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會議簡報 >

香山科學會議簡報

香山科學會議簡報

香山科學會議簡報是怎麼樣的呢?以下是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和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香山科學會議簡報

  香山科學會議簡報(一)

與會專家首先聽取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周孝信院士作的題為“未來電網和電網技術的發展前景”的主題評述報告,並對一些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專家們首先對我國2050年預計人均年用電量8000千瓦時這個指標開展熱烈討論。華北電力大學劉吉臻教授提出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活習慣和消費觀點,採用一種更加節能環保的生活模式,人均用電量應當控制下來,從而遠小於這個數值。武漢大學孫元章教授、湖南大學曹一家教授附議這個觀點。另外一些專家認為這個指標是合理的,甚至還可以更高一點。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郭劍波教授指出,根據多年的電力規劃經驗,我國“補課式”消費會促使人均用電量大幅度提高,甚至不用到2050年就會突破8000千瓦時。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李柏青教授、中科院電工所肖立業研究員附議這個觀點。

大家一致認為,人均用電量指標應聯合社會科學專家和電力專家進行深入研究。第二個熱點問題是關於煤電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比例。中科院電工所嚴陸光院士認為,40%的煤電比例可行性不高,風電、光電、核電的未來發展可能比預期要緩慢,因此煤電比例應該考慮為50%甚至60%更實際。第三個熱點是關於輸電規模問題。華北電力大學崔翔教授概算指出,7.1億千瓦的輸電容量,按現有輸電技術來估算,需要100多條輸電通道,但資源環境的限制使得建設如此多的輸電通道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有一個調整發展規模、改變發展模式和尋求新技術革命的過程。

一、未來電網模式和電力系統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湯湧教授在題為“未來中國電網模式的分析與展望”的中心議題評述報告中指出,影響電網發展模式的主要因素包括電力流格局和電網技術兩個方面。他提出了我國未來電網的發展模式,給出了2020年的電網場景,以及2020~2030年、2030~2050年的電網發展模式預測。

郭劍波教授在題為“超/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系統”的報告中分析了我國電力發展現狀和麪臨的挑戰,提出未來大容量遠距離輸電技術的科學問題並建議開展合理的電源結構配比及前瞻性的送/受端電網規劃研究工作;研究超大規模交直流混聯電網深入的機理研究和分析方法;研究跨大區、強交互影響、分層分區、安全可靠、協調優化控制。肖立業研究員在題為“構建統一的新能源電網”的報告中指出,可再生能源具有時間、空間、資源、源—荷互補特性,未來電網的變革態勢是從交流模式到直流模式。他提出了我國未來多層次直流環形電網的構想。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湯廣福研究員在題為“多端直流輸電和直流電網技術”的報告中指出,基於現代直流輸電技術的多端直流輸電和直流電網將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技術手段之一。

討論中,嚴陸光教授指出,直流電網的概念是不夠準確的,直流輸電網可行但直流配網是否可行要研究。湯湧教授提出要結合需求、考慮技術發展,進一步研究建設直流電網的必要性。郭劍波教授認為,我國的直流輸電已經佔據國際主要地位,一方面交直流交互影響問題突出,但另一方面直流的協調控制對交流電網的穩定是有好處的。華南理工大學吳青華教授認為,應該更深入電力系統的本源來研究問題,不要簡單斷言直流或交流的發展模式。清華大學樑曦東教授認為,應該更多關注如何由現狀過渡到未來電網的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最後的場景。李柏青教授認為,目前直流電網的認識還不夠清晰,需要梳理其技術邏輯。東北電力大學穆鋼教授指出,我國電網的發展長期是以搭積木的模式滾動建設的,會不會存在數學上的“沙堆模型”的臨界點,值得深入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程浩忠教授指出,在分析未來電網模式問題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技術經濟綜合分析。孫元章教授提出要建立一套指標體系來評價電網模式,從而有利於電網模式的優化發展。

二、新型輸電方式和輸電技術

樑曦東教授在題為“新型輸電方式與輸電線路”的中心議題評述報告中指出,在未來二三十年內架空線路由於其綜合性價比優勢,仍將是輸電的主要方式。

崔翔教授在題為“輸電線路的電磁環境”的報告中,分析了以架空線路為載體的開放式輸電線路對人類及其他人造物理系統帶來的電磁環境問題。清華大學周遠翔教授在題為“未來電網中的大容量電纜輸電與氣體絕緣管道輸電”的報告中,介紹了大容量電纜輸電與氣體絕緣管道輸電的技術特點和應用場合,提出了未來混合模式輸電網絡模式構想。華中科技大學文勁宇教授在題為“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及其應用”的報告中指出,電力中繼衞星是一種解決遠距離傳輸的新技術。

討論中,吳青華教授指出,應該鼓勵輸電技術相關的基礎研究並加大支持。周孝信教授指出,未來架空線研究中的關鍵問題就是降損。嚴陸光教授認為,輸電線路的電暈問題需要更透徹的研究。李柏青教授建議,明確無線能量傳輸的技術需求,在輸電方式有關導線研究中加入對電力系統影響因素的考慮。郭劍波教授強調,要關注電纜劣化和失效的判斷、預報及評價指標研究。

三、超導和先進儲能技術

中科院電工所林良真研究員在題為“超導電力技術及其發展前景”的中心議題評述報告中指出,超導電力技術是電力工業的高技術儲備,超導電力技術在應對未來電網的重大挑戰方面將發揮重大或不可替代的作用。華中科技大學程時傑院士在題為“未來電力系統中的儲能技術”的中心議題評述報告中給出了儲能技術的定義並指出,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廣泛應用將在發、輸、配、用電的各個環節對傳統電力系統帶來根本性影響。

嚴陸光教授在題為“關於發展高温超導輸電的建議”的報告中強調,大力促進高温超導輸電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並建議在國家層面快速推動高温超導輸電的實際應用和商業化發展。上海電纜所魏東研究員在題為“商業化超導電纜的研製”的報告中,對超導電纜商業化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來小康教授在題為“儲能技術現狀與發展方向”的報告中介紹了儲能技術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指出儲能技術可使間歇性的、低密度的可再生能源得以廣泛、有效地利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陳海生副研究員在題為“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研究進展”的報告中指出,壓縮空氣儲能是一項能夠實現大規模和長時間電能存儲的成熟儲能技術,是目前大規模儲能技術的研發熱點。

討論中,李柏青教授指出,儲能技術和超導技術都要有明確的服務對象和應用場景,才能取得突破和被採用。穆鋼教授認為,很多隱性的儲能手段也需要引起關注。華北電力大學趙書強教授認為,化學儲能裝置因為能量密度低,大規模使用後需要考慮其後期處理的問題。周孝信教授強調,應認真分析電力系統需要的儲能技術及儲能規模。

與會專家認為:超導和儲能技術的突破將對電力生產、傳輸和運行各環節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對於超導和儲能技術,不僅要關注其諸多優勢,而且要充分考慮其成本和代價問題;儲能技術可以有多種形式,不僅可以儲電,還可以儲熱、儲氫等,而壓縮空氣儲能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超導技術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國家戰略的支持,同時也需要商業化的運作模式。

四、新型材料、器件和輸變電設備

西安交通大學李盛濤教授在題為“新型輸變電設備”的中心議題評述報告中指出,直流輸變電設備的設計製造方法尚不成熟,具有固體絕緣的特高壓乾式直流套管和直流電力電纜是技術瓶頸,其關鍵是電氣絕緣。

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於坤山教授在題為“新型電力電子材料和器件”的報告中,介紹了國內外廣泛研究的幾種新型電力電子材料的特性和研究進展,介紹了新型功率器件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未來發展,分析了材料和器件技術進步對未來電網應用的影響。中科院電工所李耀華研究員在題為“直流電網的新型電力電子裝置”的報告中,分析了未來直流電網應用的幾種新型電力電子裝置的主要關鍵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西安交通大學榮明哲教授在題為“新型高壓直流輸電裝備”的報告中,分析了現有高壓直流開斷技術中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強調要通過自主創新解決高壓多端電壓源直流輸電技術推廣中的瓶頸問題。

討論中,湯廣福教授指出,材料技術發展會對電力系統帶來變革。湯湧教授建議,要關注電力系統發展中有迫切需求的關鍵器件、設備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程浩忠教授指出,我國的製造業比較大,但不夠強。材料、設備、器件的技術比較弱,終端系統卻比較強,建議加大研究力度,資助製造業的發展。林良真教授建議,要加強絕緣材料在低温下絕緣機理和絕緣特性的研究。

五、會議總結與專家建議

與會專家經過充分討論,對未來電網的發展形成以下基本共識:

1. 20世紀末至本世紀初,伴隨着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和傳統能源日漸枯竭,一場新的能源革命悄然興起。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實現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潔能源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中佔更大份額,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系統是這一新能源革命的主要目標。

2. 在新能源革命條件下電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電網將成為大規模新能源電力輸送和分配網絡;與分佈式電源、儲能裝置、能源綜合高效利用系統有機融合,成為靈活、高效的智能能源網絡;具有極高的供電可靠性,基本排除大面積停電風險;與信息通信系統廣泛結合,建成能源、電力、信息綜合服務體系。

3. 按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技術經濟特徵,電網可分為三代。未來電網是第三代電網,是一代電網、二代電網在新能源革命條件下的傳承和發展,支持大規模新能源電力,大幅降低大電網的安全風險並廣泛融合信息通信技術,是電網的可持續化、智能化發展階段。從現在起到2050年將是我國電網由第二代向第三代轉型的過渡期。與電源的轉型相配合,電網發展的總體趨勢將是國家骨幹輸電網與地方輸配電網、微網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4. 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我國仍有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需求。對我國未來(2020~2050年)電力發展和輸電需求的初步估算結果表明,按未來達到中等發達國家人均年用電8000千瓦時的水平計算,全國年用電量12萬億千瓦時,按滿負荷下年運行5000小時計,全國發電等價裝機容量為24億千瓦。若考慮其中煤電佔10億千瓦(裝機比例為41.6%),四分之一容量西電東送,再加上西部水電、風電和光電,西電東送的整體規模依然很大。

5. 從現在到2030年我國輸電骨幹網仍將基本保持超/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網模式,但在基礎研究和前沿高科技研發的支持帶動下,將有可能出現新的輸電方式突破。從2030年到2050年的遠期階段,技術發展的積累和突破有可能對輸電網模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根據技術突破程度的不同可能有兩種模式:即超/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網模式(延續目前發展模式)、多端高壓直流輸電網和超/特高壓交流輸電網的混合模式,後者更依賴於相關先進技術的重大突破、必要性和技術經濟的優越性。

6. 電網發展模式與電力系統;輸電方式和輸電技術;超導電力技術;電力系統儲能技術;新型電力電子材料、器件和裝備;直流輸電裝備是支撐未來電網發展的6個關鍵技術領域。上述6個關鍵領域的重大問題和關鍵技術如下:

(1)電網發展模式與電力系統。未來20~30年我國輸電骨幹網仍將基本保持超/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網模式,為適應未來接納大規模可再生能源電力和各種電源大範圍電能傳輸、互補的需求,多端直流輸電和直流輸電網技術將會得到發展。基於我國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需求和上述電網技術發展趨勢的判斷,電網發展模式與電力系統領域近期必須開展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包括適應我國能源發展的電網發展模式、特徵及電網構建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超大規模交直流電網結構優化的數學方法和關鍵技術;大規模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的規劃與運行控制技術;大規模交直流混聯電力系統的保護與控制技術;基於實時廣域信息的交直流混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技術;交直流混聯電力系統多尺度精細化建模和先進仿真技術;電網的模式演化及未來直流電網的構造;直流電網的安全穩定控制;直流電網協調調度與優化運行,以及數學和系統科學、最優化理論與控制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在電力系統的應用。

(2)輸電方式和輸電技術。該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主要包括圍繞輸電線路、輸電管道、電纜用的各種電工材料及其組合,在恆定或交變或瞬變的電氣應力、機械應力、温度梯度作用下的綜合性能研究以及長年的性能穩定研究。未來二三十年內,架空輸電線路仍將是各種輸電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架空線路輸電的制約因素主要是輸電走廊、電磁環境、大氣環境和可靠性。架空線路智能化監測、綜合利用或提升已有走廊輸電能力的技術值得研究。高電壓大容量電纜輸電、尤其是高電壓大容量氣體絕緣管道輸電作為架空線路的補充在解決局部地段輸電走廊瓶頸的問題上有一定優勢,值得大力研究。架空線路、電纜和管道輸電的研究應主要集中在各種新型、高性能電工材料及其性能提升和長期穩定性方面。

(3)超導電力技術。該領域的關鍵問題主要包括:高性能超導材料的電磁特性及其與多物理場的相互作用機理與規律;交流高温超導線圈的穩定性及動態特性;低温高電壓放電規律與機理;超導電力應用的新原理與新型拓撲結構;超導電力裝置的動態特性及其與電網的相互作用機理;超導直流骨幹網的結構及其運行特性。超導材料的突破是超導電力技術得以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應推動超導材料及相關科學的研究。建議國家持續支持超導電力的應用基礎和關鍵技術研究、試驗和示範,積極推動有需求、有效益的實際應用。

(4)電力系統儲能。該領域的關鍵問題主要包括: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耦合機制及能量管理控制理論,滿足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及高效率要求的儲能裝置本體技術。電力系統儲能技術的突破將帶來電力系統的變革,它可提高電網接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能力,提高現有電網設備的利用率和電網運行效率,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多種儲能方式、載體和規模在電力系統中都有應用前景。應開展電力系統中儲能應用需求的系統研究,針對當前及未來的突出需求開展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組織先進裝備製造業、新能源發電行業和電力系統開展儲能應用技術的研究和試驗示範。

(5)新型電力電子材料、器件和裝備。該領域的關鍵問題主要包括高性能碳化硅材料、器件理論,尤其是新型器件結構和製備工藝問題;高性能碳化硅功率器件產業化過程中的長期可靠性問題;基於新型功率器件的新裝置及其應用系統。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及其裝備是支撐未來電網的關鍵,其中以碳化硅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及器件可望大幅度提高未來電力電子裝置的性能;以電壓源型直流輸電裝置等為代表的新型電力電子裝置在電力系統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應組織材料、器件、電力電子裝置、電力系統等學科開展基礎研究和聯合攻關,取得突破;應儘快開展從新型電力電子材料、器件到裝置的全面基礎性研究,突破材料和器件關鍵工藝和技術、創新電壓源換流裝置拓撲和控制技術,支撐電網技術發展。

(6)直流輸電裝備。該領域的關鍵問題主要包括:高壓直流絕緣的狀態表徵和絕緣特性演變規律及新型絕緣材料、直流斷路器的拓撲和短路電流限流機理及標準等。基於電壓源直流輸電(VSC-HVDC)在可再生能源電力接入電網和分佈式電力系統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應着重開展VSC-HVDC中主要電力設備如高壓直流套管、直流電纜、直流斷路器的相關基礎理論研究和聯合技術攻關。

與會專家建議:為保障國家電力能源安全供應的重大需求,應推動重大電工裝備、電網技術和電工材料的重大專項基礎研究,促進關鍵電力技術的突破及其在電力系統的早日應用。建議近期的研究項目:

1. 建議設立“直流輸電裝備和系統相關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國家“973”研究計劃項目,着重解決新型電壓源型直流輸電系統、新型直流斷路器和高壓直流套管、直流電纜等相關重要基礎科學問題,為我國新型電壓源直流輸電系統和新型直流斷路器等的研製與應用打下理論基礎。

2. 建議設立“電力系統先進儲能系統的關鍵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國家“973”研究計劃項目,着重解決電力系統(含電動汽車)中急需應用的新型蓄能電池、大規模壓縮空氣等儲能系統的集成機理與設計優化,滿足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及高效率要求的儲能裝置本體技術,儲能系統與電力系統的耦合和集成控制機理與能量管理控制,為儲能系統在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提高電力系統效率和發展智能電網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奠定理論基礎。

  香山科學會議簡報(二)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閻保平在題為《數據密集時代的科研信息化》的主題評述報告中指出:人類社會已經邁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迅猛發展,正在引發當今世界的深刻變革。在人類社會開始邁入信息化時代的同時,人類的科技活動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科研信息化”(e-science)是推動信息社會發展的動力,促進了科技創新,也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科研信息化已經被歐美等發達國家立為國策,它們正在積極部署並實施自己的e-science行動計劃,以此作為下一輪全球科技實力競爭的“殺手鐗”,旨在提升國家的綜合創新能力。她認為由圖靈獎得主微軟高級工程師jim gary提出的“數據密集型計算的科學研究”——第四範式是e-science的深化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的科研信息化剛剛起步,在科研的基礎設施、共享服務、科研應用、技術研發等方面已部署了若干重點項目和計劃,為推動我國的科研信息化打下了基礎。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研信息化差距很大,表現在理念認知度、概念轉變、基礎設施、應用推動、技術研發、人才培養、資金投入、組織管理等諸多方面。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的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尚無科研信息化的相關闡述。面對信息時代“科研信息化”帶來的巨大機遇和挑戰,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者任重而道遠。

數據密集時代

科研信息化的應用前沿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孫九林在題為《數據密集時代科研信息化的應用前沿》的中心議題評述報告中回顧科學研究方法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總結分析了數據密集時代科學研究的特點及其對科研信息化應用的需求,對全球變化、高能物理、農業、地學、生物學、天文學等不同學科領域的發展趨勢和未來重點進行了總結分析,並指出相應學科領域科研信息化環境的應用發展方向,包括:提高對數據密集型科研本質規律及由於模式改變而對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作用的認識;制定數據密集時代下科研信息化國家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開展數據科學研究,研究科學數據探測、管理、共享、計算、挖掘分析、可視化表徵等的基礎理論、技術方法與應用問題;培養數據科學家,挖掘出更有價值的數據產品,通過科學數據驅動科研的創新與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氣象局研究員秦大河在題為《氣候變化科研信息化》的專題發言中指出氣候變化研究是計算密集型的科研活動,更是數據密集型的科研活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有助於推動科研模式轉型。加強資源共享與跨學科合作,是促進氣候變化研究的有效途徑。信息化技術正改變着氣候變化的研究方法。可以説,氣候變化研究已經進入了“數據密集型”科研時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和生在題為《粒子物理中的數據密集型計算》的專題發言中指出粒子物理數據密集型計算的發展趨勢是將網格技術與雲計算技術相結合,建設下一代數據密集型計算平台,以滿足粒子物理實驗等領域急劇增長的需求。與網格計算平台相比,各種領域的數據密集型計算都能以虛擬機的方式方便地利用這種平台,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劉旭在題為《農業科研信息化的特點與前沿》的專題發言中指出農業科研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應該積極推進農業科研協同研究,建立跨時空、跨學科的科研平台,實現資源環境的共享及科研的協作;積極開展“大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等核心技術的研究;研究建立高效、科學的農業科研信息化平台,打造農業科研信息共享、農業科研活動協同、農業科研管理的網絡化環境,實現科研檔案的電子化、科研成果數字化、科技資源的系統化。建議在“四化同步”新階段應重點關注“現代農業基準數據”“農產品監測預警”“農業生產精準決策”等重點領域的大數據技術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劉德培在題為《人口與健康領域科研信息化現狀與展望》的專題發言中指出人口與健康領域科研信息化對於建立新的醫學模式、推動轉化醫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數字化醫院、區域醫療信息化等醫療衞生信息化產生了大量數據資源,成為人口與健康領域海量數據的源泉。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潤生在題為《基因組相關研究與高性能科學計算》的專題發言中指出基因組研究綜合運用了數學、計算機科學和生物學的方法。近年來基因測序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新一代測序設備產生了海量測序數據,而這些數據又進一步促進了交叉學科的發展,不僅生物信息學自身,而且包括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等也得到蓬勃發展。信息科學,尤其是高性能計算對於非編碼序列與非編碼基因的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模擬與預測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尹嶺在題為《氣象醫學研究與疾病預防》的專題發言中指出國家人口與健康科學數據共享平台啟動了氣象醫學專題服務,為開展氣象醫學提供數據共享服務,並在積極探索利用氣象和醫學大數據進行科學研究的新途徑。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崔蒙在題為《中醫藥科研信息化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的專題發言中指出中醫藥科研信息化在數據獲取、存儲模式及技術等方面還存在問題,中醫藥信息數據處理結果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數據交換程度不高。中醫藥數據源於中醫藥信息,中醫藥信息的特點決定了中醫藥數據是知識密集型數據,需要有相適應的處理方法。建立基於本體的中醫概念體系、基於中醫數據特點的信息採集技術體系和處理方法、建立中醫藥信息交換標準、建立臨牀決策支持數據服務模式和計算機輔助中藥新藥研發的新模式等是中醫藥科研信息化亟待突破的問題。

數據密集時代

科研信息化的技術挑戰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黎建輝在題為《數據密集時代科研信息化的技術挑戰》的中心議題評述報告中指出數據密集時代科研信息化面臨的技術挑戰包括:在人機物三元融合時代,自動化的數據採集與獲取手段和方法;多元數據質量與可信度驗證;數據的存儲、歸檔與保存;多學科海量數據匯聚、集成和組織、超大規模的數據高效處理;低成本可按需使用的高速網絡;大規模多源數據的動態交互式可視分析;應用目標牽引下的技術集成,形成標準化的服務;基礎設施集成整合,對用户和應用透明;同時滿足共享與個性需求,快速構建面向特定問題的研究系統等。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許魯在題為《數據密集時代存儲系統的關鍵技術》的專題發言中指出數據密集時代的科研信息化對存儲系統的需求包括成本、可靠性、性能、可伸縮性、適應性、可管理性等多個方面以及存儲領域的相關研究熱點,即在數據密集時代的科研信息化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的網絡連接式存儲、文件系統和存儲網絡設備等。

北京大學教授李曉明在題為《互聯網海量數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的專題發言中指出互聯網和web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的產生已經實現了大眾化,形成了海量數據。當前數據價值的開發遠落後於數據的收集,因此任何數據工程的建設應該同時注重數據應用,他強調應關注“以小博大”和“循序漸進”等方法和技術。

北京大學教授袁曉如在題為《數據密集時代科研信息化的可視化與可視分析》的專題發言中指出在數據密集時代,對大數據的分析理解是關鍵問題。可視化是理解複雜現象、詮釋複雜數據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而可視分析是可視化的新發展。他提出科學領域迫切需要發展相應的適應數據密集時代需求的可視化和可視分析新方法、新模式。

科研信息化的概念、方法

及相關科技政策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桂文莊在題為《科研信息化的概念、方法及相關科技政策》的中心議題評述報告中指出我國科研信息化總體上缺乏國家層面的整體戰略和規劃;基礎設施及其應用較為落後,國家層面的部署和支持不夠;對信息化條件下的科研活動政策研究不夠,法規制度體系很不完善;整體上,科研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務和應用人才缺乏。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研究員方曙在題為《國際科研信息化發展戰略》的專題發言中指出為了搶佔科技發展的先機,世界各國近年來都順應科研信息化發展的最新趨勢,採取積極的措施,從國家層面部署和實施了一系列科研信息化戰略與規劃。在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支撐下,目前世界各國廣泛開展新模式下的科研活動,實施的項目覆蓋粒子物理、天文學、地球科學、生態學、海洋科學、醫學、生命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隨着科研信息化的飛速發展,今後必將有越來越多的工作能夠藉助信息化設施開展多層次、多學科、大範圍、跨地區的研究,並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卷樂在題為《科技計劃項目數據匯交的政策與實踐》的專題發言中指出數據是科學研究的生命,科學數據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同時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及時匯交和共享科學數據資源,既是國家科技投入的直接效益體現,也是促進這些數據更好地被歸檔、存儲、共享和開發利用的重要途徑。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作權在題為《數據密集時代的科技政策》的專題發言中指出美國的數據政策以“信息自由法案”和“信息質量法案”為依據,形成結構清晰的多層次多部門的政策執行體系,美國的創新政策強調“創新生態系統”思想,突出追求卓越的精神;我國的數據政策以“科技進步法”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為基礎,形成省部級部門主導的多層次政策實施體系,偏重項目和工程層面的推動。我國創新政策以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強調國家創新體制建設。

會議共識與建議

通過此次會議,與會專家初步達成如下共識:

1. 科研信息化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美麗中國的重要科技支撐條件,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密集型數據的獲取、傳輸、處理、分析、可視化、共享和利用是數據密集時代科研信息化的重要內容,數據科學應運而生。開展數據密集時代科研信息化的研究和戰略部署意義重大。

2. 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科技發展正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目前在國家層面對科研信息化重視不夠,國家的信息化規劃中尚無關於科研信息化的闡述,缺乏對科研信息化的整體戰略和規劃。

3. 近十餘年來,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等部級單位在科研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技術和數據資源,但資源共享相關的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4. 我國科研信息化的人才匱乏,特別缺乏學科交叉型的複合人才和數據科學人才等;從管理者到科技工作者對科研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和意義認識不夠,亟須深刻普及科研信息化理念及知識;學科領域專家與it技術專家的合作方式與深度亟待加強。

5. 我國科研數據的獲取、傳輸、處理、分析、可視化、共享技術和應用水平有待提升;對各學科領域科研信息化共性技術的研究和相關係統工具的開發亟待加強。

與會專家就如何推動我國數據密集時代開展科研信息化研究,如何建立我國的科研信息化政策法規、人才隊伍等提出如下建設性意見

1. 在國家有關部門設立國家層面的科研信息化諮詢專家組,組織制定國家科研信息化戰略規劃。

2. 針對當前數據密集時代的科技研究的新需求、新特點和新技術、新政策等問題,建議科技部、基金委、中國科學院等部門部署國家層面的科研信息化研究計劃,加大對科研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應用的投入。

3. 將數據科學作為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二級學科納入《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中。

4. 建議將數據科學的人才培養納入研究生培養體系,同時將數據人才的崗位納入國家相關崗位體系,為提升國家科研信息化水平培養儲備人才。

5. 制定《科學數據資源共享條例》及相關配套政策,建立數據共享平台,向社會公眾開放科技信息資源,促進科研創新成果不斷向企業轉移轉化,帶動國家和地方產業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huiyijjianbao/9ymp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