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發言稿 >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範文(通用10篇)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範文(通用10篇)

在生活中,發言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你所見過的發言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範文(通用10篇)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節約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曾經是常被用於兒童啟蒙的詩句。可是現在,很多富裕起來的人已經忘卻了這首從小背熟的詩的精髓。

目前,我國政府提出“要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節儉、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的理念”,真正要實現這一點,還需要人們從最基本的“吃”做起。

餐館每天倒掉的肉夠貧困山區一家人吃一個月。在某家著名餐館,記者看到這樣一幕:3個人要了一大桌菜,沒動幾筷子就“埋單”了,也沒要求“打包”。飯桌上剛吃了幾口的“料子雞”,還幾乎是完整的魚,以及其他沒吃完的菜全部被倒進了垃圾桶。而這種情況在各類餐館隨處可見。這家餐館的服務員小潘來自貧困山區,她説在她的故鄉,即使到今天,人們也不是頓頓都吃得上魚和肉。她説:“現在我一天倒掉的肉,夠我們家吃一個月。”同樣的事情在這家餐館、在許多地方,每天都會發生無數次。

食堂每天1/5的食物被浪費。儘管,對於社會上形形色色資源和物品的浪費,早有公論:無謂的浪費是一種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勞動果實的可恥行為。然而,各種浪費現象依然比比皆是,包括在“天之驕子”雲集的大學校園。某大學一食堂負責人介紹,每日為學生提供數十種菜餚,消耗數百公斤糧食和蔬菜。但平均每天都能產生近百公斤的泔水,每天有超過1/5的食物被倒進垃圾桶。算下來,一年就是幾萬公斤糧食蔬菜被浪費掉。而這僅僅是一所大學的一個食堂。再看看我們的食堂,每頓被浪費的糧食也是讓人十分痛心!有些同學不吃這不吃那,白飯、蔬菜,不想吃的都被統統倒進了垃圾桶。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從表面上看,浪費只是個人的消費方式,但從本質上講,它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偏頗和瑕疵。

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資源、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課題。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説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即使在發達國家,節儉也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更何況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那麼多人沒有解決温飽問題,還有那麼多孩子因貧窮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素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智慧。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知道嗎?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將不堪設想!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月節約一斤糧食,一年全國就節約了65萬噸糧食!積沙成堆,積水成河。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節約一點點的'話,就不會出現巨大的浪費了!

會節約是真正的簡樸美!如果你長得美若天仙,可是你只會浪費,而不會節約,你是個外表美而內心醜陋的人!如果你會節約,你的心靈會比任何人都美!雖然你家庭生活條件好,很富裕,但是不知道去節約,你照樣是一個一文不值的“窮光蛋”!如果你會節約,在你的精神方面,你是一個擁有億萬金錢的大富翁!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今天開始,從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能節約一點點,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了。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由於我家離學校較遠,所以中午只能在食堂吃飯。最近,我經常看見有些同學飯菜的四分之一還沒吃到就倒掉了,也許是不合胃口,可不管什麼原因,我都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比如飯店裏,有些人為了擺闊氣,一下子點那麼多菜,也吃不掉,最終還是被服務員給倒掉了。我真想跟他們説:“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來之不易啊!”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正説明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嗎?

我國是個人口大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但人均有糧食卻很少,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我國人口雖然很多,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卻很少。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我們更應當節約糧食。

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此刻做起,做一個節約糧食的好學生。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節約從糧食開始》。

大家都會熟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可有多少人真正去想過,我們所吃的飯菜經過了多少辛苦的勞動,流下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

隨着時代的發展,沒飯吃、吃不飽飯的事已成了遙遠的故事,那是爺爺和父親的故事了。對我們而言,吃飯早已不再是一個問題。然而我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生活中的浪費現象卻也增加了。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多麼驚人的浪費啊!古人尚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徹骨感受,我們就更應該從中領悟糧食的珍貴。你可知道,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土地資源有限,糧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長,糧食越來越寶貴,它是人類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們要愛惜糧食,把節約糧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儉節約成為每一個同學的良好品德。讓飯桌上、地面上、垃圾桶裏不再有剩餘飯菜的影子,看不到它們悲傷的身影,哭泣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建築者,你們身上有沉甸甸的責任。人們把你們比作雛鷹,是希望你們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國的大地上飛翔,建設美好的家園,千萬不能讓“浪費”壓住你們稚嫩的羽翼,不能讓“奢侈”迷住你們奮鬥的方向。

同學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旨在呼籲全球共同節糧愛糧。

我想,很多人應當同我一樣。從小就熟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也曾在地理課上學過中國的基本國情:狹小的耕地上,養育着十三億的子民。可是,當各地大旱顆粒無收的場景頻頻出現在新聞裏,我們依舊“淡定”,食堂裏,仍然是幾大袋的飯菜垃圾。

我想,很多人應當同我一樣。我們知道節約糧食其實只是舉手之勞。不挑食、不偏食,將自己碗裏的飯菜吃乾淨;不攀比,不虛榮,用簡單可口代替奢華靡費。可是太多時候,我們常説,這些事情不重要,我們要追求“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又有什麼事情的重要性能與“糧食”抗衡?

人類每一項的日常活動,社會每一天的日常發展,都是金字塔的上層建築。而根基,卻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糧食。古書講“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當我們把上層建築建設的愈來愈精準和完美,這座金字塔倒塌時的破壞也就愈來愈難以彌補。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當我們面對一碗可口的米飯,我們是否真正體會過“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每一粒糧食,背後都將是中國八億農民的血汗,都將是他們一輩子“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命運。

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面對食堂裏大袋的剩飯,我們又是否想過他們對於生命的意義。中國大地上有多少學生,一週的午飯僅僅是乾冷的饅頭;遙遠的異國又有多少孩子,“吃飽每一頓飯”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夢?

一粒糧食,背後牽掛着的不僅僅是他人的勞動和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這些,我們還怎會忍心浪費那一粒糧食?

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是一樣的生命,擁有同等的權利。

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曾經忽略過,我們都曾經遺忘過,但是,同學們,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覺醒並付出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文明餐桌,節約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耳熟能詳的詩,道盡了天下多少勞動人民的心聲。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是,在我們的校園裏,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同學的餐盤中只吃了幾口,就往垃圾桶裏一扔,不一會兒垃圾桶裏就裝滿了剩飯剩菜,看着真是令人感到可惜!但那隻不過是很多人的內心想法,儘管可惜,卻還是毫不猶豫、理所當然的去浪費!

而糧食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困難地“流”出來的。對於我們來説糧食不怎麼貴,所以許多人會浪費糧食,對於這些人來説糧食只是一種不值錢的東西,但是其實他是沾過農民伯伯辛勤汗水的寶貴物品。我們不應該浪費糧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曾深深縈繞心間,曾幾何時,我們摒棄了這條美德,殘渣剩飯的身影隨處可見。

只有心存節約的意識,珍惜每一粒糧食,吃飯時不偏食,不挑食,不扔剩飯剩菜,和父母外出在餐館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應該打包帶回家,積極響應“光盤行動”,這才是每個人能做的,也是應該做的。他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文明的詮釋。

也許很多人是想節約的,只是不知道具體的做法,下面是關於節約糧食的小竅門:

1、在家裏吃飯時不要留剩飯,如有剩飯放進冰箱明天吃。

2、在飯店裏吃飯時,剩下的飯菜可打包帶走。

3、在學校裏,如有不喜歡吃的菜,就在吃之前讓同學幫忙分擔。

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自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增強公眾對於世界飢餓問題的認識;促進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加強國際和國家對戰勝飢餓、營養不良和貧困的聲援,關注糧食和農業發展方面的成就。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這句話説明了糧食是人們生存的必需品,也是讓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更是人們的生活支柱。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可是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全球9。25億人吃不飽肚皮的情況下,每年有大約13億噸糧食或被浪費、或遭人為流失,這一規模相當於全球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超過全球穀物產量的一半。1998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那是多麼驚人的浪費啊。以中國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來計算,全世界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兩億人以上吃一年。全球每年流失或浪費的糧食多達13億噸,近乎佔全球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的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温飽問題。人皆有食,也並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飲水要思源,吃飯要節儉”。

所以我們要做到愛惜糧食,避免剩餐,減少浪費,把碗裏的飯吃乾淨。不偏食,不挑食。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就餐時保持安靜,文明就餐,愛護餐具,保持餐桌衞生。積極監督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希望同學們積極響應,自覺履行倡議,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節約糧食開始做起吧。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中國演講的題目是《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三大糧食作物是什麼嗎?它們是小麥、大米和玉米。本週是中國“愛惜食物、節約食物”的宣傳週。今天,讓我們更加關注人們賴以生存的食物,談談珍惜和節約食物。

有人可能會説:我們離吃不飽的時代已經很遠了。吃好,吃好,已經成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還有誰在乎食物的來源,還有誰在乎被丟棄的食物?然而,現實令人擔憂:一方面,世界人口日益增加,糧食供應日益緊張。更何況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人民生活水平極低,連最基本的温飽問題都沒有解決,那裏的孩子連飯都吃不上,更別説肉了!

另一方面,浪費食物並不少見。以我們學校為例。有時教室的垃圾桶裏會有學生留下的麪包和蛋糕。生活中,很多同學不懂得珍惜食物。他們隨意扔餅乾、麪包和粥,在家裏揀着穿。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5000萬人吃一年。多麼驚人的數據!

“除草的日子到了中午,汗水把草滴到了土裏。誰知道中餐硬?”這首詩不僅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偉大,也表達了他們的辛勤勞動。如今,人們過得很好,但他們不能放棄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為,每一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食,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其中包含了農民有多辛苦!可以説每一粒都浸透了農民叔叔們的心血和汗水。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農作物的種類正在減少。古代農民種植了成千上萬種作物,但現在只有150種左右被廣泛種植,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佔60%,而其他大部分農作物品種瀕臨滅絕。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許多科研人員像“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一樣,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開發糧食新品種,增加糧食產量,為全球糧食問題提出建議。作為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除了向袁隆平爺爺學習之外,還要從現在做起,以實際行動珍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早上好!

我是一名一年級數學老師。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本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為什麼要設立這樣的節日?顯然,這是對我們每個人節約食物的呼籲!

説到省吃儉用,我會想起《憫農》這首詩嗎?“除草的日子到了中午,汗水把草滴到了土裏。誰知道中餐硬?”這首詩好像大家都很熟悉,説明農民叔叔們務農辛苦!教育我們大家節約糧食,但我們真的節約糧食了嗎?謝先生中午值班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同學把飯吃的乾乾淨淨的。今天,我要對着麥克風大聲表揚他們。但是,我也看到學生們浪費食物,看到白米和剩飯被倒掉,真的讓人心疼!“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同學們,知道嗎?饑荒已經成為地球上頭號殺手,平均每年奪走1000萬人的生命。所以,省吃儉用值得深思。我們浪費了一粒米,扔掉了一個饅頭。其實我們扔掉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人類寶貴的生命。

孩子,節約是美德,珍惜是品質。現在全國都在倡導“光盤行動”,所以現在,讓存榮廢恥的觀念成為校園的普遍做法。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血汗,珍惜我們人類的生命。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發言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早上好!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所在的那一週是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週。為什麼要定世界糧食日?為什麼會有惜糧節糧宣傳週?我們沒有足夠的食物吃嗎?是!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近年來糧食產量有所增加,但人均糧食佔有量長期處於較低水平。

中國每年都有許多貧困地區和災區的老人和兒童沒有食物可吃,所以他們不得不依靠國家救濟和大家的幫助。“除草的日子到了中午,汗水把草滴到了土裏。誰知道中餐硬?”這曾經是我們都背誦的一首詩。我們不會忘記這首詩的精髓。但是,你看看我們食堂,各種食物浪費還是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很挑食,吃了幾口飯就扔了,説不喜歡!有的同學就是想買零食不吃;有些學生急着玩。他們吃米飯的時候,走得慌就往地上扔米粒!有的同學還一邊吃飯一邊打架?這是浪費食物!也許你不覺得你在浪費,也許你覺得浪費了沒什麼,但是如果你浪費了,他浪費了,所有人都浪費了,這是一個驚人的損失!

我們應該珍惜和節約食物。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都不能浪費食物。吃多少,燒多少;吃多少,灌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買來就吃,不扔掉?我們應該堅決反對和抵制浪費現象。只要我們牢記“經濟”,我們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個珍惜和節約食物的好學生。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fayangao/7gn8nx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