妙,卻忽視了練習過程的枯燥與艱苦。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學生很容易半途而廢。堅韌的毅力是日積月累的堅持換來的,學生不容易做到,需要老師來嚴格把關。教師要制定出詳細的教學計劃,把每週乃至每學期要彈奏的曲目全部列出,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幫助學生制定嚴格的練琴計劃,形成每日必彈的良好習慣。嚴格考勤制度,嚴禁無故缺課。每週作業必須彈奏熟練,教師絕不能遷就縱容。同時,教師要循循善誘,不斷鼓勵學生。特別對於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更不能急躁,要讓他們明白:只要堅持練習,肯定會在鋼琴學習上有所收穫。學習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較難的技巧,學生也有泄氣的時候。這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鼓勵,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練琴方法,並分析彈奏的要領。

(三)拓寬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動機和毅力固然重要,但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就像有了源源不斷的能量,任何困難都不成問題。即便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他們也能不斷地進步。學習的興趣需要誘發和培養,因此,教師要多動腦筋,拓寬思路,不斷尋找學生的興趣點。以教材的選擇為例,傳統的鋼琴教材多以車爾尼系列、巴赫系列等為主,學生往往感到枯燥無趣、晦澀難懂,失去練習的興趣。其實車爾尼練習曲中的一些音型完全可以用相似的兒歌來代替;練習復調作品也能用《茉莉花》、《瀏陽河》等中國曲目進行。此外,可以將時下流行的影視插曲、通俗歌曲、輕音樂等納入到教學內容中。有的學生喜歡克萊德曼的曲子,就讓他們彈奏經典的《水邊的阿蒂麗娜》、《秋日的私語》;有的學生喜歡日韓劇,就讓他們彈奏電視劇主題曲。對學生來説,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能夠拉近他們與鋼琴的距離感,激發演奏的興趣。而有了彈奏的興趣,學生就不會再懼怕裏面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點,自覺地不斷練習。除了獨奏曲,還可以選擇一些四手聯彈、雙鋼琴曲目給學生彈奏,讓學生體會合作帶來的樂趣。“精彈+泛彈+欣賞”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比如精彈《乒乓變奏曲》,讓學生熟練彈奏的基礎上掌握變奏曲式的特點;同時再選擇《小星星變奏曲》、《魔笛主題變奏曲》、《共產兒童團歌變奏曲》等的部分段落進行泛彈;再進一步欣賞《蘭花花》、《陝北民歌主題變奏曲》,甚至《勃蘭登堡變奏曲》等大型變奏曲式,增長學生的鋼琴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授課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精彩的示範和生動的講解感染學生,使他們對作品有直接的認識,提高演奏的慾望。總之,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不只有苦,也有甜和樂,從而時刻保持對鋼琴學習的興趣。

(四)採用靈活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卑心理、演奏心理障礙等容易造成學習方面的惡性循環,但充足的自信卻也可以形成學習方面的良性循環。因為自信的人會勇於探索和嘗試,從而使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而能力的提高又會使人更加自信,獲得更多的成功。自信心的建立不但對鋼琴學習有幫助,對於學生今後的工作也是有益的。教師要小心地維護和培養學生們的自信心。首先在教學中要多對學生給予鼓勵和肯定,特別對於基礎差的,要能看到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並及時加以表揚,逐步樹立他們演奏的信心。教師還要經常開導學生,讓他們明白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時時完美無缺,演奏中常出小錯是正常現象,鋼琴家也會犯錯,從而讓學生放鬆演奏的心態。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在練習與演奏中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優點和成績,積極地去爭取成功而不是消極地避免失敗,以增強信心。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以經常採取小組課的形式,鼓勵學生互相觀摩學習,在人多的地方演奏,克服心理障礙;把課堂延伸到舞台和音樂廳,多讓學生參加實踐演出,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滿足感,從而獲得更多自信。自信心的培養不是一日之功,教師授課時要從細節上加以注意。比如有的學生特別容易緊張,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先佈置一些較簡單的樂曲,讓其能輕鬆完成,逐步克服對鋼琴的恐懼心理,然後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彈奏難度。學生進行作業彈奏時,教師切記不要打斷,也要求其儘量不中斷,培養一氣呵成的演奏狀態。在糾正彈奏的錯誤時,教師要語氣親切和藹,尊重學生,鼓勵學生一定要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加強心理教育,激發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培養自信心和意志力,可以促進學生鋼琴學習水平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更要“育人”。通過知識、技能、心理全方位的培養,打造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j907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