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在教學實踐中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論文

在教學實踐中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論文

在學習新《綱要》的過程中,聯繫自身教學活動的實踐,我體會到教師觀念的更新、教育觀念的內化是貫徹落實《綱要》的基本保證。教師不應以知識權威來控制幼兒,而應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出現,讓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成為積極的參與者。當他們的需要、興趣、經驗探索和體驗受到重視,學習就由被動變主動。師生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共同參與、共同成長。

在教學實踐中與孩子們共同成長論文

一、以幼兒生活為本,切實地關注孩子

《綱要》提出了“生活教育資源”的思想,即幼兒園的活動源於幼兒的生活,應從幼兒的現實生活中挖掘教育資源,把教育的內容與幼兒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繫起來。我過去在教學中,往往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知識“教”給幼兒,卻忽視了幼兒對生活的體驗,造成孩子們對所學“知識”印象不深,在生活中不會運用。記得一次認識種子的活動後,有小朋友從家中帶來一些連我也不認識的種子,幼兒們纏着問個不停,看來書本上、課堂上的知識是很有限的,教師應當和學生一同探索。於是我和孩子們一起播種、澆水觀察其生長情況。早上提前入園的小朋友增多了,談論種子的生長變化成了小朋友間的話題。引導幼兒記錄下種子生長、開花、結果的過程。與幼兒有更多時間接觸交流,瞭解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關注他們,從幼兒生活原型出發,幼兒記錄自己生活的第一本“繪畫日記”在班上誕生了。

二、以幼兒發展為本,關注個體差異

每個幼兒在發展方向、起點、速度及最終達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異。有的幼兒活潑開朗,愛説愛動;有的內向不善於表達;有的對顏色有強烈的敏感,表現出對繪畫發展的趨勢;有的觀察細緻,獨立操作思考上表現出對事物的執着追求……;幼兒所表現出的潛能,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支持、鼓勵,讓幼兒有個性地成長。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除必要的集體活動外,大量的時間讓幼兒選擇小組或個別活動,給他們提供較好的教育環境和豐富的活動材料,讓幼兒在開放的環境中主動學習、探索。例如:在交通安全實驗活動中,有的對交通工具感興趣;有的對交通設施搭建感興趣;有的關心交通問題。於是我們設置交通角,提供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開展遊戲。遊戲中孩子們商議搭建崗亭,請交警指揮,發現車輛容易相撞,劃分出車輛去來的道路,向老師提出製作標記的要求。不僅滿足了幼兒遊戲的要求,而且使幼兒在遊戲中獲得了觀察、交往、協作等多種綜合素質的發展。

在關注幼兒個體差異時,也關注幼兒的縱向進步,促進其發展。定期對幼兒的成果、言行、作品等進行評價,讓幼兒不斷感受自己的點滴進步。創設“我真的很不錯”展示欄,及時發現看到幼兒的閃光點。如:在一次遠足活動中,幼兒瞭解到廢舊電池對我們生活的環境會帶來很大破壞,小朋友回家製作了環保箱帶到幼兒園,把廢舊電池都收集在一起處理。家長也受到感染在家中設置了“回收箱”“收集箱”。展示欄中的“環保小衞士”越來越多,收集活動在班級中已成時尚,湧現出了許多“收集大王”(地圖、郵票、門票、貼畫、廢舊用品等)。當孩子們自豪地告訴你“我是拼圖冠軍”、“我是愛心天使”、“我是故事大王”、“我是生活能手”、“我是拍球高手”……時,每個孩子都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形成積極自我概念和自信心,有利於幼兒實效發展。

三、以幼兒的興趣為本,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

“反思”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新《綱要》在“教育評價”中也提出了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反思教育行為,從而轉變自己適應新觀念。以前每次搞節目編排,教師總以自己的喜好出發,孩子們在老師安排下一遍遍重複,一遍遍強制練習,在這種被動情況下,難免出錯或思想不集中,加之老師嚴厲訓斥,孩子們淚光閃閃。當我回想起這樣的情景,感到孩子們的可憐相是自己教育行為給孩子們帶來的壓力所致。從小朋友的.收集活動中,我瞭解到孩子們對奧特曼、卡布達等機器人產生的濃厚興趣中得到啟發,請孩子們給我當“老師”,分辨不同的機器人,他們繪聲繪色地講述喜愛的機器人故事、情節。我及時調整了預定的節目,編排了孩子們喜歡的“機器人韻律操”,設計了機器人剪紙形象,製作成“機器人身高尺”佈置在教室走廊上,還吸引了其它班小朋友的關注。全班小朋友參與排練,在很短時間掌握了基本動作,孩子們用自己的形體動作表現出機器人的製造過程,以及保護人類,保護地球的大膽創意,想象力讓人欽佩。生病在一旁觀看的小朋友和老師也不由地加入到他們的表演中。

通過反思,我開始重視孩子們在教育活動中的多元化發展,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再用一個標準、一個要求、一種答案要求孩子,而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讓他們愉快、和諧地發展。以美術教學為例,以前教學中把示範看得很重,總想給幼兒示範清楚,照着老師一步一步地走,結果不是畫不出來,就是“複製”品,看着與自己的目標差距大,不是幫忙就是斥責一番。反思後發現忽略了孩子的興趣、需要。教師規範性示範讓幼兒感到難以掌握,孩子沒有親身體驗,是畫不出理想的作品。現在,幼兒在繪畫活動前的體驗多了,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多了,教師的示範少了,孩子們畫的內容豐富了,色彩更鮮豔了,想象更有創意了。繪畫成了孩子們最容易表達自己思想行為的一種方式。我和孩子們共同設計,用他們的繪畫語言來佈置的教育環境更貼近生活實際,以前擔心孩子們總“搗亂”把牆飾佈置得“高高在上”,反覆強調愛惜,卻還是遭破壞的現象杜絕了。

通過學習新《綱要》,使我感到幼兒教育是一項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事業,我要在“以幼兒為本”的思想指導下,更新觀念、總結經驗,從實際出發,探索創新,與孩子們共同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e97rx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