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古今園林景觀設計研究的論文

古今園林景觀設計研究的論文

在園林的主要構成要素中,唯植物是有生命的,可觀賞其豐富的線條、絢麗的色彩、濃豔的花朵、碩大的果實及獨特的樹根,在園林中植物可形成一年四季一個動態連續的景觀構圖。植物在古典園林中常常起到裝點山水、襯托建築、分隔空間的作用。因為植物本身是重要的風景資源,大自然生態環境的主體,自然山水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有限的園林空間中,藝術地再現大自然的美,營造富有生機活力的空間環境,植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古人常常喜歡託物言志,將植物景觀常和空間意境聯繫在一起,通過堂館亭榭的題名或匾額題刻來藝術地表達豐富的情感。如留園五峯仙館對聯:“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與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裏神仙”,景觀的營造反映着作者的內心情感,形成一種意境的傳神,讓後人去品味、去探尋、去體會那個時代應有的環境背景。這種寫景與寫意的結合,借植物言志的手法,應值得現代設計師去傳承。北京第七街區的植物景觀設計中也是沿用了古人的許多設計手法,因為本方案的設計採用自然式為主,所以植物配置也是採用自然植物羣落的搭配方式,突出空間的林冠線、林緣線和季相變化,營造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利用植物與建築、地形、水體及園林小品的搭配,突出主景,起到烘托作用,如“風琴廣場”大量選用元寶楓,取其諧音,琴則體現在地面鋪裝上,同時選用楊樹,利用風起樹葉瑟瑟的聲響效果,突出主題。此外,還單獨以植物為主景,利用叢植搭配,形成美麗景觀。植物對於空間的圍合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植物可形成開敞、私密及半私密的環境,遠比硬質牆體形成的空間更具生命力,同時,植物與地形結合能強調空間的走勢,對地形起到增強或削弱的作用。在區內一些景觀亭、景觀走廊,以植物的某一特性為亭、廊題名,再在周圍點植這種植物,更能映襯景觀。如在春意亭周圍種植迎春、垂柳,在霄雲廊旁種植美國凌霄,在風瑟亭邊點植元寶楓、黃櫨或利用現代材料構成景觀牆,再框以特色姿態的植物,同時匾額以植物題名。在北部有地形變化的區域形成密林和疏林草地,在南部活動廣場區形成規則的樹陣和綠籬。這樣的植物選擇不僅可以和周邊的環境相融合,而且能形成不同風格的植物景觀。這些都學習了古人寫景與寫意結合的手法。

古今園林景觀設計研究的論文

風雨晴雪,日月星辰,這些富於變幻的氣象天體,對園林景觀意境的表現有很大的烘托作用,利用得巧妙可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國古典園林在造園過程中,常藉助天象自然之景來營造園林景觀,將這些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作為一種活躍的造園要素引入,融入景觀空間,為園林景觀披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如蘇州網師園中有“園林到日酒初熟,庭户開時月正圓”,指明這裏的景觀是清風月夜。賞月,自古就是一種富有情調的文化習俗,將月色作為觀賞對象,歷來是園林中不可缺少的景象內容。北京第七街區居住區的設計也應用了不少隨晨夕陰晴等自然現象的變化而引起的園林空間變化的實例。如藉助構築物光影在不同時間、不同質感事物上的變化,營造的豐富空間;以欣賞水中月影為主的“邀月台”的設計及以季節性變化的連續性花境的設計,都體現了借天象自然景觀變化而營造園林的古人設計手法。

在園林中,對於各景觀元素的設計是相對好把握的,因為它們是實在的、可以觸摸到的,相對來講,它們所形成的空間更為抽象,難於把握,但設計巧妙卻可達到意味深遠的效果。追求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邃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重要特點之一。中國園林不以創造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具體園林形象為最終目的,它所追求的是寄託園主的情感、觀念和哲理的一種理想審美境界[1]。中國的私家園林,大都存在於市井之中,由於面積有限,在極小的空間中為求得深邃的效果,利用各種方法來增強景的深度感或通過空間的欲揚先抑,形成對比,從而使園林空間豐富多變,達到“小中見大”的效果,造成一種極其深遠和不可窮盡的空間幻覺。古典園林的空間,是隨着行進的路程而變化着的,這就是所謂的“步移景異”,每個空間看似分隔着,卻通過滲透處理,存在着內部的聯繫。同時,採用環形遊線形成散點視點視線,避免一覽無餘的逼迫式景點佈置[2],充分調動人的感官和情緒,越是深入越有味道,正是空間在意與景的巧妙經營中富於變化,形成不可窮盡的空間幻覺。北京第七街區設計方案中對於空間的巧妙利用也學習了古典園林的這種手法,將居住區中心較為狹長的帶狀空間利用地形的高低錯落分成凸地、凹地和平地,同時藉助景觀牆的穿插,打破過於狹長的現狀,形成視覺錯位,再將牆體鏤空,利用鏤空的部分隱約滲透出下一個景觀局部,這樣調動觀者情趣,形成變化的景觀空間。根據景觀的需要和不同人們的心理需求,設計了一些不同類型的空間,能在人們的視覺上和感覺上產生豐富變化,如明與暗、曠與奧、收與放、虛與實、動與靜、人工與自然等。這些空間可以滿足不同人羣的需求,這裏有適合老年人晨練的林蔭廣場,有適合兒童遊戲的兒童娛樂廣場、戲水廣場,有繁華的商業街和幽靜的'林中休閒廣場,有西方開闊的自然的疏林草地,有規整的人工景觀空間。各個空間雖然形式有所區別,但統一在以自然式地形為底景的大環境中,看似分隔但卻有內在聯繫。

環路的外側為繁華的商業空間及附屬空間所形成的“動空間”,內側是為業主們的生活、休閒所提供的“靜空間”。這樣的規劃設計思路不僅可以形成人車分流,便於今後的管理,而且還可以形成相對安靜、悠閒的小區生活空間。二軸是水軸和綠軸。水軸是指貫穿整個居住區內的水景觀序列。綠軸是在水軸的北側和水軸平行的綠色軸線。這兩條軸線構成了該居住區的環境骨架—北山南水。八景點:分別為童心廣場、戲水廣場、林蔭廣場、水中林蔭廣場、臨水廣場、會所前廣場、歐風音樂廣場、草坪廣場(見圖1)。這些景點有機的點綴於整個小區的環境中,並能形成變化豐富的景觀空間。

充分考慮環境因素特點,不特意地去營造與環境氛圍不符的景觀空間,古典園林在現代景觀中的體現,不僅僅是通過幾條曲折的水系、古典木作建築或卵石花街鋪地來體現,更重要的是貫穿在景觀中的意的延續。對於傳統園林中優秀的值得借鑑的手法,是經久不衰的,怎樣在現代設計理念、材質、養護管理水平中體現是值得設計師去深思的。也許在很多現代的設計中,完全是金屬材質的設計元素,但古典手法涵蓋其中,仍不失為一個現代與古典結合的優秀案例。設計是心靈相通的,古今一樣,好的設計不用過多華麗的語言,一切盡在不言中,古人那種清靜無為、修身養性的思想,在現今紛雜的社會中,不失為一股清泉,去滌盪每個人那顆浮躁的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4y37x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