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天壇導遊詞15篇

天壇導遊詞15篇

作為一名導遊,有必要進行細緻的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是導遊員在遊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天壇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壇導遊詞15篇

天壇導遊詞1

各位!現在我們來到了圜丘壇景區,其實呀,它才是真正的“天壇”,因為這裏才是皇帝在冬至祭天用的祭天台。圜丘壇建於明嘉靖年間,即公元1530年,位於整個院落的南端,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圜丘壇院落中的陳設。請看西邊,那裏有一杆很高的木杆,它叫望燈杆,是祭天的時候掛燈籠用的。各位也許要問:祭天掛什麼燈籠呀?當然要掛啦 !因為當年祭天的時間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日出前七刻,即零晨四點一刻。您想想,在漆黑的冬夜,老百姓都在被窩裏熟睡的時候,皇帝來祭天,也真是夠辛苦的,掛個燈籠照個亮,不過分吧?不過,皇帝照亮,非同一般,那必須是“吉燈高照”。那麼現在請大家猜一猜這座燈竿有多高?現在我來宣佈正確答案:燈杆的高度是九丈九尺九寸,為什麼不再加點湊夠10丈呢?肯定有原因,不錯,請各位先猜猜看,待會兒我再告訴大家。不僅燈杆不一般,那燈籠也不一般,高有兩米,直徑兩米六,夠氣派吧!但最不一般的還得説那燈籠中的蟠龍通霄寶蠟,長有一米三,直徑三十釐米,可連續燃燒12個小時,既不用剪蠟花,也不流蠟油,是當年皇帝祭天的專用寶蠟。

再看看東邊的這個綠色建築物,它的名字叫燔柴爐,是在祭天大典結束後,焚燒祝板及祭品的地方。這是鐵鐐爐,在進行大典的時候爐內燃燒鬆杆、松柏,同時還燒些檀香木,一時間火光沖天,香煙繚繞,不但增加了神祕莊嚴的氣氛,而且在寒冷的冬夜給皇帝帶來了一絲暖意,真是一舉多得呀!

現在,言歸正傳,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圜丘壇,它是一座三層的圓形石台,為什麼要將祭天台設計成圓形呢?因為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既然是祭天台,自然要設計成圓形了。普通人看這座祭天台是用大理石建制的,但設計者們是用數字“九”建成了這座神祕的祭天台,現在我們一起來找找那些神祕的“九”看它們藏在何處。

(走近圜丘壇,在圜丘壇的近前)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這兒咱們不妨來個腳踏為實,請大家一邊登上這一組台階,一邊數數這組台階有多少級(自地面層到底間層,因為這裏人少,面積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正好九級(把客人帶到底層平台的東側)。往上還有兩組台階,每組也是九級,整個圜丘壇東、南、西、北各開一口,每個登壇口都有上、中、下三組台階,每一組台階都是九級,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12個“九”了。我們再找找看,腳下底層祭壇的壇面直徑21丈,沒有“九”,中層直徑15丈,也沒有“九”,頂層“九”丈,有一個“九”,如果把三層直徑相加,便是四十五,五九四十五,不但有“九”還有“五”,象徵皇帝的“xx”之尊。真是巧奪天工!那麼,別的地方還有“九”嗎?有!請各位更上二層“九”,我們到最上層看一看。

(在圜丘壇頂端,東側無人處)

各位,現在有沒有感到“九”的氣味兒更濃了?大家請看壇面中心,有塊圓形石塊,它叫天心石,被一層一層的扇形石板所環繞,這第一環是九塊,第二環是二“九”一十八塊,第三環是三九二十七塊,直到最邊上一環為九九八十一塊。再看一看中層,它由十個九塊開始至十八個九塊,底層至十九個九塊至二十七個九塊,即三層壇面,每層鋪九環石板,每環石塊又都是九的倍數,自一倍至二十七倍,這樣,上、中、下三層壇面共鋪石板3402塊,即378個“九”。

還記得嗎?剛才我們看到的望燈杆高九丈九尺九寸,燔柴爐兩側台階各九級,皇帝還嫌不夠,祭天時還要向皇天上帝敬酒,可見皇帝對九的崇敬,為什麼?咱們下壇再説。

(天心石講解)

各位請看,在祭天台中心有一塊突起的圓形石塊,它叫“天心石”,又叫“億兆景從石”,為何叫天心石呢?據説這塊石頭是宇宙的中心,是皇帝與天上諸神們相互交流的“天界”,故心有靈犀者,便可在此與“神”交流一番。那為什麼又叫“億兆景從石”呢?“億兆”是多的意思,“景從”是象影子一樣隨從,所以説白了“億兆景從石”就是“一呼百應石”,這是一組奇妙的聲學現象,即當你站在圓心石上,輕聲説話時,聲音不僅宏大,而且有共鳴及迴音。那麼,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現象呢?請看,由於壇面十分光潔平整,聲波傳到周圍的石欄杆後能迅速地被反射回來,據聲學專家測驗,從發音到聲波再回到圓心石的時間僅為0.07秒,説話者根本無法分清它是原音還是回聲,所以有一呼百應的感覺。 當皇帝站在天心石上説話的時候,感到不僅有神助——聲音宏亮,又有人助——一呼百應,身為人君者便把這一呼百應的回聲當成是天下萬民對自己的無限忠心及一致響應。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站在這裏説話,現在我們也可以蹬上天心石許下一個美好的願望。不過,別貪心,每人只能許下一個心願,現在我們推舉一名德高望眾的朋友為我們大家許個願吧!

(九的揭密,在走下圜丘壇後的東北側講解)

各位朋友,現在是我們解開“九”的祕密的時候了,我問問大家,自然界最大的東西是什麼?對了,是天;自然數裏最大的數字是什麼?是“九”。根據陰陽學説,在天地間,天為陽,地為陰;在數字中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在方向上南為陽,北為陰,所以“九”與“天”都屬陽,都是老大,所以古代用“九”象徵天,於是用“九”來築祭天台便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祭祀完畢,皇帝回宮,那麼皇天上帝的牌位何去何從?當然,也要回宮,不過它可不回人間的宮殿,而是人間的天宮,在哪裏呢?那就是我們前面的那座建築---皇穹宇,好!我們現在便去天宮拜訪一下皇天上帝。

天壇導遊詞2

大家好:

我是北京天壇導遊——劉雪琪,大家可以叫我劉導。今天我將陪同大家觀光遊覽北京天壇。

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天壇。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禱豐收的場所,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築,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長1600米。總面積為273萬平方米,並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面是圓形,南面是方形,象徵“天圓地方”。

現在請大家跟我往裏走。這裏是祈年殿,它高38.2米,直徑24.2米,坐北朝南,一整個大殿都是木質的,其中雕有金龍的四根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其餘的代表十二個月和十二個時辰。

再往裏走就是迴音壁了,城壁使用磨磚砌成的,牆頭覆蓋着藍色玻璃瓦。迴音壁具有奇特的迴音效果,一個人靠牆説話,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對方聽得清清楚楚,堪稱奇趣,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祕氣氛。大家不防試一試。

請大家往回音壁的外圍看,那是一株500餘歲的檜柏,由於樹幹紋理非常的奇特,好像九條蟠龍纏繞嬉戲,所以它叫九龍柏。大家可以和它合影留念。

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北京天壇一日遊就快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希望下次有機會還能為大家做導遊。

評語:這篇導遊詞突出的特點是:結構清楚,很有條理,行文語言流暢。開篇向旅客作禮貌問候,並進行了自我介紹。然後介紹天壇,作者先介紹天壇的用途及用數字介紹其輪廓,接着詳細介紹天壇祈年殿、迴音壁、檜柏。讀完之後,讓人不由得產生“到此一遊”的美好願望,激發旅客的興趣。

天壇導遊詞3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叫xx,這天由我來做你們的導遊!

這天我們旅遊的景點是天壇,此刻,讓我們一齊上車,請注意繫好安全帶。此刻,我們已經到達天壇,請各位遊客下車。

遊客們,當一進正門,我們將會看到許多個形狀像罈子似的建築,據説這個景點在一八六零年曾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一九零零年還遭受到八國聯軍的蹂躪。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那裏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此刻我們就以皇帝登壇的路線進行遊覽。

首先我們觀賞第一個壇,它叫“圓丘壇”,它有兩個防護牆,還有一些階梯和古人的雕像。此刻我們要登壇了,遊客們,請你們最好數一下腳下的階梯,到了二樓,你們會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雕像,他們都是古代的名人。遊客們,此刻你們能夠自由觀賞,但請注意,不要亂塗亂畫,帶小孩的遊客請管理好自己的小孩,一小時後,我們將會前往“天庫”。

此刻我們已經到達“天庫”了,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上面有三個石頭,它們被稱為“三音石”。只要你們在第一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一下,在第二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兩下,在第三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三下,所以,它們才被稱之為“三音石”。

此刻,是遊客們自由活動時間,三小時後,我們在天壇正門集合,謝謝大家!

天壇導遊詞4

女士們,先生們:

我是導遊小王,現在我們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山,站在八達嶺上望長城,它像一條長龍,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龍一會兒爬上高坡,一會兒又跌落山谷,連綿起伏,雄偉壯麗。請大家往兩邊看,我們身邊的這段城牆都是用質地堅固的城磚和漂亮的花崗巖砌成的,這些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只有靠勞動人民的一雙雙手,才把這麼多幾千斤重的條石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麼陡峭的山嶺。為了建築長城,有許多人就累死在長城腳下。

介紹到這裏,我要向大家講述一下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的傳説。孟姜女的丈夫範喜良在新婚之夜被告抓去當修築長城的奴隸。一年後,範喜良還是杳無音信。孟姜女就帶上乾糧,背上包袱,去尋找丈夫。經過長途跋涉,她終於找到了丈夫修築長城的地方。來到這裏,孟姜女才知道早在半年前丈夫就死了,而且就趕時髦在長城腳下。孟姜女失聲痛哭,哭了三天三夜。八百里長城就轟——的一聲,一下了倒下了。這個傳説多麼感人啊!我們走過的這段長城傳説就是被孟姜女哭倒過的八百里長城了。

下面,我要帶你們來看看這兩米多高的齒狀的垛子,這垛子可以用來擋箭,再看垛子上方有一個瞭望口,垛子下面還有一個傾斜的口子,這就是射口,用來射擊敵人的。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地在長城上走動,去感受長城時代久遠的氣息,觀看長城風景。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

天壇導遊詞5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是帶領你們去北京天壇遊玩的導遊小章,很榮幸能在這裏為你們服務,有什麼做的不周的地方請多多指教。

我們現在來到了精緻、漂亮的北京天壇。天壇位於北京的南端,是清、明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它嚴謹的建築佈局,奇特的建築結構,魅力的'建築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緻、最美麗的古建築羣,在世界上可是有極大的聲譽呢!

進了天壇,我們知道了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也就是一四二零年,與故宮是同時修建的,天壇的總面積約二百七十萬平方米,可大啦!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築物全都在內壇。南邊有圓丘壇、皇穹宇,北邊有祈年殿、皇乾殿,是由一座高2米半,寬28米,長360米的甬道把這兩組建築連接起來。天壇的總體設計,從它的建築佈局到每一個細部處理,都強調了“天”。它那300多米長的高出地面的甬道,我們登臨其上,環顧四周,首先看到的是那廣闊的天空和那像徵天的祈年殿,一種與天接近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條甬道又叫海漫大道,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到天壇去拜天,等於上天,而由人間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遙遠、漫長。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的遊程到此結束,謝謝你們的光臨,再見!

天壇導遊詞6

我國北京天壇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明保護單位。於北京正陽門,東南方自,為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壽年專用祭壇,是世界上現在規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築羣。總面積273平方米。1918年作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天壇是明朝永樂皇帝建成的祭天聖壇,主建築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壇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圓南方,寓意天圓地方。乾隆年間,將大祀殿改為現在的祈年殿,將屋頂瓦片改成藍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羣。

這一祭天聖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聯軍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國聯軍的蹂躪。新中國成立以後,這裏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來這裏的除了旅遊者,還有很多健身的人們。

天壇導遊詞7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天壇。我是你們的導遊丁培爾,大家可以叫我丁導。

天壇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於明朝,是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9處景觀之一。下面請大家跟着我,一起去參觀天壇的主體建築——祈年殿。

祈年殿建於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也是北京旅遊的標誌。1751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祈年殿四周的圍牆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從下至上都是圓形的,這代表了“天圓地方”。殿中有28根柱子,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最長也是最精美、紅色雕金的四根柱子,位於中央,叫“龍柱”,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第二種是位於中圈硃紅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個月。第三種是位於外圈與殿身成一體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第二種加第三種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個節氣,三種總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個星宿。據説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設計建造的。天壇的美景説也説不盡,看也看不完,大家可以細細欣賞。

天壇公園是文化遺產、名勝古蹟,遊玩時請注意愛護文物,不要亂塗亂抹,並注意環境衞生。兩小時後我們大門口見,祝大家玩得開心!

天壇導遊詞8

在香港島西側的海面上,浮立着地域寬闊、風光秀麗的大嶼山島。島上有座雄偉壯觀的寶蓮寺,天壇大佛就矗立在寺旁海拔482米的木魚峯上。

端坐於石砌仿北京天壇基座之上的天壇大佛,是釋迦牟尼佛,他慈眉善目.神態莊重,似在為炎黃子孫默默祝福。耗資20xx萬港幣建造的大佛,高34米,重250噸,由200塊青銅鑄件砌成,佔地面積約6567平方米,堪稱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青銅佛像。

天壇大佛於1993年12月29日開光,自此登臨參拜的遊客便絡繹不絕。遊客從香港島中環的統一碼頭搭輪渡到大嶼山島之後,再乘巴士即可直達寶蓮寺。親眼目睹天壇大佛的磅礴氣勢,實乃遊覽香港的一大快事。

天壇導遊詞9

大家好,我姓楊。今天是我帶領大家,參觀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現在就讓我們沿着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此次遊覽。

現在我們正沿着天壇建築羣的中軸線向南行駛,將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壇。圜丘壇有兩道維護牆,使外方內圓,符合天圓地方的説法。每道牆都有四組櫺靈門,從東面依次泰元、昭亨、廣利、成貞。每組三門,共有24座,稱為“雲門玉立“。大家注意到櫺星的大小不同,這是因為中門是上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從左側的小門進入。其他官員和大臣只能從右側的最小門通過。而門外的一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洗臉,換衣服的地方,叫具服台。

説完了神壇的奇妙,我再給您介紹一下祭天大典的盛況。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祭天。在大典前兩天,皇帝要在故宮進行齋戒,而到冬至的前一天,就要到天壇,皇帝在齋宮進行齋戒。

今天的旅途到此結束,感謝你的支持與參與!再見!

天壇導遊詞10

各位遊客,你們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天壇是明朝的永樂皇帝建成的祭天的聖壇。

來到圜(huan)丘壇下,我們馬上要開始登壇了,不過您要留心數一數,每層的壇面都有多少台階。到了最高層大家會發現,壇上的所有的台階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數。這些難道是巧合嗎?當然不是,因為九是極陽數,所以工匠使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壇“崇高”之意。

説完了神壇的奇妙,我再給你們介紹一下祭天大典的盛況。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在這裏祭天,在這個典禮上,特別提到的是皇帝恭讀祝文站在的地方,就是這塊天心石。它是天壇三大聲學現象之一,在這裏朗讀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各位遊客不妨體驗一下,也像當年的皇帝一樣,向上天訴説自己美好的願望。

今天的觀光遊覽就要結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成為北京之遊的永恆記憶。同時也請您把天壇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天壇導遊詞11

各位遊客,我的介紹就到這裏,如在參觀遊覽的過程中有其他問題,請向我詢問,我會再進行講解。謝謝大家!

遊客們,大家好!現在我們位於北京市崇文區天壇路,我想有的朋友已經猜到了,我們的下一個景點就是美麗的天壇。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0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羣。南有天壇祭天,東有日壇祭太陽,西有月壇祭月亮,其中,天壇最光彩奪目。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的場所。

同時,它也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的頂峯,全用木材就完成了這一驚世傑作。天壇另一美妙之處,是奇妙的回聲。站在中心叫一聲,你會聽到從地層深處傳來的明亮而深沉的迴響,這聲音彷彿來自地心,又似乎來自天空,所以人們為它取了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約0。9米的圍牆,你站在一端貼着牆小聲説話,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貼牆面就能聽得異常清晰,並且還有立體聲效果哦!這就是神奇的“迴音壁”。這證明500年前的中國人已經能夠運用聲學原理。

遊客們,現在請大家參觀一小時,然後到門廳集合。

天壇導遊詞12

天壇位於北京市崇文區在永定門內大街路東。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場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1420 年 ), 以後經過不斷的改擴建,至清乾隆年間最終建成。天壇佔地達 273 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圜丘、 皇穹宇、齋宮、神樂署、犧牲所等。1918 年闢為公園。

天壇分為內、外兩壇,內壇由圜丘、祈谷壇兩部分組成,內壇北部是祈谷壇,內壇南部是圜丘壇,一條 360 米長的丹陛橋連綴兩壇,兩壇的主要建築就集中在丹陛橋兩端,丹陛橋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橋也稱海攫大道 , 是一條巨大的磚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壇建築的主軸線。在丹陛橋的東側建有與天壇祭祀功能相適應的附屬建築:宰牲亭、神廚、神庫 等。丹陛橋西側有齋宮 , 齋宮是舉行祭天大典前皇帝進行齋戒的場所。外壇為林區 , 廣植樹木,外壇的西南部有神樂署,是明清時期演習祭祀禮樂及培訓祭祀樂舞生的場所。

從明永樂十八年 (1420 年 ) 北京天地壇初建成時開始,天壇作為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專用祭壇的歷史一直延續了 490 餘年,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也結束了貫穿中國歷史達五千年的祭祀史,專用於為皇帝祭祀服務的天壇從此 " 任人遊覽 ",1918 年民國政府將天壇闢為公園,實行售票開放。1951 年北京市政府組建了天壇管理處,1957 年天壇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61 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壇導遊詞13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們要瀏覽的是舉世聞名的天壇。

天壇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北京城內崇文區永定門大街東側,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增建圜丘壇、皇穹宇,改稱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

天壇由圜丘、祈谷兩壇組成。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圜丘壇,壇北為皇穹宇,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之處。東西各有配殿5間,周圍有圓形圍牆環繞,牆壁面平整光滑,聲波可由牆壁傳遞,這就是有名的“迴音壁”。現在參觀的是祈谷壇,這個大門稱祈年門,門北為壇,上層壇面正中是祈年殿。殿高38米,直徑32。72米。殿內設雕龍寶座,是祭祀時放神牌的地方。祈年殿之北還有皇乾殿,是祈谷壇奉祀神位的供奉所。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天壇經多次維修,今已成為天壇公園,其龐大而獨特的建築藝術,在中外遊客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天壇導遊詞14

各位遊客朋友:

你們好!我來自山東聊城,我姓郭,你們可以叫我“鐵鍋”。現在距離天壇3公里,請大家做好準備。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到天壇了,請下車。大人帶好小孩,讓老人先走,現在出發。大家可以看看兩旁的花,邊聽我講解。天壇公園從開始修建到現在已有598年曆史。李大爺別光看花,都落隊好遠了。這天壇足足有273公頃,走丟了可不好找。

大家注意聽一下這個資料,這些對認識天壇有許多幫助。天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對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2008年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時的火炬就存放於天壇。天壇是中國古代皇帝的祭壇,也是中國祭天文化的結晶,看那宏偉的建築,那蒼翠的百年古樹和數也數不清、看也看不盡的文物,既記錄了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記錄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

請大家不要再磚牆上亂刻亂畫、亂扔垃圾。現在我宣佈解散,大家自由活動,下午三點一刻回這裏集合,好了,大家盡情地去玩吧!

天壇導遊詞15

各位請看!在我們眼前豁然出現一條平坦、寬闊的大道,它叫海墁大道,有叫丹陛橋。它是天壇內壇的主軸線,起着連接南端圜丘壇及北端祈谷壇兩組建築的作用,全長360米,寬約30米,分為三路,中間寬闊的路面為神道,就連皇帝也不能走,東側的窄路為“御”道,供皇帝專用,西側為“王”道,為隨同皇帝祭祀來的文武大臣們而設。整個路面底部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最北端與最南端相差2米,而路面上部看起來很平坦,這種設計方法的妙處是象徵皇帝步步升高,寓為昇天、祈福。可又沒有真的讓皇帝“步步升高”走斜坡而受累,於是採取了“上平下斜”的形式,既讓皇帝舒服地走着平道,免去“登高”之苦,又不失其“登高”之實,真是令人叫絕!

説到這兒呀,大家可能會有點兒納悶兒,這明明是一條寬闊的大路,你怎麼會稱之為橋呢?其實各位有所不知,在前面橋下有個“橋洞”,不是誤稱,而的確是座橋,為何開個“橋洞”,説出來您別害怕,這個橋洞人稱“鬼門關”。事情是這樣的,在丹陛橋的西側有一個專門為祭祀而飼養動物的機構,稱“犧牲所”,在丹陛橋的東側又有一專門為祭祀而宰殺動物的機構,稱“宰牲亭”。在祭祀前要把西側犧牲所內所養的動物趕到東側宰牲亭內宰殺,做成供品,可自西向東無路,又不能讓那些祭祀用的牛呀、羊呀的走上丹陛橋,玷污了神路,故在橋下開一洞,讓那些等侯被屠宰的動物們通過。只要動物通過橋洞就必死無疑,均被製成供品,從未有生還者。所以我們不是誤稱,而的確是座橋,叫它“鬼門關”,不為過吧!好!現在我再帶大家去看看皇帝的“小金殿”。

各位!這裏是具服台,在舉行祭祀大典時,在此臨時搭起帳篷,人稱“小金殿”。那麼,設這座小金殿有什麼作用呢?原來呀,皇帝在大典前,要在這裏換衣服,脱去黃色的龍袍,換上藍色的祭服,以示對皇天上帝的尊敬。此外,皇帝還要在此洗手,恭侯大典的開始。“小金殿”內設寶座、寶桌、香爐、炭盤等,典禮完成後便將“小金殿”拆除,就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具服台了。好!現在請各位隨我來,我們去參觀天壇內最精華的部分---祈年殿景區。

標籤: 導遊詞 天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3pkd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