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議電教媒體在高職教學中的三利論文

小議電教媒體在高職教學中的三利論文

摘要:電教媒體輔助高職教學,有利於加強直觀教學,有利於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小議電教媒體在高職教學中的三利論文

關鍵詞:電教媒體;直觀教學;教學大容量;教學質量提高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電腦蹉跎的信息時代,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實施培養人才的理念和手段上,我們應該有與世界接軌的意識,電教媒體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便是這種意識的體現之一。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大膽地採用了電教媒體輔助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應用電教媒體技術的三利體會。

一、利於加強直觀教學

電教媒體能將抽象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知識內容,用逼真的動畫形式模擬顯示出來。教育家烏申斯認為:孩子是用顏色、形狀、形象來思維的。因此,藉助直觀能使認識活動變為容易和充實,藉助於直觀性能使抽象的概念和思維不致呈現為枯燥、難以理解和呆板的形式。

電教媒體技術在教學中能實現直觀性的優點,我在高職物理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證實。電教媒體技術具有物理實驗的不可替代性和模擬性,它更有利於學生對物理現象及狀態的觀察和分析、思考和理解,它能使微觀變為宏觀,使“靜”變“動”,使看不見摸不着的事物變成有“形、聲、色”,變抽象為直觀,教師講了半天也不一定講清的問題,它幾秒鐘就可解決。比如“楞次定律”歷來是教學的難點,磁通量看不見摸不着,讓學生想象磁通量增加、減少及感應電流的磁場反抗這種變化是較難的,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實驗動畫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配以旁白加以説明。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既教會了學生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媒體虛擬技術能使看不見摸不着的微觀世界和一些複雜的物理過程生動形象地顯示在學生的眼前。比如“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晶體的結構”;“原子核的衰變”等現象,應用媒體虛擬技術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感到物理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又如在實驗數據的處理上,多媒體技術也可以發揮實時處理的功能,把實驗得到的數據經過A/D 或D/A處理,讓實驗數據更直觀地表示出來。總之,電教媒體技術的應用,為直觀教學提供了一條很好的途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記憶。

二、利於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

信息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變化,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積累的知識成倍增長,這就向教育提出了一個尖鋭的問題,如何解決有限的學習時間與知識激增的矛盾;其次,信息時代要求教育以發展人的創造力和智力為主要目標,而不是以發展人的記憶為主要目標,否則將難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對處於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説,同樣要培養處理大量信息的能力,這樣的學生將來才能成為合格的人才。這無疑對課堂教學信息容量提出了嚴峻的要求,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書本加粉筆的教學手段難以提供更多的資料信息。

應用電教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為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大容量高信息教學提供了幫助。現代媒體技術的兼容性很強,它可把VCD、錄象帶、照片及各種圖片轉換成計算機信號,還可從網絡中下載內容,資料來源及其廣泛。如:通過播放圖象和錄象資料,解釋一些物理現象和定律,這樣可極大地縮短教學時間。有時老師要花較多的時間板書,而採用電教媒體技術在課堂上輕輕地點點鼠標,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幾十甚至幾百個文字或圖形展示出來。這無形中就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增加了課堂教學信息量。

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電教媒體技術不僅增加了教學信息,還優化了教學質量。電教媒體技術對教學內容常常是以計算機圖、文、聲的形式表示出來的,因此在課件的製作過程中凝聚了教師許多優秀的智慧,從老師“教”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應用多媒體進行網絡教學,其備課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從教學的需要出發,根據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對教學資源進行蒐集、整合。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儘量多找一些相關的知識及相關知識應用方面的網絡、主頁,象原子能的利用、光纖通訊和近代高科技的物理知識,這為學生的認知能力、個性的發展留下了極好的空間,這樣的教學效果無疑是很高的。

電教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環境和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學習的工具除了課本、筆、紙外,還有多媒體計算機,甚至是網絡環境,這些現代化的教學一旦呈現在學生面前,他們總是激動而興奮,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總之,電教媒體技術輔助高職教學是一種值得探討研究的教學手段,其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以及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等的在內感染力,對我們改善教學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相信,只要我們與時俱進共同努力,高職教育教學一定更加燦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3w2q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