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鎮北台導遊詞範文

鎮北台導遊詞範文

鎮北台導遊詞篇一:鎮北台導遊詞

鎮北台導遊詞範文

我們面前的這座高大挺拔、雄偉壯觀的建築物就是鎮北台,它和山海關、嘉峪關並稱為長城三大奇觀。當年修建鎮北台,目的就為鎮守邊關,鞏固明王朝的統治。

在明代中葉,榆林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邊塞衞城,叫做榆林衞,明王朝的軍事治所延綏鎮設在20多裏外的綏德州。由於蒙古族不斷侵犯邊關,榆林和綏德相距遙遠,等警報傳到綏德,增援部隊日夜兼程趕到榆林後,善於騎射、行動迅捷的蒙古兵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明成化年間,四川青神縣人餘子俊出任延綏巡撫,他看出了這個軍事佈防上的弊端,便上書朝廷,把延綏鎮治所於1473年遷到了榆林衞,同時擴建城池,增兵設防。為了滿足人民生活需求,在延綏鎮以北的紅山設立市場與蒙人貿易。但是自從貿易往來後,蒙古人更加是伺機南下搶奪財物,擄掠牲畜人口。考慮到邊城的安全,1474年,餘巡撫在秦長城、隋長城的基礎上歷時4個月修築起延綏鎮長城。後來,為配合紅山市的貿易,又修築了蒙漢互市場所易馬城與蒙漢官員進行洽談、舉行納貢儀式的場所——款貢城。1477年4月至次年7月,當時的延綏巡撫塗宗 又在長城南北顯要處紅山之上、款貢城西南角修築起鎮北台,居高臨下,觀察敵情和互市情況。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萬里長城舉世矚目,人們説,它像一條巨龍橫卧在中華大地上,東有龍頭山海關,西有龍尾嘉峪關。那麼鎮北台地處中央,連接東西,它就是巨龍的心臟了。鎮北台是明長城線上現存最大的烽火台,被譽為 “萬里長城第一台”,並被載入 《中國名勝詞典》。2001年,國務院將其列

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就請各位隨我首先走進款貢城。我們眼前這座廢棄的城池,就是當年贊易往來時蒙漢官員接待洽談、敬獻貢物,贈送禮品的地方——款貢城。款貢城背靠長城,環抱紅山,地勢險要。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佔地約2萬平方米。城牆經黃土夯打,高大堅固。經歷了600年的風吹雨淋後,保留下來的殘垣斷壁依然清晰可見。在北牆設有一城門,遺址尚存,它是當地少數民族穿越長城迸大漢族統治區域的唯一通道。

在這裏還有一個傳説故事。據説,明清時,皇宮中有一位醫術高明的朱姓御醫,因為遭受同僚嫉妒陷害,被革職貶至榆林。此人非常注重地方醫學研究,對款貢城生長的冬花更是潛心研究。款貢城的冬花個頭大,花色鮮豔,藥效極高,是中醫中的名貴品種。後來,皇太后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久治不俞遍請全國上下的名醫均束手無策。有人提議請朱御醫診治。這個建議被採納後,朱御醫就被詔請回宮,並且很快治好了皇太后的病。傳説朱御醫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給皇太后服用了帶去中的冬花。這種冬花從此名揚天下,因產地在款貢城,故被為“款冬花”。

款貢城處在鎮北台的腳下,現在我們向上走,進人前面城門,就登上鎮北台了。鎮北台平面呈正方形,共分4層,每層都築有女牆、垛口、望孔、射口,形如寶塔,通高30餘米。內部用黃土逐層夯成,外部以條石作基礎,用長40釐米,寬20釐米,厚8釐米的大磚砌築而成,磚縫則用白灰加明礬糯米汁黏合,上下渾然一體。台底部大,頂部小,逐層收進,佔

地5000多平方米。

這裏就是鎮北台的第一層,即基座,周長320米。四周圍以牆垣,內牆高3.66米,外牆高10米,牆頂部寬1.7~11.2米不等。東牆南側的城門是登臨鎮北台的唯一出人口。東南內側設有磚鋪馬道,騎着馬可任意上下巡視檢查。在東北邊曾建荷戍邊駐軍營房,現在遺址仍然清晰可見。北牆與款貢城西牆體相連又與明長城相接,構成了長城與款貢城和鎮北台相連接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

第二層周長130米,高11米。二層台南牆開設券洞,轉白到達3層,券洞橫額石刻“嚮明”二字,與此相對應的`北面石刻“鎮北台”三字 (己毀),均為建台時延綏巡撫塗宗濬所書。現 “鎮北台”三字為當代書法家魏傳統所題。由“嚮明”到“鎮北台”,不難看出塗宗濬本人和他統率的將士對明王朝的赤膽忠心和戍邊報國的決心。

第三層周長88米,高4.3米。台南外砌磚石踏步達4層。

第四層周長35.5米,高4.4米。正中原建磚木結構方形撩望哨棚一間,豎有旗杆,清末坍塌。我們可以想見當年鎮北台威嚴高聳、士卒肅立、腔旗招展的肅穆場面。民國初年建成硬山頂磚木結構房屋,解放初塌毀,現在可看到痕跡。

站在鎮北台這座古代軍事要塞之頂,視野非常開闊,近可俯瞰款貢城、易馬城,遠則浩浩大漠盡收眼底,讓人充分感受到鎮北台居高臨下、可攻可守的優勢。明代詩人唐龍在 《秋日出塞》中寫道:“鼓角山原振,旌旗日月明。屯兵紅石峽,斬將到神京”説明這裏是著名的古戰場,在這裏我們彷彿領略到了當年烽火報警、戰馬嘶鳴、刀劍相拼的歷史畫面。

我手指的那裏就是易馬城遺址,俗稱買賣城。據史書記載,它是在明嘉靖初年韃靼首領與明朝議和後開放的11個貿易市場之一 ——紅山市,1564年改稱易馬城。原為小磚城,現僅存土牆,平面呈四邊形,南面有石砌的城門,佔地約6.5萬平方米。易馬城每年正月十五以後,擇日開市,一次為10日。蒙古牧民趕着牛、羊、駱駝、馬和各色皮毛到易馬城,與長城以南的漢族商人攜帶的各種布匹、綢緞、鹽茶、煙酒交換自己所需的商品,當時這裏牛羊成羣、駝叫馬鳴、人聲鼎沸,一派繁榮景象。款貢城是蒙漢官員交往的場所,易馬城是蒙漢民間自由貿易的市場,它們都是蒙漢團結友好歷史的見證。

我們從這兒眺望東西,可清楚地看到逶迤在沙漠中的明域城。剛才已經説過,榆林境內的明長城是在秦長城、隋長城的基礎上,由當時的延綏巡撫餘子俊調用官兵4萬餘人,依山形,隨地勢,歷時4個月修築而成的。東起府谷縣的清水營,西至寧夏鹽池縣的花馬池,全長1770裏,沿途烽火墩台林立,36座營堡遙遙相望。傳遞軍情報警,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誌,晚上以火和燈籠為號,形成了一條氣勢磅磅礴的軍事防禦體系。

從這兒向南眺望,便是古城榆林。榆林自古以來就為邊防塞,明代為九邊重鎮。“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句話的意思是説,榆林城南有高聳人云的凌霄塔,城北有氣勢宏偉的鎮北台,在二者之間古城大街上還有6座風格各異、獨具匠心的騎街樓。讓人 難以想像的是,從南至北20 餘里,建築物竟然處在一條中軸線上。榆林素有“小北京”之美稱,因其悠久的史和獨特的文化,1986年被列為歷史文化名城。

鎮北台為榆林的制高點,站在這裏,環顧四周,我們可以盡情地領略塞上風情。這裏處在毛烏素沙漠南緣,可大家注意到了嗎?昔日茫茫沙海,今大已成萬頃綠洲了!勤勞的榆林民創造了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蹟。當然,生態環境的改善又反來造福於人類,鎮北台也因此減少了風沙的侵害,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護。

鎮北台導遊詞篇二:鎮北台

鎮北台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並祝願各位在此遊覽愉快。

我們面前的這座高達挺拔、雄偉壯觀的建築物就是鎮北台,它和山海關、嘉峪關並稱為長城三大奇觀。當年修建鎮北台,目的就為鎮守邊關,鞏固明王朝的統治。在明代中葉,榆林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邊塞衞城,叫做榆林衞,明王朝的軍事治所延綏鎮設在200多裏外的綏德州。由於蒙古族不斷侵犯邊關,榆林和綏德相聚遙遠,等勁爆傳到綏德,增援部隊日夜兼程趕到榆林後,善於騎射、行動迅捷的蒙古兵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明成化年間,四川青神縣人餘子俊出任延綏巡撫,他看出了這個軍事佈防上的弊端,便上書朝廷,把延綏鎮治所於1473年遷到了榆林衞,同時擴建城池,增兵設防。為了滿足人們需求,在延綏鎮以北的紅山設立市場與蒙人貿易。但是自從貿易往來後,蒙古人更加是伺機南下搶奪財物,擄掠牲畜人口。考慮到邊城的安全,1474年,餘巡撫在秦長城、隋長城的基礎上歷時4個月修築起延綏鎮長城。後來,為配合紅山市的貿易,又修築了蒙漢互市場所易馬城與蒙漢官員進行洽談、舉行納貢儀式的場所——款貢城。1607年4月至次年7月,當時的延綏巡撫塗宗睿又在長城南北險要處紅山之上、款貢城西南角修築起鎮北台,居高臨下,觀察敵情和互市情況。到現在,鎮北台已有400年的歷史了。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萬里長城舉世矚目,人們説,它像一條巨龍橫卧在中華大地上,東有龍頭山海關,西有龍尾嘉峪關。那麼鎮北台

地處中央,連接東西,它就是巨龍的心臟。鎮北台是明長城線上現存最大的烽火台,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台”,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2001年,國務院將其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就請各位隨我首先走進款貢城.我們眼前這座廢棄的城池,就是當年貿易往來時蒙漢官員接待洽談、敬獻貢物、贈送禮品的地方——款貢城。款貢城背靠長城,環抱紅山,地市險要。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佔地約2萬平方米。城牆經黃土夯打,高大堅固。經理了600年的風吹雨淋後,保留下來的殘垣斷壁依然清晰可見。在北牆設有一城門,遺址尚存,它是當地少數民族穿越長城進入漢族統治區域的唯一通道。

在這裏 還有一個傳説故事。據説,明清時,皇宮中有一位醫術高明的朱姓御醫,因為遭受同僚嫉妒陷害,被革職貶至榆林。此人非常注重地方醫學研究,對款貢城生長的冬花更是潛心研究。款貢城的冬花個頭大,花色鮮豔,藥效極高,是冬花中的名貴品種。後來,皇太后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久治不愈,遍請全國上下的名醫均束手無策。有人提議請朱御醫診治。這個建議被採納後,朱御醫就被詔請回宮,並且很快治好了皇太后的病。據説朱御醫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給皇太后服用了帶去的中藥冬花。這種冬花從此名揚天下,因產地在款貢城,故被稱為“款冬花”。

款貢城處在鎮北台的腳下,現在我們向上走,進入前面的城門,就登上鎮北台了。鎮北台平面呈正方形,共分4層,每層都築有女牆、垛口、望孔、射口、形如寶塔,通高30餘米。內部用黃土逐層夯成,

外部以條石作基礎,用長40釐米,寬20釐米,厚8釐米的大磚砌築而成,磚縫則用白灰加明礬、糯米汁黏合,上下渾然一體。台底部大,頂部小,逐層收進,佔地5000多平方米。

這裏就是鎮北台的第一層,即基座,周長320米。四周圍以牆垣,內牆高3.66米,外牆高10米,牆頂部寬1.7~11.2米不等。東牆內側的城門時登臨鎮北台的唯一入口。東南內側設有磚鋪馬道,騎着馬可任意上下巡視檢查。在東北邊曾建有戍邊駐軍營房,現在一直仍然清晰可見。北牆與款貢城西牆體相連又與明長城相接。構成了長城與款貢城和鎮北台相連接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

第二層周長130米,高11米。二層台南牆開設券洞,轉枱到達3層,券洞橫額石刻“嚮明”二字,與此相對應的北面石刻“鎮北台”三字(已毀),均為建台時延綏巡撫塗宗睿所書。現“鎮北台”三字為當代書法家魏傳統所題。

第三層周長88米,高4.3米。台南外砌磚石踏步達4層。 第四層周長35.5米,高4.4米。正中原建磚木結構方形瞭望哨棚一間,豎有旗杆,清末坍塌。民國初年建成硬山頂磚木結構房屋,解放初塌毀,現在可看到痕跡。

站在鎮北台這座古代軍事要塞之頂視野非常開闊,近可俯瞰款貢城、易馬城,遠則浩浩大漠盡收眼底,讓人充分感受到鎮北台居高臨下、可攻可守的優勢。

我手指的那裏就是易馬城遺址,俗稱買賣城。據史書記載,它是在明嘉靖初年韃靼首領與明朝議和後開放的11個貿易市場之一—紅

山市,1564年改稱易馬城。原為小磚城,現僅存土牆,平面呈四邊形,南下有石砌的城門,佔地約6.5萬平方米。易馬城每年正月十五以後,擇日開市,一次為10日。蒙古牧民趕着牛、羊、駱駝、馬和各色皮毛到易馬城,與長城以南的漢族商人攜帶的各種布匹、綢緞、鹽茶、煙酒交換自己所需的商品,當時這裏牛羊成羣、駝叫馬蹄、人聲鼎沸,一派繁榮景象。款貢城是蒙漢官員交往的場所,它們都是蒙漢團結友好歷史的見證。

我們從這兒天王下去,可清楚地看到逶迤在沙漠中的明長城。剛才已經説過,榆林境內的明長城是在秦長城、隋長城的基礎上,由當時的延綏巡撫餘子俊調用官兵4萬餘人,依山形,隨地勢,歷時4個月修築而成的。東起府谷縣的清水營,西至寧夏鹽池縣的華馬池,全長1770裏,沿途烽火墩台林立,36座營堡遙遙相望。傳遞軍情報警,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志,晚上以火和燈籠為號,形成了一天氣勢磅礴的軍事防禦體系。

從這兒向南眺望,便是古城榆林。榆林自古以來就為邊防要塞,明代為九邊重鎮。“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榆林城南有高聳入雲的凌霄塔,城北有氣勢宏偉的鎮北台,在二者之間古城大街上還有6座風格各異、獨具匠心的騎街樓。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從南至北20餘里,建築物竟然處在一條中軸線上。榆林素有“小北京”之美稱,因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1986年被列為歷史文化名城。

鎮北台為榆林的制高點,站在這裏,環顧四周,我們可以盡情地

領略塞上風情。這裏處在毛烏素沙漠南緣,可大家注意到了嗎?昔日茫茫沙海,今天已成萬頃綠洲了!勤勞的榆林人民創造了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蹟。當然,生態環境的改善又反過來造福於人類,鎮北台也因此減少了風沙的侵害,得到了更為有效的保護。

鎮北台導遊詞篇三:榆林景點導遊詞

二郎山導遊詞

親愛的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我們將到達第一站:二郎山。在旅行車前進途中,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二郎山的來歷吧!

二郎山景區位於我市石漫灘水庫南岸,景區佔地面積12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觀42處,景區依山而連,臨水而立,山青水碧,風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各異,幽林蔽日,峭崖奇石,百鳥齊鳴,百花爭豔,猶如人間天堂,凡間仙境。二郎山由尖山、鏊山、涼山、謝山、孤山、長山七座大山組成。相傳古代天上有十個太陽,二郎神楊戩為了收復太陽,拯救萬民,挑山追趕太陽。行至草集村時,覺得 鞋中有沙子,便脱鞋倒土,形成了兩座山。這時太陽已走出老遠。二郎神一個閃失,把兩座山中一座用扁擔叉了,成了尖山,又用扁擔砸太陽,沒有砸中,反砸中了另一座山,山頭被掃去,成了平山。二郎神又用大石頭砸太陽,石頭落在長嶺山南,成為孤山。這時,土地爺做了一些飯菜,來安慰二郎神,為了感謝土地爺,二郎神讓哮天犬變成謝山,土地爺用的鏊子變成了鏊山,二郎神做到石頭變成了涼山,這就是二郎神的傳説。

紅石峽

紅石峽又名雄石峽。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3公里,便到了東西對岸紅巖對峙,楊柳成蔭,長城穿峽而過,榆溪河奔騰其中的紅石峽。《榆林府志》上説:紅石峽“山皆紅石,環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山之兩崖,飛湍電轉,紅影外浮”,“峽中榆柳蔭映,鳧鷺唼呷”。所以遊人説,紅石峽風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勝景。 紅石峽東崖有宋元古剎雄山寺。廟門在峽南,內有石台階。寺依山傍水,複道飛檐,樓、閣、亭相望。殿宇都是懸崖上鑿的石窟,約十多個。有“天門”、“地門”各一,都是隧道。“天門”從寺通至峽頂,中間有一閣叫“翠然閣”。從石崖內登台階而上,站在峽頂俯視寺內廣澤渠,只見水圃成蔭、宛然如畫。“地門”從寺內通到峽底榆溪河岸邊,人們通行時須彎腰行走。寺內有石刻佛像,工藝精巧。峽兩岸普渡橋飛架東西,勢若長虹。峽內樹木青翠,羣花爭豔,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陽西照時,如紅霞冉冉升起,故名“紅山夕照”,是榆林八景之一。紅石峽名冠邊塞,舊時文官、武將、儒士來榆林,必在此地設宴諷詠唱和。因此,東西石壁題刻極多,題詞、題字、碑、碣大小多達160多塊,似一天然碑林。諸家書法各放異彩,字大者達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隸、篆俱全,更有少見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飛揚,堪稱壯觀。“大漠金湯”、“長天鐵垛”、“天邊鎖陰”、“雄鎮三秦”等,刻畫了地勢的險要;“天外奇峯”、“翰海蓬萊”、“天開畫圖”、“天成雄秀”等到,歌頌讚美了此景此境的優美;

“中外統一”、“漢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心願。尤其是大革命時期杜斌丞、劉志丹等榆林中學師生題刻的“力挽狂瀾”和抗日民族英雄馬占山將軍駐榆時親筆寫的“還我河山”,抒發了愛國志士誓保國土、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晚清將領左宗棠所題“榆溪勝地”及對聯“白雲初晴如月之曙,黃唐在獨與古為新”也頗有文采。著名教育家、書畫家,劉志丹的老師王森然先生書寫“紅石峽”三字刻鑲於峽亭之上,為古蹟增輝。紅石峽豐富多樣的石刻,是長城書法藝術的一大寶庫。

紅石峽是萬里長城中罕見的瀏覽勝地,是塞上名城榆林的掌上明珠。

鎮北台位

於城北十里的紅山上,建於明萬曆35年(1607)至次年七月告竣,距今400年。為明代長城遺址中氣勢最為宏大、雄偉的名台要塞,素有“萬里長城第一台”之稱。鎮北台詞條已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台呈正方梯形,共分四層,總高30來米。一層為基座,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周長320米,進深12米;四面圍以牆垣,內牆高5.5米,外牆高10米;東牆南側設置城門,內側為磚鋪馬道,南牆與長城相連。二層高16.6米,周長130米,進深5米,南牆開設通道,磚石踏步直通三層。三層券口橫額石刻“嚮明”,北面石刻“鎮北台”

(已毀);這一層高4.1米,周長88米,進深3米,台東外砌石踏步登高。四層高4.4 米,周長35.44米,頂層台面積225平方米,正中原建有磚木結構眺望哨棚(在清末坍塌)。各層四面圍以女牆,設置垛口。第一層城垣內原來為守台兵士的營房。榆林段長城東起府谷縣北清水營,經府谷、神木、榆林、橫山、靖邊至定邊去寧夏花馬池。鎮北台既為榆林古城的門户,也是九邊重鎮之一的鎮守台。如果説,明長城是一條巨龍,龍頭為山海關,嘉峪關為龍尾,那榆林一帶就是龍身。鎮北台東北連接同一時期修建的款貢城(尚有遺蹟),為蒙漢官員進行洽談,舉行獻納貢儀的場所。鎮北台、款貢城、易馬城,一台兩城,實證了榆林在歷史上為蒙漢兩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往來的重要地位。這些保存至今的遺蹟,更是長城線上罕見的人文景觀,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標籤: 導遊詞 範文 北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3pk40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