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策劃書 >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通用6篇)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通用6篇)

轉眼間一段時間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當然要定好新的目標,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策劃書了。一起來參考策劃書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通用6篇)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 篇1

一)中秋遊園賞月

班級同學在中秋節的月圓之夜,一起結伴遊玩,訴説着大學趣事,吃着班級發的月餅,欣賞着的美麗的月亮,愜意、愜意啊。

二)賞月舞會

在熱鬧的校園廣場,一羣激情的青年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多麼和諧的一幕!

説不定某些人還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三)中秋燈謎活動

試想這樣的一個場景:在各種光彩奪目的大學生手工製作的彩燈下,同學們認真思考着彩燈上的燈謎,不時有人擠出人羣,衝向那被同學們擠得密不透風的兑獎處。兑獎處的工作人員都忙得不可開交。因猜中而欣喜的同學們都拿着各自的小禮物:有的手中拿着筆芯,有的拿着月餅,有的拿着果凍、中國結······

在燈謎活動中主要是為了獲得答對時的成就感和拿到獎品的喜悦,雖然一點點小獎品微不足道,但每個人總會獲得不同的收穫。燈謎無論難與否,學會思考才能得到快樂!

四)中秋祝福卡(許願卡)

還在校園的學子們,在中秋之夜沒有不想念家裏的親人的,一張小小的祝福的卡片,就能激情心中無限的暖流。

在中秋之夜,將自己對家人的思念與祝福寫在特製的卡片上,由班委或者某社團郵寄回家,帶給家人的不只是欣慰······

五)中秋故事大賽

一羣人坐在操場的草坪上,講着自己的開心的、難過的、後悔的事,是拉近大家心靈的最好的時機哦。

六)中秋了,大家相約去爬山

夜晚露營在大自然的懷抱下,也是一次非凡的經歷。

七)中秋晚會

大家在晚會上盡情的唱歌、跳舞,還要不時的穿插一些趣味遊戲,讓今年的中秋過的快快樂樂的。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 篇2

活動主題:

中秋月圓人團圓

活動形式:

晚會、遊戲

活動時間:

9月22號中秋夜晚

活動地點

理工樓教室待定

策劃單位:

電信班委會

參與人員:

電信

活動準備:

派人聯繫教室,教室要足夠大,至少能容納50人。

買些氣球花紙等佈置教室,買好吃的東西。

考慮到本班女生少,可以請外援。選出兩位主持人,全班分成8組。

節目安排:

①踩氣球:每人腳綁3個氣球,堅持到最後氣球完好無損者獲獎。

②搶凳子

道具:凳子(若干)

參加人員安排:8人或多人蔘加(其中一人為喊話員不參加比賽)。

遊戲規則:遊戲開始先把凳子成圓形(按參加人數減一計算,即8人擺7張),然後,參加人員在凳子外面圍成一圈,主持人敲鼓或放音樂時參加人員就沿着圓形順時針或逆時針跑動(注意不能插隊),當鼓聲或音樂停下時參加人員要訊速找到一張凳子座下,因為凳子少一張,所以會有一人沒凳子座,這個人就算是被淘汰了,這時要把凳子減少一張,其餘的人繼續玩,直到剩下最後一人為止,這人就算贏了。贏的人給予獎勵。

③心心相印,我來比你來猜

道具:遊戲題目(可以是具有可表演性的成語或詞語)。

參加人員:兩人一組,可多組參加。

遊戲規則:遊戲開始表演的一組兩人先要面對面(一人為表演動策劃,一人為猜測者),然後由主持人會把要表演的成語或詞語寫在一張紙上,讓表演動作者做給猜測者看,當表演者表演完,猜測者能猜出表演者所做動作的成語或詞語時,就算過關。(注意:動作者可以用語言來解釋,但不能説出動作中的字)(左右為難、無孔不入、金雞獨立、狗急跳牆、東張西望、無中生有、眉開眼笑、胸有成竹、雞飛蛋打、低聲下氣。)

④頂氣球比賽

道具:氣球一個、繩子一條

參加人員:兩組對抗(每組一般為3人到7人)

遊戲規則:遊戲開始前先把繩子沿場地的正中間拉開(像網球網一樣),然後雙方排開用頭頂球,哪方先落地為輸,雙方輪流發球。體現配合能力和競爭能力。(注意只能用頭,不能用身體的其它部位。)

⑤腦筋急轉彎:每組八道,必答形式,該組答不出其他組可搶答。

⑥猜歌名:搶答形式,由電腦放歌,同學搶答。

⑦K歌大比拼:每組派一位選手K歌,麥霸者獲獎。

最後清理教室,晚會結束!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 篇3

一、活動目標:

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道中秋節的來源及意義,以此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懷。

二、活動準備:

資料蒐集,做課件、歌曲《明月幾時有》。

1、學生根據自身特長,分別收集與中秋節相關的文化。

(1)可選內容:

中秋節的美麗傳説(向家長了解,到有關網上查詢。)

月餅的文化(收集形式:網上收集,上街調查,向家長了解)。

有關中秋有詩詞歌曲(向家長了解,到有關網上查詢,在書籍報紙中查找,到磁帶店等相關商店尋找。)

(2)時間限制:三天內。

(3)展示形式:圖片、詩朗誦、語言彙報等。

2、教師準備相關的補充資料,製作課件。

三、活動流程預設:

1、活動一:中秋節的美麗傳説。

(1)中秋傳説之一嫦娥奔月。

(2)中秋傳説之二吳剛折桂。

(3)中秋傳説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2、活動二:月餅的文化

(1)學生彙報有關月餅的文化。

(2)彙報:同學説説自己所知道的月餅,可以從種類、味道等方面去説。

(3)教師展示:課件顯示,老師師再稍作解釋:先吃鹹後吃甜。品嚐月餅伴茶水。吃月餅要適量。要吃新鮮月餅。

3、活動三:中秋節的詩詞、歌曲、歇後語

4、活動四:地方習俗大家看(教師資料袋:中秋節的地方習俗)。

四、活動意義:

中秋節在中國是一個全民性的重大節日,在日益重視傳統的當今時代,如何挖掘傳統節日的內涵,如何讓兒童也在傳統節日中盡享遊娛之樂並受到有益的薰陶,讓新一代的兒童感受由一種傳統節日帶來的民族凝聚力和愛國情懷,一次主題班會課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視。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 篇4

一、活動前準備

知識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由來。

(2)瞭解中秋節的習俗。

(3)瞭解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4)瞭解有關中秋節的詩歌、故事、傳説。

[能力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學會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經常觀察生活的習慣,提高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通過本次活動更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體精神,分享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3、通過展示、演講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二、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請學生中秋節的來歷、習俗、詩詞以及月餅中選擇其中一個方面通過上網等途徑蒐集相關的資料,並製作資料卡片。

2、教師準備:蒐集素材,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三、活動時間

9月至10月上旬

四、活動程序:

(一)情境導入

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徵。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從淵源上看,我國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禮制,中秋又叫“祭月節”。祭月的風俗始於魏晉,盛於唐宋,甚至被定為國節,燒斗香、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中秋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起來。

根據我國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節”,也稱八月節、八月半;因這天的主要活動是圍繞“月”進行的,有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又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我們中國的習俗在“團圓節”這天,和家團聚,共度佳節。

師:從今天起,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中秋節的文化,關於中秋節,你想知道些什麼?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學生髮言之後確定研究主題。

如:a、中秋節的由來。

b、中秋節的習俗。

c、有關中秋節的詩詞。

d、中秋月餅的來源。

(二)分階段活動:

第一階段:開展調查研究

活動內容:

1、蒐集與中秋節相關的知識,並在班內交流,讓同學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含義,瞭解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並從中解讀傳統節日在生活中的韻味。

2、蒐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詩歌、書籍,準備展示交流。

3、蒐集中秋節習俗方面的資料。

a、中秋節的起源

b、中秋節的傳説與民間故事

師:對於中秋節的傳説也是各種各樣,你們想了解嗎?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説及一些民間故事?

中秋傳説——嫦娥奔月。

c、習俗調查

師:中秋賞月、吃月餅是全國各地普遍的風俗習慣,但由於中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的。我們可以向長輩瞭解自己家鄉過中秋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把了解到的記錄下來,回到班裏進行交流。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 篇5

一、活動背景:

中秋節到來,由於趕上非常時期,同學們無法回家和家人們過上大學以來的第一個中秋節。同學們在九月初才組成一個班級,雖然經過了軍訓,但是有些同學還沒來得及互相熟悉甚至是沒有交談的機會。

二、活動主題:

中秋班級聯歡

三、活動目的:

1、使同學們感受到家的温暖,不至於在這樣一個團圓的日子裏感到寂寞。

2、增強同學之間的情感,是同學之間有進一步的瞭解,來彌補未軍訓造成的同學之間不熟悉的缺憾。

3、鍛鍊同學們表現自我的能力,使同學們敢於表現自己。

4、增強班級凝聚力,為下一步班級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活動時間:

2020年10月1日晚7:30至9:30

五、活動地點:

學院鴻文樓305教室

六、活動流程:

1、由陳盛源同學帶來的名為【我要的飛翔】的獨唱,深情的演唱,輕柔的聲音一下子拉近了同學們之間的距離。

2、智力問答。現場同學自由參加,選六名同學分為三組由主持人提問,答錯者就對摺腳下的報紙,直到報紙過小站不下的同學將被淘汰,選出前三名同學有獎勵。

3、歌曲獨唱。由鄭鴻傑同學帶來的【啟程】。

4、小遊戲:踩氣球。以兩人一組為單位。將氣球綁在腳上,踩破對方氣球數量最多者獲勝。

5、歌曲表演。由文藝委員周碎同學演唱【莎士比亞的天賦】。

6、小遊戲:指手劃腳。兩名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一人負責根據主持人手中的卡片上的內容比劃另一個人負責猜,猜對題目最多的那一組可得到小禮物。

7、小遊戲:搶凳子。班級氣氛達到高潮,選七名同學圍着六個椅子轉,音樂中斷時要迅速坐到椅子上,沒搶到椅子的同學被淘汰出局。

8、李老師講話並做班會總結。在中秋來臨之際給同學們送上祝福。

9、送月餅和全體同學合唱。由於我們有中秋節吃月餅的傳統,在班會結束之前大家一起吃了月餅併合唱了歌曲【朋友】。主持人宣佈班會結束。

七、人員安排:

1、主持人:黃文婷、周碎。

2、活動場地佈置及用品準備:媒體2班十一名班委。

3、活動過程攝像:黃藍星。

4、活動記錄:洪熠婧。

八、預期效果:

1、營造熱鬧,和諧,歡快的氣氛,提高大家的積極性,爭取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

2、突出本次活動‘中秋聯會’這個主題。

九、經費預算:

遊戲中的小獎品+(每人一個月餅,共46個)=350元。

班級中秋節活動策劃書 篇6

一、活動指導思想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節。時在夏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與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並稱四大傳統佳節。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兩漢時已具雛形,時在立秋日;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遊月宮”的故事有關。八月是作物收穫季節,慶豐收、賀團圓,“花好月圓人壽”便成了中秋節的主題。中秋節闔家團圓,月亮升起時,獻月餅、瓜果以祭月,古風延續至今。

我們開展此次班會,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從中國傳統佳節中秋中體會中國結——福祿壽喜財安康——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情結,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瞭解,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和意識,重視友情、親情,理解“團聚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2、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傳統佳節中秋文化,關於月亮傳説、中秋習俗、詩詞歌賦、中秋燈謎等,從中深刻體會中秋節的意藴,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讓學生初步懂得人類優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三、活動安排

1、活動主題:月到中秋分外圓;

2、活動對象:全班學生;

3、活動時間:班會課;

4、活動形式:觀看資料片、知識競賽、歌曲競猜;

5、活動準備:

(1)挑選兩名主持人主持活動並注意記分和計時;

(2)收集相關的中秋燈謎和歌曲;

(3)全班分成四組,選出答題代表,組長做好組員溝通工作,準備組內節目表演以備懲罰之用;

(4)競猜規則宣讀;

(5)準備書籤;

四、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主持人開場白。(2分鐘)

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師、同學,歡迎大家參加我們的“月到中秋分外圓”的主題班會。

女:提起中秋,大家會想到什麼嗎?像中秋的詩歌,古人關於詠月暢懷的詩歌何其之多呀。

男:那就讓我們來考考大家。舉頭望明月。

同學們:低頭思故鄉。

女:海上升明月。

同學們:天涯共此時。

男:月是故鄉明。

同學們:茶是故鄉濃。

男:看來大家對於中秋佳句都瞭解得較深啦。那麼,中秋節的來源不知大家又瞭解多少呢。

女:這個我知道,是跟“唐明皇夢遊月宮”有關的。

男:沒錯,這個故事自古以來就廣為人們傳頌,請大家欣賞短片《中秋節》。

第二階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分鐘)

第三階段:競猜。(15分鐘)

必答題:猜燈謎,每組兩道,由代表抽題。

搶答題:月亮與歌曲聯姻共八首歌曲。

第四階段:總結頒獎。(5分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cehuashu/ko2o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