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發言稿 >

局長在城市抗震防災講座上的發言

局長在城市抗震防災講座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局長在城市抗震防災講座上的發言

大家好!

今天,能夠參加這樣的一個專題講座,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準確地説,是非常感激!為什麼這樣説,我想主要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的“沒想到”:一是沒想到省廳、省抗震辦會為我們編制抗震防災規劃而專門在舉辦這麼一個專題講座。原來按照省抗震辦的意見,這個專題講座還要專門到我們來舉行的,但考慮到我們地處較偏,接待能力有限,更主要的是我們在城市抗震設防編制上也沒有什麼比較好的經驗,所以省抗震辦綜合我們的意見後還是決定在來舉辦這麼一個活動,對此我是深感謙意。二是沒想到省抗震辦還專門安排我要在這個會上進行一個發言,對此我是受寵若驚,又深感不能勝任。因為今天我們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規劃設計行業的精英、骨幹,而我可能還只能算是一個剛剛入門的“門外漢”。但不管怎麼説,我認為這是對我們縣城鄉規劃建設局包括我本人的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因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結合這麼一個專題講座,我想主要談一談以下三個方面的認識:

一、談一談做好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的重要性

剛才,省廳、市局的領導都講到了做好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的極端重要性。下面,我就以地震為例,通過幾個數據來幫助大家進一步加強這種認識。

我國是地震災害最重的國家,以下幾個數據可以幫助大家理解,那就是:一個1/3,兩個1/2,一個100%。

一個1/3:即20世紀全球1/3的大陸地震發生在我國;

兩個1/2:即20世紀我國因地震死亡的人數佔全球的一半,新中國成立以來因地震死亡人數佔各類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

一個100%:即有歷史記載以來,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20世紀全球兩次造成死亡20萬人以上的大地震都發生在我國,一次是1920年寧夏海原8.5級地震,死亡23.4萬人;另一次是1976年唐山7.8級地震,死亡24.2萬人。就拿最近的汶川“5.12”地震來説,地震共造成6.9萬人遇難,1.8萬人失蹤,可謂是觸目驚心。

而我們現在編制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劃,就是要在全面調查城市地震地質情況和現有建築物、設施、設備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城市抗震防災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結合城市規劃建設,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和減輕地質災害的措施和對策,是貫徹防震減災“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方針,指導城市防震抗災和從源頭上減輕地震災情的有效舉措。

二、談一談編制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主要背景

近年來,隨着我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現有的縣城第三輪總體規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城市日益擴張的需要,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快速、有序、健康發展。特別是20xx年下半年新一屆縣委、政府領導班子成立以來,提出了“創特色、鑄品牌、成‘一極’,建設‘風景獨好’新”的發展思路,確立了“東拓南進”的縣城發展方向,快速啟動了以月亮灣新區建設、城區路網暢通工程、百里湘江綠色經濟長廊工程、城區出入口整治改造工程、“三江六岸”路堤景觀工程、206國道東移等一大批重大基礎項目建設,城市規模迅速擴張,城市佈局日益優化,原有的第三輪縣城總體規劃對縣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瓶頸日益突顯。為此,新一屆縣委、政府把編制好、實施好第四輪縣城總體規劃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根據《防震減災法》和建設部《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須包括城市抗震防災規劃,並且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規劃範圍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相一致,並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實施。縣處於廣東河源至福建邵武地震大斷裂帶中段,有多次發生中強破壞性地震的背景,為7度抗震設防區。因此,縣委、政府決定在編制縣城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的同時,組織對城市抗震防災規劃一起進行編制,並且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目前,我局已經聘請了省規劃設計研究院正在進行編制城市抗震防災專項規劃,重點開展對路網、水網、電網、通訊、燃氣管網等生命線工程以及地震救災指揮中心、醫院、重大危險源、防災避難場所等重點保障設施的抗震防災規劃和建設,從總體上做好城市抗震防災工作。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的完成,對於保證我縣第四輪總規劃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必將大大增強城市整體防禦地震災害能力,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三、談一談從規劃建設角度如何編制和貫徹好城市抗震防災規劃

規劃建設系統的抗震防災工作是防震減災工作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根據規劃建設領域抗震防災工作的需要,抗震防災工作要堅持改革創新,加強機制和制度建設,逐步形成新的工作體系。具體上説,我認為主要是要把握“三個要點”、堅持“四個原則”、關注“五個節點”。

“三個要點”即:一是要通過編制抗震防災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向綜合防災延伸,並重點體現出防災減災應急工作的措施,起到為當地政府當好參謀、分憂解難的職能作用,在特殊情況下還起到穩定社會情緒的作用;二是要通過編制抗震防災規劃,使新建工程、改建工程都能達到地震時的基本抗禦目標;三是要通過編制抗震防災規劃,在新城建設及舊城改造時,適宜地建設一些小遊園、綠地廣場,既提升城市建設品位,又增加避難場所。

“四個原則”即:一是突出性原則。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制定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作和職能,因此應統籌規劃,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突出重點,使規劃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規範性原則。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的制定要具有科學性,抗震設防的一系列標準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的規定,實事求是。三是前瞻性原則。規劃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到本地現在的.定位和未來城市的發展需要,要為未來城市發展預留空間,不能成為日後制約城市發展的絆腳石。四是可操作性原則。規劃的制定一定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要便於日後組織實施。

“五個節點”即:一是在工作佈局上,我們既要重視城市抗震防災工作,又要在新農村建設的大形勢下加強村鎮抗震防災工作。二是在工作重點上,既要加強對單體工程的抗震設防管理,又要重視城鎮抗震防災規劃的編制,提高城市綜合防災能力;既要重視震前的災害防禦又要重視應急預案編制和應急演練。三是在管理環節上,既要繼續做好新建工程的抗震設防監管,又要強化工程全生命週期的抗震質量監管。四是在管理對象上,既要重視房屋建築、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築的抗震設防,又要強化市政基礎設施的抗震設防與防災減災。五是在工作內容上,既要加強法制建設,重視基礎資料收集,又要高度重視新技術在抗震防災中的應用。

各位領導,同志們,做好抗震防災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也是我們城鄉規劃建設系統的重要職責所在。我相信,通過舉辦這麼一個專題講座活動,對於推動我們各縣(市)的抗震防災規劃編制必將起到一個拋磚引玉、推波助瀾、快馬加鞭的作用。同時我更堅信,在我們省、市抗震辦領導的關心、關照、關愛下,我們縣的抗震防災規劃編制工作必定能夠做到點上開花,面上結果,為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fayangao/ok9y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