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個人義工活動總結

個人義工活動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個人義工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義工活動總結

個人義工活動總結1

一、活動目標

此次探訪活動是在多方籌備後真正意義上開展服務,此前,小組瞭解了社區的需求、確定服務對象、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瞭解服務對象需求、接受與老人接觸的技巧培訓,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之後,此次再次探訪老人,是小組真正意義上第一次開展服務。

二、活動內容和過程

在探訪老人之前,工作員協助組員回顧了第二階段各次活動,從開始確定xx社區作為服務社區,到全面的社區調查,根據社區情況確定服務對象,瞭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到接受老人相關培訓,直至當日的探訪老人。組員們討論回顧了曾經做過的活動、曾經學到的知識,以及當時當日的一些感受。通過這個過程,組員們清晰了整個從調查到服務的思路,掌握了活動策劃的知識和技巧。

義工小組走訪了之前的兩户老人,對老人近期的生活狀況作了瞭解。從探訪的過程來看,組員與老人接觸的技巧有明顯的提高,都能夠尋找老人喜歡談論的話題,積極地與老人攀談。但是仍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組員有時對老人的生活方式不大接受,言語態度上表現出不理解;另外有的組員開的玩笑不合時宜,不能夠被老人所接受。

探訪後,小組組員對剛才的活動進行了小結。組員分享了個人覺得自己以及他人做的好的地方,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上面的幾點也有所提及。在下次的培訓中需要涉及多一些接納方面的培訓,鍛鍊組員接納老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此次活動後,工作員交待了第三階段的培訓內容和工作人員的調動情況。

三、活動效果

這次活動回顧了整個第二階段各次活動的情況,幫助組員梳理了從調查到服務的整體思路,組員掌握了活動策劃的知識和步驟。這對於他們以後自己搞活動是非常有幫助的。組員表示,第三階段,他們打算開展一些其他方面的活動,但是xx社區的老人服務仍然會作為他們的一項長期服務一直做下去。

此次探訪活動雖然在一些方面還有待改進,但是相對上次來説,組員們的表現已經相當進步,許多不敢説話的組員敢於開口與老人交流,另外,工作員發現,部分組員培訓後會認真地看培訓所發的資料,以提升自己與老人交流的技能。

個人義工活動總結2

xx年12月25日上午,大豐義工聯盟在大豐市第二小學階梯教室召開了xx年年終總結表彰會議,周旭才作義工聯工作總結,薛錢等十名義工獲得了年度“優秀義工”的光榮稱號,大豐市紅十字志願者車隊、大豐市陽光愛心車隊獲得“優秀義工團體”稱號。

周旭才總結了xx年度義工聯的活動開展情況,從注重實效、對外互動、媒體關注、自我提高几個方面進行了總結,並就義工聯今後打算進行了通報。義工代表大豐市紅十字志願者車隊隊長趙鋒、義工代表薛錢分別發言,暢談做義工的感受,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來的收穫和心得。

作為本次總結表彰會議的核心內容,也是所有義工最關注的“優秀義工”的最終名單公佈,則顯得別出心裁。根據議程,由周旭才公佈了10名優秀義工,他們是薛錢、朱亞梅、徐曄、陳小芳、趙鋒、陳海泉、單浩、楊曄、姚陳陳、曹昕十人,同時宣讀的還有為每個優秀義工量身訂做的頒獎詞,頒獎詞總結了每個優秀義工的活動成績,讓每個義工再次回味歷次活動中大家一起走過的日子。

大豐義工聯盟從5月份成立至今不足一年,但這一年裏組織了11次活動,先後幫助了殘疾人莊磊、生活困難老兵、白血病女孩楊霞、中合村一家三代精神病的張舜官家、大豐麻風村老人、大中鎮敬老院孤寡老人、大豐二小家庭困難學生,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通過一次次的公益活動,讓社會上更多的人關注身邊的弱勢羣體,也讓社會上知道有一羣義工不計報酬默默地為弱勢羣體奉獻。義工聯的成立和開展活動,增加了大豐這個文明城市的含金量,義工們流動的“紅馬夾”成為大豐一道亮麗的風景。

中午,30名義工在黃記煌酒店二樓小廳舉辦聖誕午餐派對,宴會上大家歌聲不斷,互動連連,由TCL照明大豐店、大豐牽手婚慶提供的十多份獎品在抽獎環節被一一派送,獲得江蘇第三屆百姓奧斯卡金茉莉獎的大豐籍女孩張譯丹也到場祝賀。義工“感恩的心”首次帶着女兒一起參加聚餐,女兒興奮得拉住媽媽手歡呼:“今天的聚會真開心,這是我參加的最精彩的.一次聚會”。

個人義工活動總結3

志願者活動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良好社會風氣,是中國社會活動中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體現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努力做好這項事業,有利於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範。

志願者的工作看起來是普通而平凡的,但卻是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通過許許多多個志願者無私的奉獻,才會把我們的城市建設的更加美好,我們的生活才會變的更加和諧和幸福。每次參加志願志服務隊組織的社會志願活動,總會有一種奉獻的喜悦。我突然感悟到:如果我們做每一件事都帶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帶着一份發自內心的關愛,即使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我們也能找到快樂。這就是我在志願者服務中的收穫。所以我希望在以後有志願者活動的時候,都能出現我的身影,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真的能夠感受到一種幸福的感覺,雖然沒有報酬,也許很累,但是享受到得快樂,卻是什麼都換不來的。

青年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增強了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實質上反映了當代青年助人為樂、甘願奉獻的時代風貌和精神風貌。所以,在此我建議大家多多參加志願者活動,讓自己融入這個社會,也多多鍛鍊自己,讓自己成長,也許,這就是我參加志願者活動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吧。

電影《志願者》中有這樣一句台詞:一個人的一輩子有70年,如果把七十分之一的時間拿出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那麼人生將更加美好。志願者是個神聖的名詞,是參與的象徵,是博愛的體現,是愛心的代言,沒有報酬,沒有掌聲,沒有花環,有的只是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因為從穿上志願者服裝,戴上志願者證件那一刻起,我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責任。工作的內容雖然有一些單調和枯燥,但是那種自豪和快樂卻從心底油然而生,因為我們是在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是在為活動儘自己的一份綿薄的力量。

在活動會場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我們志願者忙碌的身影。在志願者的崗位上,我們用自己的微笑和熱情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將這種微笑傳遞下去。微笑,簡簡單單的嘴角上揚就是最美麗的風景。人生很長,永遠的志願生活並不存在,卻又無時無刻不在,短暫的時光將嵌入一個人一生的回憶。我是志願者,我很幸運,也很自豪。或許我離一個合格的志願者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是我不會放棄努力,不會放棄提高自己,因為我知道;我是志願者,我承擔一份責任。

個人義工活動總結4

本次活動由學生自由組建活動小組,選擇時間、地點去參加勞動,志願者們去了xxx居委,幫助打掃衞生。在居委會中,瞭解到社區中有許多需要幫助的居民,在居委會的帶領下,與需要幫助的居民取得了聯繫。學生們幫助照顧孤寡老人,輔導家長工作繁忙的小學生功課,參加小區衞生清理活動,幫助同學家裏做衞生等。

經過短暫的分工,志願者們就奔向了“前線”,他們幾個同學組成一組,拿起勞動工具,在小區的各個角落活躍起來。有的拔除花壇裏的雜草;有的清理草坪裏的紙屑,枯枝等雜物;還有的同學認真清除小區內牆壁或樓道門上的雜亂廣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小區的面貌大有改觀。同時這也贏得了小區羣眾的讚揚。

環境衞生工作也許太普通,太不起眼了。但我們認為我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並希望此舉能夠喚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亂扔東西”。這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聽起來容易。也許由於自律的原因做起來卻有些難。君不見在校大學生隨手亂丟東西者有之。當一個個年輕的身影在陽光下匆匆忙碌時,人們看到這些情景一定會有所感觸的吧。共同創造一個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是每個公民的責任,這不但是為了大家着想,也有助於自己生活質量的提高。

本次活動每位志願者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志願者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也收穫了很多很多他們從學校裏所學不到的東西。大部分同學都表示希望再次到社區來做志願者,居委會的阿姨和居民也表示歡迎。這次志願者活動不僅為社區中的居民帶來了便捷、歡樂,也給學生們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和緊張的學習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年志願者活動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意義深遠的工作,我們將繼續深入地開展下去。有人説“你心中有愛,要將這份愛亮成火把傳遞給他人”。在志願服務的路上我們要繼續努力的傳遞愛的火把,讓更多的人把火把傳遞讓世界更加地温暖。希望大家以後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志願者工作中去。

個人義工活動總結5

一、活動目標

根據上次探訪老人的情況,工作員感到組員在於老人接觸技巧方面仍需要有所提升,所以這次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於讓組員更好的認識老人、瞭解老人、學習與老人相處的技巧。

二、活動內容

“耳聾眼花”的遊戲,讓組員親身模擬老年人,感受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組員們分別扮演老人和義工,“老人”戴上特別的眼罩,分別模擬老人常出現的眼疾——青光眼、白內障、紅綠色盲等,在義工的扶助下,完成一些任務。另外一個環節是由一人塞上耳塞,扮演老人,另一人扮演義工。義工用正常的語速和音高和老人説一段話,説過之後老人複述。通過這個遊戲,讓組員感受到老人由於生理機能退化而遇到的一些視覺、聽覺方面的障礙。組員在親身感受了老人的生理特點之後,更能夠理解老人的心理特點,從而產生了解老人感受的同理心。

之後,工作員設置了一系列的場景,讓組員根據場景中的情況來討論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老人將剪刀等危險物品放在牀頭”、“老人的食物已經過期”、“老人的房屋需要修繕”……組員討論了在各種場景中義工可以做的事情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組員特別意識到,要充分尊重老人的意願,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

三、活動過程

扮演過老人後,組員都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們表示在當時的視覺、聽覺情況下,確實很難完成指定的任務。老人需要義工幫助他完成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義工替他完成。組員討論了“助人自助”的兩層含義,一是幫助他人同時也是幫助自己;另外一層意思是幫助他人,讓他能夠生髮出自己幫助自己的能力——舉例來説,我們要幫助一個人學會走路,而不是做他的枴杖。組員都覺得這個理念很有道理,只有這樣,受服務對象才不是依賴你,而是受到了你的協助。

在場景討論中組員們各抒己見,有些想法非常特別,也相當合理。另外,他們特別意識到,無論在服務老人的時候遇到什麼狀況,最主要的是尊重老人的意願,要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

四、活動效果

組員在活動中親身扮演了老人,體驗了老人的生理特徵,對老人的心理特點也開始有所理解。場景討論中組員討論到許多與老人相處需要注意的技巧,幫助組員今後更好的服務老人。

標籤: 義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z8oqrw.html
專題