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學習總結 >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5篇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5篇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5篇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儘管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走了許多的彎路,但通過我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學生髮生較大變化,我收穫頗多。現將自開學以來的實驗情況總結如下:

一、階段性成果

1、學生課堂上參與意識增強,參與面較實驗前更廣。原來的課堂,是班內“優秀生”的舞台,很多中下游學生缺乏自信心,面對優秀生的強勢,他們不敢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時間一長,他們與優秀生的差距越來越大。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由於強調小組中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每個成員都帶有極大的熱情,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這樣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每個學生都有了發言的機會,很多學困生也鼓起學習的自信心。

2、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在組織討論時,小組長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小組成員發言,充分考慮知識的難易度和學生的水平,對於不積極參與的同學還要進行引導教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

3、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瞭解、彼此信任,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還需要妥善地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同學之間建立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夥伴關係。

4、學生的膽量增大了。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很多原來內向的孩子得到了鍛鍊的機會,他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自信心增強,敢於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表自己的見解,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強。

二、具體的做法

1、學生課上展風采。通過向其他老師取經,我走了許多彎路,實驗一段時間後,針對有些同學準備不充分,我對組長提出了要求,要求組長在本組展示前對小組成員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起到督促作用,保證能順利完成展示。同時,對各組的展示情況由同學們打分,通過此活動,同學們的自信心增強。

3、抓好課堂上的合作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學生的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小組合作學習正好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究的學習場所,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舞台。在教學中,我們組織多種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如:同桌互學、四人小組交流、朋友間互教互評、全班集體討論、師生間的討論等。在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更願意向同學請教,也有當“小老師”的慾望。在這種合作中,學生能更輕鬆地掌握知識。在學生彙報發言的過程中,我也經常指導他們如何彙報,如何傾聽別人發言,如何補充。小組合作學習由於人員少、距離近,學生讀書的機會更多,思考問題發表見解的機會更多、接受夥伴評價的機會也更多。這時,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就會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三、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

1、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核心任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參與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他們的反思力,引導他們學會學習。評價以鼓勵為主,但很多孩子的評價語及評價面還過於單一,還需教師通過不斷學習來教會孩子如何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時,學生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而且有時偏離主題。有個別小組的個別同學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談論其他話題,這方面還需進一步監督好,制定相應的措施制約他們。

3、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並且綜合素質存在差異,導致課堂參與程度參差不齊。班內總有十幾位同學特別活躍,展示自己的慾望特別強烈,給其他同學帶來壓力。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機會更多,扮演着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展示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彙報的現象多。

4、由於時間較緊,教育教學任務繁重,有些問題的研究還不夠細緻。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2

轉眼間,一學期即將過去,時間的流逝見證着我們每個人,每個集體的變化,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我校的全體教師,繼續紮實工作,繼續深入學習新課改的先進理念。並在學習中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進而不斷提高每位教師的業務能力。我們的課題研究計劃分為三個階段:起始準備階段,蒐集、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確定研究方向,開展廣泛的調查;課題實施階段,擬定研究方案,進行課題探索研究,開展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進行階段總結,適當調控;課題總結階段,有關教師寫出總結、研究報告。下面把我們課題研究的前期工作做一簡單彙報。

1、理論學習

本階段按照課題實施方案,有計劃、有組織、全方位地開展研究,進一步進行理論學習,為了對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指導,瞭解合作學習現狀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閲讀大量有關理論專著和有關文獻。主要閲讀文獻有《論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如何避免小組合作學習走入誤區》等,理論的武裝使我們能更加準確明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2、不斷完善方案措施,邊學習、邊實施、邊研究、邊反思。注意積累實驗材料,及時做好階段總結,新學期以來,我們學校大規模的進行了全員性的達標課、骨幹教師的示範課活動。以這次活動為契機,我們課題組成員認真地參加了講課、聽課、評課,結合自己的教學,認真觀察分析教師們的課堂調控方法,根據課堂反饋情況,總結了經驗教訓,及時調整、完善學案教學,並對研究成果進行彙總、修改、完善。

3、撰寫論文和小結

結合研究過程撰寫論文是我們對課題研究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撰寫論文還可以促進理論思維,提升對課題的認識,進行調整我們的思路,併為下階段的行動提供正確的指導。在研究過程中撰寫論文還可以促進我們及時整理階段性的成果,積小勝為大勝,從而順利地達成課題研究的總目標。我們所撰寫的論文和小結都在組內成員之間進行交流,接受組員的評價和檢驗。

4、 研討和交流

(1)課題組成員的研討和交流。我們根據本課題的階段性和課題的有關環節定期召開研討會,以交流和會談,相互流在課題研究中形成的新認識和新的體會。

(2)與其他研究小組的交流。我們和其他研究小組不定期交流研究的心得,互相交流研究心得體會,互相借鑑。

1、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

傳統的教育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主講,學生聽練,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容易產生師道尊嚴。在合作學習中,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使優等生的才能得以發展,中等生得到鍛鍊,後進生得到幫助,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體現了教學的民主。而只有在這樣和諧、民主的氛圍中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學生觀,培養出學生的現代人格。

2、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合作學習營造了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討論並解答問題,變原來的單純旁觀者為積極參與者。學生們在研討中自由發言,當一個同學對問題的理解遇到困難時可以請求其他同學幫助,學習別人的

優點,開展互學、互練、互查、互評活動,使學生在檢查對方的過程中學會檢查自己,在評價對方的過程中學會評價自己。這種方式把學生從單一的不平衡的師生交往和狹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均衡、平等的學習鍛鍊機會,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使全體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現和認識的機會,使思維真正活躍起來,使課堂不再出現被遺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培養和鍛鍊,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使其全面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格拉塞通過調查指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這種場所和機會,使之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真正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尊嚴,使之產生“我要學”的強烈願望。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合作學習最大的特點是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每個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都必須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尋求新的問題的答案,有時沒有絕勝的把握就需要大膽的設想,這時,學生的思維受環境的影響,常常會冒出絢麗的火花,然而他們的思維又常常是稍縱即逝的,但這往往能給別人以頓悟。或許一個富有創意的設想,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產生。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融洽、自由的環境,為學生積極的思維創造了條件。

4.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將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而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必須得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其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通過小組討論、互相評價、互相反饋、互相激勵、互幫互學、互為師生等合作互動的活動,最終達成思想上的共識。他們的合作意識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培養。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3

學生在學校的主要活動是學習活動。如何把教學活動由教師傳遞、學生接受的過程,改 造為在教師教導下,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性學習過程;把教學 活動由重視教師講解課本知識,改造為更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好奇心,開發學生的學 習潛能的過程;把教學活動中教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改造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 創造民主、平等、自由地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鬆和諧、沒有精神壓力的氣氛中接受知識的 過程。為此,筆者在近五年的初中生物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斷探索,取得 了一些經驗。

1 科學合理的分組

課堂教學的面授式是必要的。但往往不能給全體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不利於學生學習 能力的形成,特別不利於後進生的教學。針對這一問題,我把每5人編為1組,分組根據學習 內容和階段學習情況的需要,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智能情況、性格特點、操作能力等或混 合編組或自願結合編組,每組學生圍坐在一張課桌周圍。這樣,學生不再只面對教師,也可 以面視同伴。在這樣的組織形式中,每個小組都是一個合作的羣體,它為每位小組成員創設 了均等的發表見解的環境,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從教師那裏獲得知識和 學習方法,而且通過同學間的討論交流,擴大了信息量,在學習交流中相互啟發,拓展了思 維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了學生廣收信息,主動探究的能力。

2 創建民主和諧的氛圍

面授式的課堂教學,學生面對授課的教師,往往自然而然地產生被動感,加之學生素質參差 不 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偏向於活潑開朗、擅長表達的學生,而忽示了性格內向、語言 表達能力不強的同學,從而限制和壓抑了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3 培養互助合作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優勢體現在實現綜合性學習目標方面。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發表每個個體的主見,形成小組意見,又通過組際間的交流,綜合大家的意見,做出完整的 、較理想的結論,使同學們感到合作的力量大大超過個體的力量,自己與小組不可分割。在 這無任何心理負擔的學習過程中,後進生在同學們的幫助和鼓勵下,形成自己的見解,也能 得到成功體驗的機會。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教的生物學科沒有出現其他科目特差生的現 象,即使有些學生其它科目成績很差,但其仍對生物保持濃厚的興趣,並在課堂、課外活動 、考試中積極表現自己。這正是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互相幫助鼓勵的結果。

4 鼓勵求異思維

好奇心是初中生的天性,也是求異思維形成的基礎。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在民主和諧的氛 圍中時,當他們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學習時,他們的求異思維會異常活躍。例如,在"根的結 構 "實驗教學中,在回答"根毛區細胞的特點是什麼?"時,有的小組回答:"有根毛的表皮 細胞沒有細胞核"。這説明這組學生在實驗中觀察是認真的,提出問題是實際的,這時,不 要馬上斷然否定這一結論,應簡要地補充介紹根毛細胞的結構特點,指出細胞核所在的位置 ,然後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

5 激發競爭意識

合理的在小組間引入競爭機制,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對小組間的表述發 言、實驗效果、標本製作、課堂辨論的評分,生物知識的競賽,課外科技活動的展評等活動 ,極大的激發小組間的競爭意識,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例如,在《動物學 》的脊椎動物亞門5個綱的代表動物的教學中,我要求每個組對代表動物的心臟和血液循環 、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內容進行比較,不限制所採用的形式,看哪個組又快又好的得出結 論,學生們開動腦筋,採用的列表、圖解、繞射、敍述等方法進行比較,採用的形式之多大 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最後每個組均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即這些動物在結構上是逐漸趨向複雜 ,在功能上是不斷地完善的。由於是通過自己的探索得出的結論,所以同學們都很珍惜自己 的勞動成果,在我採用列表方式進行總結時,許多同學還把小組的比較過程記在書上。引入 競爭機制後,小組成員都把小組的榮譽看作自己的榮譽。為了小組的進步,在學習上,尖子 生幫助後進生。在課外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更擁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教學,不但使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把以往的面授 式教學活動,改造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性學習活動,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好奇心 ,開啟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學習潛能,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4

一、問題提出

實踐證明:單獨的行為參與不利於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思維交流,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如果不善於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應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如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越來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隨着教學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應用最廣泛、最多的學習方式,它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在系統利用組內各因素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為評優標準,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組織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然而絕大部分老師在操作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在合作學習中存在一些問題:或閒聊,或冷場,或好生講、差生聽。從這些問題中透析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淡薄。而小組合作學習意識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

二、基本設想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實施者,我們應該有意識、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小組成員都應該有強烈的合作意識。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建立小組合作學習要確立明確的目標意識,強烈的競爭意識,自覺的主體意識,協作的團隊意識,合理的評價意識。讓小組在自己目標的引領下,團結協作,相互督促,共同提高。

 三、課題研究的基本原則:

1、自主性原則: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採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鼓勵學生放開手腳,大膽討論,在交往中質疑,在合作中共同進步。

2、鼓勵性原則:教師在教學中或與學生的交往中,要儘可能地貫徹鼓勵為主的原則,引導每一個學生都能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積極的心態能激發潛能。鼓勵學生人人都要樹立“我能行”的信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3、整體性原則:在評價時,要以小組為單位,激發小組的互幫互助、合作競爭、相互督促等意識的形成,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4、情感性原則:積極的情感體驗能直接或間接地轉化為人的動機和意志,從而提高人的認知效率。因此,在實驗中一定要加強教育者與學生者、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感情交流,使教學情感化,使之成為促進主體性發展、激發小組自主學習的支柱和動力。三、實驗做法

四、基本做法: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認識。

列寧説:“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教學實驗是一項實踐性、科學性、創造性、複雜性和主體性很強的教學實踐活動,若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導是不會成功的。因此,實驗基礎上一確定,我們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學習教育雜誌、報刊等有關主體性教育及其相關的理論刊物,提高教師對這個研究課題的認識。然後再從中挑送四位精幹的老師組成實驗組。實驗組的成員每兩週參加一次理論學習、研討活動。

2、將學生的個別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利用,實驗班實施動態分組教學。

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4人,每組成員在性別、興趣、能力、學習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證組內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小組之間合理競爭的公平性。

3、把研究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中。如:兩位實驗老師上同一課例,進行對比實驗。課後共同砌磋、研究、取長補短,提高實驗質量,開展説課,評課活動。每次聽課後組織評課時,先讓上課的老師説課,然後實驗組老師根據聽課中發現的問題開展評課活動,解決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直到取得較為一致的意見為止。

4、靈活運用,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會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我們認為,好的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初中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為此,我們將開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最優化教學研究。

四、實驗成果和體會

經過近半年的實驗,小組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已顯示出如下優越性:

1.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社會知識性。

教學過程中的人際交往,可以幫助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他人,有助於克服自我為中心,同伴間的經驗及同伴間的交流活動的規則更有利於學生接受,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規範意識、合作意識、責任感及團結合作精神,培養合羣性、利他性和社交技能。

2.小組合作學習意識的養成有利於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小組、小組與小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多得多。教3.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小組合作學習是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指導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的個別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以利用,做到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了”的分層效果,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4.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實驗半載,略見成效。實驗班考試優秀率、及格率逐步上升,學生的計算、操作、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都有明顯提高。

這僅是起點,我們決不就此止步。

當然,我們在實驗過程中也碰到許多困難,如:缺乏專家或科研專業人員的指導,實驗水平不是很高;實驗人員不足,缺乏足夠的研究時間,實驗的老師教學任務繁重,既要搞好實驗,又要趕教學進度;班級人數太多,分小組教學時,各組間的交流機會少。可面對這些困難,我們下決心克服,相信下一階段的實驗有區、市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效果更加顯著,一定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5

何為小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

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能力,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然而説説容易,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

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在小組中選出組長,負責帶動其他人。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組,在學習中老師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問題進行探究,這樣更有針對性,更有利於因材施教。

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麼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小組合作學習中,往往會出現當老師佈置完學習任務後,學生馬上聚在一起交流探討或對問題了解不深,浮於表面,或根本不知從何下手,沉默不語,這主要是因為在合作之前學生缺乏對問題的思考,缺乏自己的獨立見解。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應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有了自己的見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才有話可説,避免從眾心理。同時,也給那些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

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全面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做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反思的內容包括課堂小組活動的觀察;課後找學生了解談話;學生作業批改;收集小組合作學習的反饋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還要反思自己是否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合作,對小組合作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是否給予及時的肯定;小組合作學習如何提高學習的興趣,給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隨着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願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白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教育的新時代!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6

11月12日去錦城小學觀摩引導自學型課堂,張老師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對我的觸動很大;11月14日和15日,聽了我們學校幾位語文老師的公開課,課堂上也都涉及到了小組合作學習;我在自己班上也嘗試了幾次小組合作學習,現將我對一年級小組合作學習的想法做一個總結。

1、小組合作的前提是確保每組有學習較好的學生,切記每組學生學習都偏弱,這樣小組合作學習會與預期效果相差甚遠。

2、小組合作之前提醒學生聲音不能太大、四個人圍在一起,尤其提醒每個小組前面的兩個同學面朝後時要帶着自己的課本(起初在班上嘗試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前面的學生就頭朝後了,根本不知道拿着課本)。

2、確保每組的小組長有較高的學習能力,單獨針對小組長做培訓,培養小組長的組織能力。制定一些小組長的常規口號,例如: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步,請大家跟我讀;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步,大家齊讀課文;小組合作第三步,四個人輪流讀課文等等。

3、在小組合作的摸索中,形成合適的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熟悉模式。

4、要明確告訴學生小組合作要學習什麼,要怎麼學,對一年級的小朋友,要告訴他們小組讀應該按照什麼順序,把這個順序固定下來,這樣會節約很多時間。在一位老師的課堂中,讓同桌互相學習,一個朗讀、一個表演,兩個同桌就針對誰讀誰演的問題在討論,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教師應該讓每個學生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5、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給足夠的時間,耐心等待,切記太匆忙,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

6、對各個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教師要有反饋,獎勵團結之花、合作之花等等。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7

通過學習小組,提高監管力度。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師對幾十個學生,在平時的管理上不免會出現漏洞,或者有檢查不到的地方,特別是在平時學生記作業、改錯題、背誦上,有很多同學鑽空子,不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進行分組後,組長就相當於小老師,能夠隨時監督組員學習,哪項任務不完成都能被查出來,這樣使不學習的學生沒有空子可鑽,作業也都能完成了。

通過小組合作,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平時上課時每個班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不主動學習或開小差,或玩東西,小組合作學習以後,上課每做完一道題,就會有組長進行檢查,不會的組長就得給他講,大家還要等他,而且每次都要被老師統計出來,很沒有面子,這樣不學習的學生也會跟着學,而且進步很打,教師再加以鼓勵,學習積極性就高漲起來,成績自然也會有所提高。

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優化了學習方法。在新課程中,增加了許多合作探究部分的內容,這些內容如果單獨一個人做要浪費很多時間,進行小組討論能節省時間,學生興趣也比較濃。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領悟方法,進行學法交流,比一比誰的方法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能讓學生學會選擇與判斷什麼是有效的,正確的,最佳的的觀念與做法。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以後,同學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在課堂上的表現也非常積極。討論、展示、搶答,忙的不亦樂乎。回答問題異常活躍,甚至出現了“哄搶”的局面。我們教師提供了但是小組合作模式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是由多個環節組成的,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們處於初期階段,需要我們不斷的摸索和總結經驗,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其內涵。

總的來説,通過小組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了成功的喜悦,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8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應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技能指導與訓練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技能是完成某種任務的一種活動方式,學習活動由學習技能構成,每一種學習活動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具體技能。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學習技能,學習是難以進行的。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必須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技能。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學會了與同伴合作動手操作,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討論,學會表達與交流意見,並形成了合作學習技能,初顯合作學習的優點。

成效一: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了,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提高。同時,還體現出學生學習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互幫互助,兵教兵的方式,學困生感到集體的温暖,同學的關愛,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成效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了提高,原來膽小的同學,有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當回答問題時,有了底氣,敢於代表小組發言,逐漸的,上課能積極大膽的舉手發言了,這是小組活動給與他們勇氣,也增強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和團結精神。如本班楊旭同學由於學習成績不是特別突出,上課回答問題很少積極主動,通過小組活動代表小組活動的結論發言後,給了她自信,現在該同學上課敢於回答問題,聲音洪亮,這樣的變化來源於小組活動。

成效三: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的解放了老師,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這個引導者要做好問題的創設,問題的創設要結合學生特點,要有討論、探究的價值,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而且讓學生在探究中真正經歷知識的形成的過程。如在教學眾數的時候,我出示了20名參加舞蹈比賽同學的身高,根據以上數據,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有些同學通過計算得出平均數,有些同學通過排序得出中位數,而有些同學發現了眾數,到底哪種數比較合適呢?我要求學生根據三種數的特點,聯繫所有數據的情況,開展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發現眾數比較合適。教師的解放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教師的有效問題的提出更為學生的小組討論指名了方向,而教師的精講為促進了學生的小組活動的有效性的生成。

成效四: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歸納,這樣掌握的知識更為牢固。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我課前讓每組至少準備12個稜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由於學生已經掌握稜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所以在新課中,我通過學生用12個小正方體擺出不同的長方體,填寫每種長方體的長、寬、高,體積,觀察長方體的長、寬、高與體積的關係,在活動中,組長分工,組內四個學生1同學個記錄,4個同學擺出不同的長方體。通過動手擺、認真觀察,學生高興得説出長方體的計算公式,明白這種公式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更簡便。

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確實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在活動中,還是會出現偷懶成員,活動中有組長的集權行為。

在以後的教學中,通過學習、探討、不斷反思和改進,真正讓小組合作學習展現它的魅力,真正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學習,學會合作,不斷提高和快樂的掌握數學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9

在唱歌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聽賞錄音或老師的範唱——學唱歌譜——學唱歌詞——藝術處理,學生不能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體驗,這樣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從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來看,非常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心態,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敢於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這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將是受益無窮,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使學生學會與別人合作的方法,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我將小組合作學習法運用於歌曲教學中,不僅豐富了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還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最近,我校舉辦了各學科的高校課堂展示,發現無論語文課,數學課,英語課、美術課,幾乎都出現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課堂組織形式,下面談談這學期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説説幾點做法:

一、提供有利合作的環境

課堂教學的環境,是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主要環境。傳統的音樂課堂座位一般成“秧田形”或“火車形”排列,這樣不利於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往。如果教室較為寬敞,可以採用“馬蹄形”、“口字型”、“半圓型”等座位的排列形式。因為只有互相面對面的形式,才能激起有利討論,對話交流的氣氛,而且這樣縮短了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有利於集體意識的形成。

二、成立合作學習小組

成立合作學習小組是學生進行學習歌曲的首要條件,它關係到學生合作學習歌曲的質量和效率,教師要根據班內學生的音樂原有基礎,心理素質,性別等將班級均分成若干個小組,也就是説每個學習小組中都含有各種層次的學生,每位學生都有成功的均等機會,合作學習小組要在實踐中不調整,不斷優化,教師要依據每一首歌曲學習和競爭中學生的成績安排作調整,使之趨向公平。

開始,我先是將學生按原有的座位分組,這樣幾次競賽下來,音樂素質好一些的小組,每次他們都拿第一,其它小組將失去信心,每次在學習歌曲或表演歌曲時產生牴觸情緒,嚴重打擾正常的教學秩序,影響了小組間的合作學習,這種現象我在我初一年級選了幾個班級實施過,深有體會,後來我又放手由學生自由編組,結果又出現了有些組水平超常,有的組則一般,調皮的學生沒有組願意接納。結合實踐所以我採取以上這種,根據學生的音樂素質、性別等,再分組合作,效果很不錯。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各個環節中的實施

小組合作學習既為每位學生提供了發揮個性才能的機會,又培養團結合作互幫互學的精神。學生們組內合作,組間競爭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的氛圍十分濃厚。同時,擴大了學生們音樂實踐活動的參與面和訓練量,且淡化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逐步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也為學生的人際交往提供了有效途徑。

(1)合作學唱歌曲

在分組教學中,教師在佈置學習任務的時候,就向學生明確地提出小組活動的目標,比如:學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情況下,每個小組在組長的召集下一起拍拍歌曲的節奏,找找相同或相似的樂句、哼唱旋律等多種學習方式來學唱歌曲,如果學習中有困難,小組成員都無法解決才可請求老師的幫助。每個小組成員都學會歌曲才算完成學習任務。

(2)合作表演歌曲

歌曲的學習僅僅停留在學會的基礎,那是淺層次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歌曲進行創造性地深層地藝術加工,即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對歌曲進行自編,自導,自演,自制道具等,音樂實踐活動。組長根據每位組員的特長愛好,分配表演角色,分工明確,人人都佔舉足輕重的地位。俗語説:“三個臭皮匠勝於一個諸葛亮”。學生在小組表演中容易克服羞怯感,從而變得主動和活潑。

四、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主體學習是不是放任自流的呢?教師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我想教師應該是學習的幫助者,在小組合作學習遇到困難時進行幫助和指導。有的小組成員對自己的想法表示懷疑,不斷向老師暗示,需要老師的肯定,這時教師給予激勵性的評價,肯定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有些小組的學生活動開展的較好,研究出了很多方法,有些方法很獨特,這時作為教師,給他們再提出問題,設置困難幫助孩子拓寬思路,從而讓學習活動開展的更好,使不同水平的孩子和學習小組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實現差異性發展,幫助學生合作學習活動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技能,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五、合作學習活動的評價

能否激發起學生對教學的興趣是評價教學成功與否的首要因素,恰當的運用各種評價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評價權始終掌握在教師手中,這樣會限制學生音樂鑑賞能力的發展,教師要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對學習作自我評價,他人評價,組間評價,整體評價,以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例如,我在初一年級裏一首情感歌曲《友誼天長地久》,學生合作評價,組員各司其職,歌聲優美,演唱形式多樣且感情投入,但隊形缺少變化,可以三五成羣地走動或站或坐,打擊樂器,運用不當,因為這首歌曲是後半拍起拍,學生伴奏起來有困難、有點亂,教師表揚該小組,能在表演中加入詩朗誦,富有創意,還有兩位學生吹着肥皂泡為舞台營造氣氛。這樣師生共同評價,使該組學生明確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找到努力的方向,喚起了他們再次參與表演的強烈願望。

評價合作學習活動時,教師還應該進行必要的精神或物質獎勵,如評價出編導獎,表演獎,伴奏獎等等。給學生頒發榮譽證書,贈送小禮品等。獎勵形式不拘一格,它能有效地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在合作中競爭,從而樹立學習歌曲的自信心和不斷創新的進取心。

總之,在歌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理念,它培養了新型的師生關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促進了學生的團體意識,促進音樂課堂教學組織,尤其提倡在具體的藝術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薰陶,淡化教師的,營造民主、和諧、愉悦的課堂氣氛,充分體現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才能使音樂課堂體現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從而更有利於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0

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追求課堂的優質、高效,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一方面,高效課堂應該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學案導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本手段之一,學生自主性的高度發展,是教師專業化素養的推動力。另一方面,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高效課堂也不能偏廢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而教師課堂教學的根本點是高效性。現在我僅就導學案的設計淺談一下我的思考和看法。

第一,學案導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採用這種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課前老師下發導學案,學生事先做好導學案,他們也願意展示自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長積極給組員分配任務,因為小組評比的優劣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貧僧的準備。這樣就充分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班每個人為了在課堂上展示自己,都會自主看教材,查閲資料,請教同學。

第二,學案導學,有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要求。在教學中,我們的常規教學扼殺了學生的精神,壓制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能力的提高,更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面對這一現狀,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運用了學案導學、情境教學實踐,總結運用了學案導學、情境教學模式,在講知識的時候,先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帶着問題去思考,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搜集材料,初步感知基礎知識;再去與小組的其他成員、老師進行合作探究,然後進行交流展示、成果共享,從而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最後上升到理論高度,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在共同努力下,學生往往表達出自己的合乎道理的觀點、看法和答案,這就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提高了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再進一步加以引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運用語文,感悟生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參與能力,加深了對於教材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利用導學案,為他們創造了自由施展的平台,讓他們盡情發揮,放飛智慧,放飛夢想,以促使他們的成長,實現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的和諧發展。

第三,合作學習,密切了師生,增強了友誼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係,才能以誠相待、榮辱與共,不計較個人的復興得失,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小組裏的每個成員都要為小組的學習任務承擔一部分責任,不要有依賴思想,而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從而激勵自己努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班級是一個小社會,小組成員間會因為學習或其他事情產生一些爭議甚至矛盾,成員要明確爭議是為了達成共識、更好地解決問題,目標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組利益為重,爭議是對事不對人,始終保持團結。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讓學生敢想、敢説、敢幹,對不同意見的學生採取尊重、寬容、鼓勵的態度,決不強制、苛求、壓制學生,對那些獨特的新穎的見解和觀點,及時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讚揚。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説:“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從而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第四,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會評價

傳統的教學評價往往是老師用分數去評價學生知識學得怎麼樣,達到了什麼程度。這種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自我發展與能力提高。在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學評價從評價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的確立,到評價內容指標的制定、評價方式方法的採用等,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為衡量的主要標準。據此,我總結並運用了“走進生活”這一欄目,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運用語文相聯繫,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讓學生貼近生活,走近實際,這樣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會主動思考,使學生在一個自我的評價體系中,主動參與,得到鍛鍊,再加上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五,學案導學,給老師提出新要求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老師既輕鬆又勞累。所謂輕鬆,是指45分鐘的課堂老師確實輕鬆了。但“打鐵先要自身硬”,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觀念,要變“真鴨式”的消極單向信息傳遞為師生間,學生間的多邊信息交流和多邊思維撞擊,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變以知識為中心為以能力為中心,把整個教學過程限度地放給學生,給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時空。為此語文老師應有深厚的知識底藴、掌握課堂藝術、因勢利導和駕馭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必須根據語文課自身的特點,苦練本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情趣橫溢、活潑愉快的情境下學習。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演,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同時,有這麼幾個問題希望和同事們一起商討:

一、導學案是不是=教案。

二:導學提綱是不是=練習題

三、導學提綱是不是必須人人都要完成。

以上是我在追求課堂的優質、高效實踐中的一些思考,雖然還很膚淺,但畢竟已經走出了第一步,畢竟我已經在路上摸索着前進。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小組合作

中小學語文教育一直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教育部先後公佈和實行了《語文教學大綱(修訂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這一系列的劇作充滿了改革精神,富於時代氣息,標誌着我國語文課程改革新時期的到來。新的語文課程要求體現核心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應該是學生,教師不再是統治者,而是一個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由過去的“主導”退居“引導者”的位置。各種新的教學方法、評價方法都變為以保護和尊重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為主,一切的教學形式都以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為前提。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新形勢,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便是具有實踐精神的一次新的新課標體驗形式。如何將這種新的教學手段恰如其分的運用好,相信是所有致力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的園丁們,一直在不斷探索的問題。在此,結合我自身的一些教學實踐,和大家共同學習,希望能把“小組合作學習”這種語文教學的新方法運用的更充分有效。

教育學裏提倡“因材施教”,我認為在實踐小組合作學習時,也應該充分考慮一個類似的因素。我所處的學校地區偏遠,以來自各鄉各村的農村孩子居多,如果不考慮學生因地區差異造成的差距,而貿然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相信不能將這種好

的教學方法優勢最大化,終究可能只是流於表面的形式主義。

在信息技術充分發展的現代,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也逐漸和教學相結合,農村中學的學生們也不再是不是網絡的“信息盲”,相反他們更易於接受新的形式,每個星期兩節信息技術課可以讓學生們更廣闊的瞭解這個世界,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但較城區中學的學生而言,鄉村中學生們仍然略顯內向和羞澀,在語文課堂上,能大膽説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學生仍然只是個別。其實很多學生有着新穎的觀點和強大的理解力,但由於地區觀念的差異,絕大部分的學生往往不善於開口去表達,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養成,或者輕易就能改變的 。這樣看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農村中學生中的開展將有着它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首先特殊性。體現在這種新的教學形式,面對的主體是特殊的。他們所處的相對閉塞和落後的社會環境,讓他們保留了更多人性的淳樸,卻也抑制了他們張揚個性的自由嚮往。

其次是必要性。簡言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由於面臨難題,我們的教學變革才更具挑戰性。這就需要教師具有格外的耐心和細心去啟發和引導,致力於培養他們主動,充滿陽光的學習精神風貌。

於漪老師曾提倡將語文課上的實惠一些,樸實一些。由此,我也總結自身在實踐“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新形式後的經驗,提幾則優惠小方法,和大家共勉。

新課改將學生推上課堂主人的位置,還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權,是一種創新變革。但教師並不能退居一旁,正如於漪老師説的教師應是“平等中的首席”,那現在我們有義務好好的利用首席的權利,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新形式中獲得更多樂趣。以下是我們這些首席需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做的:

1, 巧妙優化小組結構。

課堂活動應該是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的過程。組別的劃分,組員的搭配也是一個需要精心設計的步驟。當然我們可以説一句,讓學生自由組合,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長此以往,或許我們可以更加了解學生,知道他們誰更喜歡和誰玩,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卻不一定理想。所以小組應該是全班學生學習時效果最佳的一個最優化整合。針對每個學生之間的“聽説讀寫”的綜合語文素質的差異,課採用“好+中+差”的搭配模式。一六人組合一組為例,每一組中,三類學生所佔比例依次分別是33%、50%、17%;相應的具體人數分別是:2、3、1排列。這樣做到優勢互補,三類學生會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與反作用。當然老師們也可以結合自己班級的具體的情況,靈活的安排。這種編排法定主旨就是:將學生的優勢最大化,劣勢最小化。

2, 靈活安排發言人。

在具體的“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常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經過一番熱列的討論之後,真正願意或敢於站起來發言時,相對於討論時代激烈,則更顯冷清。一個學習小組中,發言人往

往集中表現為某一個人或某兩三個,剩餘的兩三名便漸漸的變為小組中的聽眾,一不小心,還有變為小組活動發言時的隱形人的可能。即使被老師強行要求發言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不是三言兩語草草了事,算作應付,便是站着一言不發,呆若木雞,當然,這是有違“小組合作學習”的本意的 。學生不願發言,除了前面提到的社會地區觀念差異,更多的是學習習慣的強化不夠。對此,我覺得一旦出現這種情形,教師要提前儘快實施“首席”的權利,靈活發言人機制。按時間劃分(每週、次或者每天輪換髮言人);按性別來劃分(男女輪換);按學號劃分(單雙輪換)等等。總之,在靈活的變換中,督促指揮,養成學生髮言的吸乾,漸漸化被動為主動,使每個學生都保持一種學習上的適度緊張感:説不定下一個發言人就是我!老師們,充分發揮你們精彩的點子,和學生身上的“惰性”因子鬥爭到底,努力使“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在你的課堂上大放光彩。

3, 創設場景,變平板為生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語文教師,更應利用好語文學科本身的特色,想辦法使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逐漸濃厚,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慾望。提問文字語言的魅力,學生離不開教師的指引,那引導之後,教師不妨放手讓學生自由的呼吸。,筆者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來略談一二,蘇教七年級《皇帝的新裝》是一篇童話,內容和主題對學生而言不難把握,對於整個故事中幾個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嘗試着讓學生們按小組分配分角色演繹的方法。

畢竟想要把人物演好,首先必須要去了解人物的行為,然後還要揣摩這個人物形象當時的內心以及神情,動作等等。任務佈置下去後,各個小組都忙的熱火朝天,連平時被提問到後站起來一言不發的學生也全力以赴,結果當然出人意料到精彩。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演繹,對人物的理解更加的具體深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大增,組員之間增進了友情。當然,通過這次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習小組的形式也進一步的鞏固了。愛玩是每個學生,或者説每個孩子的天性,“小組合作學習”使玩有趣的同時又有了意義,做到了兩全其美。

4, 為小組合作學習引入競爭機制。

曾經在一次教學研討活動中,聽一位教師提到自己課堂教學的一個細節:讓學生進行“PK”。“PK”是“Player Kills”的縮寫,在超級女生節目中特指 兩人去留問題。將時尚的因素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更體現了教學的創新意識。在這裏,不妨將這種理念二次利用,將PK引入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新的教學形式,賦予“小組合作學習”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力爭上游的進取心,形成良好的課堂問答氛圍。蘇教版教材,每個單元的誦讀欣賞,我一直堅持用小組PK的形式去教學。誦讀欣賞旨在鍛鍊學生朗讀欣賞的本領,通過反覆誦讀,加深對詩歌主題的體會。具體操作過程如下:每組組內互相誦讀,選出一名代表和其他小組兩兩PK,得分記為A、B、兩等級。然後相同等級的再比賽,最終得A的組別獲勝,組內成員都有獎品。由於帶有競爭,獎勵等因素,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2

這學期,我根據總課題組研究方案,積極開展了《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課題立項研究,在課堂上,小組合作有了鮮活的生命力,小組分工明確,共同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在合作中體會到與人分享與人交流的樂趣。現將課題實驗情況小結如下:

一、實驗方法

1.學習理論 確定目標

一開始,我們根據子課題實驗要求,精心編寫了實驗方案,保證實驗活動的有序、正常開展。通過學習《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以及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確定開展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學生分組方法、學習內容選定、學生學習方式、學生合作方式、學生積極性提高方法以及合作學習中評價體制等的研究。

2.定期研討 促進提高

課題研究的主陣地在課堂。課題研究實施以來,我們就把課堂研究作為重點,在具體的教學中去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實驗期間課題組每位老師始終堅持兩週開展一次公開研討的課堂教學活動,再進行集中研討,利用集中研討的時間,針對實驗目標,開展評課、教學反思交流、集體備課等活動。

二、實驗過程

1.確定分組方法。

分組時我們根據每個學生的認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後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通常為四人一小組。通過分組活動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混合編組的形式比較好,小組成員能夠互補。

(1)小組中好、中、差的學生,不同特長的學生混合編組。按照每個學生的特長和學習能力,分配給他們不同的任務,使這些同學有相互學習的機會,而有不同特長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還有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2)男生、女生混合編組。因為男女生生理特點不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也不同,有利於互補。

2.選定學習內容

選擇好有價值、最有利於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內容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在學習中逐步習得合作學習的技能,提高學習效率。在實驗中我們發現以下教學內容比較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1)有新舊知識銜接的內容。

(2)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

(3)複習課的內容;

(4)“開放性”問題;

(5)需要學生操作實踐的知識內容。

3.探索合作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打破了過去那種全體學生面向黑板,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的束縛,讓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探索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小組合作中學生輪流發表自己想法,形成統一觀點;合作分工進行實踐操作、探求結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輔導。這些合作方式都能從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4.正確進行評價

正確的評價對每一位學生都有激勵促進作用,對小組成員的評價我們在課堂評價中通過比較發現以下幾點結論:

(1)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於學習過程的評價,要體現“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理念;

(2)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正視學生的客觀差異,側重於對小組集體的評價;

(3)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活動的秩序,組員參與情況,小組彙報水平,合作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

(4)教師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為主,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尋找改進的辦法。

三、存在問題與努力方向存在問題:

1.理論水平不夠。實驗老師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不能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

2.學生已有學習習慣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影響短時間難以克服;

3.缺乏足夠的研究時間,實驗的老師教學任務繁重,既要搞好實驗,又要趕教學進度;

4.班級人數太多,分小組教學時,各組間的交流機會少;

5.小組合作討論內容是否有價值;因為激烈的討論,打亂了授課計劃,拖延了授課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等。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總結5篇工作總結

6.學生個體差異體永遠是合作的障礙。安排組長組織合作學習,但少數後進生他們不善於傾聽別的同學發言,不在乎別的同學在説什麼,不願意思考問題,對小組內別的成員產生依賴性,影響自主性的培養。

7.有的教師思想尚未解放,課堂教學未能大膽放手,牽着學生走的現象在教學中時有發生。

8.在課題研究不斷深化和總結的同時,如何提高教師們的理論水平,促進實際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努力方向:

1.今後我們依然要認真學習新課標的精神,借鑑各種成功的教學經驗,加大教研力度,鑽研新教材,探索新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2. 要樹立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極大地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每個學生學習的潛能,發揚每個學生之所長,使每個學生都有發展。

3.要繼續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使合作與交流發揮它的優勢。

4.繼續加強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指導作用的研究。由於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我們還處於摸索階段,因此,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通過上網查閲資料,閲讀有關國、內外有關合作學習的經驗材料,提高自己駕馭這種新課堂的能力,並結合教學實踐,探索出教師指導合作學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總之,我們課題組將繼續注重收集多方面的資料和信息,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從合作中的每一細小環節入手,去探索出一套真正的、行之有效的課堂合作學習新方法、新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3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生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善於合作、樂於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的採用,使原本安靜的課堂熱鬧起來,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小組合作學習“實行至今,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提高小組活動的實效性,

學生通過各項評價能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使每個人都有機會評價自己,評價別人,每個人都有機會聽取意見,認識自我。學生能在評價中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樂於接納別人的意見,敢於對別人提出批評和建議。也通過評價瞭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矯正,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

2.小組合作學習照顧到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小組合作學習是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指導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的個別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以利用,做到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後進生“吃得了”的分層效果,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3.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力。在小組學習中,優等生的才能得到發揮,獨立性增強,自學能力提高了;中等生得到鍛鍊;學困生得到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幫助。每個學生自始至終都處於積極主動參與狀態中,堂堂課有收穫,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人人進步,人人成功。

4.提高了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通過學生間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人與人相互溝通、相互協作、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的優秀品質和主動學習能力。在課上,問題由學生提出,結論由學生歸納,方法由學生探索,結果由學生評價,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學生大都具有探索新知的慾望,能夠不拘泥於書本,不依常規,積極提出自己的新見解、新發現,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設計,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思路暢通、方法靈活、有深度,這樣對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很有效的。在試驗中我們還發現了一些問題:

1.在合作學習之前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後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但這點很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做到。

2.合作學習中,有些困難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不願獨立思考而直接從優秀生處獲取答案,致使學習成績越拉越遠。

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還在進行,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找出差距,不斷探索,以求更快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4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能力,我們二年級數學教研組開展了“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活動。由於它在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等方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下面簡單談談我們教研組的做法及思考。

1.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年級的學生才7、8歲左右,天真、愛幻想、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採用的辦法就是描述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或貼近兒童生活的事件,要解決的問題就包含在這個故事或事件之中,實際上就是為學生設置瞭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新教材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內容,圖畫精美、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為我們創設情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素材。創設情境,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學生樂於接受。

2.明確學習任務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説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的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3.合作、探究

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後,教師就應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並且學生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分工,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説,學習任務已經落實到個人,小組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4.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也就是學生間總結學習成果、教師接受信息反饋並做出判斷的過程。在學生的交流時,我要求學生儘量清楚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意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的徵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採眾長,積極總結。在傾聽了學生的交流、彙報後,我也要給各小組的合作過程及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並用小五星或小紅旗以示獎勵。

當然,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使用的時間還不夠長,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雖然有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問題還一直困繞着我們,比如小組合作學習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出現優生獨霸課堂的現象,學生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再如班額過大的班級,怎樣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我們更進一步的去研究、去改進,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我們相信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隨着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們願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白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5

一.提出的背景

我縣自20xx年提倡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以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新的師生關係在教學中體現得比較到位,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關係已基本上建立起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人地位得到保障,主人作用得到發揮,學生民主、主動、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方法有了歷史性的突破。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探索的過程中。課堂教學出現了熱烈討論、互動互助、競爭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特別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及教學措施進一步落實,形成了以學定教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評價機制。新的科學教學觀不斷深入人心,課堂教學逐步走上了求實、求新、求創新的新的發展軌道。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能突出並着力落實“三維”目標,使課堂教學呈現出科學化、規範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動局面。

而《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針對課堂教學而言,合作學習可以理解為:“在教師的指導下,旨在促進學生的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體學生,包括有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成績及各方面技能,使他們具有處處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觀點,能與人合作交流的態度意識。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本課題主要指研究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合理化分配指導,結合實際研究教師駕馭英語課堂的藝術和課堂組織形式,展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深入探討,達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課題的研究,同時也可以提高了實驗教師個人的業務水平,給我縣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借鑑。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適應課改的需求,與時俱進,使我們的教學能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更好地關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學一線的工作在課堂,把自己的工作作為研究對象才是抓住了教學研究的根本。

二是教師成長的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首要的是改變教師的角色,老師由“教”轉變為“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才能適應課改的要求,解決教師的教學策略問題。避免有些教師在觀摩了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後,自己做起來並不有效。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能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策略意識不足問題。

三是英語教學現狀的需要。直面我縣各中學現狀: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學習基礎差、底子薄、習慣差。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以“教”為主的模式,構建以“學生為認知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的以“學”為主的“雙主”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完全擺脱傳統的束縛,促使師生間的課堂結構關係發生質的變化,教師由“教”轉變為“導”,真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由“要你學”轉為“我想學”,“我會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成了我校英語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個方面的原因促使我們開展了“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這一課題。

三、運用的教育科學理論

“高效教學論”關心的主題就是如何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效率。20世紀60年代以前,“高效教學”這一概念並沒有引起明確的關注,但這並不意味人們不看重學校教學的效率。自從教育產生以來,如何有效地教?怎樣做一個成功的老師?教師如何教得輕鬆而學生可以學有所成?歷來是教學實踐的基本追求。在以大機器生產為標誌的工業社會,“效率”意識尤其得到強化,與之相應的教學活動也隨之更加重視“效率”。現代教學論可以説就是以追求效率為核心的“有效教學論”。

從誇美紐斯開始,“高效教學”的理想落實在“規模效應”及其相應的“教學模式”上。《大教學論》的理想寄託在“班級教學”中,它是“有效教學”的初始狀態(可視為“有效教學”的第一個階段)。在這種初始狀態的“有效教學”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擴大教學的“規模”,減少教師教學的重複性勞動,“一個教師可以同時教很多學生”。

“大規模”的班級教學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它對具有某種普遍適用的“教學模式”的依賴,否則“大規模”的“班級教學”就很難長久地維持。這正是自從“班級教學”產生以來,人們不懈地尋找“大”的、 “普遍”的教學模式的緣由。

誇美紐斯以及赫爾巴特學派所倡導的“大”的、“普遍”的教學模式後來受到來自兩方面的挑戰。

一是人們對“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學模式”逐漸發生懷疑,有效教學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論為代表的“進步主義教育”開始突破“教學模式”的思路而從“人的問題”“教育與生活”的關係等視角來考慮有效教學的出路。這標誌着有效教學實踐及其研究的第二個階段的出現。

高效教學實踐及其研究的第三個階段開始轉向“教學設計”。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探索的基礎上,人們認識到無論“大”的(誇美紐斯)、“普通”的(赫爾巴特)的教學模式,還是個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實現有效教學的理想。於是,有效教學實踐及其研究越來越強調“設計意識”(或“教學設計”)和“反思意識”(或“教學反思”),越來越強調課堂教學的改革不是一種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更新和調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學理念”或“教學信念”的支持下展開“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的道路上,有效教學大體有三種取向:一是科學主義(以加涅的“設計

教學”思想為代表);二是建構主義(以杜威的“參與者知識觀”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納的理論為代表)。

四、研究目標及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 :針對課堂教學而言,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理解為:“在教師的指導下,旨在促進學生的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體學生,包括有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成績及各方面技能,使他們具有處處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觀點,能與人合作交流的態度意識。 [高效課堂] 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就是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穫,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1. 課題研究目標

本課題以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為核心,重點研究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聽説課、閲讀課、寫作課課堂教學模式,從而為“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提高有價值的依據及經驗。

2. 課題研究內容

(1)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聽説課(對話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2)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閲讀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3)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創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寫作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具體內容:

1. 研究英語課堂教學中在何種情況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並非所有的英語課堂教學都適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必須以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為核心。

2. 研究適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形式。在小組活動時,學生處於相對自由,教師很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很快進入狀態,在這其中不乏一些“濫竽充數”的學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安排小組活動時還要注重其多樣性。任何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如果長期反覆使用,其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特別是面對“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學生。同樣,我們在安排小組活動時要根據內容適時變換其形式,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我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十分注重活動內容、形式的變換。這樣可以使學生常有新鮮感,讓學生心裏總是惦記着下堂英語課。

3. 研究合作學習中如何分工。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要分工明確,讓每一個學生都清楚自己的任務和職責,因而每一個學生也能夠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認真傾聽,積極發言,客觀評價,使得這一次小組合作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組內分工能促進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

4. 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後如何進行有效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激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要重視個人評價和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更要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地去關注學生們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錶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經常性的最佳小組的評比,或以推出“小組發言人”的形式,激勵所有成員主動承擔責任,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局面,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學習,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課題實施過程中,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借鑑各種教育書籍,報刊雜誌中介紹的理論和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使課題研究具有科學性。

2. 調查分析法:通過調查分析瞭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3. 行動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研究、提高、再實踐、再發現,在行動中研究,在行動中學習;

4. 經驗總結法: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律及方法。

5.案例研究法:課題研究中期,在各學科實施課題研究的實踐中,提煉出實效明顯的個性化經驗。

標籤: 小組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xuexizongjie/4qqw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