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試論福建省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程建設研究論文

試論福建省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程建設研究論文

一、高職院校開設職業指導課程的意義

試論福建省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程建設研究論文

高校畢業生是我國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但是,嚴峻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的焦點,引起廣泛關注。在高職院校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對大學生個人,對高校和全社會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求職是人生道路上的關鍵點,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前途。大學生在邁入社會前,不能很好地把握社會形勢、職場需求,往往會走很多的彎路。職業指導課程是社會與高校的橋樑,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自身的優缺點,明瞭就業的嚴峻性,擺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的規劃自身的職業生涯;幫助大學生用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去參與到求職中;為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提供準備的社會需求信息及擇業技巧,降低就業碰到的陷阱,增加自我的保護意識。

(二)根據需求調整專業設置

完善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程可以推動高職教育的改革,這是因為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是評估高校辦學質量的關鍵要素之一, 直接影響學校的地位和發展。高職院校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畢業生的就業狀態直接影響到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解決高職院校健康、快速、有序發展的問題,就業問題要放在首位。要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並受到社會的歡迎,教師不但要了解社會的需求,還要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職業指導課程能夠更好地為市場經濟下的人力資源進行更好配置, 幫助大學生與企業相互瞭解,高校也能夠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專業設置,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有針對性的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三)緩解當前社會就業矛盾

當前, 我國市場經濟下就業矛盾的突出特點是:一方面企業找不到合適的勞動者,另外一方面大學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這主要表現:勞動者的技能水平與崗位的技能要求之間的不匹配;大學生追求去沿海發達城市工作,不願意去落後的中西部就業;大學生嚮往穩定高收入的工作,而不願意從事基層工作。職業指導課程就是要糾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解決當前的就業結構性失調的矛盾。

(四)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需要

每一位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眾化”這個願望可以得到實現,但是當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老百姓就覺得付出的鉅額教育投資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對高等教育很失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利用職業指導課程幫助畢業生就業,這將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對高校“擴招”政策的評價。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各項事業的發展需要成千上萬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觀念不夠成熟,存在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企業招不到員工的現象的情況下,完善高校職業指導課程體系,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專業,校企合作,促進學生順利就業,都是高等院校的責任和義務。

(五)促進社會安定穩定發展

人才競爭是國際競爭的核心力,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高職生的`理論基礎不如本科生,動手能力不如中專生,成為就業羣體中的特殊對象。高職生羣體人數眾多,如果就業不理想,失業人口多,就會引起失業恐慌,加劇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的安定穩定。完善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程體系,加強職業指導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有意識地提高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根據社會需要不斷調整適合自己的職業。每個大學生就業穩定了,得到社會的認可了,就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這樣社會就會安定穩定,人民就會安居樂業,國家就會富強進步。

二、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為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國家從1995 年開始到至今多次下發文件,強調高校要重視就業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課程的建設,建議把職業指導課程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全國各個高校陸續都開設了職業指導課程,隨着職業指導的重視,課程建設也頗具規模。

(一)課程開設情況調查

為了更好的瞭解福建省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課程開設的具體情況,以便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本研究選擇泉州職業技術學院、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寧德職業技術學院、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六所不同地區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400 名學生和50 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學生問卷373 份,回收率93%,回收有效教師問卷40 份,回收率80%。在被調查的高職院校中,所有的學校都開設了職業指導課程,但是在被調查的高職院校中, 由於課程開展的時間比較晚,時間還不長,課程體系還不夠完善。職業指導課程的課時安排比例還不夠,在課程重視、課程計劃、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提高。

(二)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職業指導課程形同虛設。2007 年,教育部印發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倡議高校把職業指導課以公共課的形式列入授課計劃。福建省各高職院校都以必修課或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了此課程,但很多領導和教師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沒有對課程進行系統的規劃,只是在學生臨畢業前單純的進行一些就業政策、就業技巧的培訓。有些高職院校沒有配備職業指導教研室,沒有統一的大綱和教材,只是單純的把課程安排給輔導員,使得職業指導課程形同虛設。有的高職院校甚至認為應該突出專業技能的學習,職業指導課程可有可無。職業指導課程應該重視幫助學生具有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提高職業素養,關注學生職業發展前途。教育部通知明確指出: 職業指導課應當重視在態度、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養。然而很多高職院校卻盲目追求大學生就業率,忽視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導致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迷失方向。

2.課程內容安排隨意性強。由於對課程的重視不足、對課程目標的理解不夠透徹,必然會影響到課程內容的選擇。在被調查的幾所高職院校,授課內容均偏向於理論知識,比如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市場信息、求職技巧,而對學生很有幫助的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卻很少。

職業指導課程內容的安排隨意性強,沒有統一的授課計劃,有些根據教師的理解隨意安排,不夠系統完整。有些教師誇大就業形勢,給學生施加過大心理壓力; 有些教師的授課內容不能針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有些教師對學生所學的專業認識不足,學生無法把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聯繫起來。很多學生在面對就業的時候都呈現盲目的狀態,導致這一狀態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不理解自己,缺乏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如果職業指導授課內容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課程就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否則會導致教學效果低效或者負效。

3.課程安排與需求不匹配。導致職業指導課程低效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課程時間安排與學生需求不匹配。職業指導教育是一個連續性過程,學生在大學期間不同的時期對自己、對職業的認知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學校只在大一第一學期安排職業生涯課程,滿足不了學生的職業認知需求。有些學校只是在學生臨畢業前安排一些關於求職準備、職場適應的課程,沒有對學生的自我認知進行分析。

職業指導課是一門應用型強的綜合學科,教學途徑應該是多樣化的。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授課方式仍然是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結合一些案例進行分析解説,課程教學手段較為單一。無法幫助學生有效的培養實踐操作技能,學生課堂所學的內容與社會需求脱節,在實際應用發揮不了作用。單一的授課方式,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實踐參與性,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難以達到課程預期的實施效果。

4.師資專業化程度不高。福建省高職院校的職業指導課程的大部分是兼職教師,一般是由就業處教師或輔導員兼任。這些教師大部是經過臨時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後上崗,還有很多教師無證上崗,只能根據個人對課程的理解去授課。由於兼職教師多,學校無法安排教師定期參加專業培訓,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無法跟上學生需求。

職業指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很多教師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學校任職,對企業、行業都不瞭解,不懂企業管理模式,更沒有實踐經驗。教學過程理論化,對學生幫助不大。同時,職業指導教師沒有得到學校有效的激勵機制,教師流動性大,對新的切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也不願意去進行探索,嚴重製約教學質量的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d40g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