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發言稿 >

關於閉營發言稿

關於閉營發言稿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發言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你所見過的發言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閉營發言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閉營發言稿

關於閉營發言稿1

尊敬的全體教官、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中學高20xx級、初20xx級軍訓正式結束。從同學們整齊劃一,威武雄壯的隊列中我們看到了**學子奮發向上的風采和當代軍人威武英姿。在此,我代表學校及全體師生,向為軍訓付出辛勤勞動的全體官兵和全體教師表示誠摯的謝意!向圓滿完成軍訓任務的全體新生表示熱烈祝賀!

軍訓是同學們進入**學習和生活的第一課,毋庸置疑,軍訓給我們的成長帶來巨大價值,包括砥礪堅韌頑強的人格,磨練自立自強的品質,強化強健活躍的身體,弘揚保家衞國的精神等等。然而,就像我們吃飯一樣,再好的菜端上桌,不同的人喜好不同,大家對軍訓也是褒貶不一,特別是##縣##中學師生在軍訓期間和教官發生肢體衝突後,對軍訓的紛爭更加突出,甚至有人極端地宣揚取消軍訓。那麼,作為“追求卓越”的**學子,我們如何看待軍訓呢?首先我們要明確四個基本的觀點:

沒有無可挑剔的完美教育,任何教育都是利弊並存而需要我們揚長避短的。

沒有一勞永逸的永恆教育,任何教育都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持續終身的。

沒有立竿見影的速效教育,任何教育都是在不斷反覆的堅守中修成正果的。

沒有一廂情願的單向教育,任何教育都是在師生互動的合作中獲得成功的。

那些攻擊軍訓的人宣稱軍訓枯燥無味,真的是如此嗎?那是因為他沒有體會到軍訓可以給我們提供人生所需要的堅毅、責任心、團結協作、民族情懷等人生必需的精神鈣片。更何況,我們的軍訓生活豐富多彩,除了隊列訓練、國防教育,還有班級文化建設、拉歌活動、演講比賽、影視欣賞、學法指導等等。

那些攻擊軍訓的人宣稱軍訓時間短,是形式主義,真的是如此嗎?那是他不知道,我們可以把軍訓中汲取的豐富而寶貴的精神財富帶到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之中,也就是講,形式上的軍訓結束了,但精神上的軍訓永遠不會結束。

那些攻擊軍訓的人宣稱軍訓摧殘身體,真的是如此嗎?身體的剛健不是天生的,是需要經過訓練的。當然,身體鍛鍊的方式多種多樣,軍訓是其中方式之一。**中學的口號是:“不重視學生鍛鍊,不關心學生身體的學校不是好學校,這樣的老師也不是好老師!”因此,學校採取多種措施提升學生體質健康,如每天鍛鍊一小時;上好體育課、體鍛課;組織籃球聯賽、足球聯賽、乒乓球比賽等等。“野蠻其身體,文明其精神”,所以,真誠地希望每一位同學熱愛運動,形成運動和健身的習慣。

當然,我認同軍訓這種教育形式,但並沒有忽略它可能存在的風險,沒有忽略其他教育形式,而是看到軍訓具有綜合性的教育價值和與眾不同的教育意義,並在具體實施軍訓過程中通過各種預案和措施,盡力避免其風險和不足,充分彰顯軍訓的教育意藴。

同學們,儘管我重點談的是軍訓,但我並不是試圖把學校和老師的觀點強加給你們,而是更想告訴你們:人生的真諦和成長的契機都藴藏在細小而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過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人把平凡的生活過得不平凡。回首看軍訓,每一所學校都在軍訓,所有的新生都參與軍訓,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人人都在做的事中獲得與眾不同的成長,把平凡的軍訓做得不平凡呢?” 當別人在抱怨某種教育方式的不足的時候,你盯住該教育活動的長處而在想方設法把事情做好;當別人在等待和應付時,你已邁出堅實的步伐,那麼你就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獲得與眾不同的成果。軍訓是如此,做課間操也是如此,認真學好每一門課程也是如此,主動向老師問好也是如此,不亂丟垃圾也是如此,太多太多的例子。這需要我們在價值多元和觀點紛呈的自媒體時代保持一分理智和客觀,學會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消極或偏頗的觀點牽着鼻子走。所以,認真而不應付,主動而不推諉,積極而不抱怨,理性而不偏激,這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種積極的價值取向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它將讓你受益終身。

同學們,**中學秉承“**樹人,卓育英才”的辦學思想,努力實踐“卓越人生教育”,幫助同學們做最好的自己,希望你們從軍訓中去體驗和體味**文化的精髓,自覺踐行樹德文化,從而讓自己的夢想飛得更好!

關於閉營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花兒芬芳、楊柳展綠的五月,桃園中學七年部270名學生為期5天的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即將結束。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加各項活動,遵守基地規章制度,按時作息,尊敬師長,同學之間相互協作、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更加團結向上,創造性的完成了各項活動任務,我們的體質得到了增強,意志得到了鍛鍊,才藝得到了展示,心情得到了放鬆,我們滿懷激情而來、滿載收穫而歸。班主任老師全程參與,指導學生實踐活動,他們既關心同學們的實踐活動,又關心同學們的身體健康。老師們對學生的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大家在這五天的實踐活動中,處處展示了我們桃園中學全體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尤其是270名學生朝氣蓬勃,積極參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學校和家長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本次活動中,許多同學表現非常突出,剛才,有名學生被評為優秀營員,名學生被評為舍務標兵,名教師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這是全體同學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的結果,是素質實踐基地領導和老師精心指導的結果,是各位領導和班主任老師辛勤付出的結果!在此,再一次向獲獎的老師和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向給我們提供成長學習施展才華舞台、關心、支持我校實踐活動的各級領導、尤其是基地領導表示真誠的感謝,對教官嚴格認真的教導,對基地工作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表示誠摯的謝意!

同學們,在短短的五天時間裏,你們克服了温差大,想家,想親人等困難,順利地度過了五天以班為單位的集體活動和以宿舍為單位的集體生活。經過這次豐富多彩實踐活動的磨練,同學們不僅學到了課外知識,而且通過知識競賽等活動還學到了我們桃園中學本身的相關知識,使同學們對我校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通過活動,同學們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綜合實踐水平,內務衞生、遵守紀律,就餐禮儀、就寢休息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學們學會了自主整理寢室,文明守紀,主動為他人分餐,團結協作等良好的風尚正逐步形成。同學們在活動中也增強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理自立的能力,提高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了爭先創優的競爭意識和協作共進的團隊意識,以及科學創新精神。

同學們,你們作為桃園中學七年部第一批學生,在風景宜人婁家店素質教育基地參加了為期五天的實踐活動。我深信,這次活動培養出來的各種綜合實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積極進取的團隊精神,一定會成為同學們人生道路上一筆珍貴的財富。

今天,我們將要離開素質基地,但我們還有那麼多依依不捨之情,還有那麼多戀戀不捨之意,這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絕不要把在活動中培養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卻丟棄,而是要把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培養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帶回我們的學校,帶到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去,讓我們滿懷豪情投入新的學習與生活,併成為品德高尚、素質全面、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流人才而不懈努力!

最後,祝同學們生活愉快、學有所成!祝各位領導和老師工作順利、萬事順意。祝北票素質教育基地紅紅火火、越辦越好,成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素質提高的舞台。

關於閉營發言稿3

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四連一排三班的林敏楠,很榮幸能夠作為學生代表在這裏發言。

在這個明媚、熱烈的八月,我們相聚在莆田一中,在這裏開始人生的又一次新的旅程,在人生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天的軍訓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基本的軍事技能,還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礪堅強的意志。蘇軾有句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這句話道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成功的大門從來都是向意志堅強的人敞開的,一個遇到困難就膽怯畏縮的人,是不能成就什麼大事業的。

白雲悠悠,笑容依舊,汗水曾流過。肅然站立,挺拔如鬆,依然不罷休。短短的十天時間,雖然只是人生履歷中小小的一行,在我們心中卻烙印般的深刻,這些日子,雖艱苦,但充實。我們不再依賴父母,改掉了平時懶散的壞習慣,抓緊每一分鐘,甚至每個瞬間;原本陌生的同學們團結在一起,緊緊相擁。烈日雖毒辣,可我們的心是温暖的,因為有快樂,拂去了我們一切的傷痛。

面對不適,我們無所謂起初的身心俱乏,站起來,身體力行,書寫圓滿的精彩;面對指揮,無所謂不甘服從的無奈,挺起身,懂得沒有規矩,談何豪邁;面對集體,無所謂個人的得失成敗,抬起頭,團結一心,便是勝利的主宰!

領導曾經説過:“我們活着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為!”是的,我們是為報效祖國而來,是為心中的夢而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創造比學長們更大的輝煌!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是在書寫自己的歷史。我們要發揚在軍訓期間培養出來的飽滿的熱情和頑強的鬥志,把“政治合格、軍事過硬、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軍人標準轉化為自己的基本素質,把“積極向上、頑強拼搏、團結互助”的軍訓精神延伸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去,進德修身,強能正心,一路拼搏,一路耕耘,一路收穫!

同時,我們也不能忘懷教官們和老師們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向各位領導、教官、老師表示感謝,並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大浪淘沙,方顯真金本色;暴雨衝過,更見青松巍峨!我們會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奮好學,開拓創新,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一個合格的一中人,做一個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中學生。謝謝大家!

標籤: 閉營 發言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fayangao/p8l39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