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西藏旅遊解説導遊詞範文(通用3篇)

西藏旅遊解説導遊詞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遊,可能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我們該怎麼去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藏旅遊解説導遊詞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西藏旅遊解説導遊詞範文(通用3篇)

西藏旅遊解説導遊詞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歡迎你們來到這神奇的被稱為“世界屋脊明珠”的布達拉宮。舉世無雙的布達拉宮是西藏的標誌建築,也是獨一無二的世界屋脊的一顆明珠。

相傳1300年前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叫布達拉宮。

大家可以看到宮牆內的山後是一個以龍王潭為中心的園林,是布達拉宮的後花園。在看右側有一座藥王山,山上有17世紀建造的一座藏醫學院。前面是一個大廣場,站在廣場的遠處看去,布達拉宮像宮堡式古建築。

大家看布達拉宮內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構成一座巨大的繪畫藝術長廊,壁畫的題材有西藏佛教發展的歷史,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西藏古代建築形象和大量佛像,宮中最高的靈塔,塔身和塔頂用黃金包裹,並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可謂價值連城。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金碧輝煌的金頂,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氣勢雄偉,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

西藏旅遊解説導遊詞2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小昭寺,它位於八角街北約500米處。大家看這就是小昭寺,它創建於公元7世紀中葉,意為放寶貝的地方。晟初是為供置文成公主人藏時帶的一尊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赤金像,後來這尊佛像和大昭寺的佛像對調了。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在參觀大昭寺的時候曾聽過這個故事。據傳,小昭寺早年為仿唐建築,樓高閣峻,金碧輝煌,頗為壯觀,曾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僧人來寺習修佛法,可惜幾度大火,原貌蕩然無存。後來小昭寺屢獲修復,卻已改仿唐模式為藏式結構。小昭寺佔地4000平方米,主要由門樓、庭院、轉經迴廊、大經堂和佛殿組成。

現在我們進人寺內,只見門樓有10根大柱子為十六方稜形,有三條銅箍,銅箍上雕有花瓣;柱子上部雕有繁複的花草紋,柱頭上浮雕有寶珠、回字紋、花瓣及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柱拱上有浮雕海水雲龍紋。明廊後部牆壁繪有四大金剛和六道輪迴圖。六道輪迴圖描述的是:佛教宿命論的核心就是生死輪迴,只要成不了佛,就永遠在地獄、餓鬼、阿修羅(惡鬼)、人、天這六個界裏輪迴往復,永遠受輪迴之苦。

大家請隨我穿過門樓,就來到了轉經迴廊,它圍繞主殿大經堂,南面西面北面都設有瑪尼經桶,供信教者順時針方向轉經,朝拜時用手轉動以積福祉。大家可以試一試,按順時針方向轉。跨入神殿,底層有佛殿、經堂、門庭,高三層。現今只有這座神殿是早期的建築,大家看到的這十根柱子依稀可見吐蕃的遺風,上面鏤刻着蓮花,還雕有花草、捲雲以及珠寶、六字真言,經堂四壁繪有釋迦牟尼本生傳等傳教壁畫。天井對過的一排檀木七刻有28只卧獅,底座裝飾有四瓣或八瓣蓮花。穿過經堂就來到了佛殿,佛殿面積24平方米,有兩根柱子,柱頭雕有蓮花寶座,柱頭大小拱上則無裝飾,這是早期建築的特點。殿內供的是赤尊公主從尼泊爾迎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鎏金銅像和泥塑八大弟子、兩大憤怒力士以及宗喀巴塑像。

神殿的二層為僧舍、經堂、佛殿。佛殿內供有桑傑魯王甲布、十六尊者、藥師佛八尊、度母及《甘珠爾》等經書。三層樓上過去是金頂殿。金頂殿面積為55平方米,金頂為漢式風格,屬歇山式,以斗拱承託,金頂垂脊末端套有摩羯魚頭,是為套獸;殿內門窗壁畫、柱子則為藏式風格,整個建築體豫了藏漢風格的巧妙結合。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語叫“居堆巴扎倉”,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宗最高學府之一。傑尊?喜饒僧格之弟子傑’貢嘎頓珠於公元1464年(藏曆第八繞迥木猴年)在衞堆窮木達之地的塞瓦龍山洞(墨竹工卡縣內)修行密宗,得小昭寺後即以該寺為其弘傳密法的基地,因他原在拉薩河上游傳密教,故更名為上密院(即上部地區的密教承傳之所)。

今天的參觀就到此結束,相信今天的這些景點會給你們留下難忘的印象,祝大家愉快。

西藏旅遊解説導遊詞3

各位朋友,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雄偉的南邊巴瓦峯。南迦巴瓦峯,藏語意為“直刺藍天的戰矛”,主峯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譽。它位於西藏東南境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7700米以上高峯中惟一沒有被征服的處女峯,聳立陡峻的山峯,攀登難度非常大。圍繞南峯的是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彎峽谷(簡稱大拐彎)。高山峽谷,平均相對高差在5000米以上,構成世界上地形轉折變化最劇烈的地方之一。

南邊巴瓦峯,頂峯終年積雪,巍然屹立,高插雲霄,冰雕玉砌。它以高峻巍峨的身軀迎接着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時而煙雲密佈,時而大雨傾盆,時而雪暴襲來,時而紅日高懸,變幻莫測的'風雲賦予它英姿壯美。雪線以下,為茂密蒼翠的原始森林,雪松冷杉白樺像撐天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影,林中棲息着各種珍禽異獸,再往下便是亞熱帶的絢麗風光,鳥語蝶飛,奇異花卉,五彩繽紛。

據調查考證,南峯地區地質構造複雜,構造活動強烈,是一處研究喜馬拉雅地質歷史,探討板塊構造運動力學機制的極好地方。南峯地處東西向、北東向、北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等多組絕造系統的複合部位,構造應力特別集中,多次的區域變質形成南峯地區一系列中深變質程度的變質巖系;以北北東方向的強烈擠壓為主,導致南峯作強烈的斷塊上升,形成屹立在藏東南羣山之上的喜馬拉雅山東端的最高峯,同時形成圍繞南峯的緊密而複雜的弧彎。雅魯藏布江下游大拐彎是適應構造弧彎發育的先成河,並隨着南峯的強烈上升而作強烈的下切,形成深峻的大峽谷,集中藴藏着豐富的水力資源。南峯的形成和聳峙,構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導致喜馬拉雅山南坡自然景觀的巨大差異,並形成齊全而豐富的垂直自然帶,藴藏着特別豐富的森林資源,併為開展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經營提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此同時,山麓深峻的大峽彎又構成西南季風的天然通道,濕熱的氣流能沿峽谷向北、東、西各方向伸人,形成藏東南林芝、易貢、波密一帶特殊的自然景觀,構成“西藏江南”的特色。導致生物區系的演化遷移和古老物種的殘留等一系列變化,是研究動植物區系的形成、演變及其遷移規律的理想場所。

一些熱帶的生物沿雅魯藏布江河谷往北延伸很遠,一直深入到亞熱帶、温帶的範圍。喜馬拉雅山南坡的生物出現在北坡的波密、易貢一帶。它們反映了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水汽通道又起着生物南來北往、東行西走遷移變化的積極作用。而像羅漢松、樹蕨、迎春木、水青樹等古老植物、鏽菌中的擬夏抱鏽菌等,它們都被稱作為“活化石”生物,卻在南峯地區的雅魯藏布江都被發現,反映了大峽谷主體氣候的積極作用。

墨脱境內的巴昔卡,從山下一直到7782米皚皚白雪的峯頂水平距離不足200公里,可海拔高差競達7000餘米,這理想的地貌條件和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南迦巴瓦峯成了我國具有最完整山地垂直植被帶譜的惟一山地。在這獨特的熱帶山地生態系統中,發育、繁衍着複雜而豐富的植被類型和動、植物區系。為此,被許多生物學家譽為“植被類型的天然博物館”、“山地生物資源的基因庫”。

在南峯南坡,1100米以下的低海拔河谷,氣候温暖多雨,屬低綠雨林,500米以上,則發育着由千果欖仁、小果紫薇、阿丁楓等組成的常綠雨林。在陰暗潮濕的熱帶雨林中,藤蔓纏繞搖曳、附生植物稀密佈於枝幹;還長着許多熱帶植物,頗似雲南西雙版納風光。

1100—2400米之間,是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由刺拷、墨脱青岡等植物為主組成的常綠闊葉林中還生長着香樟、楠木、木荷、含笑、木蓮等許多珍貴樹木。

在2400—2800米之間,是由雲南鐵杉組成的山坡暖温帶針葉林帶,雲南鐵杉高逾80米,直徑長達2—3米,其木質堅硬、材質良好。一到初春,林下高大的喬狀杜鵑,花團錦簇,綴滿枝頭。

2800—4000米,為寒温帶暗針葉林帶,蒼山冷杉、墨脱冷杉是建羣樹種;林下各種喬狀杜鵑盤折曲卧,地表密佈着厚厚的苔蘚,別有情趣。

在4000米以上,即進入寒帶灌木叢草甸帶。這裏宛如一座百花盛開的山頂花園,各色杜鵑爭奇鬥豔,將山坡潑上黃、綠、紅、粉等各種色彩。在繁茂的杜鵑叢間,點綴着報春、點地梅、綠絨篙、委陵菜、驢蹄草、毛茛、銀蓮花等各色精巧的花朵

4700米以上,便是永久冰雪帶了。那裏白雪皚皚,偶有幾叢嶙峋怪石裸露其間。

南峯地區的動物區系很有特色,由於受地形、氣候和植被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在不同地帶生活着不同的動物。動物種類十分豐富,並且多是西藏高原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熱帶、亞熱帶的動物。錫金滑蜥和長肢尢蜥在林中小路上竄行,偶然也可碰到各種蛇類,碰巧甚至能觀察到巨大的眼鏡蛇在林中營巢孵卵的情況。黑卷尾是叢林中的優勢種,常成羣在林中噪鳴。獸類中,白天常見的是一些樹棲的松鼠科動物,同一地方常可同時看到幾種松鼠在樹冠層中攀爬跳躍,計有藍腹松鼠、紅腹松鼠、橙腹長嘴鬆鼠、墨脱亞種及明紋鼠等。它們都是南方獸類區系中的代表。

靈長類中的長尾葉猴,食肉類中的孟加拉虎、斑林狸,有蹄類中的鹿等也都是南方獸類的代表。在常綠闊葉林以上的自然地帶以及南峯北坡的各帶中,上述熱帶種類便基本上消失了。動物種類較單調一些,但卻也富於特色,基本上以喜馬拉雅、橫斷山脈和西藏高原動物區系的特有成分為主。獸類中有羚羊、紅斑羚、麝、小熊貓、高原兔以及多種鼠兔等。南迦巴瓦峯是藏東南的著名神山之一。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壘,兄弟倆鎮守藏東南一帶。勤奮好學、埋頭苦幹的弟弟加拉白壘長得一天比一天高,武藝也越來越高強。哥哥見狀十分嫉妒,趁弟弟睡熟之機,斬斷弟弟的腦袋。從此,弟弟再也長不起來,成了斷頭山。據説,米林縣附近的德拉山就是被斬下的弟弟的腦袋變成的,上天為了懲罰南迦巴瓦的罪過,令他駐守江邊,終身服役。還有一個關於南迎巴瓦峯的傳説。從前,西藏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錯是一對恩愛的夫妻。隨着歲月的流逝,妻子納木錯已消失了青春的容顏,好色的念青唐古拉山便另尋新歡,與瑪旁波木熱裏山女神私通,生下了南迎巴瓦峯。它怕納木錯知曉,便把他藏在遙遠的西藏東南部。如今每年都有二些信徒前來頂禮膜拜,以求山神的保佑。南迎巴瓦峯常年雲霧繚繞,很少露出真面目。

南迦巴瓦峯山腳處温泉眾多,植物異常繁密,是理想的探險登山及療養勝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vnpe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