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感言 >

歲末感言簡短(通用7篇)

歲末感言簡短(通用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收穫不一樣的感想和體會,有這樣的時機,就要好好寫一寫感言將其記錄下來。那麼如何寫感言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歲末感言簡短,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歲末感言簡短(通用7篇)

歲末感言簡短 篇1

一年的歲月,又悄無聲息地消逝,回首度過的365個日日夜夜,幾多歡樂,幾多煩憂,重温經歷的一件件往事,有一絲辛酸,又有幾分感動。歡樂過,忘乎所以過,悲傷過,自責過。大多數還是平平淡淡,日復一日,春夏秋冬地走過,想想,這就是生活吧!風雨之路積蓄自己的經驗,閲歷豐富人生經歷。生活讓自己不斷成熟,撫摸歲月遺落的痕跡,心也以前刻下失落與傷痕,卻也讓自己的收穫頗多,人生亦是如此矛盾循環的輪迴,一切事物沒有完美,也不會任你在想象中生活。人生歲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陌生中迎合自己的生活,在工作中鍛鍊自己的勸告,在未知中解讀歲月的真諦。用良好的心境,淡然的心態,去充斥心靈的困境。把思緒細細梳理,在心裏歸檔,存放在心的某一角落。

每年的年末,我都會有一種疲憊之感,我的情緒也會隨之煩躁不安。有種心力交瘁的味道。其實人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最興奮期,和最疲憊的階段,我想我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在經歷一年的緊張工作和辛苦生活後,我對自己一種無奈或者説是一種無聊。我不明白如何來表達這種無所事事又心神恍惚的感覺。回望自己走過的路。那些並不存在在路上的腳印是需要自己去想象的。眼前身後,從沒有很順淌的路。我已習慣。那些存在在人世間必有的齷齪或善良,自古共存。

過年就像是翻山一樣,我們所經歷的時光就是這樣一次一次的輪迴,春夏秋冬,又一個春夏秋冬,人就在一個一個的季節的輪迴中老去。每年的年末就是快到山頂的時刻,過年,就是已經翻過一座高山後的重新開始。

我期望自己的這種情緒會在這樣的最後的日子裏,好好的調整一下,在春天到來的時候,會信心百倍的迎接下次的超越。20xx年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在博客這個大平台裏認識來自天南地北的博友,每一天打開博客品味着朋友們温馨的問候,深感無比快樂,感謝朋友們的幫忙支持與厚愛,是你們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在此真誠的謝謝博友們。

我想説:感謝易安網的管理及工作人員,給我帶給這個學習和交流的平台,讓我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結識朋友,收穫友誼;留在記憶中的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份份真摯的友情,一個個真誠的朋友,一聲問候,一句留言,一條消息,讓我滿懷感動。盡享温暖。自由空間由衷的感謝各位圈網朋友的支持,謝謝大家!

歲末感言簡短 篇2

引言: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歎息,務必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布萊希特

一歲將盡,一種此間特有的感受便湧上心頭,讓人不禁扼腕歎息。平日奔波忙碌,總有一件之後一件的事情佔據着時間,卻很難真切地感受着時光的存在,而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走。到年終時分,時光的感覺乍然出現,望着電腦桌面日曆程序上那讓人看着急的月份時,我已然感受到它那悄悄溜走時留下的足跡和存在,然而在經歷這麼多年後的我已漸漸對它有所解,它是那麼的短促、有限、性急,待我們惶恐而奮起直追時,卻始終怎樣也碰不到它那飄舉的衣袂,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飛似的奔着年終一頭扎去,等到我們超越它時,年卻已經過,而那一大片時光卻留在那過往不復的歲月裏。

夜半案前,琴音相伴香茗在旁,靜坐思已過。回顧即將匆匆而過的2014,總結過與失,大腦像是投影儀般將這一年來的往事一一回放,那些不該犯的錯,那些不該做的事,那些該做卻沒有做的事此時分外清晰明。很多時候很多事情當時不曾珍惜把握,錯過再追悔只是枉然。人生天地間,猶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過去的已經回不來,既然不能改變過去,那就好好感悟此刻。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寫到:“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識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此時便有自己的理解:醒悟過去經歷的不對的事,明白將來的還能夠追求,認識到在這迷途上並沒有走遠,最後感悟到錯誤的過去只是為這天正在做的正確的事。

是的,年華難握,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的時光和年華,歎息亦只是徒勞。但是我們能夠將過去的年華整理總結經驗教訓,把握住此刻,好好對待此刻,不要再等到時光流過,再回顧時後悔和歎息。

歲末感言簡短 篇3

又是12月,新的一年又即將來臨。靜坐桌前,盤點2011年,乏善可陳。但心底依然充滿感動,充滿感激。陸放翁説得好,‘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也確實到此刻的年齡,才真正懂得什麼叫日月如梭,什麼是白駒過隙。

最近,讀一篇短文,題目是【女人,該什麼時候享受】。文筆細膩,很親切,很實在。文章中説的享受,只是當一個女人在和童年女友聊天時,不必急着回家,要收晾出的衣物或給家人做飯;當一個女人在給孩子買生日禮物時,也能給自己挑一樣心儀已久的禮品;當一個女人在為家人添衣購物時,也為自己買一份好的化粧品。諸如此類,看得心裏柔柔的。不禁想到,若是我,最大的享受是什麼呢。不用置疑,一是有本好書,二是有杯清茶。靜靜地看書,閒閒地品茶,心滿意足。

一向覺得,如果沒有文字能夠讓我入目的話,那樣的日子將會多麼難熬難熬。那些詩句多麼美妙,‘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三更有夢書當枕’;‘年年歲歲一牀書,昨夜誰幸伴君眠’。閲讀的快樂,在於書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就如林語堂所言,一個人能夠從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尋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他所説的話,就是你想説的,他的喜怒哀樂就是你的喜怒哀樂,這時,就能夠得到如同交到知心朋友那樣的快樂。也由此,每當從那些經歷久遠的年代的書中,得到與自己心心相印的句子,更是欣喜不已。

魏晉人顧千里視雪夜閉門讀書為人生至樂,夏志清把在家着舊衣品香茗,‘雞窗夜靜開書卷’當作人生至善,讀書之樂,在於悠然神會。

書比人長壽。只要看到書本里落滿歲月的灰塵,就讓人感覺的歷史的沉重。這時,讀書是用心甚至是悲哀的事。帶來的不必須是快感,有時是傷感或是痛感。

好書百讀不厭。對一本書的反覆閲讀,也是心靈的跋渉,所謂一歲一情緒,年齡不同,對同一本書會有不同感受。

記得好朋友平,在她女兒讀初中時,她就想方設法讓她女兒讀世界名著。那些名著,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對性情的陶怡,會影響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書香門第的標誌就是讀書。多讀名著,女孩的臉上會有一種祥和之氣。會由內而外發出平和的光彩。這樣的女孩,在長大後,她們的人生是舒展的,快樂的。也就是人們常常説的有教養。

當然,讀書還得會讀,要持續活水一般的思維,這是讀書人的一種境界。當這種境界到必須水準,人,就活踏實,充盈。這,與學歷無關。

説到茶,原先是職業關係。做教師的,課間一杯茶都是習慣。慢慢地,竟成不可一日無茶。又喜歡好茶,看着杯子裏綠葉漸漸展開,整杯水顯得汪汪地綠,清清淡淡,安安靜靜,實在讓人賞心悦目,神清氣爽。

余光中説品茗是一種享受,也有人説,品茶能夠抵十年塵夢。更有人説,茶,不説話,只靜靜一旁,飄香。

綠茶,流淌在我的血液裏,將伴我一生。

願在新的一年,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書香和茶香的味道。

歲末感言簡短 篇4

小夥伴們都在寫感言,我也有感而發。想到上週末我們讀書組一齊聽個關於福柯“自我技術”的講座,討論得很熱烈。會後跟朋友的車一齊回家,説起我們兩家的娃,各自的工作,都是一地雞毛。中間,我跟我朋友説:“不要放下啊!”她以為我在鼓勵她不要辭職,很堅決地回答:“我不可能做全職媽媽的,我訪談的幾乎所有的全職媽媽都不開心。真的好像美國60年代中產階級社區裏那些絕望主婦一樣。”她是做家庭和育兒的社會學研究,看得多聽得多,大概她的印象是真的。話題岔開去,我們開始討論網上那些天天曬早飯的媽媽們是不是真的開心。

但我説“不要放下”,不是那個意思。我臨下車的時候,又説一次:“不要放下!”這次我總算有機會把話説完,我的意思是,不要放下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我剛進復旦讀本科的時候,好像是當時學校流行的口號,我記得以此為題目還寫過作文。我對“卓越”其實沒有什麼感覺,反而覺得又空又假。之後去伯克利,有一次幫校辦譯年度報告,才發覺伯克利也喜歡説XXforexcellence,正是“追求卓越”的.意思。這話説着是挺噁心的,尤其有種“精英”的味道,在如今的政治氣氛下,不太受人待見。

然而,那天我説“追求卓越”是跟自己説。人到中年,很容易就活到慣性裏去,養兒育女,工作家務,一天一天,很容易就過去。即使是學術工作,也但是就是一份工作,一樣是常規性的,重複性的:看書,寫文章,參加學術會議,評職稱,申請經費,參與課題和課題結項。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夠帶着一份得過且過的心去做,不是懶,而是無聊。沒有passion,沒有calling。在這個好處上,一個學術工作者,和任何工作者一樣,都是在異化勞動中。

我有一萬個理由説服自己“追求卓越”沒啥意思:做得好不好都是無所謂的,只要開心就好;平凡生活也是好的,給人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感。我這兩天一向在琢磨這事,之後最後想明白,“追求卓越”其實是個心氣。並不是真的能做得有多“卓越”,而是要有那個心氣,這心氣不是給任何人看的,而是對自己的要求。也許終其一生都做不到“卓越”,但一向在心嚮往之。要做得儘量好,要不辜負自己的良心。

有時候,我也會對自己説,不要那麼累,不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但如果放下這點心氣,我可能會更加不開心。我此刻允許自己一天只工作一小時,甚至不工作,但我還沒有放下。想起前些日子跟一位老師聊天,説起我此刻工作時間很短,很多研究計劃都擱置,很焦慮。她勸我,即使停車的時候,車頭一向朝着上山的方向,就沒關係。很久之前,我導師也跟我説過類似的話: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也許會因為種種原因停下來,慢下來,但是你心裏的指南針不要改變方向,下次你再走的時候,就能夠繼續走下去。

所以,我的感言就是,不要放下追求卓越。我們生活在俗世中,有種種羈絆,種種不得已,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勤勉,或懶散,我們早出晚歸,或者晝伏夜出,我們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人,普通人。但心裏的指南針指向哪裏,只有自己最明白。只要那口氣不鬆,我覺得活着還是有點味道的。

以此自勉。

歲末感言簡短 篇5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歲末時節。恍惚間,耳畔似乎剛剛還是今年春節的鞭炮聲,硝煙也還未塵埃落定.轉眼之間,網上已經伴隨着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口水戰熱熱鬧鬧的準備起了XX年的春晚。各種大小的媒體也都開始了一年又一年的歲末大盤點。我呢,是不是也該盤點一番,得失之間也許會讓我更加明白人生的許多道理。不過,值得盤點的也並不多,現在能想起並且開列出來的也就幾條。

第一,先説平淡無奇的工作。即將過去的一整年其實就像很普通的今天一樣,大部分時間我的心靈都與寂寞、單調和無聊為伴,日復一日機械地重複那許多瑣碎的事務。不過倒也過得平安無事,雖然快樂的時候不多,但是傷痛倒也沒有,所以還是值得慶幸的。上半年很忙,為了省教育廳的一個現在看來無關緊要的專項評估,我記得開了不下20次協調會,也熬了幾個不眠之夜,寫出了近80頁的評估報告和各種總結。還好,評估結果名列前茅,不枉了那幾根催生的白髮。下半年頂頭上司總是出差,把我從幕後推到了前台。一把手的坐椅讓我坐了不少日子,帶着幾個同事處理了好幾樁涉及人事、職稱、工資之類棘手的麻煩事,其間由於各種原因連自己的職稱也沒評上去。老實説,一把手的滋味也並不風光,要考慮很多事情,連常玩的鬥地主也淡忘了。所以,還不如安安生生地當個副職,至少天塌下來有高個頂着。

第二,可以説是脱離思考,遠離工作、遠離人羣,遠離喧囂的內蒙求學了。我的心靈深處總喜歡自己一個人呆着,或者失落,或者頹廢,或者發奮,我都喜歡。可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平日裏也很難實現。多虧了去年參加了教育碩士考試,學不學知識暫且不説,能得以領略一番草原的遼闊和沙漠的壯美就已經幸運至極了。修養生息的那幾十天,當是我近幾年來身心放鬆的最徹底的日子了,感謝內蒙,感謝草原,感謝生活。

第三,當是我的身體較之去年以前有了大好。XX年我的身體逐漸好轉,儘管包括家人在內的許多人説我根本就沒什麼病,全是心理壓力鬧的,XX年,身體全面恢復,感覺精神面貌大為改觀。特別是內蒙那幾十天,每日步行近8公里鍛鍊身體,竟然瘦下了十斤,簡直意外的收穫。不好的是,伴隨身體的好轉,特別是上級領導的愛嚴有加地勸勉,我竟然又開始了飲酒,雖然嚴格控制,每次絕不多飲,但XX年酒後的慘狀仍是心有餘悸,何況國慶體檢的時候,仍然發現部分檢測參數超標。做人太難,連不飲酒自己都做不了主。其實,或許還是自己心中有魔障,有俗念,有功利,有責任的緣故吧。

第四,要説家庭了。七年之癢的期限早已經過去,我自己也不知道更説不清楚是不是癢過,至少表面上還是波瀾不驚,眼看就要結婚十年。我們也在猜測第十年時會不會癢。我想,要是癢得輕呢,就撓撓;重呢,就互相蹭蹭;萬一癢到不行了呢,真就能把鞋子脱了麼——我不知道,也不敢猜測。我們太平凡,也因為平凡,就會有匹夫匹婦共有的心魔和劫數,生活就會有許多變數。可我們之間有個血脈相連的乖乖女,想來最基本的定力應該還是有一點的。何況我們都不喜歡大風大浪,都不喜歡嚴酷考驗。也許近十年的時間讓兩個人成了長進對方身體的巨大瘤子,要分開,也必定血肉模糊,丟掉一半兒的性命。如果我們白頭偕老,這文字就是里程碑;如果不,它就是墓誌銘。

第五,要説的是女兒。她今年上學了,再不是幼兒園裏總長不大的孩子,有了簡單的思想,有了最初的是非標準和價值觀念。歡喜之餘也有幾分失落,女兒終是要長大的,滯留在爸爸懷抱裏的時日也絕不會太久長。

第六,是日漸蒼老和衰弱的的父母大人。是我不孝,平日裏較少關注他們的起居和衣食,甚至還要讓他們顧及我們三口人的生活。他們賜予了我生命,養育我成長,大恩未報,可現如今,連第三代人的生活還要他們照料。已經壯年的我仍然蟄伏在他們無力的羽翼下苟且過活。他們已經日薄西山,血壓伴隨着年齡一路飆升,可還在為兒女操勞。特別是六月裏家遭變故,母親竟然和我一同遠赴巴蜀慰藉他們不幸的長子。為了兒子,母親竟然拋卻了數十年堅守的不找組織麻煩的信條,只見過科級幹部的她老人家竟然隻身以上訪者的身份敲開了省部級官員辦公室的大門。其間遭遇了多少非議和白眼,感受了多少心悸不安的傷痛,我親歷親為,自然明白。最後若非我不顧一切地執意帶她返回,她那蹣跚地軀體幾乎就要長眠於川大校園了。慟哭之餘,我希望他們能再長壽一些,最好能看見四世同堂的那一天。倘若真能如願,我寧願減去自己幾年的陽壽來交換。

第七,我不知從何説起,也不知該如何説,當然更説不清楚道不明白。姑且作為心魔吧。最近時常會記起起幼時和少年時代的許多往事,相必是懷念昔日那些簡單而純粹的快樂時光吧。幼時的記憶裏,每一天都在盼望着年終歲末。特別是在老家,最喜歡守歲的那晚,大人們燈火通明地在廚房裏魔術似的把窘困錢袋和米缸變化出許多好吃的美食。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過年的時候,可以進城趕年集,還可以有新衣服,有好玩的遊戲。那時候是那樣地盼望長大。可是總記得小時候的一年好長好長,總也不過年。後來終於長大了,卻開始害怕長大,害怕長大的煩惱,長大後的責任。可是時間的腳步卻突然間自己加快了,像流水一樣,從枕邊,從指縫裏,從腳步中匆匆而無聲的流逝了。恍然間,一年過去了,恍然間,又一年過去了。一年年長大,一年年變老,眼睛中的稚氣逐漸褪掉,還又多了些許滄桑和蒼涼。

時光如水,流逝過去的,就不會再回來。回首這一年,忽然覺得自己是那樣的慚愧。我想下一個新年的願望就是,希望明年比今年好吧,退一步説,不要比今年差就行。因為過去的那麼多時光卻沒有留下值得哪怕一點點驕傲的東西。晨起,晚睡,一秒,一分,一小時,一天,一月,一年,渾渾噩噩的過去了,幾乎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翻版,每一天都像前一天一樣的無聊,一樣的平庸,一樣的忘記了自己。更多的是覺得光陰如梭,擦身而過,就像疾馳的列車,看着車窗外面的景色向後倒去,漸漸變成了一個點,而自己卻不能停下來,去觸摸那不屬於自己的風景。生活也是一樣,不能留住光陰,在嘻笑中、沉睡中、觥籌交錯中、沉思中時間慢慢的流過。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這就是人生。

歲末感言簡短 篇6

走過歲月,情意未了。當日歷撕去最後一頁時,才感覺遺憾仍殘留在心頭。當一切已成往事,沉默的心緒卻叩響新歲大門,所有的憂慮已塵埃落定。曾期盼飄落的楓葉掠過你的心頭,滋撫你的情致,愛過痛過,守望歲月不知道該珍惜什麼。珍惜那次緣遇,珍藏那次婉拒,珍愛那份深情。總之,生命中有許多情由難以釋懷,在感謝生命同時,雖苦猶甜的談笑風情中,讓我感到生活的快樂,同時淡化了生活中諸多煩愁。快樂是情意的代碼,煩愁是生活的附體。

駐足網絡,陽光總是那麼温馨而明麗,從樹叢的縫隙間照射進來,光點斑駁的灑在熒屏上,風兒從面額拂過,空氣有淡淡的馨香。那一刻真想牽住你的手,讓沾有花香的身軀定量愛的距離。然而,卻看不到你的表情,觸摸不到你的感覺。一種心靈的交流,一種情感的昇華總令人費解,又不能釋然。痛苦與沮喪隨着歲月的流逝在心靈上劃下條條痕跡。時間塵封了記憶,記憶不再鮮明,想挽留這些瞬間的記憶,與其説沉迷於快樂的感動,倒不如説沉醉在希望的新歲中。

歲末情未了,即使隱隱作痛,也不曾聽到心門開啟時那沁人心脾的聲響。希望有一種結局,一種靈魂合體的結局,沒有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至今,只能固執地守望在歲末盡頭,帶着久久的期望守住歲月的清香,漸漸讀懂你的心跳。讓流年的熱情點綴與充實你的情感,讓新歲的鞭炮點燃你熾熱的情懷,讓彼此的靈魂不再單行。

走過沉浮,穿越夢想。流逝的光陰中留下無盡的遺憾,總有那麼一點不能超越自我,為愛而醉,為愛而痴。時光總是在似是而非中消逝,而腳下的路總是延伸在未了中。

歲末感言簡短 篇7

今天是臘月二十,再過些天就到農曆的春節了。心裏盼望雪花飛舞的情節再次出現,好有勇氣抓住靈感的尾巴,續寫將要過去的冬天。窗外的天色漸漸變暗,或遠或近的景物被灰色的紗籠罩着沉默無語,它們也在默默地總結着年復一年的平淡嗎?

回想一年來的工作,總找不到恰當的語彙描繪過來的生活。感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的同時,收穫着喜悦與悲哀;揮手作別的不僅是雲彩,還有孱弱的生命和漸遠的純真;結識了一些早該相識的人,疏遠了一些早該淡忘的事;學會了在微笑的背後慢慢品嚐苦痛,習慣了在喧囂的空間悄悄尋找安寧,明白了事業與愛好不可得兼的道理,改變了古板刻薄的性格。懂得了在失去的時候學會無所謂,為不曾屬於自己的東西送行。學會了在想入非非時嘎然止步,不再一味地揮霍感情。

不管有多麼豐厚的收穫,總有很多遺憾脱口而出:控制不住地飲酒,漫無目的地幻想,情不自禁地流淚……

翻開日誌,撫摸歪歪扭扭的痕跡,思緒羞澀着蹣跚着滑過記憶的河牀。它們也許會同我一道聆聽新年的鐘聲,但卻不會同我一道邁入新年的門檻。

托爾斯泰曾經説過“隨着年歲的增長,我的生命越來越精神化了。”面對着越來越依戀的精神生活,看着歲月在雙鬢留下的白髮,感到年華像額頭的皺紋來不及摩平又漸漸堆積,不管你願不願意。

既然所有的新年祝願裏都包含了夢想,那麼我也祝願自己在新的一年裏一些夢想成真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ganyan/pjz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