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MR診斷在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中的意義論文

MR診斷在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中的意義論文

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是臨牀較為常見的隱匿性骨傷,主要是指患者因各種原因導致外傷,誘發骨髓出血、水腫及骨小樑出現微骨折,但軟骨、骨皮質等組織均為正常,而常規的X線檢查及CT檢查等具有一定的侷限性,無法顯示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的具體情況,對臨牀治療有較大的影響。筆者對常規CT檢查顯示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呈陰性者,採用MR診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MR診斷在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中的意義論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經常規的CT檢查,結果顯示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呈陰性的患者,男50例,女68例,年齡42~74歲,平均(56.2±12.8)歲。患者的臨牀表現主要為不同程度的膝關節出現紅腫、持續性疼痛、如組織腫脹、行走困難等。入選病例均在外傷發生當天即採用螺旋CT進行檢查,並於5 d之內實施MR檢查。

1.2 檢查方法:所有入選病例在外傷發生當天即採用螺旋CT進行檢查,按照螺旋CT標準操作規程對患者進行檢查,螺旋CT 層距、層厚均為1~3 mm,使用workstation 4.0軟件對導入CT3D工作站的圖像進行處理,根據臨牀需要,建立合適的方法,所有患者的臨牀診斷及報告等均在兩位CT醫生的共同參與下完成。MRI診斷則與傷後5 d內實施,MRI診斷採用的儀器為GE Signa 0.2Pro?le 磁共振掃描儀,檢查過程亦需按照磁共振掃描儀的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檢查結果由兩位經驗豐富的主治醫生聯合讀片,並出具合理的報告。

2 結果

入選病例經螺旋CT檢查後,結果顯示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呈陰性,即未出現明顯的膝關節的骨挫傷以及韌帶、軟骨和半月板的損傷等,但仍存在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等症狀,故5 d內對患者實施MR檢查,結果顯示軸向旋轉性損傷者有31例,夾擊損傷者有57例,儀表盤式損傷者有22例,過伸型損傷者有8例。骨挫傷的MRI徵象表現為:骨挫傷區急性期T1W1呈侷限性片狀長T1異常低信號,T2W1呈相應形狀長T2異常高信號,ST1R像呈明顯高信號改變。其中隱性骨折的MRI表現為:T1W1呈線樣低信號帶,周圍見界限不清的更低信號水腫帶環繞,T2W1骨折線仍為低信號,但周圍水腫帶呈高信號,ST1R呈較寬的高信號,骨折線顯示不清。見圖1~2。

3 討論

骨挫傷是臨牀較為常見的骨科疾病,產生機理較為複雜,近年來因MRI診斷方法在臨牀的廣泛應用而提出的新概念。其基本的病理變化為:患者因遭受外傷性骨折,導致患者的骨髓出現瀰漫性或侷限性充血、水腫、出血等症狀,部分患者還會伴有局部骨小樑的輕微骨折,及時發現臨牀症狀有利於採用較為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以減少因處理不當而造成較嚴重的後果,故臨牀檢測對於臨牀治療骨挫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MRI診斷為普遍應用之前,臨牀對於骨挫傷患者的檢測多采用X線片、螺旋CT等進行檢查,因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無法較具體的顯示骨挫傷引起的症狀,部分採用同位素掃描法進行檢測,儘管可以將病變較具體的檢測出來,但因其分辨率比較差,導致定位不準確。MRI診斷是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及應用較為普遍的化學成像方法,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衝激後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檢測並輸入計算機,經過計算機處理轉換後在屏幕上顯示圖像。MRI診斷技術可精確的顯示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損傷具體情況,且敏感性較好,是目前臨牀唯一用於骨挫傷檢測的`工具。

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在臨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主要與膝關節的生理結構具有較大的關係。膝關節是在人體運動時需承受巨大壓力的重要關節,活動的幅度及強度均比較大,是人體中較容易受傷的關節,其中外傷性骨挫傷是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MRI診斷是臨牀檢測外傷性骨挫傷的工具,可具有良好的軟組織的對比度,是目前唯一能夠在患者的機體上顯示肌腱、韌帶、軟骨結構的影像診斷技術,成像能力不受方位的限制,可清晰、準確的顯示患者肌腱、韌帶等的走向、結構等,是一種為創傷的綜合檢測技術,因而受到廣大醫療人員及廣大患者的認可,在臨牀應用十分廣泛。骨挫傷的MRI表現特徵主要為:患者的骨骺或幹骺端鬆質骨內斑片狀、地圖狀或網狀異常信號,在T1W1上表現為低信號,在T2W1上則顯示為略低信號、略高信號或高;低混雜信號,ST1R、PDW1序列上表現為高信號,邊界不清。

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與其附屬結構損傷有較大的關係,臨牀診斷的過程中發現,發生外傷性骨挫傷的患者往往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組織的損傷,如骨、軟骨及其附屬結構的損傷,主要包括肌腱、韌帶、半月板等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是導致損傷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臨牀常將類似症狀作為臨牀診斷骨挫傷的主要的依據,如患者發生骨挫傷後出現上述臨牀症狀,必須對患者進行必要的檢測,因常規檢測方法的侷限性,臨牀常將MRI用於骨挫傷患者的臨牀診斷,對患者提供較為精確的檢測,為臨牀治療提供依據。筆者通過對發生骨挫傷的患者及時進行MRI檢測,全面而又精確的瞭解患者的損傷情況,並及時為患者提供合適的臨牀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牀效果。由此可見,MRI檢測對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較為敏感,可精確反應患者膝關節損傷的具體情況,並能對骨挫傷患者膝關節附屬結構的損傷情況作出精確判斷,從而為臨牀治療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提供有力的證據,故針對膝關節外傷性骨挫傷的患者,在條件的允許下,儘量實施MR檢查,以提高臨牀治療的合理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8kgl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