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感言 >

地鐵站做志願者感言

地鐵站做志願者感言

地鐵服務的工作人員是非常辛苦的,大家可以通過一些志願活動來感受一下,下面一起去閲讀小編為你整理的地鐵站做志願者感言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地鐵站做志願者感言

地鐵站做志願者感言1

20xx年7月11日,這一天是特別的一天,在今天我感受到了地鐵工作人員的辛苦。

首先我們來到二七廣場地鐵站後,先跟着地鐵站的工作人員學習了一些地鐵服務的知識和要求,隨後我們就投入到了緊張又充滿新奇的志願服務中去了。

我所負責的是在站台內的疏導指引工作,在屏蔽門附近查看有沒有乘客越過警示黃線,有沒有乘客依靠推拉屏蔽門,還有在屏蔽門關閉時防止乘客進入車廂。在志願服務過程中,還經常有乘客向我詢問一些問題,比如:無障礙電梯的位置、一些站點的方向等等。通過今天我感受到這些工作雖然簡單不起眼,但對乘客的安全和地鐵秩序的維持都有很大意義。

在還有一個小時結束的時候,我去了購票機附近服務,鄭州地鐵一號線最近開通了雲購票,可以在線支付和在線購票,很多乘客不太理解它們的使用方法前來詢問,我們就負責為乘客講解具體的操作方法。還有乘客不知道應該從那個出口出站,才能最近到達自己的目的地,我們都要負責為乘客朋友們解釋清楚。

總之,我很自豪我能參與這次地鐵文明社會實踐!

地鐵站做志願者感言2

馬克思曾説:“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的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達到自身的完善。”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加強個人道德修養,學習奉獻精神,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對個人品德養成,社會公德的薪火相傳尤為重要。這次地鐵志願者服務活動真正讓我深切感受到一種偉大的精神在社會默默穿行着……

這次活動中,志願者們都認真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按照安排做好各自工作範圍的每件事。有的小夥伴是在售票機前耐心認真地幫助乘客購票,主動幫助老人和小孩;有的是在驗票口給乘客指引正確的進站和出站方向,組織乘客有秩序地通過驗票口;而我的工作就是在地鐵出口上升電梯處提醒乘客們尤其老人和小孩扶好扶手,組織乘客們有秩序地乘坐電梯,並且熱情積極地回答乘客關於乘坐地鐵的問題,為乘客指引方向。在此期間,我們為乘客熱情服務,用禮貌的語言和手勢友好地幫助乘客,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有可愛的志願者們的'身影,都洋溢着大家温暖滿足的笑臉。

站在扶梯口的三個小時,雖然很累,也有時遭到某些乘客的鄙夷和不理解,但是每當我看見問路的乘客得到滿意回答後感激的眼神,每當我聽到過往的乘客稱讚的話語,每當我迎來提醒乘客扶好扶手後他們抬頭送來的一個微笑,每當我用自己的熱心和真誠成功感染到他人,每當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到他人時,我總是能繼續保持滿滿的活力和熱情。這就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吧,在幫助他人,奉

獻社會的同時,我真的能收穫到一種快樂,一種被認可、被需要的幸福的感覺。

在地鐵換班間隙,出口周圍相對空蕩的時候,我也注意到了地鐵裏另外一羣默默奉獻,兢兢業業地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地鐵工作人員。其中有地鐵的保潔人員,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個子不太高的阿姨,她穿梭於人羣,不停地俯下身用工具撿起大理石地面上的紙屑,瓜皮,礦泉水瓶,小心地把它們收進垃圾箱,背影是那樣的樸實辛勤;還有徘徊於各個地鐵出口,給駕駛員發出發動列車的指示,來回巡邏視察周圍情況的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員。是他們的堅守與服務大眾的態度,創造和維護了地鐵站良好的環境和良好的秩序,望着他們的背影,我不禁想到千千萬萬無私奉獻,造福社會,服務人民的工作者們,是他們的付出讓這個世界維持着穩定的秩序,是他們的存在讓世界變得更温暖美好,想到這裏,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意。

志願服務是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一種方式,是傳遞愛心,播種文明的過程。對被服務對象而言,這是感受社會關懷、獲得社會認同的一次機會。對社會而言,是提升社會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塊基石。志願者以愛心為前提,但是服務社會,幫助他人不能只流於形式,而是要發自內心,要用真心去關懷需要幫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話語,一個關愛的手勢,都能在人與人的交流溝通中給予極大的温暖。

這次志願者服務實踐也讓我積累了一些社會經驗和閲歷。每一個人都有惰性,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獨自面對克服困難,是今後面對學習和生活必需的途徑。時刻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任務,儘自己一切

努力做得更好。當我們是一個團隊時,需要每個志願者辛勤地努力與有效地配合協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讓人期待的效果。我記得電影《志願者》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一輩子有70年,如果把七十分之一的時間拿出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那麼人生將更美好。”志願者是個神聖的名詞,是參與的象徵,是博愛的體現,是愛心的代言,沒有報酬,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是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因為從穿上志願者服裝,帶上志願者證件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清楚自己的責任,儘管工作的內容有些枯燥,但是那種自豪和快樂卻從心底油然而生。作為志願者,以盡忠人民為職責,在付出愛心,奉獻社會的同時,也充分彰顯了自身的價值,為社會創造了精神財富。

每位志願者之於社會,無異於滄海一粟,而正是這無數的滄海一粟,構成了川流不息,構成了波瀾壯闊。社會需要志願者,人類的發展需要志願者。志願者活動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良好社會風氣,是中國社會活動中一項非常高尚的事業,體現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做好這項事業,有利於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範。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對人來説,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我們當代大學生應注重結合學習和實踐,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樹立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念,本着為社會服務的宗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信念,發奮進取,開拓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ganyan/o3ox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