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策劃書 >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通用6篇)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通用6篇)

月圓是詩,月缺是畫,十五明月空中掛;問候是茶,祝福是酒,茶濃酒香添盈袖。尊敬的領導,中秋了,祝您中秋愉快,閤家歡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通用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通用6篇)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 篇1

一、活動背景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藴涵的文化內核,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30日

三、活動地點

501教室以及學校食堂

四、活動主題

中秋節之際,我班將組織進行一個主題班會,促進同班同學的交流,以增進友誼。活動主題為——我們的節日·中秋。

五、活動目的

1、使同學們感受到家的温暖,不至於在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裏感到寂寞。

2、增強同學之間的情感,是同學之間有進一步的瞭解。

3、鍛鍊同學們表現自我的能力,使同學們敢於表現自己。

4、增強班級凝聚力,為下一步班級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活動負責人

501班班幹部以及班主任。

七、活動前期準備

1、到蛋糕店購買製作月餅的食材,塑料手套,保鮮袋,電子稱等以及佈置教室的綵帶卡紙。

2、借用學校的擴音喇叭等設備。

3、發動學生收集我國傳統節日的來歷、習俗以及聖誕節的相關知識。

4、各個同學準備好要表演的節目,如猜謎,詩朗誦,小遊戲等。

5、選擇兩個學生當主持人

八、活動過程

活動一:班主任帶領學生到學校食堂。學生先將手洗乾淨,老師進行示範後,學生依次動手製作月餅。製作完後,將月餅拿到蛋糕店烘烤,半小時後拿回。

活動二:將學生帶回班級進行第二項活動,通過講解中秋節的由來,猜謎語,詩朗誦等形式,讓學生對中秋節有更深的瞭解。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 篇2

一、指導思想:

瞭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知道它的傳説、習俗。

2、通過中秋這個傳統節日,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來弘揚民族精神。

3、讓學生懂得親情的可貴,能融入集體中,促進學生之間的友情。

三、活動準備:

1、歌曲:《但願人長久》。

2、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3、學生進行才藝準備。

4、學生帶好月餅。

四、活動過程:

1、中秋習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節目

4、朗誦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5、同學分享自己帶來的月餅。

五、活動小結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 篇3

教學要求:

1、瞭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

2、介紹有關中秋節的傳奇故事。

3、針對住宿生的特點,尋找共度佳節的合理方案。

教學過程:

一、齊讀班會的主題,交流對主題的理解:

(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團圓的日子,我們心裏也會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識競猜:

1、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我們能正確説出是哪三個節日嗎?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2、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許多習俗,我們知道些什麼習俗都可以説出來哦,看誰説的多?

(拜月娘、賞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餅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師引: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裏,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温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説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在就讓老師來給你們介紹一下:

嫦娥奔月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曬得大地直冒煙,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個力大無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決心為老百姓解除這個苦難。后羿登上崑崙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他對天上最後一個太陽説:“從今以後,你每天必須按時升起,按時落下,為民造福。”

后羿為老百姓除了害,大夥兒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武藝。有個叫逄蒙的人,為人奸詐貪婪,也隨着眾人拜在後羿的門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原名:姮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親,鄉親們都非常喜歡她。一天,崑崙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后羿一丸仙藥。據説,人吃了這種藥,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願意離開嫦娥,就讓她將仙藥藏在百寶匣裏。

這件事不知怎麼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藥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后羿要帶弟子出門去,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后羿家裏,威逼嫦娥把仙藥交出來。嫦娥心裏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藥,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於是,她便機智地與逄蒙周旋。逄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藥,就翻箱倒櫃,四處搜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着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飛去。

后羿外出回來,不見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衝出門外,只見皓月當空,圓圓的月亮上樹影婆娑,一隻玉兔在樹下跳來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樹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連聲呼喚,不顧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後退三步,怎麼也追不上。

鄉親們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裏擺上嫦娥平日愛吃的食品,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後,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2、學生扮演嫦娥姑娘來介紹其他中秋節的習俗。

好,聽了老師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繼續介紹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

好,聽了嫦娥姑娘的給我們的介紹,老師覺得中秋節真是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啊。它還有許多傳説故事呢。(看時間待定)

月中玉兔

吳剛伐掛樹

4、介紹中秋節的水果。

柚子

四、聯繫班級實際,討論中秋節的活動方案

1、討論:我們都是住宿生,中秋節也在學校裏,不能和爸爸媽媽團聚。不過,雖然我們不能在自己的小家庭裏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但是我們在三(1)班這個大集體中,和我們的.同學老師一起過的中秋節,也是很有意義的。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我們有什麼想法嗎?大家想過沒有,中秋節怎麼過?

2、同學之間交流。

3、關於外籍生。我們三(1)班的特點之一就是,我們班有幾個外籍生,他們的爸爸媽媽不在上海,俗話説“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我們該對他們做點什麼?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全班每一個同學都愛他們。他們的親人不在自己的身邊,可是我們同學都在他們身邊,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

4、同學交流。

五、小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又為我們班級如何過明天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三(1)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大家永遠齊心協力,共同出謀劃策做好每一件事!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 篇4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班會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個信息化社會裏,應該擁護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保留一點炎黃子孫傳統的東西。此外,藉助於“團圓”,讓學生感覺到親情、感情存在。

二、活動準備:

1、召集班委討論、決定班會程序,構思班會主題、內容,確定主持人;

2、根據班會內容確定班會骨幹同學;

3、排練朗誦、合唱《水調歌頭·中秋》等節目;

4、學生查找有關中秋的信息。

三、活動過程:

1、主持人(顧佳卉、)致歡迎詞;

2、周想朗誦《水調歌頭·中秋》;

3、講述中秋的由來、食俗;

4、講述身邊有關中秋的傳説故事;

5、有關中秋的民謠表演;

6、馮文彬等全班合唱《水調歌頭·中秋》;

7、主持人宣佈班會結束。

四、活動內容:

女:首先歡迎各位老師光臨,參加我班的“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

男:當冰峯上的一片雪花在陽光的擁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時候,它便有了生命,有了與生俱來的藍色的夢想。

女:當這滴水珠將自己溶入涓涓細流、溶入汪洋大海的時候,它便有了勇氣、有了追逐夢想的洶湧的力量。

男:轉眼間又到中秋佳節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學老師——

合:“中秋節快樂!”

男:我想同學們對“中秋”應該不會陌生吧?我們來一起回憶一下,我們有沒有學過什麼詩詞是有關中秋的?

女:下面請欣賞周想朗誦《水調歌頭·中秋》:

水調歌頭·中秋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男:很好,謝謝周想同學給我們帶來的朗誦《水調歌頭·中秋》,同學們,我們談中秋到現在,那有誰知道“中秋”的由來啊?(同學們自由發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中秋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秋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中秋節説由來

中秋節簡介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活動二】中秋話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敍談。

2、月餅欣賞

(多媒體課件:月餅)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中秋討論會

討論:對於現在的高價月餅現象怎麼看?

3、主持人小結: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中秋節與往年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嚐月餅。

中秋節主題班會的策劃書 篇6

一、活動目標

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道中秋節的來源及意義,以此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懷。

二、活動準備:

資料蒐集,做課件、歌曲《明月幾時有》

1、學生根據自身特長,分別收集與中秋節相關的文化。

(1)可選內容:

中秋節的美麗傳説(向家長了解,到有關網上查詢。)

月餅的文化(收集形式:網上收集,上街調查,向家長了解)

有關中秋有詩詞歌曲(向家長了解,到有關網上查詢,在書籍報紙中查找,到磁帶店等相關商店尋找。)

(2)時間限制:三天內

(3)展示形式:圖片、詩朗誦、語言彙報等

2、教師準備相關的補充資料,製作課件。

三、活動流程預設:

1、活動一:中秋節的美麗傳説

(1)中秋傳説之一——嫦娥奔月

(2)中秋傳説之二——吳剛折桂

(3)中秋傳説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2、活動二:月餅的文化

(1)學生彙報有關月餅的文化。

(2)彙報:同學説説自己所知道的月餅,可以從種類、味道等方面去説。

(3)教師展示:

課件示,師再稍作解釋:

先吃鹹後吃甜。

品嚐月餅伴茶水。

吃月餅要適量。

要吃新鮮月餅。

3、活動三:中秋節的詩詞、歌曲、歇後語

4、活動四:地方習俗大家看(教師資料袋:中秋節的地方習俗)

四、活動意義:

中秋節在中國是一個全民性的重大節日,在日益重視傳統的當今時代,如何挖掘傳統節日的內涵,如何讓兒童也在傳統節日中盡享遊娛之樂並受到有益的薰陶,讓新一代的兒童感受由一種傳統節日帶來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情懷,一次主題班會課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cehuashu/zev73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