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發言稿 >

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範文(通用5篇)

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範文(通用5篇)

在當下社會,發言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發言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為了讓您在寫發言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範文(通用5篇)

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1

尊敬的院領導、護士姐妹們:

大家下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院的護士姐妹們感謝院領導在百忙中關注我們的護士大會,也祝願默默工作在護理崗位的護士姐妹們幸福安康。

我是內科一名普通護士,從事護理工作十餘年。20xx年由醫院派往北京 307醫院進修學習,引進技術“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護理”技術。20xx年初參與組建層流病房順利開展此項技術。20xx年7月在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進修學習經外週中心靜脈置管術及導管的維護,返院後應用於臨牀。感謝院領導對於我們護理工作的支持與信任。我們會繼續努力,不辜負領導的期望。

春華秋實,歲月變遷。轉眼間,在護理崗位已工作了十餘年。有過委屈,有過抱怨,可一直堅持到現在,而且越來越熱愛這份事業,就因為世界名著《飄》中一位等待丈夫歸來的妻子説過的一段話,“每當我把自己的一份食物給一個可憐的人時,也許在北邊路上的什麼地方有個女人正把他的一份飯食給我的阿希禮,這樣他就會有力氣走路,好回到我的身邊”。玫蘭妮這樣做,覺得就是為了自己和家人。我們在工作中又何常不是呢,付出的同時也得到了回報,這也是我的人生信仰。

我要感謝我們神聖的事業,是她讓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的對待每個生命,是她讓我理解了活着就是一種幸福。在支付我生命艱辛的同時也收穫着他人獲得生命的喜悦。看到患者日漸康復,有了歡笑,有了生氣,心裏會有多麼欣慰,所有勞累、幸苦都被康復者温暖的笑容抹去,留下的是幸福感、成就感。而當患者用痛苦、絕望的眼神看着我時,除了難過更有一股動力督促我不斷學習進取,用我們嫻熟的專業技術、關懷的話語、熱忱的服務使他們感受到人間的情意,生命的温暖。

院領導提出的“創建優質護理服務示範病區”的理念,給了我們一個更好的展現自己的舞台,更好的服務於患者的平台,做到“我要為患者服務,而不是患者要我服務”。一個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我們就是那些組成木桶的木塊,只有我們共同努力,讓所有的木板維持“足夠高”的相等高度,才能發揮我們工作的最大效力。在院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們一定積極投入到此項活動的創建工作中,團結協作,共同進取,不做那塊最短的木板。

謝謝!

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護士姐妹們、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迎來了又一個“5.12”國際護士節。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能夠作為全州的優秀護士代表在這裏發言,我備感榮幸,請允許我代表全州的護士姐妹們,向為我州護理事業的發展給予關心和支持的各級各部門領導表示誠摯的感謝;向為我州護理事業做出貢獻的前輩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時,藉此機會向默默工作在護理崗位的護士姐妹們致以最誠摯的節日祝福。

我叫×××,是精河縣人民醫院兒科的一名護理工作者,從事護理工作20xx年。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如今,我已深深地愛上了護理工作。併為這項我熱愛的事業在不懈的努力着、奮鬥着。

護士是一個與愛相連的稱謂,是一個遠離死亡,點燃生命之光的名字。想到護士,人們自然就會將她與心地善良,拯救人類生命的白衣天使聯繫在一起。

作為一名護士,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着人生百味,奉獻自己的愛心。我們是健康的使者,驅除病魔,托起患者生活的希望。曾幾何時,我們放棄了萬家團聚的日子奮戰在護理一線;曾幾何時,我們捨棄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去照顧病人;曾幾何時,我們不怕髒和累,衝在拯救生命的第一線;曾幾何時,我們已全無了生物鐘的作息規律,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巡視於病房間。護士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重複着相同的內容,通過一次次晨間護理,瞭解患者的睡眠、早餐進食等情況;通過幫助患者翻身,瞭解其皮膚狀況,有沒有褥瘡產生;通過一次次為患者接取大、小便,觀察其排泄物的情況等等……。在這些看似平凡的重複勞作中孕育着我們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每當面對患者及家屬的感激和稱讚,都會當成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猶如園丁看到自己種栽的花草,生機勃勃而心情喜悦一樣。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今天,州衞生局在這裏隆重舉行紀念”5.12“國際護士節表彰慶祝活動,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關心和鼓勵。我們選擇了神聖的護理事業,今生無怨無悔。拯救生命是我們的天職,更是我們的榮幸,我們決不辜負各級領導對我們的期望,把我們的愛心、熱心、耐心、細心、關心和責任心投入到所要鍾愛的護理事業中去,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的滿意為最終服務目的,結合醫院管理年活動,進一步加強醫患溝通,使護理服務更貼近病人、貼近臨牀、貼近社會,真正體現整體護理的深刻內涵,用我們的愛心為患者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最後,願我們全州的護士姐妹攜起友誼之手,奮發有為,踏着南丁格爾的足跡, 一如既往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譜寫出一曲曲不平凡的天使之歌,為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護士姐妹們:

大家好!

五月的滎澤大地,情深意暖,索河之濱,草長鶯飛,鳥語花香,在這陽光普照,萬紫千紅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第xx個5·12國際護士節。護士節是我們護士最美麗的日子。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請允許我代表全市護士姐妹們向對我市護理事業的發展給予關心和支持的各級各部門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藉此機會向默默工作在護理崗位上的姐妹們致以誠摯的節日祝福,道一聲:“護士姐妹們,你們辛苦了!”

我叫許曉燕,27歲,是滎陽市中醫院輸液中心一名普通的護士,從事護理工作9年。從ICU、外科、內兒科,再到輸液中心,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如今,我已深深地愛上了護理工作,併為這項我熱愛的事業不懈地努力着、奮鬥着。

都説五月是我們的節日,所以五月的花兒特別香,五月的陽光特別明媚。在這樣的日子裏我的心情也格外激動!我將繼續與生命同行,讓病人因我的護理而減少痛苦,因我的健康教育而有所收穫,因我的安慰而樹立信心。在辛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體會到了平凡中的偉大。

時光在流逝,得到的卻是歡樂和充實,因為病人在我心中。我用平凡的人生創造着人間的真愛,用平凡的雙手托起生命的黎明。

永遠忘不了我的第一個夜班,病區入住了一位老年心衰患者。擺體位、吸氧氣、輸液、監護,做完這些的我剛要抬頭喘氣的時候,病人一下拉住了我的手,他的表情痛苦的'有些扭曲,一雙渾濁的眼睛裏充滿了恐懼和無助。他望着我,彷彿在對我説:“護士,幫幫我”,瞬時,我的心絃被撥動了,一種為人之最原始的愛在我心中湧動,我就那樣被他拉着一隻手,一邊幫他維持着體位,一邊注視着監護儀上的變化,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病人終於能平靜呼吸了。這時我才發覺自己的腿已經站得發麻了。長噓了一口氣,我體味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能為病人解除痛苦,真正地與病人感同身受,原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突然間我覺得自己變成了天使,有一種想飛的感覺,但同時也被一種使命感牢牢地拴住……從此,我便愛上了我的職業。

在生命的單程列車上,護士高超的技術和精心的護理,將使人生旅途的終點得到延伸。

一次,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突發腦溢血。入院時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噴射狀嘔吐,渾身都是污物,臉都憋得發紫,眼看就不行了。作為接診護士的我二話沒説衝上去,不顧被污物噴得滿身,硬把自己的兩根手指塞進老人的嘴裏,強行將嘔吐物掏了出來。接着又給老人吸痰、吸氧、輸液……同病房的患者嫌異味大,紛紛捂住鼻子,吵着鬧着要換房間;老人的兒子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我一面做好周圍患者及家屬的解釋工作,一面端來温水給病人擦洗。接連換了四盆水才將病人渾身上下擦乾淨,換上整潔的衣服。忙完這些累得我滿頭大汗,腰都直不起來了。伸手抹汗才發現自己的兩根手指被咬出一排深深的牙印,正向外滲着血。看着這一幕,病房的患者和家屬都被感動了,再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並紛紛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之後,我每天上班都去看望老人,噓寒問暖,盡心盡責地護理,以最大能力減輕她的病痛。在老人清醒的日子裏,經常和她嘮家常,逗她開心,減輕了病痛給她帶來的壓力。老人出院時特意讓兒子找到我,當面向我表示感謝,她握着我的手感動地説:“中醫院有你這樣的好護士真是咱百姓的福氣!”

老人一句真實的話語讓我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加充滿激情。

輸液中心是個新成立的科室,我們工作人員少,工作量大,還得24小時值班,但我們並沒有因為超時的工作而減少了對工作的熱情,而是不斷地改善服務、提高技術,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不分親疏遠近,不衣帽取人,真心細心地為每一位患者服務。天冷時,為病人送上一杯熱水,幫助病人抱孩子,為病人買飯,甚至幫助那些獨自帶着患兒的家屬哄孩子、處理大小便等;沒有陪護的病人,我們既當護士又當家屬,問寒問暖,跑前跑後。不管是正常工作日還是節假日,為了保證病人能夠安全完成輸液治療,常常是延遲下班時間,加班加點工作,對此我毫無怨言。

我們不但要打好針,輸好液,有時還得安慰家屬。都知道小兒針不好扎,但作為家屬他們不理解,聽到孩子扎針時的哭鬧,心裏難受,有的當場落淚,有的不配合甚至是惡言相待,冷嘲熱諷,讓我們內心很委屈,幹起工作來很有壓力。記得輸液中心剛成立不久的一天,有個不滿週歲的患兒因腹瀉到這裏輸液。同班的護士在為該患兒作靜脈穿刺時沒有做到一次成功,孩子父母推開那個護士便抱起孩子站在門口指着她破口大罵,説我們不會扎針,是拿他們孩子做試驗,還説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正在為其他患者做治療的我,聽着孩子父母的辱罵,看到的卻是同事強忍着含在雙眼的淚水,依然有條不紊地做着其它的治療。其實同事被罵就像自己被罵一樣難受。看着正在發脾氣的家屬,我幾乎用顫抖地聲音,一字一句向孩子的父母做着解釋工作並不斷地道歉,請求他們的理解和支持。説了好長時間,他們還是不太相信地對我説:“那你能一次成功嗎?如果不能我們就不輸液了,藥也不要了,不給孩子看病了。”我非常無奈地説:“我真的沒法保證一次成功,但我會盡力的!”之後為患兒做穿刺的時候我壓力非常得大,頂着巨大的壓力終於穿刺成功了,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深呼了一口氣。此時,患兒的家屬開始感到不好意思了,説話也客氣很多。在該患兒輸液的過程中,我經常巡視,幫助家屬哄逗孩子,使患兒少一些哭鬧,在安靜的環境中接受治療,並進一步地向他們做解釋工作。在為患兒拔針的時候,家屬真誠地對我説:“我們不該罵那個護士,以後我們會支持你們的工作的!”聽了這句話我心裏為自己感動,這種感動就像穿透寒冬的花香,就象穿透黑夜的陽光,伴着那整潔的燕尾帽反射出莊嚴的光芒,這光芒再次激起了我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我們做的是平凡的事,卻能從中體現自己的價值。他們雖然一時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但在接受我們精心地治療和細心地護理後,能夠表現出來那份感激之情,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肯定。通過這件事讓我感受到只要將心比心,用心服務患者,真誠對待患者,都會給處於痛苦之中的病人送去一份温暖,一份關愛,一份呵護,贏得他們的理解和尊敬。

南丁格爾曾經讚譽道:“護理是一門藝術,從事這門藝術需要有極大的心理準備。”這既是對護理工作的最高讚揚,也是對我們護士工作的最高要求。我是一名護士,同時我又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當工作與家庭發生衝突時,我多想照顧好家人,可是我知道病牀上還有許多的病人需要我們治療。搶救生命,更加重要。多少無奈,對親人的愧疚,只能悄悄地藏在心底,因為我是護士,選擇了這一行,就是選擇了付出,選擇了奉獻。

記得去年七月,我兒子因病住院需要手術,當時科室人員極其緊張,沒辦法請假,我只能兩頭跑。兒子做手術那天,我本來是夜班,心想可以陪着兒子戰勝病魔,給他鼓勵。可是科室另外一個護士的婆婆出車禍了,由於情況比較緊急,只能讓我替她代班了,當時的我二話沒説,丟下手術中的兒子,急急忙忙趕回來上班了。護士長安慰我説:“彆着急,孩子手術會成功的。”我故作鎮定地説:“沒事,我不着急”,其實我真的很心急,看着來輸液的孩子們都是媽媽抱着,陪着,疼了倦了還有媽媽用柔和的嗓音安慰着……想到自己把一歲多的孩子丟在醫院,眼淚不停地往下掉,感覺很對不起兒子。可是我又一想,我不僅僅是一位母親,還是一名護士,一個白衣天使,我應該堅強起來,何況兒子在醫院也有護士媽媽照顧着呢!於是我調整情緒,繼續工作,直到接到家人的電話,我才深深呼出一口氣,終於可以放心了。就這樣,每天上班照顧病人,下班照顧生病的孩子,幾天下來,人都累瘦了一圈,但是每次回到醫院,在穿上工作服的一瞬間,我總會深吸一口氣,微笑一下,再走出值班室開始工作。我知道,無論自己內心多麼痛苦,也要把微笑帶給每一個病人。

我們的職業是平凡的,我們的工作是瑣碎的,如果説護理工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我們就是最前線的支援。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穿上這身潔白,就是一名護士,就是一個天使,就擔負着一種使命。我們是在用另一種形式關愛病人,用另一種方式詮釋愛心,用另一種行動語言向領導、向人民宣誓:我們的工作無差錯,我們的崗位請放心!

每當我看到病人康復出院的時候,那一聲謝謝,讓我的心裏頓生幾分暖意。我願用我的生命去守護生命,讓希望之燈照亮那無邊的黑夜,讓光明幸福永駐每一個角落。我是平凡的,將近十年的護理工作卻使我一直堅守着這種平凡,一直在平凡中默默奉獻,視病人如親人,視工作如生命。在為患者治療時,有過被患者拒絕的困擾,有過被誤解而遭受指責和無奈。但慶幸的是,我並沒有因為這樣的壓力而變得懼怕工作。因為我知道,我的職責是為人民服務,肩負的是救死扶傷的重任,承載着國家、社會和人民的重託。尤其是在醫療護理改革的今天,更需要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精湛的技術和與患者溝通的技巧。我們平靜地承受社會的壓力,執守在我們的崗位,全心配合着醫生,安撫患者不安的內心。在這個沒有掌聲,沒有喝彩,只有生與死鬥爭的舞台上,任歲月的痕跡爬上臉龐,一路風霜染白了頭,依舊默默地播散着愛的種子。

在平凡中我們奉獻,在奉獻中我們有義務將護理工作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起點。衞生事業的飛速發展為我們新時代的年輕護士,帶來了更寬廣更美好的發展前景,我們一定要順應時代對護理髮展的要求,順應醫院發展的需要,塑造新時代護士的新形象。護理姐妹們!白衣天使們!讓我們用勤勞的雙手去裝扮無彩繽紛的醫學花園,為偉大而神聖的護理事業增光添彩,立足本職,幹好工作,把滿腔的激情奉獻給護理事業,把愛心播撒到每一位患者的心中,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我們不平凡的業績。緊跟衞生事業改革的步伐,為衞生事業燦爛輝煌的明天譜寫新篇章!

謝謝大家!

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護士姐妹們、朋友們:

大家好!

我叫xxx,來自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護理工作者,在這鮮花怒放,充滿希望的五月,我們迎來了第xx個“5.12”國際護士節。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能夠作為全市優秀護士的代表在這裏發言,我倍感榮幸,在此向為我市護理事業的發展給予關心和支持的領導們給予誠摯的感謝;向為我市護理事業做出貢獻的前輩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時藉此機會向默默工作在護理崗位上的護士姐妹們致以最誠摯的節日祝福。

有一個很美的故事:一個叫南丁格爾的女孩,在戰爭中冒着槍林彈雨救助傷員,很多傷勢嚴重的病人經她的照顧都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她每天提着油燈巡視病員,燭火給每一個重病的傷員帶來了希望,人們送她一個美麗的名字“提燈女神”。十一年前,我戴上了神聖純潔的燕尾帽,想像着自己也提着燈輕捷地穿行於一個個病房,眼睛裏也閃着同樣聖潔美麗的目光……我知道,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要成為美麗的白衣天使!也許,你也曾聽過冰心老人的一段話“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杖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我覺得這句話為我所從事的職業做了最好的詮釋。。

記得剛畢業參加工作那會兒,我被分配到了門診手術室。當時這個科室剛成立,因護理人員緊張,院方只安排了我一個護士。科室裏我最年輕,資歷最淺,於是我主動承擔起了科室衞生打掃、材料的領取、手術器械的初步清洗、交接等工作,由於人員少,我曾經一個月一天都未休息過。工作雖然繁瑣,但其中的點點滴滴卻讓我覺得是快樂的。每當我輕輕的為病人成功穿刺時,每當我積極配合醫生出色完成一例手術時,那種成功的喜悦感便會油然而生,每當我看到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痛苦難過時,我都會主動的走上前去,輕輕的握住她們的手,安慰她們“別害怕,別緊張,試着做深呼吸,為你們做手術的醫生都是我們醫院的專家,手術將在幾分鐘後結束,請您一定要堅持﹗”當我的安慰和鼓勵使病人的臉上有了笑容時,我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

記得有一次,門診上來了一位農村患者,自己在家口服人流藥後,一連6天出血不止,今天出血量突然增多,並且頭暈噁心,因丈夫外出打工,家裏只有一個70多歲的婆婆和一個不滿週歲的女兒,她只好自己一個人來醫院就診,門診醫生查看病人後決定讓她先行B超檢查,此時她看上去已經很虛弱,面色蒼白……於是我主動對主任説:“B超室在三樓呢,就讓我陪這位大姐上樓檢查吧”,來來回回幾趟, B超結果很快出來了,確定為不全流產,需立即手術。我又將患者攙扶回手術室,協助醫生立即進行了清宮術。手術順利結束,患者虛弱的躺在休息牀上沉沉的睡着了,知道她無人照顧,我又為她準備了紅糖水,取好了術後消炎藥。一個多小時後患者醒了,一睜眼看到我還在旁邊,滿懷歉疚的拉着我的手不住的説“太謝謝你了,小姑娘,現在都晌午了,為了我你到現在都還沒回家、沒吃飯吧”她執意要請我吃飯,最後被我婉言謝絕 …後來這位大姐過意不去專程送來了家鄉的山核桃,對我表示感謝!從那以後我們便成了熟人,以後不管是自己還是家裏人生了病她都願意來找我幫忙,因為她告訴別人她有一個熱心腸的妹妹在醫院上班。

轉眼到了2003年,隨着醫院喬遷新址我調到了婦產科病房上班。記得一次,巡視病房時,我發現一位產婦面色通紅,躺在牀上躁動不安,經仔細檢查產婦的全身情況,子宮底高度、切口癒合情況都很正常,排除了感染的可能,檢查乳房時,發現產婦雙側乳房脹得厲害,非常硬,原來產婦是剖宮產術後第三天,嬰兒因早產出生後轉到新生兒科住院,不能及時餵哺,導致乳腺管堵塞而引起體温升高,如不及時處理隨時有發生乳腺炎的危險。見此情況我便伏身為產婦按摩乳房,疏通乳腺,又手把手的教產婦,一滴一滴把乳汁擠出,一遍一遍耐心地講解擠奶的方法,一個小時過去了,產婦的乳房脹痛得到了很好的緩解,而此時我已經是雙手痠困,衣服濕了一大片,產婦的感激化為淚水,那一刻我體會到了一位平凡護理工作者的價值。

作為助產士的我,20xx年至20xx年一直在我院產房從事助產工作,從我手中接生出的小寶寶應該有上千例了。產房是產婦分娩重地,家屬大多時候無法提供照顧。工作中我不辭辛勞關心着每一位孕產婦,從生理照護到心理護理。每一次聽到臨產產婦所經歷的產痛呻吟,每一次看到臨產產婦害怕、絕望、無助的眼神,我便時刻心繫着這些產婦,寸步不離的陪護在旁,不斷地給予鼓勵、提供按摩,指導產婦們該如何應對;胎膜早破的產婦無法起牀入廁,我會立刻取來便盆,協助她們牀上解尿,亦如對待自己的親人,絲毫不顧髒與臭;有些產婦不方便進食,我便會坐在牀邊一口一口的喂,耐心而又仔細地解答着產婦的每一個疑問。一次有位患精神障礙的產婦分娩時,極不配合,一會兒向牀下跳、一會兒捶肚子、一會兒夾緊雙腿、一會兒跪在牀上……經過一番折騰,產婦疲憊了,也用不上力氣,我剛想拿了塊麪包讓她吃,“哇”的一下產婦扭臉直衝我吐了一身,一直陪在產婦身邊的母親氣得甩手打了女兒一巴掌,説不管了。此時我顧不上髒,趕緊安慰説“別和她一樣,得想法讓她趕快生才行啊”。經過大傢伙的一番努力,產婦順利分娩。家屬感謝萬分。

還有一件事,回想起來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使我終身難忘。我的姥姥自60歲之後一直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我是在姥姥的懷抱中長大,肩膀上成熟,可20xx年正值新春佳節之際,80多歲的姥姥由於長期卧病在牀,身體已一天不如一天,醫生説恐怕過不了春節了。我聽聞這個噩耗,猶如晴天霹靂,可怕的病魔給我的家庭帶來了一場災難,佈滿了心理陰影。我是家中唯一學醫的孩子,也是姥姥最疼愛的外孫女,按理在姥姥的病中我應該擔負護理的重任,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姥姥幾次住院長達一年之久,但因特殊的工作性質,總失去陪伴姥姥的時間。記得,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剛剛走到姥姥的病牀前,突然電話響起,電話那邊傳來同事急切的聲音“李霞發生產後子癇,需上特護,快來醫院!”我望了一眼被病痛折磨的面黃肌瘦的姥姥,從她的眼神中我得到答案,離開她的那一刻,我在心裏暗地許諾今天忙完手頭的工作,一定多抽時間陪陪姥姥,來報答她的養育之恩。回到單位映入眼簾的是緊緊抓住主任雙手的兩位老人請求救救他們的女兒,問明瞭情況才知道是一位產婦因為家境貧寒不願到醫院來生產,卻因為血壓過高而發生子癇,反覆抽搐加之產婦體格偏胖,給搶救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因為科室護理人員緊缺,我們只有連軸轉,大概晚上十點多鐘電話再次響起,是母親低沉的聲音:“你姥姥剛醒來,想見你,你能回來一趟嗎?”姥姥的病情已近生命的終結,我作為她歷盡千辛萬苦拉扯大的外孫女,天經地義應該即時就到,然而此時的我,正面臨一個急需搶救的生命,我一邊向母親解釋,一邊讓把電話轉給姥姥給他安慰,我毅然決然的投入到搶救病人之中,這是我特殊的使命,也是我不能放棄的責任。終於,經過我們一天一夜的精心救護,產婦病情平穩了,可我的姥姥帶着遺憾永遠的離開了我。姥姥臨終前對我的一點點要求也未能實現,我的淚水引起了周圍在場所有人的哀歎和淚花,我用遺憾換來的是人間的真情,我用自己的犧牲換取了一個健康的生命。

在從事護理工作的十幾年來,在消毒水的氣味中,我走過了清純的少女時代,在白色的氛圍中,送走了無數個寧靜的夜晚,我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優質的服務,勇於吃苦的精神,得到了患者的信賴,同事的尊重,在平凡的崗位上以不平凡的表現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在家人的期待和埋怨中,把自己奉獻給了一個個傷痛的病人。十幾年的足跡,連成了一條閃光的路,十幾年的光陰寫成了一本厚厚的書,我把痛苦變成幸福,我用努力奉獻促成微笑,我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我將繼續與病人的健康同行,讓病人因我的照顧而減少痛苦,因我的指導而有所收穫,因我的安慰而樹立信心,我要將愛永遠傳遞!

護士代表年會發言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護理界的同仁們:

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護士節終於到來了,這是我們自己的節日,團聚在這裏,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工作性質,一樣的喜怒哀樂。春秋輪迴,光陽如梭。回首我們在精神科護理崗位上度過的日日夜夜,所經歷的點點滴滴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精神科護士的服務對象是那些雖深受折磨,卻又從避之不及的精神病患者,而我們要做的卻是走近他們,從細緻的生活護理到複雜的心理護理,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時反饋給醫生,以及每天要做的大量的非護理性質的工作。精神病人思維情感行為的異常,會讓護理工作中經常遇到不合作、不禮貌的態度,同時護士接觸病人時間最長、距離最近,發生受到病人攻擊的機會最高。其實在精神科每個護士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過病人的傷害,雖然有一定程度的福利補貼,但這也説明了這個職業所具備的風險,我想很多護士初進這個行業都會產生轉行的念頭,不願長期呆在精神科,但是很快就會被老護士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化。精神科病房的護士們人性的善良,給予患者的家庭般的温暖和親情,是在任何科室都無法體會到的。隨着患者的好轉,看到患者重新恢復健康的精神狀態,重燃生活的熱情,工作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由然而生。

精神科護士屬於職業壓力較大的人羣,綜合科的一般呆在護士站等家屬來叫就可以了,可精神科護士需要的是主動發現問題,保持敏鋭的聽覺和視覺,保持警惕的頭腦,維持自己良好的情緒。患者的特殊性質,工作環境的封閉,以及社會對精神專業的價值和貢獻認識不足,意外事件發生率較高等原因,是精神科護士職業壓力的來源。精神科護士值夜班整夜都在查房,表面上安靜的夜晚是對護士精力和體力的最大考驗,其實是職業風險最大的時刻,必須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警惕性。有的雜誌曾經評論過,精神科護士是白衣天使中最辛苦的,不但付出了辛勤的努力,還要承受着較大的心理壓力。中央電視台《走進科學》欄目播出的《一個精神病院男護士的特殊生活》,是我們精神科護士工作的真實寫照,顯示了媒體對我們這個行業的關注和肯定。

我們的職業真的是一個很平凡的職業,可是我覺得我們這個羣體具有特別可貴的奉獻精神和服務理念。我們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羣體,可是人生的可貴就在於普通,平凡的人生更有價值。

曾有人稱讚精神科護士是“真正的英雄”,説這話的正是我們從小就無限敬佩的英雄——警察叔叔。看到無須打鬥也不用爭拗,只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輕輕幾句話就魔術般地讓剛才還喊打喊殺、要生要死的精神病人服服帖帖地接受治療和護理,於是他們由衷地讚歎:“沒有槍和警棍,卻面對同樣的危險,你們是真正的英雄!”

其實我們不是英雄,因為英雄意味着不畏侵犯勇猛頑強,而我們面對病人偶爾被打除了理解還要微笑。朋友們你們曾試過無緣無故被人打一巴掌或被人攻擊嗎?如果我説這些打人的人其實沒有惡意甚至是出於善意,你們相信嗎?事實如此,精神病人在幻覺下看到護士的臉上有“蚊子”,身邊有“妖魔鬼怪”就會“奮不顧身”的上前攻擊它們,想以此來保護我們護士。一次一個護士的頭部被病人的拳頭擊中,當時就出現頭暈、嘔吐、皮下血腫等,可這位護士僅休息了兩天就上班了,因為病人需要她,當問及此事護士卻淡淡地説:“病人也是在幻覺的支配下才會攻擊我的,作為精神科護士的我不理解誰能理解”。

我們不是英雄,因為英雄意味着轟轟烈烈、大智大勇,而我們的工作更多時候是平凡瑣碎的小事,一位十幾年沒有洗澡、更衣、褲襠裏聚積了厚厚的糞便,全身污垢臭氣熏天,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來了,護士連手套都來不及戴就立即打水為他沖洗,細心地為他檢查身體,為他理髮,教他吃飯、穿衣、如廁、禮儀等等,當別人提及時,護士卻坦然道:“雖説臭味讓我幾天沒吃好飯,但精神科護士的最大特點就是愛心和耐心,我做到了”。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些瑣碎事沒有鮮花也沒有人喝彩,為了這些她們默默的毫無怨言地奉獻了他們的年華和青春。

我們不是英雄,因為英雄意味着所向披靡,意味着無淚,而我們卻常常有淚,因為不被理解,因為心痛病人,因為被病人心痛,因為……

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希望能用自己的雙肩擔起所有精神病人的痛苦;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希望能用自己的雙手為精神病人撐起一片藍天,讓旭日温暖他們的心扉。我們不是英雄,但我們願像英雄那樣無論是寒風刺骨,還是大雨磅礴,只要聽到呼喚就義無反顧地用我們的技術和愛心為精神病人服務,為精神病的家庭送去康寧和友情;我們不是英雄,但我們願像英雄那樣英勇無畏,用我們的智慧和力量為人民的心理衞生保駕護航!

我熱愛自己的職業,做為一名護士,我驕傲,我自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fayangao/4vjw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