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心理學現象分析及對策論文

心理學現象分析及對策論文

第1篇:汶川震後家長溺愛孩子現象的心理學分析研究

心理學現象分析及對策論文

一、面對地震的殘酷使家長對孩子的疼愛方式進行改變

2008年汶川地震,使家長看到了對生命的渴望和那些失去父母親的孩子。在災難的打擊下,即使是愛也不能夠讓孩子和失去生命的父母重逢。由此觀己,自己的孩子正在慢慢長大,作為父母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也是在不斷的縮短。父母只有不斷地滿足孩子的慾望,讓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下得到自己的所想。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滿足學生的一系列渴求。現在的社會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更是父母眼中的寶,父母對孩子的愛超出了一般的疼愛,讓孩子一直是以自己為中心,慢慢地就使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二、物質生活不斷改變,生活條件正在不斷變好

可以説當今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現在的父母大部分是從60、70、80年代走過來的,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並比不上現如今的水平,作為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必要的苦,並且想要孩子有好的生活保障,家長就對孩子進行不斷地溺愛,讓孩子在好的生活中生活,但是卻忽略掉了培養孩子。面對汶川地震,作為父母都有深深的恐懼,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苦,面對現狀條件的不斷轉變才會過度地溺愛孩子。

三、在汶川地震之後家長把親情看得最為重要

在汶川地震中,家長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依依不捨都體現出了濃濃的親情。現如今家長經歷過汶川地震那個可怕的災難,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那種原本就夠濃厚的親情變得更加厚重,父母對孩子的愛也在由愛變為溺愛。為了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為了讓孩子在好的環境中受到教育,為了讓孩子在好的環境中成長,作為家長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了一切,讓孩子在安寧的環境中成長,免於在外界受到不必要的挫折。

在經歷汶川地震之後,家長對孩子的愛慢慢地轉變為溺愛,而且這種現象也是越來越嚴重。面對着社會對這一問題的思索,經過上述陳述我做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解。面對災難無論誰都會對自己的孩子展現出無限的愛。

第2篇:當代中國“啃老”現象的心理學分析及對策

“養老”,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傳統家庭核心價值觀,正漸漸地被“啃老”這一社會現象所顛覆。“啃老族”的出現,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理性看待“啃老族”的出現,探明“啃老族”產生的原因,積極應對“啃老”問題就顯得極為重要和迫切。我們應該減輕“啃老”給個人本身帶來的不良影響,緩解“啃老”給家庭帶來的一系列壓力,讓社會朝着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本文試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啃老”現象。

1“啃老族”的現狀分析

1.1關於“啃老族”的概念及現狀

“啃老族”在我國是個新名詞,近幾年來備受關注,我國的很多學者都對其進行過研究,尤其是從事社會學和社會工作的研究者。但是,“啃老族”這一稱呼並不是在我國獨有,美國和日本等國也存在嚴重的“啃老”問題。“啃老族”一詞最早見於英國,他們把那些到了就業年齡卻仍要父母供養的人叫做“NEET族”,是指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aining,翻譯過來是“尼特族”,字面上是指義務教育結束後不升學、不就業、不參加職業培訓的年輕人。在我國,“啃老”羣體的年齡範圍更加廣泛,人數更多,根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調查數據表明,我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的現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供養着。豍隨着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啃老族”羣體的不斷擴大,“啃老族”將會成為影響中國家庭生活的最主要的因素。

1.2“啃老族”帶來的社會風險

“啃老族”有着美麗時尚的名稱“尼特族”,但是,事實上它很糟糕,它給社會帶來的風險是極高的。首先,“自食其力”的勞動美德受到衝擊,不勞而獲在這個羣體中被認同,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價值觀的形成。長此以往,我們的傳統美德、傳統文明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將會陷入被顛覆的危險境地。其次,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將一個孩子培養成人,需要耗費父母、學校、社會在其身上的資源投入。社會的運轉需要人才的智力貢獻,而這些人完成受教育之後主動退出勞動力市場,資源的投入被無情地浪費。最後,對“孝義”的消解。中國曆來都是崇尚“孝悌之義”,提倡“老有所養”。今天,本該是家庭的頂樑柱的成人,卻要依靠父母生活,完全違背了古訓裏的“孝”。

2“啃老族”出現的心理學分析

最早對中國當代“啃老族”的出現和生存狀況進行關注的是中國的媒體,通過調查,他們總結了“啃老族”存在的六大人羣:大學畢業生、離職者、“創業幻想型”青年、頻繁跳槽無工作者、文化技能低下不願工作者。或自願或被迫,“啃老族”的出現都有着深層的心理根源。以下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2.1“啃老族”——“親子一體”心理作用下的產物

中國有着區別於西方的家庭觀。在西方,子女一旦成人便要脱離家庭自己奮鬥;在中國,子女永遠是父母“最貼心的小棉襖”,一家人之間在經濟上和感情上的相互幫助和扶持又何必要分得清清楚楚。這就是中國人生活的觀念。因此,讓父母資助經濟困難和家庭生活需要幫助的子女豈不是理所當然?

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就曾對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做過深入的研究,他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差序格局”這個概念,他認為中國人在處理己與羣的關係時,就“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這種關係就“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豎中國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有遠近之分,個人與自己關係最親密的當屬自己的家庭,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而對父母而言,與自己關係最近的也就是自己的子女。

如此看來,親情的重要正強化了“親子一體”的心理,這種心理模糊了“親”與“子”之間的責任與義務。父母最愛説的一句話就是“我的就是你的”,他們奮鬥一輩子就是為了子女;子女最愛想的問題就是“不給我給誰”,他們心安理得地認為父母的一切都是屬於他們的,父母在經濟上支持他們是應該的。正是“親子一體”心理的作用,“啃老族”啃得心安,父母被“啃”得情願。

2.2“啃老族”——“精英情結”的犧牲品

精英,是社會地位、聲望和財富的象徵。中國的孔子就説過“學而優則仕”,在古代人們就把讀書與仕途聯繫在了一起。多少人十年寒窗,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考取功名躋身上層社會,成為人中龍鳳,這就是中國人的“精英情結”。而在當代,中國的父母們也是懷着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傾其所有培養子女讀書,盼的就是子女以後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這種“精英情結”在中國的社會上打下了深深地烙印,而讀書也由此變得功利化了。然而,隨着高校這幾年的連續擴招,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精英教育了,而是已經步入了大眾化的教育階段。

現實改變了,但是人們的舊有觀念卻沒有隨之轉變過來,“精英情結”滋生了種種心理誤區,使“啃老族”失去了很多機會。具體表現在:(1)對薪酬期望甚高。“精英情結”使他們的自我期望值很高,他們依舊沉浸在“天之驕子”的讚美聲中。這種情結自然而然地使他們將自己定位得過高了。有些父母跟子女站在同一條戰線上,認為工資低的工作不值得去做。(2)不切實際追求地域、行業優勢。“啃老族”中的很多人在求職過程中對大中城市偏好,在他們眼裏,發達的大中城市遍地是黃金。這些不切實際的做法造成了地區和行業間人力資源配置的失衡。(3)輕視體力勞動。在他們看來,只有沒有知識沒有能力的人才會去從事那些的“藍領”工作,是“精英”就應該幹“白領”甚至“金領”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精英情結的作用下,多少人丟掉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機遇,自然而然就業的空間就被自己限制在了很小的範圍,“啃老族”成了“精英情結”的犧牲品。

2.3“啃老族”——角色轉換失敗的結果

在中國的家庭裏,無論子女的生理年齡有多大,在父母的眼中他們永遠都是孩子。“啃老族”習慣了一種單一的角色“長不大的孩子”,接受父母的資助,或向父母索取生活費用便顯得理所應當了。

“啃老族”已經是成人,卻沒有完成個體向“社會人”的轉化過程,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和個性,沒有進入到真正應該扮演的社會角色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從主觀上拉長心理合法延緩期,拒絕長大。“心理合法延緩期”是指允許還沒有準備好承擔義務的人有一段拖延時期,或者強迫某些人給與自己一些時間”豏。“啃老族”以自己還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為藉口,逃避就業的機會,他們總是期待“以後”。而有些父母也認為自己的孩子還沒完全長大,他們總是抱着“再等等”的心態,使子女的“心理合法延緩期”真正得到許可和合法化,助長了他們“坐享其成”的想法,使他們缺少主觀能動性、獨立性、抗挫折的能力,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2)自我同一性混亂,喪失責任感。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在尋求自我的發展過程中,對自我的認識和對有關自我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諸如理想、職業、價值觀、人生觀等的思考和選擇,能夠對自己的過去經驗、現在經歷以及將來的預期進行整合。自我同一性混亂是自我同一性的另一個極端,在向“社會人”的轉變過程中,“啃老族”面對的是過去經驗和對將來預期的一種新的情境,往往還沒來得及適從便要面臨選擇,常常被各種問題困惑而陷入混亂中。他們對自己也缺乏一個全面的認識,對自我的發展也缺乏考慮,他們崇尚“自我中心”主義,重視自我價值忽視社會價值,關注個人利益輕視國家集體利益,注重個人興趣、需要的實現忽視社會需要。

3應對“啃老”問題的對策

“啃老”現象的存在和繼續擴大化,對“啃老族”本身、家庭、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影響。現在“啃老族”的出現已經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但是應該如何應對這個棘手的問題還有待探討。通過上文的分析,下面提出幾個應對“啃老”問題的策略。

3.1轉變舊有的親子觀,明確親子之間的責任與義務

作為父母,要從根本上轉變舊有的親子觀念,就要及時切斷與子女相連的“親子一體”心理。父母必須狠下心來,給“啃老”的子女“斷糧”,讓其學會自食其力。此外,還要明確親子間的責任與義務,子女必須負起贍養父母的責任與義務。面對“啃老”的子女,父母應該學會説“不”。

作為成年的子女,要從根本上轉變舊有的親子觀,就要奉行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孝悌”精神,使父母“老有所養”。要從思想源頭上上斷絕依賴父母的想法,勇敢地面對應該承擔的責任,獨立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情感上可以索取父母的支持,但經濟上必須學會獨立。

3.2端正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克服精英情結帶來的負面影響

“啃老族”的不斷擴大,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失業羣體,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未就業先失業。如不擺脱“精英情結”,“啃老族”的就業、擇業問題將難以解決。“啃老族”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認清現在的就業形勢。“啃老族”要端正自己的心態,把自己看成是社會中的普通一員,既不高人一等,也不遜人一籌,和其他人一樣享有同樣的權利。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前景有個總體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不計較工作地域的優劣,職業的貴賤,正確對待薪酬,一切以自身發展為定位,以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為出發點,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最終目的。

3.3找準角色定位,明確家庭和社會責任

作為一個成年人,在家庭中和社會上都會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家庭裏,“啃老族”是子女,也可能扮演既是子女也是父母的雙重角色。對父母,他們要盡到贍養義務,對子女,他們要承擔教養責任。因此,他們必須擺脱對父母的依賴心理,自主自覺承擔家庭管理的責任,自強自立,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成功角色轉換。在社會上,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需要承擔不同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只有將自己的個人價值建立在社會價值的基礎上,明確個人只有將自己融入社會中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昇華,拋棄社會責任的人,社會也會將其棄之。“啃老族”只有真正離開“一桌一椅一電腦”的狹小自我封閉空間,承擔起應該擔負的社會角色,才能完成向“社會人”的轉變,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第3篇:對“過勞死”現象的心理學分析

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們在盡享高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承受着巨大的競爭壓力。人們為了獲取在事業上的成功,不惜以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為代價。國家體改委專項調查,知識分子平均壽命僅為58歲,低於全國平均壽命10歲左右;上海社科院“知識分子健康調查”反映,北京知識分子壽命10年降5歲。研究顯示,這些現象大多是由於現代人工作過度勞累而產生的亞健康引起的,更有甚者還出現猝死現象。20世紀80年代,日本學者將該種猝死現象命名為“過勞死”,並對其定義是:“由於過度的工作負擔,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惡化,進而引發腦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環器官障礙,從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狀態的一種社會醫學現象。”[1]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過勞死”的發病率正在逐年增加。2006年,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劉漪在google網和baidu網上搜索了從1990年至2006年1月有媒體報道或有記載的“過勞死”個案,總共有102名之多。由此,不難看出“過勞死”現象已經成為危害現代人的一大生命隱患。從上述的定義中可以看出“過勞死”現象的產生在其生理原因背後還隱藏着一系列的心理學動因。因此,本文擬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引發“過勞死”的動因作以分析,並找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

1.原因分析

1.1成就動機過高

從蔣築英、陳逸飛等人的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出,“過勞死”人羣中的一個最大的相似點就是工作負擔過重、勞動時間過長。超負荷的工作源自於他們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正如海波科技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鳳蘭所説:知識分子的成就動機很強,他們長期處於心理亢奮期。甚至晚上睡覺的時候腦袋‘開天窗’,眼睛閉着,腦袋仍舊在不停地運轉。他們對於工作的概念遠不是解決温飽,而是要抓住機會,成就一番事業,為了事業他們甚至願意搭上性命。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動機是人類行為的始發站,動機越高、需要越大,人們為之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多。已有的“過勞死”案例大多是行業中的精英,他們將工作看作是成功與輝煌的載體,在較高動機的驅使下超時、超強工作而不惜透支自身的健康甚至生命。

1.2心理壓力過大

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是“過勞死”現象產生的一大成因。心理學認為壓力就是指個體在環境中受到種種刺激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緊張情緒。處於心理壓力之下,個體的身體會經歷一種從高亢奮狀態到衰落狀態的過程。早在1936年漢斯塞爾葉通過白鼠實驗,發現身體對於各種不同應激環境的反映大體上是相同的:更高的血壓、肌肉繃緊、瞳孔放大、激素分泌加速等等,如果身體保持這種亢奮狀態的時間過長,免疫系統和身體器官將隨之惡化;長此以往,身體會慢慢進入衰落狀態,導致內分泌功能失調,使個體處於“抑制“狀態,體力下降,並伴有抑鬱情緒。長期的心理壓力可以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甚至引起“猝死”也就是“過勞死”的發生。

1.3嚴重的休閒缺失

日本中央大學勞動心理學教授齊滕良夫從37名“過勞死”研究中分析出,該類人羣在生前常會出現:不斷自訴疲憊、老抱怨工作不順利、經常埋怨老闆、經常表示要辭職、回到家中就懶得再活動、休假日外出也覺得負擔、有做不完的工作、假日也忙碌不休息、晚上失眠睡不好。等等跡象可以看出這類人不但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嚴重缺乏休閒。造成休閒缺失的原因有多種,其中最主要是人們心理上對時間的扭曲認識而造成的“時間饑荒”。

時間可分為三個層次:宇宙時間、人類時間和現象學時間。宇宙時間是客觀的,它是物理的、抽象的;人類時間是帶有人類意義的時間,對我們的生活有規範作用,是與人類生存結構並存的一個緯度,它承載着歷史的演進過程,例如我們用公元、世紀等來記錄時間;現象學時間是指在純粹意識中的感受,是相對於個體的當下情境而言的,它突破物理時間和人類時間的框架,是個體的內在心理時間。愛因斯坦對其相對論的精彩解釋也是對現象學時間的生動描述:一個男人與美女對坐一小時,會覺得似乎只過了一分鐘;但是如果讓他坐在熱火爐上一分鐘,會覺得過了不止一小時。現象學的時間也被稱為心理時間。

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對物理時間有了計量的方法,隨着鐘錶的發明,這個小小的機械成了操縱人類活動的最權威的指揮棒。在工業社會中,泰勒制和福特製的出現,使時間成為衡量人工作的重要標準。在科技發達的後工業社會中,人們越來越覺得時間成為這個物質發達的世界中最匱乏的東西。人們吃的是“速食店”、行的是“高速路”;最常説的口頭禪是“我忙”;政府提出的口號是“提速”;一切都在飛速運轉的世界上正在鬧着一場極為嚴重的“時間饑荒”。這並不是指真正物理意義上的時間而是人類對時間的心理扭曲認識。可以説,人們正在飽受着心理時間的壓迫。這種壓迫所造成的燥亂的心理狀態使人們處於長期的焦慮和壓抑之中。我們想從這種焦慮和壓抑中掙脱出來,於是選擇了努力工作——“幹完這些工作我就休息”,然而工作是沒完沒了的。社會上出現了一種自相矛盾的局面:不少人為了給自己贏得更多的休閒時間的同時,使自己變的更加忙碌了,生活就這樣匆匆地擦肩而過了。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不由得西方的休閒學家發出這樣的感歎:“真正意義上的休閒觀念不僅已被我們的社會所遺忘,甚至今後也不再會有人能夠理解了。”正是在對時間的心理扭曲認識之下而造成的休閒缺失,使現階段的人類社會呈現出的沒有寧靜和閒適,有的是更多的焦躁與壓抑,而這些也是危害身心健康、引發“過勞死”的重大隱患。

2.應對措施

雖然“過勞死”是危害現代人類的一大隱形殺手,然而它不是一蹴即就的。如果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採取相應的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2.1個人的應對措施

首先,個人要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點和侷限性,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可以有效地揚長避短,在工作當中獲得自我實現的快感。這就避免了盲目跟隨社會大潮流,將自己流放在激烈的競爭之中。

其次,要善於調節自我、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煩惱、苦悶、焦慮會使人身體的血壓和氧化作用降低,而愉快的心情則會改善整個新陳代謝。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於我們養成堅強、樂觀、開朗、幽默的性格,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因此,調節自我、保持良好心情可以促進人類身體健康,保持精力充沛,是緩解疲勞的萬能良藥。

最後,要注意休息、學會休閒。革命導師列寧也曾説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休閒不是工作、學習之後的補償或者附屬品,它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為我們消除身體上的疲勞,緩解心靈的壓力,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

2.2社會應採取的措施

眾所周知,人總是要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之中,人類活動的最本質特點也體現在社會關係之上,社會責任、人際交往以及社會評價等問題都直接影響到個體的壓力水平。因此,整個社會對於緩解成員壓力、維護成員心理健康是責無旁貸的。大力倡導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各種心理健康設施的開展將會發揮重大作用。

1995年我國實行“雙休”制以及近幾年所推行的“帶薪公假”使人們的閒暇時間多了起來。在時間“富裕”的同時,人們又面臨着不知該如何消遣的困惑,以至於出現在閒暇時間也選擇工作以消除“荒蕪感”的現象。因此推廣閒暇教育,使人們形成正確的閒暇觀將會是重中之重。社區是現代人除工作單位之外所處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在社區中開展相應工作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着力促進社區文化建設,開展社區閒暇活動,通過活動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閒暇生活,而且可以藉機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而和諧的人際關係本身也會起到緩解壓力、舒暢心情的作用。

來自個人和社會的巨大的職業壓力和由於對心理時間扭曲認識而導致的嚴重的休閒缺失是“過勞死”的內在心理學動因。因此,緩解心理壓力、關愛心理健康、倡導閒暇教育應成為現代人勢在必修的功課。

標籤: 心理學 論文 對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j43e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