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年度總結 >

鎮年度總結集合6篇

鎮年度總結集合6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鎮年度總結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鎮年度總結集合6篇

鎮年度總結 篇1

在鎮黨委、政府、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站工作人員積極努力,較好地完成了20xx年的工作任務,現就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森林防火工作

春、秋季森林防火期間,我站全體工作人員放棄節假日休息,全員上崗。加強巡護,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處理,共處理非法野外用火158起;撲火隊着重加強平時的訓練和演習,隨時待命、及時出動,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夠拉出去、打得贏,各項措施保證了春、秋季森林防火期間我鎮無森林火警、火災發生,有效的保護了森林資源的安全。

二、春季造林工作

今年我站全面完成了各項造林任務,造林總面積共計16571.4畝,其中:小開荒退耕還林6071.6畝;荒山造林3708.4畝;疏林地改造389.6畝;更新造林完成3920.3畝;完成補植3994.4畝;乾鮮果造林1518.8畝;四旁植樹847畝;超坡地造林115.7畝。

造林工作中,我站為農户下發苗木246300株,抽調精幹人員指導林農進行造林規劃、現地指導造林技術,提高了造林質量。6月20日我站對全部造林地塊完成了實地測量。9月27日,我站完成了一萬餘畝造林成活率的驗收工作,為造林補助資金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治理小開荒工作

結合造林,我站共調動人員500餘人次,全力治理小開荒。共計平毀非法開荒1088畝,制止開荒20xx餘畝。取得了小開荒退耕還林6071.6畝的輝煌戰果。

四、公益林補償資金髮放工作

今年上半年用1個月時間,完成總額695945元,涉及2988户農户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髮放工作。

其中:個人418621元;集體272632元;私人林場1134元;其它3558元。

五、林木採伐利用工作

全年完成總計11700立方米,總面積約達7000餘畝林木的伐前設計、採伐木打印掛號、伐中檢查指導、伐後驗收工作。

其中着重加強了對下堡村等5個現代林業示範村的林木採伐利用管理工作,共落實採伐限額2910立方米,為這5個村增收30餘萬元,把黨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也為建設現代林業示範村工作的全面鋪開起了個好頭。

六、其它工作

全年調解林權糾紛18起,成功解決xx起;建房類自用材審批36户;林權證辦理257冊;制止、處罰處理亂挖綠化苗木、濫伐盜伐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39起,有效地保護了森林植被。

總而言之,一年的工作中,我站全體人員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明年我們將更加努力,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鎮林業站

  二0xx年

鎮年度總結 篇2

20xx年我鎮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緊緊圍繞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省、市、區黨精神,着力在精簡規範、公開透明、便捷高效上下功夫,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服務羣眾,不斷提升行政效能。1-5月,鎮便民服務中心共受理各類服務事項1731件,辦結事項1731件,辦結率100%;受理現場諮詢服務1921人次。無一件不良投訴,羣眾評價滿意率100%。

一、本年工作教科版總結

(一)領導重視,高位推動,努力打造一流窗口

我鎮領導高度重視,緊跟上級要求,各項工作瞄準一流水平,樹立一流標準,爭創一流業績,真正把窗口建成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窗口”,建成凝聚和展現山泉工作水平的“亮點窗口”,建成促進廉政勤政的“陽光窗口”。

(二)規範管理,廉潔自律,努力打造一流隊伍

為進一步加強便民中心工作人員的思想和作風建設,樹立熱情服務的良好形象,落實工作責任,提高辦事效率,確保服務窗口的規範化管理,我鎮制定印發了《山泉鎮便民中心服務窗口管理辦法》,從工作職責、審批服務程序、工作制度、廉政紀律、考核與責任追究等七個方面做出具體要求,切實加強窗口建設,提升服務質量,確保做到羣眾有需要、窗口有服務。

(三)嚴格要求,健全制度,努力體現一流效率

1、標準化建設有力推進

場地標準達標,鎮便民服務中心面積達100平米以上,各村(社區)便民服務室不少於20平方米;且制度上牆,鎮和村(社區)涉及的審批及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室集中辦理;完成各村(社區)便民服務網絡專線升級工作,推進便民服務高效化;打造花果村標準化便民服務室示範點,全力推動標準化便民服務室建設。

2、下沉事項辦理呈現高效

按照省、市、區“兩集中兩到位”要求,依法向社會公開“權利目錄”和“權利運行流程圖”,全面落實下放鄉鎮77項、村(社區)46項審批及服務事項,逐步實現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完善了下沉事項目錄和辦事指南,規範了辦事流程,服務事項辦結率達100%,做到了“一站式審批”。

3、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平台建設情況

組織鎮及村社區工作人員不斷充實內容,建設具有“政策法規、基層公開、便民服務、監督管理、溝通互動、服務發展”6大功能的“宣傳平台、工作平台、使用平台”。建立信息審批制度,保證公開質量,全年新增信息3100餘條。同時充分運用該平台“溝通互動”欄目,通過定期發佈院落自治事項徵集信息、定期收集意見建議、針對重大決策事項組織網上投票評議等多種形式,強化“多元化”在線互動參與,充分調動羣眾管理、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建設羣眾查詢點,切實為羣眾充分利用平台查詢信息、參與監督提供條件和便利。

20xx年,黨政綜合辦公室緊緊圍繞黨委、政府,本着服務領導、服務機關、服務羣眾的基本要求,以作風建設為載體,以“反饋信息、映射成效”為原則,在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下,積極參與政務,管理事務,搞好服務,紮實工作,有效地保證了鎮黨委、政府各項工作的高效運轉,依靠各部門的支持配合,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 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鄉鎮黨政辦是基層黨委、政府的參謀和助手,除上載下達外,擔負着大量的文字處理工作,一年來共起草定稿呈文32件,發文162件,其它6件;起草各類合同10餘件。信訪接待達1000餘人次,以務實的態度給信訪羣眾較為滿意的答覆,避免激發矛盾並有效處置部分矛盾,起到了源頭緩解信訪維穩壓力;會議記錄有班子會46次,重大事項37次,幹部職工會議42次;會議保潔、電話通知等後勤保障200餘次,信息的報送、新聞的發表共計120餘篇。辦公室人員的紮實工作從多種角度折射出黨委、政府的形象和工作效率。今年以來,辦公室人員認真學習了黨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市縣重要工作會議精神與要求。認真學習公文寫作及辦公室日常工作業務知識,積極派出辦公室人員到縣委辦跟班學習並參加縣委黨校信息寫作暨新聞發佈培訓班,提高了辦公室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各項工作有條不紊,並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效果。

二、 完善制度,做好辦文、辦會、辦事等辦公室日常工作

年初,我們辦公室根據全鎮的工作崗位責任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黨政綜合辦公室20xx年度工作崗位責任制》,完善了辦公室各項工作規章制度,明確了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一年以來認真做好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一絲不苟,做好文書、檔案工作

1、做好公文收發和上載下達工作。今年來共收發上級來文

398件,包括傳真、書面通知、電話通知等,對所有收發公文都認真做好收發登記。凡上級來文,及時呈送鎮黨政主要領導閲看,然後按黨政主要領導的批示及文件要求呈送主管領導或有關人員閲看,文件閲看簽字率達100%。下發文都做到認真擬稿,按發文程序簽發,並及時發送有關單位或有關人員。

2、強化文字綜合,認真做好各類公文起草工作。一年來,辦公室工作人員努力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文字材料上嚴把質量關,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極力把握領導意圖,注意吸收外部經驗,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風的改進。今年是全鎮各項事業齊頭並進的一年,以文件、講話、報告、總結為主的文字材料內容複雜,形式多樣,為了使文字材料反映出問題,體現出水準,工作人員熟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掌握上級文件、指示精神,並結合本鎮實際情況,摸準每一份材料的思想脈搏,找準領導思路,確保了各種黨政文件及材料的質量,並按時完成了《隆回年鑑20xx》本鎮部分的編寫工作,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3、認真做好信息收集和上報工作。信息工作是領導與外部溝通、瞭解和掌握情況的重要渠道,是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一年來,黨政辦公室致力為黨委決策服務,一是圍繞全鎮工作重點和羣眾反映的熱點問題,採集、加工、報送信息,並做好了信息應用;二是結合各項工作的開展,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採寫信息,並注重發掘深層信息,堅持喜憂兼報,對那些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適時傳報;三是做到了眼明、腦靈、手勤,發現有價值的信息捕捉及時,核實準確、報送迅速;四是對重大突發性事件,努力做到了靈活把握,及時上報。

4、抓好檔案和保密工作。按規範化、高檔次的要求精心整理和裝訂鎮政府各部門的檔案材料,在人力少、時間緊、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做好了20xx年檔案的整理工作。保密工作嚴格按照保密法進行,加密通信電腦除辦公室兩名保密員使用外,其他人員均不準使用。密件按照密級管理要求處理:一是嚴格控制密件閲看範圍;二是禁止密件公開掛放,真正做到不該看的不準看,不該抄的不準抄,不該傳的不準傳。一般工作人員非公事不準到辦公室和檔案室隨便翻閲公文。

(二)全面周密,做好會議會務工作

會議會務工作是辦公室的重要職責,據統計,20xx年辦公室先後共承擔各類會議、培訓班的會務工作任務達百餘次。本年度嚴格按照會議會務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成功開好了年度經濟工作會議、鎮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等比較大型的會議。同時也較好地完成了其它一般會議會務工作安排,使每一次會議都能圓滿成功地召開,為鎮黨委、政府宣傳貫徹上級有關精神,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發揮了應有作用。

(三)嚴格把關,做好宣傳、12345、應急管理及後勤保障等事務性工作

1、嚴格出車、住宿接待、打印審批、辦公日用品的開銷,出差審批,徹底取消公務用煙,嚴格控制在外用餐,力求精簡節約,壓縮開支。

2、着力加強宣傳工作,一年來,辦公室成員高度關注全鎮工作動態,有效利用黨報黨刊、省、市、縣新聞網站等平台,發表正面宣傳稿件120餘篇,有效提升了我鎮的影響力。

3、有效利用“12345”應急平台,電話答覆投訴60件,工單回覆解決投訴33件,協助工業與安全生產線開展了應急知識宣傳活動宣傳週活動,協助武裝政法線開展6.26禁毒宣傳活動。

4、做好後勤保障,有效協調各方關係,確保政府各部門工作正常運轉。做好接待工作,按照熱情有禮、大方得體的原則接待好各級來人;督促食堂工作人員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確保就餐人員能正常開膳。抓好政府機關大院的用水用電改造、水電供應、清潔衞生工作,保證水電正常供應。每天清潔辦公區域衞生,確保院內清潔。做好辦公用品購買和發放、公務用車安排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和權限慎重保管和使用公章,對不符合政策或有關手續不齊的一律不予蓋章,耐心做好解釋工作,避免羣眾誤會,維護黨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20xx年上半年,我辦按照鎮黨委、鎮政府的決策部署,圍繞“生態強鎮、旅遊興鎮”總體佈局,以打造“森林、平安、幸福山泉”為主題,以生態建設帶動旅遊開發,以旅遊開發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立足實際,發揮優勢,改善旅遊環境,努力提升旅遊產業素質。現將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充實旅遊要素,提升旅遊承載力

(一)強化節慶品牌,拓展市場空間

繼續做大做強“桃花節”、“枇杷節”品牌,依託節慶活動,持續提升我鎮旅遊吸引力和遊覽品質。桃花節、枇杷節期間,我鎮共舉辦首屆“北周文王碑市民書法作品展”、““運動成都幸福龍泉”綠道徒步健身系列活動暨XX區第十三屆登山活動”、“第九屆鄉村詩歌節”、積極協助主辦方開展好兩節期間系列活動,確保活動現場人員、設備落實到位。

桃花節期間,我鎮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74萬人次,實現旅遊直接收入2.192億元。

(二)運用新新媒介,拓寬宣傳手段

景區充分運用已有的網絡媒體、桃花故里官方微博、山泉鎮旅遊協會官方微博等宣傳媒介,安排3名網絡管理員負責景區網絡宣傳平台的更新和維護:一是及時發佈景區信息、動態、活動預告、美景美食;二是實時播報當日氣候、交通、車流情況,停車位、遊客量等信息;三是定期發佈消費警示,引導遊客合理選擇消費;四是與遊客實時互動、及時回覆遊客留言、處理遊客投訴,合理引導遊客評論;五是主動出擊,在新浪、騰訊、百度、天涯、四川新聞網、麻辣社區、第四城、四川在線等入門網站上搜索與景區相關負面輿情,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聯繫、第一時間處理遊客抱怨及非正式投訴。

在桃花節期間,景區共處理投訴4起,其中,網絡投訴2起,我鎮通過快速反應和處理,成功將負面輿情控制在萌芽狀態。

(三)強化管理培訓,提升服務質素

嚴格按照《山泉鎮農家樂管理制度》指導農家樂建設經營,規範農家樂管理。桃花節、枇杷節前針對農家樂業主開展了工商、税收、食品衞生、餐飲服務等的集中培訓會兩次。

為提高農家樂業主的管理水平和服務員的素質聯合專四川旅遊學院共同制定了六期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現已進行了兩期的培訓工作。

(四)狠抓安全監管,落實責任主體

桃花節、枇杷節前對轄區內的農家樂進行了安全檢查,鎮旅遊辦聯合綜治辦、社事辦等部門多次深入轄區內的農家樂開展安全檢查,督促各農家樂業主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建立安全管理規章、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安全檢查制度,切實加強食品衞生、消防、交通、旅遊設施等安全工作,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流通環節食品衞生監察,保障羣眾生命安全

一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對轄區場鎮、綜合貿易市場進行食品安全大檢查,重點對大小超市、豆類產品、食用油以及酒類產品進行檢查,對偽劣變質產品、三無產品、過期食品要求撤出下櫃。二是定期開展專項大檢查。利用清明、五一等節假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大檢查,加大了對食品衞生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力度,努力構造放心消費環境,營造和諧美好山泉。

三、加強環境保護,優化生態環境

完成了區環保局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一是做好轄區大氣污染整治和沱江流域山泉片區污染治理工作。二是配合區環保局做好創建國家級生態區相關工作,現基本資料已完成,正在等待環保部驗收。三是積極創建省級生態文明鄉鎮,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評審。

四、做好電力改造,提升用電品質

為提高應對電力突發事件處理的及時性,保障羣眾生命財產安全。配合怡和供電所完成了聯合村2組變壓器增容項目,由原來的50千伏安增加到200千伏安。恢復東街社區315千伏安變壓器。計劃全鎮新安裝智能電錶4824户,現已安裝20xx餘户,剩餘數量將於6月30日前全部安裝完成。為全鎮13户五保户免費安全智能電錶。

五、突出工作重點,抓好文體陣地建設

1、強化市民藝術學校日常教學工作,古箏、嗩吶、竹笛培訓班蓬勃開展;

2、深入開展百姓故事會,各村社區每月一場專題故事會活動並及時向區級部門報送信息故事素材及次月故事會計劃表;

3、完善每季度一次圖書流轉工作,向各村社流轉圖書200本;

4、積極參與區文旅局組織的基層文化工作者業務培訓,內容涵蓋公文寫作、美術知識鑑賞、圖書流轉業務操作、音樂基礎、廣場舞教學,豐富了專業技能;

5、積極組織開展體育工作並參加區文旅局舉辦的“恩德杯”籃球比賽;

6、積極開展太極培訓工作,並參加XX區第二屆太極拳比賽。

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家樂設施條件簡陋,發展規劃缺乏,檔次不高

農家樂的發展多屬自發行為,以農民為投資主體,投資能力有限,規模不大,在佈局上存在隨意性,基礎設施簡陋,環境淨化、美化、綠化無法跟上。同時缺乏長期的發展規劃,造成盲目開放,資源浪費,單個農家樂產品也不搞規劃設計,導致農家樂開發層次低,品位不高,競爭盲目。

(二)旅遊產品單一,旅遊熱點過度集中

旅遊淡旺季明顯,旅遊資源分佈不均衡,嚴重製約了我鎮旅遊業的全面發展。

(三)缺乏一支擁有山泉特色的文化體育隊伍

缺乏專業文體人才和培養機制,導致我鎮文體活動自發性、自主性和創造性不高。

鎮年度總結 篇3

青槓鎮於20xx年創建為重慶市衞生鎮後,黨委、政府就明確提出了通過3—5年的努力,將青槓鎮創建為國家級衞生鎮的工作目標。幾年來,我們按照“班子不散、力度不減、工作不停”的要求和“全體動員、全民參與、全力以赴、全面達標”的創衞工作方針,在縣創衞辦及縣級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經過全鎮上下的不懈努力,場鎮城市功能日臻完善、衞生狀況日益改善。

20xx年以來,青槓鎮在衞生工作及城鎮管理等方面,先後獲得璧山縣愛國衞生先進單位、璧山縣市政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璧山縣非典防治先進集體、璧山縣“婦女、科技、環保”先進集體、璧山縣食品安全先進單位、璧山縣城鎮化工作一等獎、重慶市衞生單位、重慶市環境優美鄉鎮、全國文明村鎮等數十項榮譽稱號。特別是去年10月全國文明村鎮的創建成功,對國家衞生鎮的創建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創建國家衞生鎮已成為全鎮廣大幹部羣眾的強烈願望、共同要求和自覺行動,通過隨機民意調查,民眾對創衞工作的滿意度很高。現將我鎮開展創建國家衞生鎮的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為創國衞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鎮黨委、政府對創衞工作思想統一,認識一致,始終把創衞工作作為一項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作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一項民心工程。黨政領導親自負責創衞工作,成立了以縣委常委、鎮黨委書記封文福同志為指揮長,三位分管副主任為副指揮長,有關二級班子負責人和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青槓創建國家衞生鎮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10個職能組,並抽調相應工作人員負責組織、協調全鎮創衞工作,做到了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指揮部經常不定期召開專題會、現場辦公會,及時研究解決創衞工作中的熱難點問題,並針對創衞工作的突出問題,採用明查暗訪、突擊檢查等方式加以解決,不走過場,務求實效。鎮政府把創建國家衞生鎮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均將創衞的有關項目列入鎮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鎮黨政辦公會每年至少聽取3次以上創衞工作情況彙報,及時掌握創衞的進展情況。鎮人大積極支持關心創衞工作,每年安排專題視察活動,聽取彙報,指導督促創衞工作,並積極為創衞工作獻計獻策。

二、強化宣傳,為創國衞工作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一)廣泛宣傳,加強輿論引導

幾年來,我們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愛國衞生和創衞的目的、意義和要求,把愛衞、創衞思想植根於廣大羣眾心中,把創衞工作寓教於學校、滲透於家庭、傳播於社會。縣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積極配合,充分發揮了大眾傳媒的作用,大力宣傳我鎮愛衞和創衞工作中湧現的先進典型事蹟,及時報道創衞工作中廣大羣眾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對衞生死角予以大力曝光,加大了社會輿論的支持與力度,為創衞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羣眾參與創衞的熱情。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把創衞宣傳與“講文明、樹新風”、“改善發展環境等活動緊密結合,先後10餘次組織開展了“全民宣傳日”、“全民動手日”、“世界無煙日”、“愛國衞生月”、“6。5世界環境日等羣眾性創衞活動,經常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衞生專項整治和衞生檢查評比活動,並在城區主要路段設置了大型創衞宣傳廣告5塊,在車站、市場、商場等公共場所設置了大型創衞標語口號。在創衞工作中,為了解決羣眾投訴問題,我們還特別設立了創衞公開電話和羣眾投訴接待室,及時處理羣眾和社會單位的來電、來信、來訪和新聞媒體曝光所反映的創衞問題,整改落實達100%。通過強有力的輿論宣傳,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創衞與他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極大地增強了廣大羣眾的衞生意識,調動了羣眾參與創衞的積極性,推動了創衞工作不斷向縱深開展。

(二)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

一是開展了中小學環境徵文競賽活動,全鎮6所中小學校每年有3000餘名學生參加徵文活動,每年均推選10餘篇優秀文章參加縣的評選,獲縣級獎9篇,市級獎2篇,使中小學受教育面達到90%以上。二是在全鎮農村開展了“婦女、科技、環保”活動,促進了我鎮“科教興農”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強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幫助農民增強了科技意識、環保意識、國策意識,增強了農民運用科技的能力,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促進了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三是根據市環保局《關於開展清潔母親河活動的通知》(渝環發[20xx]76號)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在全鎮開展了以“關注庫區環境,讓污染告別三峽”為主題的清理璧南河岸邊污染物和水面漂浮物活動;組織全鎮青年文明號單位開展了以“保護母親河,建設優美新青槓”為主題的清除河道白色污染活動;青槓初中還開展了以“保護璧南河”為主題的專項研究活動,寫出了詳盡的璧南河污染狀況調查報告。

(三)抓住重點,努力掀起創國衞宣傳新高潮

20xx年4月20日,黨委、政府召開了創國衞工作再動員大會。創衞宣傳組根據鎮創衞指揮部統一安排,精心策劃,加大宣傳力度,再次掀起了創國衞宣傳工作新高潮。縣廣電局、新聞信息中心落實專人負責我鎮創衞宣傳,及時報道創衞新聞,製作了創衞迎檢專題片。據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以來,璧山電視台共播出我鎮創衞新聞20餘條。今年6月,我們舉行了青槓鎮創國衞萬人簽名儀式和遊行宣傳活動,縣鎮領導及數千市民在寫有“全鎮動員、全民動手,努力把青槓創建成為國家級衞生鎮”的橫幅上鄭重簽名,並舉行了創衞街頭宣傳和青年志願者義務活動,向市民散發各種創衞宣傳資料6萬餘份,《今日璧山》、璧山電視台等新聞單位到場採訪,對我鎮創國衞工作進行了深入報道。

三、加大投入,為創國衞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嚴格按照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堅持統一規劃、配套建設的原則,將市政環衞設施與道路及管網實施同步建設,並堅持建設、養護和管理並重,充分發揮市政環衞設施的使用功能,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自20xx年來,投資1270萬元硬化城市道路8。24萬平方米、鋪設人行道板3。07萬平方米,新建小型垃圾中轉站5座、公廁 15座、新增垃圾桶50個、果皮箱300個、環衞作業車輛5輛(其中垃圾車3輛,灑水車2輛),融資400萬元新建農貿市場1座,投資400萬元對街道進行了綠化美化,投資200萬元實施了燈飾建設工程,融資1800萬元新建水廠1座,融資500萬元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已簽定合同,投資6077萬元的璧山縣生活垃圾處理場(在青槓境內)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通過國家發改委國債投資項目評審中心評審,即將動工建設。

四、加強檢查,把創國衞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黨委、政府制訂了《關於創建國家衞生鎮工作實施方案》和《創建國家衞生鎮目標責任分解》,與參與單位簽訂了《青槓鎮創建國家衞生鎮責任書》,建立了“專業組負責制”和“聯絡員協調製”,明確了黨政領導、責任單位及各專業組的創衞目標管理責任制,還建立了獎勵機制,確定了考核對象、考核內容和辦法。創衞辦加大檢查力度,每季度對村(社區)進行檢查。具體辦法是:在同一地區內,有兩次檢查部分排名在前5名的部門、單位,評為本季最好的衞生單位,後5名的部門、單位或對存在的衞生問題不認真整改的單位,評為最差衞生單位;對最好或最差的衞生單位,由愛衞會給予通報表揚或批評,並向社會公佈;年終檢查考核時,在同一地區內有3次部分排名後5位的部門、單位除通報批評外,還給予黃牌警告,並取消評選愛國衞生單位資格。各村、社區、各單位根據地區實際,制定了衞生檢查考核辦法。城管也加大了檢查執法力度,對亂停亂放、佔道經營、亂搭亂建給予了有力整治。

鎮年度總結 篇4

一年來,我鎮的一體化管理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領導下,經過鄉村兩級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完成任務,現將今年的一體化管理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績:

今年我鎮進一步鞏固了大眾、沙壩、馬壩、臘塘、白鶴、楚東、蔡莊、萬斛、東陽、山北、興隆、雲山、歐湖、雙馬、南陽15個社區衞生服務站。年初,對領導小組人員作了相應的調整,一年來,為轄區內的羣眾提供醫療、預防、保健、計劃生育、健康教育、康復等一系列的服務。為中老年人開展了健康體檢,免費為羣眾提供上門服務200餘人次,對我鎮羣眾提供優質服務。系統的掌握了轄區內羣眾的健康狀況。

1、 硬件建設:

各站業務用房均達120平米以上,設診斷室、治療室、換藥室、預防保健室、藥房、健教室六室分開,有明顯標牌,配套設施有血壓表、藥櫥、桌椅、壓舌板、體温表等,並設有宣傳欄。

2、 軟件建設:

各項規章制度、人員職責、操作規程、收費標準一應俱全,懸掛上牆,日常門診中做到“四有”。

3、人員情況:

各站配備了全科醫生、防疫保健醫生、藥劑人員、財會人員、護士,並且已參加執業註冊,工作上分工到人。

4、 藥品管理:

各站配備了常用藥品、急救藥品,全部按照江蘇省鄉村醫生基本用藥目錄執行,一律從衞生院中心藥庫代購,建有藥品進、銷、存帳,數據吻合。

5、內部管理:有各項工作計劃,小結、服務公約、考核標準、分配製度合理。

二、存在問題:

一體化管理工作經過大家的努力,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檢查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社區衞生服務站的管理不到位。主要是財務,沒有執行報帳報錢。

2、社區衞生服務項目的開展不多建成的15個社區衞生服務站都是在村衞生室基礎上改建的,全科醫生少,缺女鄉村醫生。

3、慢病工作沒有管理到位。

三、今後打算:

1、加強領導,強化職責,加大管理力度。

2、配齊女鄉村醫生,完善婦保工作。

3、每年有計劃的選派人員參加全科醫生和全科護士的培訓,同時以會代訓,逐步提高社區衞生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

4、做好本鎮慢病人員的流調、統計、管理工作。

5、把剩餘的村衞生室改建成社區衞生服務站。

鎮年度總結 篇5

一年來,在州、縣藥具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鎮計生站全體同志努力配合,共同參與,腳踏實地,認真落實藥具管理工作的有關規定,廣泛深入地開展了避孕藥具優質服務,使我鎮的藥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做到了三個落實

1、領導落實:為加強對藥具管理工作的領導,年初進一步明確了主管領導和分管領導,把藥具管理納入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責任制中統一佈置、統一檢查、統一考核、統一評估。

2、組織落實:健全了藥具管理和發放網絡,把藥具服務的重點建立在村級,按上級要求配備專、兼職發放人員,認真落實村級藥具管理員的待遇,保持人員相對穩定,保障發放渠道暢通。

3、任務職責落實:建立、健全了崗位責任制及其他管理制度,並保證有章可循。明確了藥具管理人員的任務和職責。

二、抓好了五項工作

1、計劃發放:按照藥具發放的原則,定人、定時、定量送藥具到育齡夫婦手中,做到了最大限度地方便羣眾、滿足需要。

2、宣傳教育:一年來,我們利用節日、趕集、婦檢的時間做為宣傳陣地,開展了四次避孕節育宣傳工作,並免費發放1216。63元的避孕藥具、宣傳資料1880餘張等。主要進行計劃生育方針、政策和人口知識的宣傳,廣泛深入地開展藥具管理和藥具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廣大羣眾充分了解藥具管理政策,熟悉常用藥具知識,做到了會選擇、會使用、用之有效。

3、隨訪服務:嚴格堅持隨訪制度,如實填寫隨訪記錄,定期填報藥具使用情況報表。做到了按月隨訪到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切實保證育齡夫婦安全有效地使用藥具。

4、業務培訓:年初制定了年度培訓計劃,認真開展了上崗培訓,嚴格考核把關,藥具員全部持證上崗,保證了上崗人員的職責。一年業共開展業務知識培訓2次,接受培訓達630餘人次,進一步提高了村級藥管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5、考核評比:年初制定了考核評比制度,按照工作計劃和崗們責任制及有關制度要求,我們採取平時與定期,自查與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對各村進行了三次考核。對優秀者給予表彰和獎勵、對落後者給予批評,通過考核建立起激勵、競爭、制約機制,促進工作落實,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水平。

三、搞好了三項業務

1、計劃編報:計劃編報是藥具管理的核心業務。以報表使用藥具人數和現存各類藥具數量,品種為主要依據,本着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合理編制並上報,做到了既保證供應又不積壓浪費,村級做到了既滿足需要,品種多樣,讓羣眾有所選擇,又指導藥具管理合理應用。

2、賬表管理:賬表管理是藥具管理的基礎業務。做到了賬冊(表)齊全,記載及時、完整、準確。賬賬、賬表冊、賬物相符。

3、質量管理:質量管理是藥具管理的重要業務之一。做好了專

櫃儲存、質量檢查工作,對不合格藥具,堅決不發給羣眾使用。 總之一年業,我鎮的藥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領導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再接再勵,勇於改進,使我鎮的藥具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鎮年度總結 篇6

今年以來我鎮緊緊圍繞建設“美麗龍山”和“打造品質之城?建設幸福家園”的總體目標,以創建省級衞生鎮和省級森林城鎮為總抓手,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推進力度和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生態建設工作得到穩步推進。現將我鎮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20xx年龍山鎮生態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一)生態工作機制建設方面

一是加強生態工作組織領導。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環境優化和環保優先的發展戰略,堅持“大環保”的理念,重視環境整治和源頭治理,做到思想認識、責任措施、財政投入和督查指導四個到位。同時將生態建設專項行動工作內容納入鎮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多次通過書記辦公會議和黨委擴大會議的形式專題聽取和商量生態建設工作,並予以落實。

二是加強生態建設任務監督。制定了20xx年度龍山鎮生態建設任務書,確定了各項工作任務責任人,落實了重點生態實事工程每月督查工作機制,將任務納入了鎮村幹部“幹事對帳”工作體系,在班子領導、村黨組織書記和全部鎮村幹部三個層面分別進行集體對帳,並納入年終考核體系。

(二)水域生態管理方面

一是加強河道污染預防整治。編制完成鎮村“河長制”管理實施方案,對5條市級河道、40條鎮級河道、208條村級河道實

施“河長制”管理,同時確定施山泓和三八河作為河道精細化管理的提升河道,實現了河道管理“河長制”全覆蓋,截止到目前已經累計完成鎮級河道整治15千米。對涉河污染源及河道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整治,完成農藥減量控害及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杜絕因排污引發的河道發黑、發黃、發臭現象。

二是加強飲用水源日常管理。對三座水庫及一級環境保護區進行日常巡查和不定期巡查,實行“禁釣”常態化管理。定期對水庫庫區及周邊區域清理垃圾,嚴格禁止水庫上游溪坑邊養殖畜禽,關閉畜牧場3家,基本消除水庫水質污染源頭,同期水質明顯改善。

三是加強生活生產污水處理。完成市政污水管網鋪設5000米、污水納管單位42家、核發排水許可證20家;新西村、太平閘村、筋竹村三個村全面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網鋪設工作,淞浦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招投標。落實專人對糞便集中處理中心和已建成非納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對19座公廁進行改造,到目前已經有15座通過了驗收,餘下的四座已經建成,將在11月底驗收。強化對新建小區和新建農民公寓生活污水處置力度,要求將生活污水治理列入“三同時”,單獨編制生活污水處理方案。

(三)綠化生態管理方面

一是深化森林龍山建設。制定出台了《龍山鎮“20xx年秋-20xx年夏”植樹造林實施方案》,全年新增造林面積1030畝,其中山地中幼林撫育1000畝,完成“珍貴樹種進百村”任務,

並順利通過省專家組對我鎮創建省級森林城鎮的驗收。

二是實施綠化提升工程。完成方家河頭、潘嶴等村沿山精品線道路兩側增綠優化面積19300O,通過外包給農場種植苗圃林的形式對三塘橫江沿岸進行綠化,完成綠化面積160000O。順利完成長邱線、橫筋線道路兩側可視範圍內墳墓“白化”治理掃尾工作,並對已完成墳墓“白化”治理的綠化進行長效管護。

(四)工業生態管理方面

一是執行污染企業月查制度。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對電鍍、重金屬酸洗、鉛酸蓄電池等重金屬行業實行動態監管,對無證無照且污染嚴重的企業,依法予以取締。重點強化對小印染、小印花、小鍛打、非法廢塑料等行業的查處及反彈預防工作,今年以來累計發出環境違法行為整改通知書106份、立案查處18件,轄區內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生態破壞事件以及因環境問題引發的重大環境羣訪事件。

二是提高重點產業發展水平。加強行業污染整治,目前已完成寧波會德豐銅業有限公司的銅熔鍊行業整治以及寧波大華鎖業發展有限公司、寧波喜爾美廚具有限公司的金屬表面酸洗行業整治,寧波卓成化纖有限公司、寧波聯紡化纖有限公司的化纖行業整治正在驗收,慈溪市晨陽包裝有限公司、慈溪市龍鳳紙業有限公司的造紙行業整治按照進度正順利推進中。加大落後產能淘汰工作力度,積極構建鎮村兩級落後產能巡查網絡,三禾廚具、晨陽電器及龍山汽配等3家申報清潔生產目前已經通過審核,偉吉電子5月份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五)廢舊產業生態管理方面

一是推進廢舊產業整治。積極做好雁門嶺、筆駕山等6個廢棄礦山整治工作,目前雁門嶺已於10底全面完成,金嶴村的徐家嶴項目完成八檔坡度治理的三檔,邱王項目正在進行招投標。廢塑料綜合整治全面推進,累計開展集中專項整治35次,出動鎮村各相關人員達380餘人次,實現了非法廢塑料加工在8月底全面取締清零,48家持證廢塑料經營户在9月底全面依法關停,目前正在進一步推進違章建築的核實和拆除。

二是嚴格垃圾焚燒管理。建立垃圾焚燒日常巡邏管理制度,配備皮卡車一輛,專業滅火器10台及數十把鏟、滅火掃把等相應設備,同時對熱水供應點進行日常巡查,杜絕熱水供應點焚燒垃圾、廢料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現象發生。

(六)生態創建宣傳方面

一是深化各類生態創建。今年我們提出爭創省級森林城鎮和省級衞生鎮,省級森林城鎮上半年已經通過考核驗收,省級衞生鎮就在前兩天剛剛通過了省考核組的檢查驗收。市級以上森林村莊、市級森林單位、市級森林家庭創建也積極推進,等待有關部門的驗收。美麗家庭創建氛圍濃厚,創建工作基本完成,等待市級相關部門的驗收,筋竹村新農村生態河道示範村建設完成整體建設工作,在11月底進行驗收。

二是強化環保理念宣傳。結合“三〃五”、植樹節、“六〃五”等紀念日,鎮、村、學校等開展環保志願服務活動、植綠護綠活動等十餘次。成立了鎮志工委,擁有環保志願小分隊44支,日

常開展植綠護綠、環保監督、生態宣傳等志願服務。村級宣傳教育欄均設有環保宣傳的內容,鎮廣電站長期進行環保宣傳語滾動播出。

二、桃灣區塊整治落實情況

桃灣區塊位於龍山鎮方家河頭村,是一個在山坳中歷史遺留逐步形成的家庭作坊型加工區,共有加工作坊19家,主要從事五金配件、塑料製品等經營生產,據查無重大污染企業。該區域為非聚雨區,不直接影響水源,近年來由於市級飲水工程桃灣引水工程橫穿其中該區域才被列為飲用水源保護區範圍,儘管如此,從該區塊實際地形地勢來看對引水水質造成的影響也不大。從該區域加工作坊性質來看,該區域的加工作坊主要從事的是一些對環境影響比較小的五金配件、塑料壓鑄等家庭作坊,月均用水量超過100噸的加工作坊只有3家,有12個加工作坊月均用水量在30噸以下,是以生活用水為主的,基本上無工業廢水產生。

考慮到該區塊畢竟已列入飲用水源保護區,黨委政府對下步處置也十分重視,鎮屬有關部門也多次現場鑽勘分析。下步,我鎮將根據《浙江省飲用水源保護條例》的相關要求,堵疏結合開展一系列措施切實推進工作,同時以落實村第一責任單位為落腳點,形成鎮牽頭抓、村主動抓和村民互動的工作格局,全面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切實堵截該區塊對飲用水質可能帶來的一切影響。

標籤: 年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nianduzongjie/q2ro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