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談小學《科學》論文

淺談小學《科學》論文

對於小學生的培養和發展而言,人文素質是關於“人類認識自己”的學問,“做人的根本在於品質培養”。小學階段學科教學是德育的主陣地,學科滲透德育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小學科學是人的一種社會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其與道德之間存在共性。要使學生從小懂得民主平等、集體合作、團隊精神、遵守規則等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準則,就應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淺談小學《科學》論文

科學文化是現代人文精神形成的資源寶庫,我們要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學教育要通過科學知識的普及,弘揚科學精神,崇尚理性,促進人文素質教育。以下,筆者就如何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談談看法。

一、提升教師的人文素質,促進教學有效性

所謂教師的人文素質,是指教師培養學生時“個體”所必需的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人文化教育力有機統一的綜合素養。高度地融合這三個要素,教師的人文素質才能產生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人文知識為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材料支持,人文精神為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動力支持,人文化教育力為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技術支持。[1]

要提升教師的人文素質,就要加強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要以充滿“尊嚴、責任、敬業、自覺、和諧”的人類精神和“嚴師、愛國、進取、誠實”的人文理念促進在職教師知性意行的和諧發展,實現“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為首要內容”的教師教育目標,促使廣大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自覺實施素質教育,克服傳統教育中的“重理輕文,重課本輕實踐、重功利輕素質,要害是輕人文素質”的傾向,主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採用探究式、平等討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道德。

二、挖掘小學《科學》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質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中主要採取滲透模式,即將教育內容滲透到各門學科的課程之中,通過各門課程的實施,化整為零地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與目標。[2]小學《科學》課程以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為目標,使學生理解什麼是科學,對世界產生完整的認知觀念,具有觀察和了解科學的能力,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

從小學《科學》課程的內容看,《科學》教材注重內在價值在課堂上的體現,因此字裏行間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有着較寬的人文視野,而這些正是科學教學的返璞歸真。教材除精選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探究活動之外,一個突出的新特點便是增加了詩歌形式的科學美文,幾乎每冊都有兩三篇詩文。如,“土壤和生命”單元的首頁上寫着:土壤是為偉大的母親/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卻很大很大/從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樹……/從黑色螞蟻到白象紅馬……/地球上億萬個生命/都在她温暖的懷抱中成長。又如,“植物的種子”一課中有一首“蒲公英的歌”: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誰也不知道/我的快樂和嚮往/風兒風兒/帶着我飛向遠方。[3]這些優美的小詩充分展示了科學與文學的交融,體現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表達了科學中的人文之美。

從科學課程的理念看,“通過讓每個學生獲得必要的和足夠的成功,通過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品味科學家發現的喜悦,讓學生用情感、智慧和理性去體味成功的滋味和價值”。[4]《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要求通過自我評價和培養學生自行探究的能力來讓學生品味自豪感。學生通過獨立的研究,對某個問題進行自圓其説,成就感和滿足感能夠培養學生積極自信的人生態度,打破條條框框對人思維的限制,從根本上預防和消除精神壓抑,不斷地使學生振奮精神,以一種登山者的姿態投身科學探究活動,也使學生越來越樂觀自信,朝氣蓬勃,進而形成性情之美,昇華為一種人文精神。

從科學課程的性質看,“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課程將“細心地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5]這一提法既體現了人文素質教育在當前知識經濟飛速發展,對生活在這樣時代的人所必須具有的科學素質的高度關注;又體現了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即不但要讓學生學習基本知識與技能,更要全面發展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整體素質。

三、彰顯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人文性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啟蒙課程。這就是説,從人文的維度上,科學探究留給學生的,除了知識的授受和智慧的開啟,還應包括身心的點化和人格的潤澤。人文內涵的彰顯,已經成為新課程理念支撐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核心價值取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彰顯科學課堂教學的.人文性,教師就要蹲下來教科學。

首先,營造“共享”氛圍,建構人文性的師生關係。新課程改革呼喚着“共享”式的師生關係。人文理念指引下的“共享”過程,要求師生彼此敞開心靈、溝通接納、吸引包容、互動分享。在“共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而教師則是“平等中的首席”,承擔着學生“精神指導”和“人格引領”作用。也就是説,教學過程不再只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這樣的師生關係,正是科學課程標準中所積極倡導的理想境界——“學生是小學科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小學科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其次,凸顯“現實”意味。組織人文性的探究內容目前在新課程統領下的每門學科都比較注重人文性,學科教材的編寫上都增設了許多充滿人文色彩的內容。科學教材也不例外,既有朗朗上口的兒歌,又有充滿詩情畫意的科學小詩……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還應該基於學生生活現實而創造性處理教材的內容。從而能有效接軌學生的生活現實,有效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氛圍,讓每個參與教學活動的人都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特別是精神上的滿足。

四、發展“做中學”科學實驗項目,推動人文素質教育

“做中學”科學實驗項目是一項重大的教育改革,它以幼兒園和小學的科學教育為切入點,進而對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進行改革,結合科學課程的實施和各類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活動的進行,使兒童從小培養正確的科學意識、科學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聽,會忘記;看,能記住;做,才能會。既要動腦,又要動手,動手動腦。才能心靈手巧。”

“做中學”項目的重要價值之一就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並重。在科學探索活動中,通過小組學習,體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通過交流討論,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科學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做人。要發展“做中學”科學實驗項目,推動人文素質教育,筆者認為應加強科學史人文價值的開發。

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是人類文明史的主線,是科學教育的基石,它藴涵着巨大的教育價值,是有待開發的教育資源。科學教育應打破歷史事實的硬殼,展現科學歷史事實內在的精神價值,凸現自然科學對整個人類精神領域的巨大影響。通過科學史教育,展現自然科學所藴涵的理性精神與求真意識,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以及公平精神和寬容意識,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科學與人類精神生活的密切關係。“今後在科學教材中應加強科學技術方面和人文學科方面的內容,穿插一些科學家故事,講述他們的科學精神和堅韌精神,這些都是加強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滲透與融合的有益嘗試。”《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指出,科學史實例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看到,科學事業是富有哲理的,社會性的活動,是充滿人性的。

通過對科學認識活動過程的歷史考察,追溯科學理論和知識的本源與演變,能夠使學生用動態的發展的觀點去看待已有的科學知識,由此從宏觀上加深對科學的認識,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觀念,以彌補學科科學教育之不足。科學史教育注重科學理論的邏輯結構與歷史發展的辯證統一,因而為幫助學生從整體上了解科學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有利於提高學生對科學發展基本規律的認識水平,同時起到“以史為鑑”、温故知新的作用。學習科學史,可以感受和發現科學家們在探求科學真理活動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瞭解他們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從而使學生受到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薰陶和教育。

“做中學”科學實驗項目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通過對兒童探究能力的培養,為今後初中、高中實施以探究性學習為主的《科學》課程改革打下基礎,而且這種探究學習方式深深地影響了兒童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有助於在學校乃至社會形成“愛科學、做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文化氛圍。發展“做中學”科學實驗項目,將為推進人文素質教育,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成長為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未來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7r92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